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9期的最強大腦,感覺國際對戰有點懸,感覺實力都不如前兩年的隊員,個人感覺勿噴?

敲堅果的小錘子


大家好!我是夢想環球遊世界的麥格醬!


你這個感覺是非常理性的判斷,實際上很多朋友都有了類似的感受和擔憂,當然也包括我了。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為什麼大家會有這種體驗!


第一,選手經驗不足。

首先可以看出,這次參賽的選手基本都是非常年輕的選手,大部分情況下年齡和經驗是正相關關係。再者,在觀看節目的時候,我發現很多選手沒有比賽策略意識,這也是經驗不足的表現!


第二,心態不穩。

心態問題是國人的一個通病,大部分家庭從小的教育都是規規矩矩的傳統式教育,家長說的、老師說的、老闆說的都必須要聽,如果你表達自己的看法就被定義為是不尊重、反駁。久而久之就不再願意真正的表達自己,所以自信心總是建立在別人言語上。一些西方國家的開放式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則不然,他們的自信建立在自己強大的內心上。所以競賽中的情緒化嚴重、慌亂、缺少自我調節都直接說明了心態不夠穩定。這種不穩定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夠強的表現!


第三,節目渲染的錯誤引導。

這一季的最強大腦更加商業化,節目為了追求更好的觀感或者收視,加入了更熱刺激但其實並不合理的組隊共享成敗的賽制,為什麼說不合理,那我們先考慮一下篩選的目的,就是要找最強的選手進行最終國際對決,但諸如郎佳子彧這類全面兒優秀的選手,自己沒有表現就被判出局!節目中會渲染成既然你們自己選擇的隊友,要共同承擔失敗,節目組居然拿這種邏輯進行情感綁架!如果這是決賽他們會不知道榮辱與共的道理嗎?所以優秀選手意外的出局讓大家感覺到實力被提前削減了!


但第三點有可能是節目組欲擒故縱的圈套,後面會以一種合計的方式(未知的規則都是合理的),把前面意外淘汰的種子選手拉回來,如果是這種邏輯,目的就純粹是為了提升節目效果,但是會有種玩弄選手的感覺。如果沒有後期拉回選手的環節設計,那最強大腦也快做到頭了!因為一個失敗的節目策劃會造成大量觀眾流失,實質就會是撿芝麻丟西瓜!


不過這只是個人的一個猜測,實際還要看後面的環節。希望最終集結的都是最強的選手!

想做個優秀的職業自媒體人不容易。凌晨三點編輯回答很辛苦,只希望多個關注!


燃夢堂


賽制設計不嚴謹,很多有潛力的選手太早淘汰了,整體實力肯定是不如之前的。

今年的題目總體是比去年簡單的,然而還是有很多選手答不對。比如昨天的阿基米德正多面體,有幾組人感覺是連題目都沒理解,真的太令人尷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