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雞缸杯是一種酒具。敞口,淺腹,臥足。杯上以鬥彩繪畫雌、雄雞及雛雞,間以山石、蘭草、牡丹,故名雞缸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曾名噪一時,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時所仿最佳,幾可亂真。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0001 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尺寸8.2cm

成交價:RMB 222,179,600

拍賣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4年春季拍賣會

《大明成化年制》款

說明: 小杯上寬下斂,斜壁含蓄,敞口圓轉,臥足雅緻。瓷胎雪白細膩,釉料均淨瑩亮,薄如卵幕,潤若瓊玉。外壁淡勾青花,以黃、深淺草綠、礬紅二種等敷色填廓,通繪子母雞圖。一面見公雞紅冠綠尾,昂首高鳴,一母率三雛緊隨其後,覓食於野地,牝雞羽翅樸色,凝神啄食,幼雛玩耍,一稚振羽立母背上。另一面雌雞覓得紅翅昆蟲,雄雞回望,幼雛追看,左方另有小雞一雙,草叢前後捉迷藏。兩面間飾淺黃萱草、豔紅月桂,枝葉茂密,皆自青花壽石而出,髮色淡雅恬靜,淺青柔綠甚相宜。底署成化六字雙行雙方框款。釉聚臥足,藍款略蒙朧。

雞缸杯精製妙造,從拉坯到窯燒,謹慎至微,巧作臥足,安置手中尤為宜適。成窯以其細滑瓷胎流芳,成化雞缸杯也不例外。成化晚期御窯對胎釉慎選嚴控,論精細明淨,誠景德鎮歷朝官窯之冠。對比宣窯,成化瓷胎含較高氧化鋁但較低氧化鐵,故火度更高,是以胎質白晳緻密,瓷釉又含較低氧化鐵及氧化鈣,是以細膩均淨,瑩亮滲和光。

成化雞缸杯,無論胎質、塑形、繪飾、窯燒,皆一絲不茍,臻埏埴之巔,誠希世之珍、亙古重寶。然雞缸杯奧妙並不止於斯。百載春秋,故為明清帝王、明鑑文士惜藏頌讚,雞缸杯早已超塵拔俗,堪稱中國瓷器傳奇,永垂不朽。憲宗一朝,御窯廠燒瓷登峰造極,巧絕天工。成化早中期,景德鎮以先帝治下巧工佳瓷為範,尤尚宣德高風。至末年,始見如雞缸杯一類獨闢蹊徑、藝臻技絕之品。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3109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 (一對) 尺寸8cm

成交價:RMB 26,196,400

拍賣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4年春季拍賣會

《大清雍正年制》款

說明:此對雍正年制雞缸杯,承襲明十五世紀成化器形,然繪風破舊立新,以意創造,甚為稀有。

對比成化雞缸杯例,饒有趣味。縱然悉繪子母雞圖,畫公雞偕母雞率幼雛覓食,園中且有花葉秀石,但雍正杯上雄雞位置有別,尾毛蓬鬆而非如成化典型分成三簇,黃彩萱草叢改畫竹,伴以萱花一朵,另一面月桂秀石之佈局也異於前。

鬥彩,萌於宣德,臻於成化。鬥者,湊也,鬥彩即色之湊合,既是以紅、綠、黃原色為主之彩釉相拼,也是釉下青花勾勒兼裝釉上諸色。宣德彩瓷雛本,乃梵文祭器,用於西藏,豔彩鮮色合宜不過。為宮廷專制之彩瓷,出現年代較晚,顯然乃擇選之故。成窯嘗於葡萄及雞缸杯等絕品上添加新色,如雞缸上見紅彩諸色、深淺二種草綠(深綠乃以綠黃重迭而成)、黃彩,配以釉下鈷青濃淡相宜。雞隻身披翎毛彩釉迭施,豐富多色。如此彩瓷,須二次燒成,燒造極艱,是以成品更罕。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3106 清雍正 鬪彩雞缸杯 尺寸8.2cm

成交價:RMB 10,781,100

拍賣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7年春季拍賣會

《大清雍正年制》款

說明:此雍正年制雞缸杯,承襲明十五世紀成化器形,然繪風破舊立新,以意創造,甚為稀有。雙方框內書六字款,與成化原型如出一轍:尾毛蓬鬆,非如成化典型分成三簇。園中花葉秀石之佈局也異於前,更接近雍正皇帝的品味。

雍正雞缸杯大多忠於成化器形,然畫風更為自然疏朗。公雞尾部高翹,八隻小雞分散而行,花草秀石佈局比例也異於前。

雖宋人早將「子母雞圖」入畫,但是成化朝才始飾瓷上。 雍正年間,窖燒技術發展至頂峰,並研發彩釉新品種,特別是以帶有光澤的墨彩,描繪雞尾,與其它釉彩產生鮮明的對比,令紋飾更為生動逼真。成化鬪彩設色雖多,但不用墨彩,只在鈷藍上加添綠彩,以達墨色之效。而康熙黑彩暗淡無光,缺乏穩定性,須再上淺綠或紫彩以達效果。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3144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 尺寸直徑8cm

成交價:RMB 7,241,040

拍賣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15年春季拍賣會

雙方框六字楷書款

說明:此雍正鬥彩雞缸杯秀巧雋永,充分反映清宮初年對明代成化年制(1465-1487)鬥彩雞缸杯的景仰契慕。為重塑十五世紀眾器典範,雍正御窯瓷匠頃力研古,耗竭所能以造之,惟獨一器乘新詣之便,紋飾遂添新貌,更勝曩昔。

以公雞、母雞及雛雞為藝術題材,早得宣德帝(1426-35)青睞。及至1486年,成化帝賞宋代子母雞圖慨有所感,輒然撰詩御題,觸物抒懷。母雞護雛衛幼、撫育稚子,令成化帝讃頌不已,遂成其鍾情子母雞紋的一大源由,乃至往後的康雍二帝,亦無不為此觸動。之於雍正帝,母雞護雛更可喻其治國之道,譬喻君主愛民如子,自勉勤恤民隱,惠澤鰥寡。成、雍二杯皆生動描繪公母雞率領幼雛覓食,氣韻盎然,渾然天成。

細觀成化鬥彩雞缸杯,不難察見一種釉色從缺 — 此乃明代所欠奉的黑釉。驟看成化杯,雞尾仿若呈黑,實以鐵煶煉淡褐彩覆蓋釉下青花。成窯欲制潤澤而牢固的黑釉,遍尋良法而不獲,惟至清代始見突破。康熙窯率用黑釉繪畫雞尾,然而色啞無光,甚易剝落,還得罩施粉青或紫釉加以鞏固。及雍正時期,真正的黑釉終於錘鍊而生。新釉為瓷器紋飾滲入書畫效果,無論書法題字,抑或繪畫竹石、雄雞尾巴,皆相得益彰。盛極一時的黑釉,為工匠開闢造瓷新徑,本器為此對雞尾稍作改良,令羽毛型態倍見自然流麗,雞群躍躍欲動,釉色燁然。畫師更把一隻雄雞尾巴繪成扇狀,盡顯秘釉神髓。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1587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 尺寸直徑8.2cm

成交價 RMB 7,867,155

拍賣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2008年春季拍賣會

雙方框六字楷書款

說明: 盃撇口,深腹,臥足。外壁繪子母雞兩組,一組為雄雞昂首挺立,雌雞啄蟲哺雛,四雛圍繞母雞,一雛仰望雄雞;另一組雄雞回首看著正哺二雛的母雞,另二雛在一旁嬉戲。兩組子母雞以洞石月季花和洞石蘭花相間,洞石玲瓏,月季嬌豔,蘭花淡雅。盃外底青花雙方框內書「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

雞缸盃是明成化官窯創新的造型,為御用酒器。此盃造型及團均仿成化雞缸盃而成,但在所施色彩和畫工上略有不同,但各有可愛之處。雞缸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朝多有仿製,其中以康熙朝的仿製技術最高,幾可亂真。

康熙、雍正時期的雞缸杯,不僅承襲成化器的整體紋飾風格,乃至底款樣式也甚得故粹。儘管清朝不乏矯揉從俗、為滿足日益蓬勃的古物市場而冒用成化款的雞缸杯,康雍二帝卻不以為然,純以當朝帝號銘款成器。因此說明這時期督造的雞缸杯,並非意圖複製,而是致送前朝御瓷的敬慕之意。清三帝各朝相襲,一脈相承,不單造瓷偏好懷古追昔,藏瓷亦講求博古覽勝。1728年,清廷委派唐英駐景德鎮出任御窯廠督導。唐英深得造瓷之道,成績斐然,尤以仿古造詣見稱,屢出宛如前朝重器的神品。唐英把雍正御瓷的仿古技術臻至高峰,使雞缸杯襲得遺風。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5741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 尺寸直徑9.2cm

成交價:RMB 3,680,000

拍賣公司: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2秋季拍賣會

“大明成化年制”款

說明: 本杯直壁,深腹,矮圈足,造型簡約端莊。胎體輕薄,質地潔白細膩。杯外壁繪出雌、雄雞各一,帶領數只雛雞悠然覓食,雛雞各有盼顧,情態可愛傳神。所置庭院美景,雞冠花盛放於太湖石間,竹影綽約,一幅夏日景緻躍然杯上。畫筆生動細膩,雙雞翎毛細如髮絲,勾勒清晰可見。整器模仿成化風格,用色頗為豐富,計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鮮紅、葉綠、鵝黃、黑等彩;但設色淡雅,繁而不妖,完全得成化鬥彩敷色之妙。整個畫面神采奕奕,盡寫生之趣。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

成窯鬥彩雞缸杯乃曠世奇珍,成就了中國美學的經典,是為瓷史上的一段傳奇,深為後世推崇,清雍乾兩朝均有仿製。乾隆皇帝好古慕雅,在其御題《詠雞缸杯》一詩中就有這樣的讚歎:“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採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認為成窯雞缸杯乃無比珍貴之名品。乾隆朝仿成化雞缸杯為創新款式,畫面為童子戲雞,署“大清乾隆仿古”款;與之相較,雍正朝的雞缸杯在畫面和款識上都更為忠實於成化原型,深得成化雞缸杯之精髓。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3053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一對連座 尺寸直徑6.4cm×2

成交價:RMB 3,105,000

拍賣公司: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說明: 敞口小杯,斜腹圈足,胎體輕薄,胎質潔白細膩,釉質光潔潤澤。外壁以鬥彩裝飾,紋飾為仿自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圖案。畫面生動活潑,設色典雅精細。除洞石用青花描繪以外,畫面其它紋飾均以青花勾勒紋飾邊沿,內填各彩。底部內書“成化年制”四字雙行青花楷書款。

成化鬥彩雞缸杯,為明清官窯瓷器之名品,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皆以仿燒為能,然以雍正所制,最為上品。臥足杯,形如缸形,因以名之。外壁以通景分繪公雞、母雞及小雞兩組,間以山石月季和竹石萱草分隔。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3631 清雍正 逗彩雞缸杯 (一對) 尺寸6.6cm

成交價:RMB 2,119,880

拍賣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14秋季拍賣會

款式:《成化年制》仿款

鬥彩雞缸杯自誕生之始一直備受世人百般贊詠,如此殊榮當之無愧,絕非虛言,遍覽成窯現存近二百種名品,繪畫傳神,精眇入於毫芒者仍首推雞缸杯,故清乾隆時期梁同書《古銅瓷器考》:感嘆“古瓷彩畫,成窯為最,畫手高,畫料精,其點染生動,有出於丹青家之上者。”乾隆朝唐衡詮《文房肆考》說:“成窯以五彩為上,酒杯以雞缸為最,上畫牡丹,下畫子母雞,躍躍欲動。”雞缸杯是飲酒用具,設計頗為符合實用與美觀一體的原則,整體精巧秀雋,從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緩慢內收,不爭誇張而求內斂,線型婉轉流暢,口沿的設計為侈口,飲用甚為方便。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7315 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尺寸直徑8cm

成交價:RMB 2,530,000

拍賣公司: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1年春季拍賣會

說明:觀本品,其形纖巧怡人,盪漾出端莊婉麗、清雅雋秀的風韻,胎質潔白細膩,薄輕透體,白釉柔和瑩潤,表裡如一。杯壁飾圖與型體相配,疏朗而渾然有致。外壁繪出雌雞帶領數只雛雞悠然覓食,雛雞各有盼顧,情態可愛傳神,所置庭院美景,春意盪漾,妍花怒放,疊石相依。畫筆生動細膩,設色妍麗無匹,畫面設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鮮紅、葉綠、水綠、鵝黃、薑黃、黑等彩,運用了填彩、覆彩、染彩、點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線並平染湖石,以鮮紅覆花朵,水綠覆葉片,鵝黃、薑黃填塗小雞,又以紅彩點雞冠和羽翅,綠彩染坡地。施彩於濃淡之間,素雅、鮮麗兼而有之,收五代畫師黃荃花鳥畫的敷色之妙。整個畫面神采奕奕,盡寫生之趣。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字體稚拙,風格別緻。

縱觀成化一朝寫款皆是如此,這種體例始終如一、稚嫩略顯笨拙的年款,不可能像歷朝年款出自書法名家之手,更非一般御窯工匠敢於書寫,那麼在成化帝如此看重的精巧神品瓷器上能留下手筆的會是誰呢?只有成化帝本人才有這個資格。據對景德鎮珠山御窯遺址成化斷層遺存物考證,“成化年制”款在成化四年就已定型,且一直未變,故劉新園先生推論此款“極可能出自少年成化帝之手”是可信的,這一推論也印證了成化帝對成化瓷的研製、設計、燒造自始至終都親自幹預,終於在成化十七年以後形成了這一中國古瓷空前絕後的藝術“神品”。

雞缸杯,鬥彩瓷成交之冠,自成化後世竟模仿,技藝臻至高峰

0608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 尺寸8cm

成交價:RMB 3,213,920

拍賣公司: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2005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底款:《大清雍正年制》款

因成窯雞缸杯存世稀少,好古之人皆以得之為榮,聲價一直不菲,乃後世相繼趨之若鶩的「古物」。邇後各朝為親炙神器風采而爭相仿造,令此物經年以來穩守藏瓷之冠。這波潮流風行百載,早於名杯成器肇始之時已蔚然成風。最早載有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價值的明代萬曆《神宗實錄》中寫道:“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由此可見,雞缸杯在明代,從成化朝到萬曆朝僅僅經過100餘年,已經極為珍貴。

明末清初程哲所撰《蓉槎蠡說》羅列各朝重器,惟成化雞缸杯的價格、魅力雙絕,世無與匹。明人沈德符(1578-1642)《敝帚軒剩語》中說:“本朝窯器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為今古之冠,如宣品最貴,近日又重成窯,出宣窯之上。”沈氏又在《萬曆野獲編》補充言:“至於窯器最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琖之屬,初不過數金,餘兒時尚不知珍重。頃來京師,則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予為吐舌不能下。”

由此可見雞缸杯價值連城,千金難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