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目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热搜不断,再加上专家指出“冠状病毒对热敏感,保持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不仅药店里的口罩卖空了,连家庭消毒液也一扫而空。由于气味性、致癌等原因,大多数的朋友选择了自认为最熟悉的酒精来进行家庭消毒。殊不知,如若使用、存储不当必会留下火灾隐患。

先来看咱威海一专业人士提醒: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乙醇闪点12.78℃,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75%乙醇消毒液闪点大约在22℃,火灾危险性还是属于甲类,因此在使用75%乙醇进行消毒过程中,室内禁止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方法进行消毒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撒漏,空气中浓度不等超过3%以防止火灾发生,保持室内通风。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毒方式必须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遇明火发生燃烧风险。不光明火,如果喷洒浓度达到3%,衣服静电就能爆炸。请不要往身上喷洒酒精,吸烟人群远离酒精,家家都买了酒精不等于家家都会正确使用,使用不当,极易引发高层大火,请大家好千万小心。不要往身上喷酒精!不要往身上喷酒精!屋里也不要喷!


接下来小编 来跟大家伙聊一聊酒精这个东西!


Who are you ?

酒精又名乙醇,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H3CH2OH(C2H6O或C2H5OH),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浓度常有:无水乙醇、95%、70%-75%、40%-50%、25%-50%,且其用途与浓度密切相关。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不同浓度酒精作用不同

95%的酒精——燃料

可作为酒精灯、酒精炉的燃料,点燃后用于化学试验的加热,也可用作清洁精密仪器。

70%-75%的酒精——灭菌消毒

用于包括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碘酒的脱碘等。

40%-50%的酒精——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患者易有褥疮,其预防的方法就是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护理人员一般手中倒入40%-50%的酒精,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25%-50%的酒精——物理退热

用此浓度的酒精来擦拭发热患者皮肤时,一方面能够刺激高热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因其本身具有挥发性,挥发时可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


为何消毒选用75%的酒精?

不同浓度的酒精对致病菌的作用时间也不相同。我们很多朋友在使用酒精消毒的时候,常常误认为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实则不然。过高浓度的酒精使蛋白质凝固的本领很大,它却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一下子就凝固起来,形成了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使它免遭死亡。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酒精消毒虽好,但“脾气火爆”!

酒精易挥发,沸点为78.4℃。在没有明火的前提下,其引燃温度在363摄氏度,超过363摄氏度以上会自燃。很多人就会误以为这么高的自燃温度不用担心。殊不知,是否易燃,与其着火点的关系并不直接相关,关键还要看其闪点。无水乙醇的闪点较低,为12℃;当乙醇含量为80%时,其闪点为19℃;含量为60%时,闪点为23℃;含量为40%时,其闪点为26℃;含量为20%时,其闪点为37℃。乙醇在空气中的爆炸(燃烧)下限为3.3%(V/V),爆炸上限为19.0%(V/V)。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闪点<28 ℃的液体”和“闪点≥60 ℃的液体”分别划归为甲类第1项、丙类第1项,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举例”中将“乙醇”化归为甲类第一项。可见酒精是有爆炸性、可燃性的危险化学品。且酒精易挥发,当我们使用不当,储存存在误区时,便会导致大量酒精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此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会因遇明火、高热或静电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疫情来袭,做好家庭消毒工作固然重要,但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不管是喷洒还是擦地消毒,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如果家里有吸烟的同志,更需要重视,以免小小失误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科学理性用酒精:疫情来袭,酒精消毒谨防火灾


一旦着火,如何灭火?

可使用CO2、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室外还可以使用沙土覆盖。如果在家中找不到以上灭火装置,也可使用自来水扑灭,但瞬间用水量要很大,短时间内喷出大量的水,使起火部分快速冷却到燃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否则水只能让酒精稀释并继续燃烧。同时,严禁使用水泼或干燥的毛巾、衣物进行扑打,否则有可能被继续引燃,火势蔓延而不可收拾。

酒精是易燃液体,家庭消毒时,务必远离明火和高温物体。未用完时,盖紧瓶盖防止挥发,同时不要放在家中取暖器附近。请大家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注意防火安全!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宅平安!


参考文献

[1]赵善龙.酒精作用知多少[J].生物学教学,2009,34(7):67-68.

[2]李定国.会用才管用的酒精[J].中外女性健康(上半月),2012,(5):18.

[3]李定国.使用酒精注意浓度[J].家庭保健,2012,(11):39.

[4]陈日辉,闫文静.酒精罐区的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及预防措施[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17(6):2055-2059.

[5]刘莨彬,宋景文.酒精和酒的着火爆炸及其消防措施[J].中国消防,19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