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那些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

用户68289336


如果问题对象是导游,那我就以导游身份回答你:喜欢你就买,不喜欢你就别买;如果问题对象是游客,那我就以旅游爱好者身份回答你:我买、我自由。


一只旅游35年+从业旅游15年的旅游大咖,一个萌宝的妈妈,专业为你剖析旅游上的问题,喜欢请关注我喔!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想到自己的旅游经历,买或不买纪念品的一套理论。出于我作为导游和游客的双重身份,我却觉得:身份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分享一下作为这2个不同身份时,我的看法:

当我作为带团导游:喜欢就买、不喜欢就别买!

提及导游对团队中不购物成员的反应,我想超过8成人都会觉得那肯定是黑脸。因为大家都知道,游客在购物店中购物,导游是能拿回扣的。如果游客不购物,那这个带团导游就等于没有收入了,当然也不会有好的脸色。

可能,对于部分“买人头”等黑操作的团队导游而言,的确如此,所以我们才能够不时在媒体报道上看到很多关于导游强迫游客消费的新闻。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圈子!尤其是对于正规团队的导游人员来说,是:买不买随你!因为我实在不想为了蝇头小利,而天天对着你猜疑的脸。

来剖析一下正规旅行社导游的收入构成:底薪(包含代购医保社保等)+出团补贴+团队回扣。正规跟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其实都是有领到旅行社的底薪和常规出团补贴的;如果没有,那这个雇主是违反《劳动法》,可以去上告了。所以,那强迫游客购物的一小撮,其实都是没有跟正规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的群体,没有底薪收入保障。

由此可见,团队回扣部分,其实可以视为薪酬中的奖金部分,相对更不稳定。团队回扣又是一个复杂的构成,需要剥除旅行社挪移到补贴游客团费的部分、旅行社抽成部分、其它司陪人员分成部分,才是你拿到手的部分。

其中,购物提成是最少的!有很多特产店,可能整团游客买了好几十箱的椰子糖、椰子膏,但全陪导游就拿几十元加2包椰子糖。

当然,每个工薪阶层对待奖金的态度都是多多益善,我也不例外。你多买、我多拿、我乐意;但前提务必是你愿意!

遇到更多的情况是,整天要面对部分好事者猜疑的目光,拿着小票问“导游,拿了多少回扣?”毕竟我实在还没拿多少,同时我也只是凡人,希望能在工作岗位上保持愉悦的心情,而不是整天被质疑。

尤其是新《旅游法》出来以后,对于团队购物更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也犯不着为了一次获利而去踩这条红线。

因此,倘若我是带团导游,买或不买都是你的自由;不会特别黑脸不购物的游客,也不会对购物大方的游客献媚。其实,旅游中购物与否,那是个人的自由:喜欢就买,不喜欢就别买;你不买,也许是因为你不喜欢、也许是你经济无法负担……理由千万个,不会因为这点而受到“歧视”。

当我作为游客:我买、我自由

除了是导游,同时我也是一个旅游爱好者,经常自己出发在路上。当我用游客身份出行时,其实我也是一个在旅游中购物的爱好者,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明信片,以及在当地具有巨大购买优势的货品,我都会出手,有时候更会满载而归。

作为一个把购物作为旅游乐趣之一的游客,我对那些旅游时什么都不买的人是完全无感的,根本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同样如上所述,每个人购物与否都是该有的自由,何况我跟你只是地位平衡的游客,你不买更加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有时甚至还要感谢你不买,因此部分场所的货确实非常紧张(如:首尔机场的酒),你不买、那是把机会留给我!

而对于我自己,或是人家侧目我买那么多的异样眼光,我也是十分坦然的:我买、我自由!只要不是伤天害理、杀人放火的坏事,没有影响别人,有何不可?

但是,旅游中购物,我也有自己的原则——或者说,我不会买得很初级。(自己臭美了一下)总体原则,是能在全国各地找到踪迹的特产不买,自己经济无法承受的不买,回去可能只是长草的物品、不多买。这也是我从早期出游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最早出游,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那时候知道的少,去到桂林看到各种甜品糕点、去到连云港看到水晶……这些全都感觉是特产,疯狂扫货回去作为手信,那时候还挺有旅游幸福感的。慢慢地,走的地方多了,你会发现芋头糕、桂花糕……这些甜点,不是桂林的专利;水晶,也不只是连云港才有。交通越发达,这些特产的踪迹就走得越广。因此,学乖了,慢慢摒弃了囤一大堆货的劣性。

倒是有一个旅游消费习惯,我是至今没有改变的:花很多钱在邮政上。干啥?买明信片、寄明信片。在每个地方、最疯狂的时候是每天,在当地买明信片给自己和家里每位成员寄送。别以为这些是小钱,不值得在这里说;还记得有一次自己跑到南非十几天,每天给家里每位成员都寄一张明信片,最后单单邮政消费就几百元人民币了。而且,这个“买买买、写写写、寄寄寄”的消费习惯我还将继续,给我的小孩寄,等到他长大以后看回这些岁月的记忆,应该会相当有纪念意义。


旅游大咖云吞妈妈


既出来旅游,又不在景点消费特产的人,在我看来,就是会生活,会旅游的人。我同样也是这样的人,摆明是贵了的东西,我不可能因为好奇心而盲目消费,每个地区的特产都理应是便宜的,贵的东西,就很明显是炒作的溢价,这样的消费,反而是不理智了。

记得我在西藏拉萨旅游的时候,当地有着很多藏民,在布达拉宫和八角街附近售卖加工手链,翡翠石和牛角珠。有藏民开价1500,一串翡翠珠,我的导游朋友一听,立马就拉着我走。然后把我带到了他的一个朋友那里,买下同样品质的翡翠,才570元。

我那时还感慨有熟人买东西就是好,但朋友解释,“其实不是朋友的原因,而是正常价格就是这样,他也没卖便宜给你”,那时我才发现,原来西藏也并不例外,也是会在景区附近抬高物价。

再后来我到大部分地方旅游,很多所谓的特产我都不买了,一是因为特产都是千篇一律,其实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二是就算是有价值的特产,在当地也未必能买到最便宜的,反而把东西的参数和细节记下来,上网买,不仅减轻了旅行返程的负重,还能更实惠地买到东西。

旅行连带购物是一个水很深的产业链,不要让自己的购物体验被高昂的产品附加值所破坏。

其实强调出来旅行必须要买东西的往往都是和这个行业相关的,那就是导游。所幸我有一个很好的导游朋友,每次我们出行,带着导游证,在不规范的景区则还有人跑来向我们推销商品,可在规范的景区,一般商户看见我朋友的导游证,往往都很识相地闭上吆喝的嘴巴。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做导游的生意赚不到钱。我朋友自己也透露,导游现在的购物提成不是一点半点,高的佣金,可能是你消费金额的百分之三十。说句难听的,这相当于变相从你身上二次获利。

走的地方多了,你回来的时候,就更不是那种浑身披金戴银,满载而归的形象了。

我的姑姑是一个旅行达人,我的旅行习惯都是与她学习的。在我还没有出去旅行的时候,就时常听她说外面世界的见闻。到了现在,我也去了许许多多的地方玩,见过许许多多的事,也有了和她聊轮新事物的谈资。

在旅行购物这一块,她也是从一开始买买买,到后来理性消费,或者精准消费。有些人总觉得出来旅行不买东西,那是没有钱的表现,是穷游。可是我想反问一句,难道有钱的人,就真的有钱到,明明是个陷阱还往里面钻吗,毕竟不节俭,不理智,迟早也会“玩不起”。


西南六千


旅行中不买东西,也许十个人有十个理由。

刚开始旅行的时候我也买。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路上会买各种充气玩具,等返程的时候才发现就是排掉气也带不回来。

去马来西亚听说牙粉好,刷了牙很白,买回来几乎一次都没用。为什么总是回来后才发现这一口牙就是用漂白剂也回不到洁白了。

当然还有东南亚的各种中草药膏,什么白咖啡,回来的命运差不多是一样的,束之高阁,遗忘在角落里。

去九寨沟,被带去购物店,买了一个银碗,为什么要买?因为人家说,晚上睡前放一碗水,早上起来喝了对身体好。居然信了。那只银碗还价值不菲。刚回来倒是喝了一段时间的银碗水,现在基本当做普通饭碗用。安慰自己我家吃饭用银碗,多上档次啊!

也会买各种特色摆件,回来才发现摆来摆去,越积越多,需要先买个大柜子,或者有个更大的房子,否则一方面摆不下,另一方面每次擦拭都很累人,遇上搬家断舍离,一股脑送给捡破烂的了。

如此种种。

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越来越不买的理由。旅行多了,人也变得理智。我希望用省下来的钱准备下一次旅行。

旅行和生活一样,买东西一定要买自己需要的,不要买别人说好的,再好的东西不需要都没用。买东西不是给别人看的,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旅行,就是纯粹走走看看,吃吃美食,遇到没见过的东西,所谓特产,了解一下,拍个照片,带回一个美好的回忆。让旅行变得简单,其实感觉很不错的。


万水千山走遍Lily


我认为什么都不买,是一种消费观念成熟的表现。在旅游的过程中愿意主动买东西,其实本质还是“千金难买我一乐”,在这一点上,跟我太太逛街时的状态相差并不大,但往严重了说,就是冲动消费。

之前有一次去云南,很多游客都被“猜翡翠石”所吸引,就是猜原石里面的料子,有数了,就花几百块钱一斤买石头,切开看里面到底是啥。我当时本来是看个新鲜,结果看到很多游客都加入了,就多看了会儿。不到半个小时,有个大哥明显上头了,买翡翠的钱都交出去了,我都怀疑他是拖。据商家说他切到的料子回了本,但是料子卖不到什么价,加工要找师傅,只好又低价处理给商家,还是说了不少好话的份上,我就知道这是个很悲伤的故事了。

所以,我当时就很深切地感受到。在景点冲动消费的保障,比以往逛街要小得太多。因为作为消费者的你,看什么都新鲜,就很容易买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并且,对于当地的商户来说,你属于人生地不熟,这次来了下次不一定过来,宰起来毫无心理负担的一回生意。

不是有句话说“不要试探人性”吗?你敞开腰包在旅游路上买买买,其实就是在试探人性。如果金额较小,其实倒也无所谓,即便有些无良景点的街道,完全是为外地人所开设,也吃不了足以挂在心上的亏。但假设你到了云南想买翡翠,到了新疆要买和田玉,我建议还是带个能劝劝你的朋友同行。

所以这样看来,旅游路上不买东西,非但不奇怪,反而还是消费观念成熟的表现。但也不建议因噎废食,去之前可以多看看攻略,毕竟除了“一乐”之外,有些东西确实过了这村,不一定还有这店。


李霞客


我外出旅游很少买东西,基本上什么都不买。当然这是近十几年的事了。

以前我出去旅游,因为很少出门,觉得非常新鲜,看到什么东西都想买。那时主要原因实在是因为手头紧,没多余的钱,所以虽然想买东西,还是没买什么东西。主要买一些小孩的东西,给小孩买一些吃的东西,地方特产。以前,不像现在这样,很远的地方的土特产,物品,在我们当地确实没有,买不到。所以买回家很受欢迎。

凭心而论,在以前,外出旅游,导游是不推荐旅客买什么东西。导游把旅客带到一地,都不下车,他们在聊天,根本不管旅客买不买东西。时间到了,呼唤上车,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你到一地想买什么土特产东西,你还得去向导游打听。我去北京,去少林寺,等地,想买东西,全是你自己的事。

我去北京,那一次,同事买了十几件皮夹克,价格可不便宜。后来知道是水货。没导游什么事儿,你自己主动买的,没人劝你。游客是散开了的,印象中,不记得有导游在场的。如果按现在,导游会有不少回扣了。我在北京买了一方压尺,几个旅游纪念品,一个现在还在,上面还有温度计。在北京照相倒是不少,刚买不久傻瓜相机,费了三个胶卷,可惜在长城顶上曝光了一个,回家洗时才发现。太遗憾了。

我外出旅游买过紫砂壶,宜兴的,这个紫砂壶是真的。然而现在很难买到正品正宗的紫砂壶了。去嵩山少林,只觉得山脚下饭店菜很贵,上厕所要一元钱。宰人,不过,导游倒没有带我们去什么地方劝我们买什么东西。时间太紧,只照了一张相。大约是九几年,一次成相,立等可取。过了塑十元钱。待会我去找来上传。那照片,旅程紧,灰头灰脸的,不过也是个纪念。

去海南那次旅游,从一上车,我就发现不对了。导游不停地劝我们加景点,说的天花乱坠,没法子大部分加了三四个景点,(因为是这个几日游,由我们领导洽谈安排的,然后定这趟几日游游哪些景点,共多少钱。如果不在定的景点内,个人另外付钱。)我加了三个景点,当时就付给导游。同去的伙伴景点加的不同,到一景地,没付款的,就不让你进去。等进去的人游览出来,我们一些人就在外面等。

在海南那几日游,导游不停地带我们逛一些与游览景点无关的商场,什么纳米,竹炭袜子,什么钻石等。袜子不用洗,穿着多少天都不臭,好处多多。我也买了几双,十元1双。那个钻石,会带给你好运。有大的,中等的,小的,各种精美包装。在这个地方足足停了两三个小时,当然,也吸走了我们车上一行几万元。我也花了近千元,给孙辈一人买了一个小袋包装的,给老伴买了一个项链。当时心血来潮,给讲解员吹晕了头。我算最少的了,同行的伙伴有的花了几千元。还非得高兴。估计到回家后才明白过来,这钱花得冤。


笨笨潮爷1


我经常旅游,也买过玉和其它东西,但货不值我所买的价钱,货也有假货和次品,上过当,而且旅游进店里洗脑,每个老板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讲的话编的故事也一样,曾经被我戏弄过,所以再也不买不上当了,只买当地特产。


手机用户21663879737扎西德勒


旅游就是旅游,不是购物。

我外出旅游就不喜欢购物。旅游的目的一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二是为了愉悦心情。在旅游中购物,带上锁钩物品,简直就是累赘。

本来旅游就累,再买上许多东西带上不就更累吗?

对于我而言,旅游不购物不是没有钱购物,也不是不舍得花钱购物,只是觉得没必要。

有些人每次出去旅游都购物,有些东西买回家放在哪里看都不看。

在旅游中,吃,我是毫不吝惜的。

一次,几个朋友相约自驾游去青海湖和九寨沟玩。出了兰州后,中途在一家酒店吃中饭,点餐的男子自己有个律所,第一次带媳妇旅游,所以点了兰州风味手抓羊肉和几个当地特殊菜,因为菜品都比较贵,吃饭是AA制,所以,我们一起的朋友中有两个不想吃,也不想让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吃。

在我的坚持下,她们最后只能和大家一起吃了。

在西宁市吃早餐的时候,又闹矛盾,无奈分两拨吃。其中一个给我们付账,最后我们给她钱,多余的也不找给我们。

在查干盐湖旅游的时候,她们几个买丝巾,一人买十几条,简直有些神经。

那次旅游全程七天,走了四个省,我只是在青海湖那天因为下雨冻得受不了,买了两条披肩保暖,在塔尔寺给老公买了几盒塔尔寺自产的鲜花点心而已。

回程的车上,那个吝啬鬼,即吃饭舍不得花钱的,还嘲笑我买的披肩不好看,真是不懂装懂。

我在众多图案中挑选了玫瑰花,在色彩中挑选了富贵色底色的。

车上十几个人,所以听到她的嘲笑,我以沉默待之。不想跟她这种把无知当聪明的人争辩,如果争了,说明自己也无知。

旅游图的就是轻松愉快,如果把旅游变成了购物,就失去了旅游的意义。


牵住夕阳的手


我今年9月到西北自驾,在郎木寺买了一串银六字真言手串,重100克多一点,花了近700元,看老板挺诚实的。结果现在外表的白色银掉了,就是铜的。不知道为什么和以前的银手串大小重量差不多,怎么做的?旅游千万不要买纪念品!骗局太多!


老卜1949


我去新疆是无购物的。但在新疆见到土特产觉得价格可以,80元买了一条披肩,无花果29元一斤,很大个!话说回来,我一般不购,因为怕拿东西。所以去了几次欧洲,最多一次就是在荷兰买芝士、朱古力。之前都没手信。从不买贵重物品。就是去云南被逼,也只买糖果。


美丽滴滴


去年七月份,孩子给报团去青海湖六日游,每个人1750块。我和老伴花了3500,在成都坐动车到兰州,住宿一夜第二天早上,坐大客,茶卡盐湖,青海湖,躲尔山,又去藏民族村寨。旅游大巴都去哪个地方,又去购物店,最后花了600给外孙子买了个银手镯。20块钱一克,在别的地方是10块钱一克。宰客没办法呀,人家导游说了,这是青海省旅游局,定点的地方。去的这个团基本上都买东西了,还有贵州坐飞机去的呢。坐飞机回去。也值这报名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