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剔除房产后真正存款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你认同吗,怎么看?

心情拐个弯


不好意思,我不认同这个结论。

大家好,我是您身边的的家庭理财专家“财富精算师”,欢迎随手点击关注我。

“剔除房产后真正存款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的说法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

1、未说明时间。

判定一个关于居民存款的数据是否准确,我们首先要看具体的时间。

这句话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指明具体的时间、居民范围等数据,看起来有模有样,实际上缺乏支撑。

小财查了一下历史新闻,发现这样一句话“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可以为99.63%存款帐户提供100%全额保障,也就是说0.37%的账户存款超过50万元。”

这大概是本段话的最初来源了。


2、房产与存款有很大区别

房产就是我们所住的房子,而存款是我们存在商业银行里面的钱,二者从金融属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本句从语义上就存在很多毛病——或许可以这样问,剔除房产后真正的金融资产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

3、国内存款超过50万的人超过0.37%了吗?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0.37%的推算是2015年,而今已经2019年。

此一时彼一时,居民存款余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月为54.6万,2018年增长到71.6万,增长了29.3%。

4年的时间,很多人的存款估计早就超过了50万,人员占比肯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小财可以借用招商银行的数据,来给一个分析。

招行公布的2018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招行零售客户数12541.44万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17.61%。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236.26万户,占总户数的1.9%,而总资产占比却达到了全行的80.98%,人均资产230万。

也就是说,资产超过50万以上的人,在招商银行零售客户占比约1.9%,这已经非常接近国内人群中的比例概念了。

不过,很遗憾的是,小财的个人存款还没有到50万,真的很惭愧。


财富精算师


50万在当下社会的确不算多,但是根据今年3月份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的确现金存款超过50万的只有0.3%左右,按照13亿多人口来核算的话,差不多有470万人口。不过这个数据只是考虑了银行存款这一项,单纯只考虑在银行存款超过50万,可能真的不足0.37%,但是只是剔除房产资产,资产只有50万肯定不止这么低的比例,毕竟资金的投资渠道不止房产和银行存款,还有很多其他投资渠道,比如股市、P2P、信托、基金等。

过去10多年,地产投资的高回报率导致国内大多数居民都把钱投入到了房地产,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房价相对较高,购买房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也是目前国内投资者资金的主要投资目的地。因此刨除房地产等固定资产,真正手里有大量现金的人并不多。

即便刨除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之外,投资者手里有闲余的钱,也不太可能会存到银行,要知道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相对较低,按照央行基准利率,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只有1.5%,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只有2.75%,如果年化收益率达不到4%以上,可能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赢。这也是即便有闲余资金的投资者,也不会选择把钱存在银行。

而且目前大家投资的渠道非常多,不仅仅只有存银行这一个渠道,市面上很多理财产品普遍都能够达到4%,而且还相对稳健,这也会分流大量的资金。

综上,单纯只考虑在银行存款超过50万的人,或许只有0.37%,但是抛开房产,资产超过50万的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


侯哥财经


不完全认同!但是问题提的有些“瑕疵”啊,什么叫做剔除房产后的存款?

房产属于资产,50万的存款也属于资产的一部分,你的意思是剔除所持有房产的资产之后,拥有50万资产以上的人不足0.37%吗?

我这里有几份数据你可以看下

第一、将我国人口以13.83亿来计算,这些人中,存款拥有50万人民币以及5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仅仅只有0.3%,这样我国人口大概只有415.8万人的存款超过50万人民币的。

而存款拥有100万人民币的人数就更加少了,所占比率仅仅只有0.1%,折合成人数大概只有138.3万人。

说明了你所说的存款不足50万的人群占比确实非常少,但是这个和剔不剔除房产没有直接的关系。两者不矛盾。

但是如果从资产来看的话,剔除房产,其实资产超过50的人群还有不少!

首先,存款50万的有将近415万人;

其次,根据2019年科创板开通统计,A股有320万人开通了科创板;

也就是说,仅仅这两项加起来,就有735万人群,占比0.525%了,所以,根本没有0.37%那么少!

在加上前不久,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97万人,占比0.14%,坐拥61万亿人民币可投资资产。说明了,中国还是有许多除了房产之外的投资占比,只是房产占比较大而已。

不过,与中国高净值人群达197万人的同时,中国有差不多5.6亿人,银行存款为零,也就是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4个人在银行中没有存款。

既然没有存款,那么钱究竟花在哪里了呢?或许不是大家不爱存钱了,而是没有钱来存了。

很多人都用积蓄去买房了,现在买一套房,需要三代人的继续才能凑足首付,然后还要一起月供,在去库存之后,一些本来存款就不多的人,可以利用的资金就全部放在了购房上面了,而且每个月还需要再还一部分房贷。

所以,存款少是目前社会现象,因为大部分的人不是为了还款,就是用于其他的投资之中。但是和房产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个问题前半部分“真正存款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我认同!

但是整个问题连起来就有一定矛盾,房产属于资产,你提问的问题是存款,如果把“存款”改为资产,变为“剔除房产后真正资产超过50万的人不足0.37%。你认同吗?”

那我的答案是不认同的!因为除了房产,不仅仅只有0.37%的人群资产是超过50万的!



琅琊榜首张大仙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剔除房产后真正存款超过50万的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净资产(现金)大于50万,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把,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我们以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为例。


一线城市的特点是:收入高,房价高,消费高。撇开土著不谈,月薪过万的其实不多,大家不要觉得北上广深人人月薪过万,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用数据说话:

先看看北京的数据:

再看看上海的数据:

再看看深圳的数据:

这些数据到底准确与否,反正是基于几十万份样本采样出来的,我认为还算是比较准确。月薪过万的,有,但是不多;就算你月薪过万,如果你买房,你一个月能存下多少?


其实最好过的日子,是夫妻刚结婚还没小孩的时候,这时候是两个劳力,开销不大,一旦生孩子,那么劳动力减半而支出翻倍,你还能存下钱来?别开玩笑了,可能你每个月还完车贷房贷,就没什么结余,还想存款过50万?


至于二线城市,除土著外,工资低,消费高,房价高是特点。这个城市范围的人,如果你存款有50万以上,大部分都是坑老,也就是一家人住一起,父母出钱带孩子,你们小夫妻爽歪歪。对于哪些打拼的人来说,存款的很少很少的。


至于三线城市以及三线开外的城市,工资更低,消费还是那么高,房价也不低多少。


反正总而言之就是:你如果要还房贷,又不坑老,存款过50万真的很难很难;如果你不用还房贷,又有老可以吭,那么存款过50万不是难事。但是大家要想想,中国14亿人口,在经济上有多少人有父母可以依靠的?中国的经济结构是金字塔型,只是金字塔的顶很细很长而已,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都是塔基。大家认为呢?


蚂蚁聊股市


提主所说的观点,我也详细的查询了具体的数据来员,最可信的数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对个人储蓄账户的统计。

该统计报告显示,个人的银行账户,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万元,99.63%的人存款都是低于50万,只有0.37%的人存款超过50万,所以才有了后来如果银行倒闭50万以内进行全额赔付的保险条例。

其实这个数据统计其实是有一定的瑕疵,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是不是精确的数据,为什么?

储蓄账户不能表示一个人所有的财富

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因为,每个人钱不可能全部放在自己的储蓄卡,或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可能还有别的资产,比如股票,基金等等。

统计数据瑕疵

房子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尤其是作为一线城市的用户,几乎所有的财富就是房子(没有贷款买房的人群),有贷款的人,房子其实是负债,并不是资产。

所以说,0.37%不存款不超过50万,这个数据还是有待考究的。但是,虽然没有那么准确,但是,大的方向是可以肯定的,很多依靠贷款买房的人,在未来10-30年,基本上存款为零,甚至要负债生活。尤其是将未来几十年的人力资本作为未来房价的支付工具,其实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别说存款,中国人已经进入高负债阶段

这是苏宁金融研究院统计数据,中国人的存款和贷款余额金额每年都在增加, 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过高的房贷,导致了很低的居民消费。

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比如很多人将居住的房子认为是资产。确实你的房价确实是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但是,你不变现或者没有给你变现机会,基本上都不算为资产的部分。


可以说,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有房一族,基本上都是百万或者千万身价的穷光蛋!

贷款的购房的人,那就更不是资产了,而是一项负债。

其实,我理解的资产和负债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我认为,资产就是给你带来现金流东西,负债就是从你身边带走现金流的东西。如果按照这个定义,你们可以看一下房子。

不管是全款买房用于居住,还是贷款买房,其实都是在购买看似资产的负债。因为,居住的房子如果不变现,只是纸上财富,而且房子还会随着时间而产生折旧。而贷款买房的更是负债了。其实银行才是你房子资产的所有方。

这个看法和觉悟,其实我在三年还是将房子作为资产,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之前做过咨询,遇到一个4亿资产大老板,在成都生活,其实名下根本没有一套房子,车也是一台开了还几年的日本丰田。这就是他认为,房子是负债,而不是资产,所以他不买房的原因。


牛熊猎手


我不认同这一观点。

大家有多少钱钱摆在那里是实实在在的。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住户部门存款余额是71.6万亿人民币,按照2018年末13.95亿人计算,人均存款余额是5.1万元。

实际上我们也知道很多低收入群体和20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孩子们都没有多少储蓄,所以差不多有一半人没有多少存款也是正常的。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指出,储蓄最多的10%家庭,占据全部储蓄金额的75%。按照比例计算,10%的最富有家庭人均存款数额高达38.5万元。

按照卫健委一个家庭3.1人的规模计算,实际上10%的最富裕家庭存款平均数额能达到120万元。

所以,照此计算存款超过50万元的家庭最起码能够达到全部家庭数量的6%~7%,而不是非常小的0.37%。这样的比例把我们中国家庭看得太没有钱了。

西南财经大学2018年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家庭户均总资产规模是161.7万元,房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配置仅占11.8%。即使按照11.8%的比例计算,相应的户均家庭金融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19万元。

全国千万富翁有多少?

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高达197万人。可投资资产是刨除了自住房产等难以变现的资产的剩余部分。

197万人对应着197万个家庭。13.95亿人,按照家庭平均规模3.1人计算,包含着4.5亿个家庭。也就是说千万富翁的家庭数量都能达到0.437%。

中国的有钱人还是蛮多的,但是大家一般不喜欢炫耀、露财。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了他们。


暖心人社


绝对不认同!连我这种生活在三,四线小城,草根出身,无业游民的人,除了两套房子,存款也有百拾来万,身边比我富有之人数不胜数!怎么可能才0.37%?我绝对不相信



新观媒


朋友们好!

这个是错误的!2014年人民银行调研存款保险制度的时候,全国存款超过50万的人数比例就达到了0.37%,到现在肯定是人数更多了,比例更大了。下面来分析一下。

根据存款保险制度调研数据来推算

2014年底的时候,为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制定保险赔偿的限额,当时人民银行对全国所有的账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研,当时调研的数据是全国只有0.37%的存款账户超过了50万元。因此,当时就把存款保障限额定在了50万元,这个保险限额当时可以保障全国99.63%的人的账户。

2014年底的时候是0.37%的比例,到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已经过去了5年。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存款超过50万元的人数也在快速增加,可能每年增长速度达到了25%左右,也就是说,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的已经增长到了0.37%*(1+0.25)^5=1.13%。

也就是说,现在现在存款超过50万的人口比例大概在1.13%。现在来说,我国总人口在14亿人。这样算下来,也就是说,全国大概拥有50万元存款的人数大概是1582万人。

因此,现在全国存款超过50万的比例超过了1.13%。

根据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来推测

根据2018年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资产超过600万的家庭总数为488万户。这488万户可以说是相当富裕的家庭了,这些富裕家庭中大部分家庭可能都会拥有2个人存款超过50万元。因此,这些资产超过600万的家庭中大概有800万人存款超过了50万元。

再加上资产在200万元到600万元之间,大概还有1000万户家庭。这1000万户家庭中,至少还会有700万人的存款数额超过了50万元。然后再加上其他存款超过50万的人数大概在100万人,因此可以推算出全国超过存款超过50万的人数大概在1600万人的样子。

因此,全国存款数额在50万以上的人口是1600万的样子,大概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4%。


综上所述,你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全国现在不算房产,单算存款超过50万元的人数比例大概在1.13%的样子,也就是全国存款超过50万元的人数大概在1600万人的样子。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剔除房产这个算法,本身就是很有问题的。

剔除房产存款超过50万,难道就是富人吗?那么一个人存点钱就买房子,他算是穷人吗?


以我身边不少亲戚朋友为例,在一个正儿八经的三线城市,家里有个两三套房子都是很正常的,通常是单位分一套(或者祖上留一套),自己再买一套。如果挣得更多点,就会再买1-2套房子做投资。在小城市,超过50万,甚至100万的储蓄,如果不用来做生意,那么相比于其他投资理财方式,小老百姓更愿意投资房产,买个房子租出去也可以,而且身边因为投资房子发财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手里留个20-30万足矣。

当然在一线城市,一个小康家庭只有20、30的可支配收入是有危机感的。


因此,这个计算方法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真正要看的是除去刚性需求住房外,实际可支配收入余额(家庭存款-家庭负债)。这样比较更具有意义。


另外,人均这个意义也不大,0-20岁的人群几乎都是没有存款的,老人的存款一般来说也比较少,以家庭为计量单位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有人说这部分人群能有多少呢?

我们看一组数据:


约有一半人群属于无收入或者低收入人群,而且这部分人群在生命周期的消费大于收入阶段,需要另一半人挣钱来养。


总结:完全没有意义的数据,不知道这样计算的人是否别有居心。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家族财富密码


比较赞同这个说法,虽然个人存款超过50万的人口到底有多少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我们可以许多侧面信息可以得出一个间接的答案,例如:

一、从《存款保险条例》的赔款上限来看,50万的赔付可以覆盖99.63%的个人储户!

2015年2月,央行出台《存款保险条例》时,曾有人对银行破产最高赔付50万的上限提出质疑,央行则回应称:50万的赔付上限可以覆盖99.63%的个人储户,换句话说,我国个人储户存款超过50万的不足0.37%,所以,题主的这个说法是比较靠谱的!

二、从2018年银行个人存款余额来说,人均存款远远不足50万!

据央行2019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年底,各大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77.52万亿,其中,个人存款增加7.2万亿,之前披露的个人存款大约是72万亿左右,也就是说,2018年底的时候,个人存款余额大概为80万亿,如果以13.9亿人来计算,则人均存款为5.76万元,即便是不算18岁以下未成年人人口(2017年9月,18岁以下未成年人人口为3.67亿人),按照10亿成年人人口来计算,人均存款也不足8万元,离50万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从居民负债率来看,中国老百姓逐渐从高储蓄向高负债率转变!

中国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有多储蓄的传统,但是最近十多年,随着房价和物价的不断上涨,中国老百姓的储蓄越来越少,全国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虽然还是在增长,但是增速明显在大幅减少,2018年同比少增长1071亿元,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据2017年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居民信贷余额将近40万亿,居民信贷总额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了80%,许多年轻人因为过度消费,可能已经“入不敷出”了,更不用说拥有超过50万的个人存款......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