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0年买首套房,却败在“邻居”上,购房者应避开“多户房”

买房真的不容易,对于身边那些只身在城市打拼的职场人,工资都赶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快。如今一二线大城市一套房子动辄要上百万,想要住得舒适一些宽敞一些的话,单单准备首付都要大几十万。然而即便如此,买房的人还是多如牛毛,加上限购限价政策,买房还要排队摇号,想要挑到一套自己各方面满意的房子还真不容易。

奋斗10年买首套房,却败在“邻居”上,购房者应避开“多户房”

我有个同事是外地人,辛苦一年能够攒下几万块,已经算是不错了,自从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以来,经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终于买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带着老婆欢天喜地入住,结果才两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天天抱怨了。奋斗10年买首套房,却败在“邻居”上,购房者应避开“多户房”。

奋斗10年买首套房,却败在“邻居”上,购房者应避开“多户房”

购房时这个同事看了很多的房子,还实地考察了一下,打听了很久,终于挑到了一个新楼盘。看房后同事挑了比较宜居的19层,中等偏上户型也还算不错,唯一不足的就是这栋房的设计为“多户房”。他们这栋楼一共31层,有两个电梯,但是每一层楼有9户人家!这样的居住密度无疑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

奋斗10年买首套房,却败在“邻居”上,购房者应避开“多户房”

首先就是出行的问题,2梯9户的房子本身就不多见,甚至有些像是公寓的感觉。每天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期,等电梯的时间也要提前预留出来,稍微运气差一点就要迟到。加上入住前期还有很多户业主没有搞完装修,动不动电梯打开就看到里面满当当的装修材料,等待上下货让时间拖得更长。

奋斗10年买首套房,却败在“邻居”上,购房者应避开“多户房”

其次就是环境问题,奋斗10年买了房子,结果同事说像是住在贫民窟。每天走廊上都贼热闹像集市一样,邻居众多,在家休息都能听到门外的小孩跑来跑去。狭长的走廊已经成了一个自由活动的区域,着实令人头疼。而且邻居多了走廊的卫生状况就变得很差,还没住多久就看到楼道墙上全是印记。周末在家休息天天听到邻居在装修,烦不胜烦。

奋斗10年买首套房,却败在“邻居”上,购房者应避开“多户房”

这样的房子你说住起来会顺心吗?问题倒不是说邻居的素质问题,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但是这种“多户房”直接增加了居住密度,导致邻里之间变得十分复杂。所以说同事奋斗十年买房,却败在了邻居上,如果大家未来要购房,也要尽量避免这种户型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