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農村天然的水果嗎?

盧公子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可以說我們小時候食物大部分都是天然的

小時候家裡院子裡有棵油桃樹,每年都會接很多的油桃,又大又紅看著很誘人,每次都是從樹上摘下來不用洗就直接吃了

村莊頭還有一大片的梨樹林,目前市場上沒出現過那種梨子,沒有碭山梨那麼脆,但是熟透了之後很香,酸甜酸甜,最主要是在家裡那種柴火鍋裡熬製半小時後那香味很香,純天然不添加的香味,和現在市場上烤梨有點類似,但我保證比烤梨還要香好幾倍,現在還是很回味,但是已經好幾年沒有回老家吃過了

像我們老家純天然的水果還有葡萄,柿子,石榴,黃桃,香瓜,還值得一提的是小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好幾畝的西瓜,這個西瓜主要是賣西瓜籽的,瓜瓤有黃的,紅的,白的,隨便你去地裡吃,只要吃完把西瓜籽留在地裡就行,有時實在吃不完就直接給放在一個密閉的空間等著西瓜爛掉,然後直接取裡面的西瓜籽,現在我們那邊已經沒人種植的,全靠買著吃了,現在想想好懷念小時候啊,真的是很快樂!




雪芹生活錄


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當然吃過農村天然的水果了。在我小的時候,那時候的水果絕對沒有現在這樣豐富,果樹呢從來不打農藥只施點農家肥就再不管了,也不剪枝由著樹性子自然生長,要是樹枯死了就砍了當柴火燒。我們這兒因為是北方,也只有那些現在已經見不到的品種,如怎麼也見不到紅顏色一直到成熟都是綠顏色的蘋果、梨、小毛桃、大青葡萄,還有粉紅色的李子,黃色的杏子,紅色的長、圓棗,還有成熟後金紅色的沙棗,根本沒有現在的水果這樣個大、光滑、顏色鮮豔誘人,是真正的歪瓜裂棗,個頭小不說而且還圪裡圪墶的,並且十個果子有九個不是鳥兒掏了個洞就是樹蟲鑽了個眼。但那時的水果真的是好吃,遠遠地聞著也香甜香甜的,所以就是有蟲眼的果子我們也不會放過,用鉛筆刀剜一剜照吃不誤,大人就更不講究了,往往把水果在衣襟或者是褲子上蹭吧蹭吧就喂到嘴裡大嚼,全然不管它是鳥吃沒吃還是裡面有沒有蟲子。




駱駝草的吟唱


你吃過農村天然的水果嗎?

天然生長的水果確實不多見了!天然的水果盛宴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裡了!那些生長了幾十年,養育了幾代人的大樹上長的果子,再也不見了!90後出生的寶寶們,更是難得有吃到天然水果的機會了。我記得水果嫁接種植技術大規模化是在九十年代後。

我從小生活在海南島農村,上中學之前吃的水果基本上都是天然的生長在山間地頭的果樹上的。龍眼、荔枝、椰子、石榴、菠蘿蜜、黃皮、芒果……都是我小時候經常吃的自家產的水果。讓我隨機舉例它們的特點,重溫一下童年的味道……

1、 龍眼

我家祖居圍牆外有兩棵幾十年的大龍眼樹,它已經見證了幾代人的生活。倆人才能合抱的龍眼樹,樹幹直徑有50公分左右,高度十多米,幾乎年年碩果累累。成熟的龍眼果只有小手指頭般大小,(現在我們吃到的龍眼都是嫁接的,有拇指頭大小)果肉薄而甜。每年六月份農忙割稻的時候龍眼就成熟了!但孩子們是摘不下來的,要大人爬十幾米高的樹杈子上,一枝條一枝條的砍下來。

2、椰子

海南島是椰子之鄉,椰子一直是原生作物,我們每家每戶都種有椰子。椰子水甘甜清涼,椰子肉嫩滑爽口,在炎熱的夏天,勞動了一天的農人喝上一口清涼甘甜的椰子水,真的是如瓊漿玉液般啊!

3、石榴

南方的石榴不同於北方的石榴,南方的石榴也叫“番石榴”或者“芭樂”。石榴果有紅心的,也有白心的,原生石榴樹的神奇之處在於,每一顆石榴樹上結的果都不太一樣,大小、形狀、口感不一。而目前市面上銷售的“芭樂”都是嫁接的品種。原生態的石榴樹幾乎絕種了!我記得小時候海南的農村,村村幾乎都有石榴樹,可見人們對石榴樹的鐘愛。石榴樹它既可以作為觀賞植物,又可以結果供人品嚐。我永遠都觀念老家門前的那棵石榴樹,她是孩子們的樂園。每年春天她都開滿滿樹的白花,芳香四益,引來蜜蜂飛舞。夏天,石榴樹下就會聚集納涼聊天的人們,孩子們在樹下歡樂的玩耍。過了端午節,石榴就成熟了!孩子們三三兩兩,爬上爬下,享用這天賜的優品。石榴果若熟透了,一口咬下去是軟綿綿的,石榴汁液甜中帶點澀。石榴果若不熟,就很硬,若你禁不住誘惑饞嘴,得當心你的牙齒喲!最好吃的石榴是半熟的,有嚼頭,甜度恰好,香味撲鼻!

4、芒果

原生態的芒果樹產量極低,橢圓形的果,只有獼猴桃般大小。小時候,父親上學從同學家帶回來一顆芒果樹,種在豬舍旁。當我們想起摘芒果的時候。它的樹幹已經有20公分大了,父親拿了梯子才摘下來幾個,放在灶房候幾天才能吃。它的口感青澀,芒果特有的味兒更濃烈些!

改良嫁接技術在農業上的使用,人們能吃到美味可口的水果了,大自然讓我們得到一些東西,也失去一些東西。





家園果果香


在我們那邊山是較多的,也有不少野生果樹在那生長,至於為什麼在山上會有果樹?我當時一直以為,是別人害怕種在家門口被小孩偷摘去吃,他們才把果樹種到山上。因為小時候很多當地小孩都會在天黑時,跑去偷摘別人家門口的水果吃。長大後,才知道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那些野生的大多數是別人吃完的籽,扔在那自然生長的。

說一下,小時候和小夥伴們上山找鳥窩時,吃完的一些野果吧

1.番石榴:這個相信很多南方地區都有,小時候一般都是在它們還沒成熟,有些硬的時候就把它們摘下來吃。所以並沒有發現是不是有蟲子,這個水果的果味非常的香。就是沒熟的時候吃多了容易“便秘”,當時不少小夥伴都中招了。

2.枇杷:在我們那也有不少野生的,就是很多農家也有自種。野外生長的枇杷,往往個頭不大,也是經常沒等它們熟透,就挑選一些有些變黃的,就摘下來吃。味道是比較酸的,熟透以後是很甜的。

3.荔枝:荔枝野外的老樹,是當時我們最愛吃的野外水果。因它們樹齡較長,結出的果實特別的好吃。比現在市場上賣的荔枝,都要甜。

4.龍眼:野生的都是個頭小、果皮較厚、甜度適中,也是特別的好吃。其他的還是蛇莓,這個很多人講它們被蛇爬過,大家只敢吃果實完整的,那些果有點爛的。很多人都說是被蛇舔過的,是不能吃的。

結論:在我們小時候,吃過很多野生的水果,野楊梅也有,還有種是表皮褐色的,扒開果皮帶有點白色像毛一樣的,只能吃它們的皮,味道酸中帶甜。如果吃到它們毛一樣的東西,嘴唇會有些發麻。時間太久了,現在都忘了它們叫什麼。現在也沒見過有賣,估計是不能吃的。


果鄉農人


大家好,我是愛吃的荷花兒,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吃過的天然的水果太多了,像以前給大家介紹的大麥泡兒,毛煙兒,藥葡萄等等都是生長在野外的。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小時候家門口的水果吧,我家有一個很大的菜園,邊上種滿了各種的水果,基本上春夏秋三季水果是不愁的,有時候直接搬個凳子就可以站在樹下摘著吃了,真是羨煞了家裡沒有果樹的小夥伴了。

1,小櫻桃

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所以能種活一棵櫻桃樹真的要靠運氣。我們那邊的櫻桃是那種小櫻桃,很容易碰傷不好摘,所以要摘櫻桃必須爬到樹上去。

這就是小櫻桃,顏色到了這個程度就表示成熟了。酸甜口感也挺好吃的,就是不耐儲存和運輸,而且食用時間短,就五一前後兩週可以吃,過了就沒有了。

2,麥黃李

聽名字就知道這種李子一般在麥子黃的時候吃的,這種李子好像是我們鄂西北山區特有的,別處我都沒看見過。它結果子也分大小年,大年的時候結得很多,小年的時候就寥寥無幾,下圖應該是大年結得密密麻麻的。它沒有成熟的時候是青色的,酸甜口感,酸大於甜。

這就是成熟的麥黃李,顏色變黃略帶紅色,黃顏色的是甜大於酸的口感,紅色的基本就是很甜了。記得小時候在麥黃李要成熟的時候,每天去樹邊巡視幾圈,看到有紅的就高興得不得了。

3,杏子

杏子應該算是比較常見的了,它是跟著麥黃李成熟的,沒李子吃了剛好接上,完美。

杏子硬的時候是酸甜口感,酸大於甜。像這種有點帶紅的就不那麼酸了。

我喜歡吃這種成熟度很高很軟的杏子,用手一掰就兩半了,很甜,很糯。

4,枇杷

我家沒有枇杷樹,但是隔壁鄰居家有啊,我們的水果經常交換著吃。他們家是那種小枇杷,很甜的那種。放學後揹著挎簍去摘,摘滿了可以吃好幾天,現在想想好幸福啊。

5,毛桃和油桃

小時候的家裡的毛桃都是小的,長不大,但是味道挺好的。油桃的個子也很小,但是成熟的時候一掰就成兩半了,很甜,喜歡長蟲,吃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小心咬到蟲子,哈哈哈。

6,核桃

小時候我家還有棵很大的核桃樹所以不缺核桃吃。核桃要成熟的時候就用杆子打下來。

我們小孩負責在邊上撿著往籃子裡裝,這時候的嫩核桃也很好吃的,去掉青皮,砸開核桃裡面是嫩嫩的核桃仁,又嫩又甜。

小時候把撿的核桃堆放在一個角落,時間久了,核桃的青皮就自然脫落了,我們老家叫漚核桃皮。

看,這就是我們常吃的核桃啦!

7,野生獼猴桃

這個是長在深山裡面的,我們經常在山裡跑有時候就會發現這種野生的獼猴桃,野生獼猴桃個子很小,但是口感非常好,是我們小時候最喜愛的排名前三的水果。

看,野生獼猴桃各自雖小,但是口感真的不比那些昂貴的品種,可能營養還更豐富一些。

不知不覺我就說了這麼多種水果,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差點就無法控制了,其實還有好多種水果沒有輪到,像房頂上的葡萄架,鄰居家的青蘋果等等,有機會再接著向大家介紹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謝謝大家了!


愛吃的荷花兒


給,拿去吧,這就是農村常見的天然水果。

就不知道你們小時候吃過不?









湛江吳志賢


作為農村的小孩,基本上小時候都是在山上或者田野裡玩耍的長大的,雖然沒有現代小朋友零食和玩具多,但是山上的很野果也是我們當年的美味,記憶裡一種天然水果味道一點都不輸現在的種植水果。不過現在農村環境也變了,很多的野果幾乎都看不見或者變得稀少了,在我們那裡有中野果叫“羊奶果”,長在大山深處,酸酸甜甜,一口一個那個酸爽勁嘖嘖嘖!


山老頭彝州紀食


如果是從小都生活在農村的七八零後,就找不到沒有吃過農村天然水果的人,到了九零後零零後,吃那種天然水果的就少了,因為天然水果無人管理,感觀看起不漂亮,再加上現在人工種植的水果遍街都是,品種還多。

我是一個地道土生土長的農村八零後,孩時記得房前屋後載著梨樹,桃村,李子樹,這些果樹都由他自由生長,不施肥,不噴藥,桃子挨把的地方長滿桃膠,梨子上全是野蜂咬了留下的蜂疤,到了成熟季節,小夥伴們拿著竹杆,這家打幾個,那家打幾個,然後找個地方席地而坐,挨個品嚐,比一比哪家的個大,那家的甜,要不就去荒坡上挖點地瓜,摘刺泡,野草苺,燈籠果,救兵糧,野柿子,八月瓜,在那個年代可以說吃過的天然水果太多太多了,是現在小孩永遠也體會不到的樂趣。


羌山老馬


農村的天然水果很多,地裡的香泡泡(香姑娘)、龍葵果等樹上的塘梨子、桑椹、野山楂等都吃過。


竹林隱者1


吃過,有櫻桃,桃,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