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按理说贾兰才是荣国府的第一公子哥,可是为什么是贾宝玉?

竹林吟晓1


读不懂红楼梦,只能胡牵乱扯,没有时间背景,没有主题思想,不知道这是一个政治题材的小说,其手法:一笔两个故事,一真一假,一闺阁,一政治,明写闺阁,暗写政治。时间为清朝末世。主题怀金悼玉。主要写慈禧专权,大清王朝要灭亡在慈禧手上。宁荣二府为一家,即国家。由于慈禧的垂帘听政,政府形成了两个政治体系,一个后党,一个帝党,宁府为帝党,荣国府为后党。书中贾兰的母亲为李纨,是正文之人,又是寡妇,在这影子中,慈禧便是李纨(里完),贾兰便是同治。由于垂帘听政,贾兰年小,权力已被架空,已归慈禧。所以,贾兰叫假兰,真兰便是慈禧,兰是慈禧的名字。贾宝玉,在国家里叫玉玺,权力的象征,在慈禧眼里,当然是第一公子。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作者同治的老师翁同龢。在“翁同龢的沉怨、红楼梦一、二、三概要”里有交待。


大观园添锦


📚@奈何天读书 认为:《红楼梦》中,按宗法制,贾兰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荣国府第一公子哥,至于贾宝玉为何能越位成为荣国府继承人的第一候选人,且听分解:


一、贾兰和宝玉身份有云泥之别

  • (一)宝玉辈分比贾兰高一级

按宗法制,嫡长子才可继承家业,古代皇室的帝王之争就是因为太子立嫡还是立长而纷争不断。但通常情况下都是立嫡长子为继承者的候选人。在王亲贵胄的大家族,也同样是立嫡立长的顺序。

再来看荣国府的继承者们:

①荣国府贾赦为嫡长子,其儿子贾琏即为大房嫡长孙;

②二房贾政其儿子贾珠为嫡长子,但贾珠早逝,嫡长子就顺延到宝玉身上;

③贾兰差得远呢,宝玉要高于贾兰一脉,要唤宝玉为叔叔。

所以按宗法制贾琏是荣国府第一公子哥,不可能是贾兰,可是宝玉的各方面优越感明显多于贾琏,其原因有很多。

  • (二)宝玉衔玉而生,是全家人的精神寄托

①宝玉身份特殊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就提到:宝玉是衔玉而生

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

冷子兴说的这块五彩晶莹的玉来历非常之奇特:乃是女娲补天之时,炼成补天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经过一番锤炼之后,灵性已通,幻化为通灵宝玉;话说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衔的这块玉正是通灵宝玉。

②宝玉与众不同

宝玉七八岁时虽然淘气,但已经展现出过人的聪慧,百里挑一。

贾宝玉的观念很奇特,不同于一般人的想法: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自幼就觉得女尊男卑,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观念大相径庭。

贾雨村对宝玉给予了不同于他人的评价:他说像宝玉这样集世间清明秀气与残忍乖僻邪气于一身的人是不凡的。意思是宝玉不是个一般人。



二、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一)贾母的疼爱

因为衔玉而生,大家都觉得贾府出了贵人,神童转世,都说来历不小。

贾母更加疼爱宝玉了。怎么个疼爱法?

宝玉是贾政和其正妻王夫人所生,按理说可以养在自己身边,可是因为贾母的疼爱,自幼便放在贾母身边将养。

  • 一是为了安全考虑,贾母是个会调教人的长辈,她调教出来的丫鬟个顶个儿水葱似的,丫鬟得力,贾母也放心其孙子的饮食起居,可以安全长大成人。

  • 二是贾珠早逝,大房的贾赦和其儿子贾琏均不争气,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儿,放在身边是个精神寄托。
  • 三是衔玉而生,不但是贾母的精神寄托,也是荣国府的寄托。期盼将来能当个顶梁柱,继承家业。

(二)元春寄予厚望

元春是贾政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元春未入宫时,自幼在贾母身边教养。后来王夫人年纪很大的时候才生了宝玉,元春非常疼爱这个弟弟,一同在贾母身边。宝玉还没上学的时候,元春在家里给弟弟当家教,宝玉三四岁时已经念了好几本书,会认得好几千字了。因为年龄悬殊很大,虽然宝玉叫元春为姐姐,可是元春对宝玉的感情就像母子一般。

元春入宫后,常常写信给贾政夫妇说一定要好好抚养宝玉,要宽严有度,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

元春的嘱咐贾政时刻记在心上,唯恐做不好达不到娘娘的要求,让元春失望。

(三)贾政夫妇的爱

贾政虽然一本正经,对宝玉严苛,不太和宝玉交流,可是他严苛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炽热的爱子之心。大观园试才题匾额就是对宝玉最大的肯定。

王夫人自是不用说,吃斋念佛就是为的给宝玉求平安,贾政痛打宝玉时,曾经以死相逼,挽救宝玉。

私下里安排袭人规劝宝玉,将宝玉托付给袭人,说: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

为了宝玉,不惜逼死金钏儿、晴雯,可谓身家性命全在宝玉这名根子上。

(四)园子里姑娘的爱

因为宝玉认为女尊男卑,园子里的姑娘们、丫头们、就连十二戏子们都喜欢和他在一起玩儿,因为在他面前,他们不用考虑男尊女卑,不用考虑规矩等等,宝玉也获得了姑娘们的喜欢。

诗社、过生日、刘姥姥进大观园,哪一回都没有落下宝玉。


三、荣国府政治斗争决定了宝玉是第一公子哥儿

(一)宝玉的后台硬

荣国府的儿子有两个,贾赦是嫡长子,贾政排行老二。

可是贾赦自己不务正业不说,还非常不检点,不得贾母喜欢。贾琏继承了父亲很多缺点,这一房在继承者的道路上已经自掘坟墓,毫无希望。

贾政是荣国府贾代善最喜欢的孙子,自幼功课优秀,早早袭了官爵,还有一份正经事业,贾母母以子贵,偏向二房。贾政又娶了金陵四大家族王家的千金小姐王夫人为妻,政治联姻是宝玉继承家业的后盾。

贾珠若在世,或许还能和宝玉一决高低,可惜早逝,李纨无能力与宝玉争。

(二)李纨清心寡欲不会让贾兰卷入纷争

丈夫贾珠二十岁不到就去世,李纨一人精心抚养贾兰,为了在府里安全度日,清心寡欲不说,还辞去了荣国府CEO的职位,向众人表示一心一意教子,不参与政治纠纷,是明智之举。

他这样做不但保全了贾兰,还保全了自己。

大观园查抄和贾府被抄,李纨都安全躲过,不得不说李纨是个有大智慧,有远见的母亲

贾兰的目标很简单,有朝一日考中状元,自食其力,将来娶妻生子,一家人生活幸福。


命运总是如此拧巴,宝玉也许并不是最想做继承者的那一位,却偏偏被推上风口浪尖,作为荣国府的第一公子哥儿,在他人看来是梦寐而不得的,可在宝玉心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却是他看破红尘的与众不同。


奈何天读书


在小说《红楼梦》中,其实按理说贾琏才是荣国府的第一公子哥,其次才是贾兰,至于贾宝玉,他是只能排在第三位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国古代的继承顺序。

提到王位、爵位以及家产的继承问题,就要考虑到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了。宗法制度是在夏朝开始确立起来的,在周朝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并且影响了以后所有的封建王朝。

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在《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就明确地表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意思就是说,如果家族(包括皇族)内嫡妻生了不止一个儿子,那么,家族将来的继承权,是属于嫡长子的,哪怕他是个白痴。如果年龄最大的嫡子上面还有庶出的哥哥,那就不再论大小了,还是应该由嫡长子来继承,因为他“贵”。

其次,我们要确定荣国府是谁的?

很多人在看小说,或者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时候,因为看到贾政夫妇在贾母身边出现的频率很高,而贾赦夫妇始终是属于边缘化的状况,所以就认为荣国府是贾政的,跟贾赦没有什么关系,那可就不对了。

就小说《红楼梦》来说,荣国府的爵位一等将军,是由贾赦来继承的,这就说明了,贾赦才是荣国府里的嫡长子,而贾政只是嫡次子。并且贾政的官职,只是皇帝额外赐给他的,那可是不能够继承的。

贾赦不在了的时候,能够继承荣国府的一等将军爵位的,只能是贾赦的长子贾琏了,二房里的贾兰和宝玉可是挨不上边儿的。只有将来贾琏没了,而且还得是在贾琏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才能轮到贾兰,毕竟他是荣国府二房的嫡长孙。

至于宝玉么,只能是排在贾兰的后面了。

最后,荣国府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

荣国府的情况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错觉,唯一的原因就是贾母的偏心。

对这一点,小说中可是用了不少的精彩片段来展示的,例如贾赦给贾母讲的笑话,给一个母亲针灸时,要从肋骨处下针,因为天下的母亲都是“偏心”的,就明确地表示了贾赦对贾母偏疼二儿子贾政的不满,而且贾母也明确地感受到了贾赦的不满。

后来,在宝玉和贾环一起作诗的时候,贾政打趣了这弟兄俩的不读书,而贾赦立即要过来贾环写的诗,看了看,然后一顿夸奖,最后还拍着贾环的头说:

“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贾赦知道贾母是疼爱宝玉的,所以表面上是为了安慰贾环,实际上他是在恶心贾母呢,谁让她这么偏心呢!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贾兰,贾政长子贾珠之子,是荣国府二房长子长孙,具有二房的百分之七十的继承权,为什么在贾母王夫人的眼里,却比不上贾政的二儿子贾宝玉呢?

一,贾宝玉有主角光环。贾宝玉出生之时,口含通灵宝玉,这就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即使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贾雨村,听说贾宝玉出生时口含一块写有许多字迹的五彩晶莹的玉来,也说“果然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纵然冷子兴说出宝玉抓周时,只抓些胭脂水粉,并且在那内帏厩混,也认为宝玉将来可能会有大的作为。贾雨村尚且如此看待宝玉。贾母,王夫人等内宅妇人自然也会对宝玉偏爱几分。

而贾兰,出生之后,父亲贾珠便因病去世,而贾珠聪明好学,十四岁便入了学,又是长子,正是贾家的希望,他的去世,给贾母王夫人等人很大的打击,因而不免会迁怒于刚刚出生的贾兰, 而且王夫人又是个信佛的,很有可能认为是贾兰的出生克死了父亲贾珠,因而《红楼梦》前80回王夫人于甲兰没有半点交集。

二,贾宝玉的模样最肖似贾母的丈夫贾代善。第二十九回,贾母带领贾府众人到清虚观打醮,见到贾母丈夫贾代善的替身道观主持张道士,张道士曾经叹说他看见贾宝玉的形容身段,言谈举动,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说着还流下了眼泪,贾母也是满脸泪痕,说她养的儿子孙子,只有贾宝玉像他的丈夫。想来贾母是爱屋及乌,对贾宝玉也就偏疼了一些。

三,贾宝玉很会讨好卖乖。贾宝玉是一个很会讨好长辈的人。不但嘴巧,能哄得贾母王夫人高兴,而且行动上对她们也非常的孝敬,春天来了,贾宝玉看到花园的花很美,就让丫鬟给王夫人和贾母分别送去。

而贾兰则是“牛心骨拐”。不但不主动接近贾母王夫人,而且还会对贾母王夫人的偏心使小性子。有一次贾府家宴,因为贾母王夫人没有派人去叫贾兰,贾兰便没有去,后来还是贾政发现贾兰没有参加宴会,才又派人去叫贾兰。

另外,贾元春因为贾宝玉出生时还在府里,与贾宝玉感情深厚,名为姐弟,情为母子。并且亲自为贾宝玉开了蒙,而贾兰出生时,怕是贾元春已经快入宫了,根本与贾兰这个侄子没有感情可言。


萍风竹雨123


贾兰为什么不如贾宝玉得宠那么,贾兰为何不受宠,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首先,贾兰还小,和贾府大多数人还算是半个陌生人,小孩子跟生人自然不会太亲昵,而贾宝玉可是从小在这群人中间长大的,性格又好,嘴巴还甜,比较直率,所以自然讨这些老一辈的喜欢。

贾兰不受宠第二个原因是,没有靠山。贾珠死后,这对孤儿寡母相当于是被贾府收养的一样,寄人篱下,王夫人不待见他们,大家都是势利的人,墙倒众人推,谁都不愿意把心思用在他们母子身上。王夫人不喜欢他们的原因可能是丧子之痛太厉害,对这个女人没有什么好印象。连带着大家都跟这对母子不亲近。

最后,贾兰为何不受宠,也在于他自己。贾兰太过中规中矩,这可能是他母亲教会他的。小孩子本来就是顽皮一点讨人喜欢,这位贾兰一直都是很成熟的样子,一副小大人的态度,包括不叫他就不去参加灯谜会的那次,射鹿那次,和贾菌在学堂那次,他都太老成了,小孩子本来就应该天真一点,贾兰失去了这些天真,自然不会讨老人们喜欢。

其实,我们所熟知的古代的富家公子都应该是贾兰这样的有规矩,懂礼仪的男子,像贾宝玉那样的才是人们口中的纨绔子弟,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子弟,像贾兰这样的贵家公子才是广大人民所喜爱的好女婿,好儿子,好丈夫。所以太过普遍,以至于几近透明,毫无存在感。


女王陛下0121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老太太常掛念的,只有两个人,“小儿子,大孙子”,因此也就有了“老太太的命根子”一说,对贾母而言当然疼爱贾政及其子贾宝玉,也就顺理成章。贾兰必竟又隔了一代,但对贾母而言也算是四世同堂,很难说贾母不親,论喜欢可能就不如贾宝玉了,必竟是远了一代,应该说这并不奇怪。

从另一角度思考,贾珠早亡,丟下李纨,而李纨出身名门,女子无才便有德影响极深“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見无闻,惟知侍親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己”。而贾兰自幼,在这样母親的教育之下,只能行成中規中矩的性格,比起放浪的贾宝玉当然也就很难让人喜欢,也在情理之中。

《红楼梦》原著中,贾兰出场没有几次,表現平平,唯在贾宝玉闹学堂一场中劝贾菌少管闲事,并未帮助其叔,足見贾兰性格怪癖,尽管以后可能飞黄腾达,但“小大人”的脾气,并不让人欢喜。这大概是贾母相对不太喜欢贾兰的原因吧。


老兵4200


贾兰是草头辈的,宝玉是玉字辈的,宝玉是贾兰的叔叔。贾兰是贾珠(宝玉哥哥)的独子,对于贾政来说是长子长孙,贾府对他很重视关爱。看李纨在贾府的地位,一个失去男人的寡妇,每顿饭都与凤姐陪老太太同食,且生日也都由老太太张罗着过,就可看出贾府爱重贾兰。古代母凭子贵,李纨本人又节俭重德、教子有方。在家学中,贾兰年纪虽小,但一定是个聪颖善学的好苗子。这一切贾府都看得透彻,并照抚的分明。

宝玉是衔玉而生的贵子!这份稀罕,连皇帝、王爷都知道、称奇。玉是福禄的象征,所以宝玉从出生就被当作上天赐给贾府的吉祥物,全府上下无不喜爱、珍视!

宝玉读书识字的启蒙老师是姐姐元春。元春后来荣为贵妃,赐省亲的殊荣。元春疼爱宝玉,也对宝玉寄予厚望。所以,这一层来自皇家的关爱,是宝玉独一份的殊荣。无人可比!

宝玉不仅辈份长于贾兰,年纪也长于贾兰,按一般逻辑,考科举、得功名肯定在贾兰之前。而宝玉得取功名为皇家效力之后,贾家也希望他可以对贾兰有所关照。这代代的荣宠富贵,就传承有序了。

所以,贾兰是得宠的。他是贾家第4代的领军人物,也是贾家看重的传承人。宝玉是贾家第3代中的宝贝,带着贾府对上天、皇权庇佑、赐福的想像与希望,带着已经走下坡路的贾家对振兴荣华富贵的无限期冀。自然是他一一衔玉而生的宝玉!除了他,还能是谁呢?


郁离星


在整个荣国府中,贾宝玉可以说是备受恩宠,家中上至贾母、夫人,下至丫鬟小厮无不围绕着他转,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整个贾府都会为之震动。但从辈分上说,贾宝玉仅仅是贾政的次子,尽管长子贾珠早亡,但留下了独子贾兰。在讲究身份等级的古代社会,贾兰作为长子长孙按理说应该更受宠爱和关注。但读完《红楼梦》,不少人会觉得贾兰在贾府属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并不受重视,事实果真如此吗?

贾兰虽然在前八十回出场不多,即使出场时也并不是那么耀眼,但我认为他在贾府的地位和待遇并不比贾宝玉差,甚至超过宝玉。小说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写家中老小欢聚一堂,猜元妃送来的灯谜,热闹非凡。贾政注意到贾兰缺席后,忙问原因,李纨笑着回复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唤来贾兰。

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贾政对待子女一向严格,宝玉每次听说贾政要找他都是吓得浑身瘫软。但在此处,贾兰因为老爷没去叫他,竟然就不肯来,贾政了解到原因后并未发火,反而忙遣他的叔叔贾环亲自去叫,足见贾兰在贾政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如果此事发生在贾宝玉身上,我想贾政应该不会有如此耐心,一场争吵将在所难免。

再看李纨贾兰母子在贾府中的待遇,小说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凤姐说出了李纨的真实待遇:“一个月二十两银子的月钱,和老太太、太太平等”,此外“又给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又分年例,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试问在贾府中,谁有这等待遇?难怪王熙凤心理不平衡。

那么,为什么读者会有贾宝玉地位待遇比贾兰高的错觉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宝玉性格与全书主题相匹配

作为一部世情小说,《红楼梦》以大观园中的众多女性为主角,讲述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起伏变化。而贾宝玉天生就喜欢与女性亲近,称“女儿是水作的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自然就成为了曹雪芹重点“照顾”对象,而贾兰年纪尚小,每天刻苦读书,与大观园中姐妹并不怎么亲近,因此作者描写不多。

第二,宝玉与众不同更受关注

从一出生开始,贾宝玉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他“含玉而生”,可以说赚足了贾府上下人等的眼球。加上平时又“疯疯癫癫”,不务正业,经常与丫鬟小姐厮混在一起,与贾家名门王族的地位显得格格不入,因此他的一言一行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贾兰是一个标准的大户公子形象,规规矩矩,自然不会太引人注目。

第三,宝玉人际交往能力更强

贾宝玉在研习“四书五经”方面自然比不上贾兰,但在人际沟通与交往方面就远胜于他了。府中上下,无论是贾母、夫人,还是小姐奴仆,都与宝玉走的非常亲近,这与他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分不开的。而贾兰“天生的牛心古怪”,在贾府中存在感比较低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综上,与贾宝玉相比,贾兰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地位比贾宝玉低,而是由于作者行文的需要以及双方的性格特征导致的。


三夢遊水


应该确认的是贾府的第一公子哥为宝玉。

1. 从宝玉的处境看,他具有成为公子哥的客观条件

他所处的地方是,第一回有,“昌明隆盛之邦(国家)、诗礼簪缨之族(贾府)、花柳繁华地(大观园)、温柔富贵乡(怡红院)。” 在这样的地方,宝玉尽情的享受就够了,他可以不思考当下,也可以不思考未来。

2. 从宝玉的本身看,他具有成为公子哥的天然条件

他的形象。第三回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从这个形象看,是让人一见赏心悦目的,这是作为一个公子哥的最起码条件,显然贾环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

3. 从宝玉的礼仪看,他具有成为公子哥的内在条件

第56回,有贾母对甄家人说: “不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也因为他一则生的得人意儿,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还周到,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给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一般人家的公子哥也未必注意礼仪,然而宝玉却做到了礼仪有加,这也更使大家特别是贾母喜爱了。

4. 从宝玉的关系看,他具有成为第一公子哥的条件。

成为第一公子哥儿,要看家庭人员中的具体关系,在贾府中贾母这个金子塔尖的人物,是一个典型的富贵闲人,而恰在此时宝玉出现了。

这时贾母所做的事,就是含饴弄孙,所享受的事,就是孙子们能给她带来欢乐。这样显然太小的不行,比如贾兰;太大的也不行,比如贾琏。

综上四点,贾府的第一公子哥非宝玉莫属啦!


文学与教育


按理贾琏应该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公子哥儿。

一、贾琏才是荣国府爵位的继承人。

二、贾琏是嫡岀。是贾赦的长子。

三、贾琏有理家之才能,而且已经开始学习管理荣国府。

这一切都不是宝玉能比的:

一、宝玉的父亲贾政是次子,身上无爵位。

二、宝玉也是次子,贾政的长子贾珠已逝,贾珠之子贾兰的家族地位也比宝玉高。

但宝玉成了荣国府第一公子哥,原因如下:

一、贾母溺爱。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疼爱贾宝玉,贾宝玉又长得端正且像他爷爷,又是衔玉而生的,带着传奇的光环,自然显得更重要!

二、贾府要贾宝玉是真正的国舅爷。元春封妃,她唯一的亲弟弟的身份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贾琏那种国舅都已经是借光的,贾兰差一辈,元春的光环罩不到他身上。

三、最重要的是《红楼梦》的男主角是贾宝玉,主角光环照耀下,别说贾宝玉的人设真的是公子哥儿,就算他是个仆人,他也是最重要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