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诗更像是发朋友圈还是写作文?

董希伟


诗词之美,在于简短,所以我觉得,古人写诗更像是在发朋友圈。

0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有些人惊艳了时光,有些人温柔了岁月,岁月是把杀猪刀,所谓的海誓山盟,最后也不过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件事物,有几人能做到归来仍是年少。

02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这个世间,最苦的痴儿,莫不过就是,我们苦苦追寻而不可得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所以,珍惜眼前的东西,就是幸福。幸福是拥有,而不是找寻。

0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不管世间多么华丽,众生演绎怎样的妙法,孤独永远是千百年的话题。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可叹,世间有几人白首?

04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有些人走人,却永远的活在了我们的回忆里,回忆总是美好的,多少羡慕的好时光,当时不觉得怎么,如今想起,只有满身的无力长叹和遗憾。

05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有些痛苦和回忆,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回味,然后无声无息的忘记。世上惆怅的事很多,愿我们能适当忘记。人生真的需要一种边走边忘的勇气和决绝。

06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说什么地久天长,最后还不是人走茶凉。那些相濡以沫,执子之手,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鬼话,都只不过是登徒子们戏言。《庆余年》里说的好,他只是馋你的身子。最厚重的感情,还是柴米油盐的枯燥与陪伴。那是日久天长的渗透,是抱团取暖式的相依为命。

07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佚名《古诗十九首》

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说到底,我们只不过是红尘浪海中的一位过客,很多人,许多事,过了也就过了。岁月迟暮,何必做那蜉蝣撼球的傻事。一念放下,皆是万般自在。

0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熬过了失恋了的酸,却熬不过异地的苦。尽管呼吸着同一片天空的气息,却无法拥抱走你。看得着,摸不到,最难熬。罢了罢了,只要两个相爱的人心有彼此,就够了。

09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这辈子,有没有为一个人拼过命?依然是有的,都说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多少人玩味着这句话,究竟是深情,还是薄情。“你身上怎么穿着品如的衣服?”何尝不是另一种怀念。

10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古时候,都喜欢以“鸳鸯”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情,殊不知鸳鸯根本不痴情,还很渣,另一半死了,它就会去寻找其他异性交配。也许我们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11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你还记得她吗?早就忘了。我都还没有说是谁……过去的,我们谁都无法去改变,既然留不住,索性就放手好了。是风动,还是心动?是心动吧!

12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世事无常,何必张狂,那些欺诈我们的人,如今坟头草都一尺高了。浮生荣辱,皆是尘土。平民也好,帝王也罢,终究是乱葬岗上的一抔黄土。成败得失,恩怨是否,终究都是一个“空”字。



写诗需要激情充沛,思维跳跃。所以大多数时候,如果按写作文的方式去写,只怕是无病呻吟,难出佳作。自古诗人大多身世浮沉、经历坎坷,只有这样,才能动情动性,写出好的作品。

举个例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登幽州台歌》,是千古名篇。诗中透出的悲怆、孤寂可以透出纸背,刺人心扉。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因为直言上谏,力陈弊政,一度被扣上“逆党”帽子下狱。作为一个有些政治抱负的文人,有志不申,反而连受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当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导致兵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在登上蓟北楼时,触景伤情,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是断断写不出如此深沉悲怆的作品的。

当然,诗人如果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融入家国情怀,那么他的作品必将登上另一个境界。比如杜甫的《登高》、《春望》,陆游的《示儿》等。

凡事都有例外,也不是说所有命题作文都出不了好作品。比如曹植的那首《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所说就是在曹丕以性命相逼的情况下,急作而成。不过近世多认为这个故事杜撰的成分很大。不过即便不是曹丕以死胁迫,曹植七步成诗也应该是不假的。

还有,古人也常有相约“斗诗”的佳话。当年初唐四杰中王勃、卢照邻两人和另一位诗人邵大震,就曾在四川相遇,相约同游玄武山,并各自留有佳作。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唐 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你看,这三首诗不但题目相似,连首联前四个字都一模一样。这样的“作文”能流传千古,也殊为不易。



未见君1


结论是分情况来看,详见下面:

应制诗的故事

古诗中有一种叫做应制诗,比如说上官婉儿下面这首:

驾幸三会寺应制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王者荣耀玩家都知道,上官婉儿原皮扇子上写的就是驻跸怀千古那两句)

这首诗就是在固定的场合,写一些固定的话。比如说歌功颂德这些。此外还有一种分韵诗,就像《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各位做的诗,限定话题限定韵,这就更接近于作文了。


作文做不好,后果是很严重的

唐朝有个诗人叫祖咏,科举考试时候,考官出了题目——《终南望余雪》,要求写六韵十二句的五言诗。祖咏提笔写下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就不写了。

考官不高兴了,你小子敢不按作文的题目要求作?不录取!祖咏就没被这一次科举录取,回了老家。幸好是考官不高兴,要是皇帝不高兴,估计得砍脑袋了。


发朋友圈也是经常的

古人当然除了科举考试、随圣驾出游,更多的时候还是在闲暇之中的。因此发朋友圈的古人也是不少。比如黄庭坚就曾经说,“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像今天朋友圈里的游记了?

古代最喜欢发朋友圈的应该就是陆游了。他的朋友圈,那可真是刷了屏。“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咔嚓拍张照片;回到沈园,就得写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还自带个定位呢。


所以,古人作诗,还真不一定是什么目的哦!


朱雀在南


我觉到就像现在一起组队开黑,战绩好了就分享到朋友圈,战绩不好,就在继续努力。对不



禁区16979366


  • 个人觉得二者皆具,但是因果不同。
  • 古人先是“写作文”,然后是“发朋友圈”。

我们先比较一下“写作文”跟“发朋友圈”的不同。大多数时候我们写作文是为了记事——记录我们最近的生活,心情…或者是被要求写作。两者的相同之处是:所写内容一定跟我们所接触的事物有关联,即便所写的是神话玄幻其内容的范围也局限在自己所认知的范围内,这是一种内心精神的外显,是作为一种记录而有的。而发朋友圈不同,朋友圈大致有两个作用:一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一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这二者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古人的生活没有我们现代这样丰富,他们的兴趣更多是琴棋书画、吟诗作赋、研究学术…这些兴趣给人的作用就是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会更多的去关注于精神需求。写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显,是为了记录自己当时的心灵感受,而不是专门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今天做了什么。

那么为什么别人会知道,这就是“写作文”与“发朋友圈”的效用。有的诗是在大众面前作的自然众人知晓,有的诗是在诗人死后才出名的,还有的是生活所迫卖诗为生的这都属于记录,都谓“写作文”。而有的诗是为了让别人借鉴学习或为求名利而发布的这是记录与展示并存谓之发朋友圈。


书生3000


我觉得古代诗人写诗更像是发朋友圈。

从现在人的思想出发,我们要先搞懂为什么要发朋友圈,我们发朋友圈的意义与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按照现在的逻辑来说,我们发朋友圈的频率变快,喜欢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告诉身边人,是悲是喜都会借助朋友圈来分享与发泄。

朋友圈便是情绪转化的平台。朋友圈便是抒发感慨的媒介。

古人亦如此。是喜,有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悲,有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古诗便是他们抒发感慨的媒介,只不过是他们的感慨更刻苦铭心,亘古长存而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过多的去等同一代人的习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同,每个时代都不同。

横竖我们都应该带有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过往与未来。


轻瑶


其实古人写诗,并不是发朋友圈也不写作文,而应该是两者皆有之!更像是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寄情于山水之间,寄于文章千古事表达心之所以。每个人想表达的情绪,所采用的方式不同!

古人表达的情感对今人而言是含蓄的,也与当时社会的情况有关,文章雅言也,文为意表,情为字显,大雅也!


律实


更像发朋友圈,现在的朋友圈记录了我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情感世界,古人写诗亦是如此。



短腿鲁班666


从历史角度分析,应该是属于文人之间的学习交流;另一种应属于赠言、情

感抒怀,也不限于对社会的看法及爱国情感,更多的是山水花的描写。总之,由于当时没有现在的报社和出版社,所以,发朋友圈的可能性效大。


偷间闲谈


我认为更像现在的发朋友圈,因为以前没有社交媒体,就各自以写诗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悟,然后以人口相传或者诗歌朗诵的形式传播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