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為你的祖國做點什麼?這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


——奇蹟的另一面:致命的環境危機

過去10年,我們向市場投放了100億噸鋼材,如果都用於建房(1噸鋼對應20平米房屋),可建2000億平米的建築面積(建築其他基礎設施,對應的建築面積更龐大)。2000億平米建築面積是什麼概念?換算成平方公里是20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宜居地區的20%。大家可以打開谷歌地圖,自己切換到衛星地圖模式,去看一下。

你能為你的祖國做點什麼?這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


如果繼續按照這個速度(即使不增長),未來10年,我們會繼續建成20萬平方公里的建築面積。所有宜居地區基本會被各種建築和基礎設施填滿,環境會發生不可逆的改變。屆時,什麼樣的高科技、什麼樣的高效率都將變得無濟於事。

10年很遙遠嗎?10年只有3650天!30年只有10000天。

對社會而言,稍縱即逝!今天我們逃避問題,明天呢?下個月呢?

3650天后,我們就有勇氣承擔義務嗎?如果我們依然沒有勇氣承擔義務,7000天之後呢?10000天之後呢?

因此,與歷史歷次危機比較,今天中華民族面臨的危機,遠超任何時刻。

——公共精神成為荒漠

10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發現:傳統債務驅動模式下,城市化拐點是現代經濟的分水嶺。

原因:工業化和城市化訂單屬於一次性訂單,一旦城市化完成,相關領域佔經濟50%以上訂單會結構性的消失,依靠這些訂單存活的大量企業會破產,這不僅會引起結構性的失業潮,更會引發大規模的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更換跑道,由債務驅動的跑道切換到訂單驅動的跑道。

具體來說:國企和央企牽頭,聯合建設電商平臺,聯合通過這個電商平臺發行通用提貨權,各個企業用自己發行的提貨權支付員工工資,支付採購成本,支付稅收成本,支持政府建立健全的養老保障體系,不僅可以從源頭上消滅債務,更能為中國製造帶來充足的訂單和豐厚的利潤。使中國製造輕鬆擺脫債務危機的陷阱,使中國製造的生產能力變為中國人和中國政府的超級金礦。

如果這種建議7、8年前能夠被採納,由任何一家央企推進,其他負債累累的央企和國企都會響應,同理,民營企業和商戶。那麼,過去10年,我們可能可以少生產幾十億噸鋼材,少生產50%左右的垃圾建築,多生產若干個荷蘭面積相當的綠色農業區,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獲得根本解決。

但很遺憾,央企、國企不是某個人的企業,縱使它已經負債上萬億,這個負債也和他的員工沒有直接關係。因此,負債最嚴重的、最需要這套解決方案的企業反而對可以解決他們問題的方案愛答不理,或者說看不懂。

民營企業呢?風投機構呢?媒體呢?自媒體呢?

好像都漠不關心!彷彿他們都在別人的國家做生意。

他們賺夠了錢,目的並不是留在這裡,而是返回自己的祖國。

他們的祖國在哪?他們又並未認真想過!

仔細琢磨一下,這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有多少人內心是一片空白,被本能驅使,甘願做一個自我流放的流民。

在沒有監督的環境中,流民是不願意承擔任何義務的。

筆者也曾經是一個流民,筆者寫以上內容不是批評,而是希望大家思考。

很多問題不是我們不愛國、不想承擔義務,而是我們從未自己思考過。

有什麼樣的群體,就有什麼樣的個體!

群體放棄思考,個體思考就會失去價值,個體思考失去價值,個體就會放棄思考,和群體一起邏輯混亂。

個體放棄思考,邏輯混亂,群體會很自然的被外來勢力領導和驅使,甚至是奴役。

什麼是公共精神?

每個人應該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祖國在哪裡?

每個人自己在內心找到祖國的座標,不甘心祖國被鋼筋混凝土覆蓋掉,解決方案自然呼之欲出。

——一人兩股東,世界在手中

是不是很簡單?

你能為你的祖國做點什麼?這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在中國會變得很難?

你有思考過嗎?你有幫助別人思考過嗎?你知道為什麼嗎?

你不想費腦子,你認為別人也不想費腦子,別人認為別人也不想費腦子....

結果,都不想費腦子的我們連一個最簡單的共識都無法有效傳遞。

只能眼睜睜看著危機吞噬未來!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中國製造被債務驅動,吞噬環境。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特朗普要挾中國政府。

這就是史無前例的危機!

10年前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你的祖國在哪裡?你能為你的祖國做點什麼?

你能為你的祖國做點什麼?這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

已獲得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