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李百忍,男,1927年生,安徽宿州市人,号蕴威,别署老汪湖人,斋名“绿竹书屋”,中国著名书法艺术家,理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50年考入华东军大艺术系就读,1957年又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深造,拜沈子善教授为师从艺。他为我国社会科学和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务院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为他颁发了双证书,同时享受国务院双份特殊津贴殊荣。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昨晚,一个好朋友深夜把我拉到茶楼,说有急事找我。去了后才知道他不知道从哪搞来一幅李百忍先生的书法作品,让我做个鉴定。其实这可把我难住了,我的工作是报社总编,偶尔写写书法评论性的文章,可以说对书画评论是在行的,但书画鉴定这方面真不行,我没学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不敢对李百忍这样的书法大家的作品做鉴定。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其实李百忍的书法与同乡的刘子善很近似,而这种相似性几乎没有人提及。有时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评介文章不点破这层窗户纸呢?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有时,如果将两者的一些行草作品放到一起几乎很难分出具体作者是谁。书风类同现象同时出现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域,而他们却同时成为著名地域性书家乃至全国名家的情况极不常见。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李百忍1927年生,刘子善1926年生,祖籍同为安徽省。都做过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或名誉)主席。细细对比两人的风格,李百忍更为狂放一些,点线更为活泼流动一些;刘子善则收束一些,线条增加了蛇形线的弯曲形态。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李百忍曾自叙自己的书法:“从张旭、怀素圆笔圆转,张瑞图大肩方形,创研出圆笔方折、三角支撑、塔式方形的新格局。以及中锋多变、结构奇险、气势磅礴、跌宕天成,笔墨形色与诗文意境相吻合,狮子滚绣球之法的自家艺术风貌。”言张旭笔法“以拉弓射箭之理,去而复回,折转互用所形成的。”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可以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大胆探索,并形成了自己的风貌。李百忍的草书是“不古”的,这样的书法会面临着很多危险,但是我们看到其强烈的个性风格将“不古”的遗憾迅速地填补了。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我们也可以看到,书家在努力营造自己的书风时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把形式追求的目标当成艺术的终极目标,尤其是像李百忍这样对形式有独到见解并初步取得成功的书家。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你看“圆笔方折、三角支撑、塔式方形“本来是极具开创性的探索,但是任何艺术形式的追求都要以略微的“模糊”性为前提,当你过于强调时,往往会将一些“微形式”忽略将活泼多变的“主形式”孤立开来变成僵死的、木讷的东西。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圆笔方折”最终变成了不方不圆其实是偏于圆的东西,更错误的是他将这种笔法提炼出来单一使用无形中排斥了其他的线条。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而当书法的线条、形式过于形式化、准确化时他就会变得“清纯”起来——除了作者希望看到的笔墨形式外其余的都被赶走了,书法是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偶然流露出的、微小的“附着”笔墨的,而这样的艺术形式悖离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自然性和丰富性主旨。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当某种形式被顽固地僵化到一种至尊地位时,艺术老人便会不高兴。相反,李百忍一些激情充沛的、不拘成法的极少数作品已经触及了草书的高境界。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任何形式,都要有些意料之外的味道,而任何形式都是构建书法大道的一个零部件,艺术不应该为个性而个性,个性必须要在艺术美学的统领下才能完美地展现。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李百忍逝世后,刘子善则将此形式更为固定化——僵化——俗化。

实话说,李百忍的书法很有个性,对草书的形式变化进行了大胆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