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

世界人文通史


我们知道明成祖朱棣是抢了侄子的皇位,靠谋反当上皇帝的。谋反这种事,赢了赢的是天下,输了是被砍头的死罪,并且以乱臣贼子的身份被记入史册。是什么让敢于朱棣谋反呢?朱棣不仅是军事家,作战能力强,而且是位政治家,脑子好使,有勇有谋。

如果蓝玉活着,朱棣敢不敢造反呢?倘若朱元璋没有杀掉蓝玉,我们排除朱允炆登基后蓝玉首先造反扶自己的侄孙朱允熥登基的可能性,毕竟蓝玉这个二百五真做的出来。不得不说蓝玉适合战争年代领兵作战,可和平年代就不行了。

蓝玉干的那几件事典型的莽夫所为,吃饱了撑得没处消化,强占元妃,导致元妃自杀殉节,半夜捣毁城门。连自己家的下人平时都不可一世,仗着自己有功,平时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倘若朱标当了皇帝,蓝玉是不敢造反的,但是朱允炆当了皇帝蓝玉就不一定会忠心耿耿了。

朱棣的能力不可小觑,论打仗,朱棣未必会输给蓝玉,更何况朱棣不是一个人领兵作战。他的身边有一个智囊团,有擅长打仗的,有擅长出谋划策的。比如我们都知道那个造反却不为功不为利的姚广孝(道衍和尚),还有朱能,解缙等人。

朱棣可以说是完全遗传了他老爸,权谋之术丝毫不在话下,这点完胜蓝玉。我们假设蓝玉在世,忠心耿耿的辅佐朱允炆。蓝玉未必是朱棣的对手。在侄子朱允炆的统治下,朱棣一定还会造反的。

建文帝朱允炆遗传他老爸的性格,为人比较温和,温文尔雅的的儒生气质。比较理想化,不善于权谋,受儒家的思想影响很深,想要实行仁政。却缺乏一个皇帝应该有的凶狠、果断。面对自己的一群叔叔,建文帝显然还是稚嫩了点,有点小白吧。

朱元璋给他留下了方孝孺,黄澄,齐泰等文人。这些都是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人,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断然不会造反。可是他们太理想化了,没想到朱棣会不服从君王而造反。在建文帝即位不久实行“削藩”,朱棣面临的要么是主动交出兵权,任人宰割,要么就是搏一搏,去造反。建文帝能实行削藩,削弱叔叔的权力,那么蓝玉倘若在的话,就会先拿这些外人开刀,收取兵权,给个闲职当当。就算蓝玉想忠诚护国,也力不从心了。

朱棣造反,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是在考虑种种因素,经过严密计算,才走上造反这条路的。而建文帝面对这样一位老谋深算的叔叔,明显处于劣势。当时开国元老那些武将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就算不死留着护国,倘若朱棣有造反的决心,为了避免万无一失,必然会先设计除掉自己的对手,完全占据优势地位后,再造反。

而削藩刚好是一个契机,朱棣此时倘若不造反,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他的宏图大业的梦就再也不会实现了。与其坐以待毙,等待朱棣的结果只能是像他的其他兄弟一样,交出兵权,被贬为庶人。这样的生活对朱棣来说无异于死去,在和姚广孝这位大阴谋家进行深谈后,野心家朱棣决定了,造反,把命交给老天。

就算建文帝没有削藩,朱棣也不会安守本分做一个藩王。造反,只是时间问题,以朱棣的能力,打击消灭蓝玉这样的大将绰绰有余。


无笔


朱标死了,朱元璋也死了,蓝玉还活着?那就老尴尬了,朱允炆恐怕死的会更早,都用不着朱棣动手。

为啥哩,因为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

外甥女,常氏,明太子朱标之太子妃;

甥孙:朱雄英、朱允熥;

如果朱雄英不死,嫡长都是他,轮不上朱允炆继位;

即便朱雄英死了,还有朱允熥这个甥孙可以捧,那朱允炆就太碍事了......不要小看蓝玉的胆子,他真敢,标准的“外戚”模式。

蓝玉的居功自傲,不服管教是长期性的,不间断性的^_^,自冯胜获罪,蓝玉的上升空间就更大了,但是他从来没有警醒那么多功臣到底是怎么死的,还在前人路上作死前行,丝毫不知道收敛。比如下图的元妃,他蓝玉就这么急色么。

朱元璋有收义子的习惯,他也有样学样借此集聚势力,而不止他的义子,连他的庄奴都知道横行霸道,强占良田,驱逐御史,这都是骄纵的表现,他真的不知道这些事统统都会传到朱元璋的耳中,对他蓝玉产生反感么,强占元妃,以至于元妃自尽,本来朱元璋要给他的“梁国公”变成了“凉国公”,并且把他的过失种种都刻在世袭凭证上,还不够清晰表达朱元璋对他的怒意么。

更犯忌讳的是军权方面,军中将校的升职降职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权力完全脱离了控制,这是历代君主都非常忌惮的,而不仅限于朱元璋,你蓝玉搞得军中都是你的嫡系势力,老朱能睡的安稳么,哪怕老朱多次敲打他,他也不以为意,还以未任太师为由,诸多抱怨牢骚,这就真的作到头了。

老天也对得起他,顺势推了他一把,朱标英年早逝,连朱元璋都控制不住的人,朱元璋怎么能放心留用给后人,况且还有朱允熥这层“外戚”关系。

《明史》---“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辞云:“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为变,将伺帝出耤田举事。”狱具,族诛之。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不可胜数。手诏布告天下,条列爰书为《逆臣录》。至九月,乃下诏曰:“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

非常适时,锦衣卫都指挥使告发蓝玉谋反,牵连到十三侯、二伯,一下子就牵连了一万五千人,“军统”几乎被清洗一遍,而蓝玉本人则剥皮实草,株连三族陪死,蓝玉作死的一生终于以悲剧方式落幕。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

和敢不敢没有半点关系,无论蓝玉是否活着,朱棣都必须要造反,造反则有一线生机,不造反则引颈待戮,就这么简单,敢不敢也得造反,大势所趋。

......


古今通史


说起明朝一大要案就是著名的“蓝玉案”,明朝开国大将蓝玉惨遭诛九族,多达1.5万人受到牵连,蓝玉死后还被剥皮,十分悲惨。 那么为什么蓝玉一代开国元勋会有如此下场呢,这就要从头开始说说了? 蓝玉早年是常遇春的部下,因为有谋略有智慧得到了常遇春的赏识。而且,常遇春还娶了蓝玉的姐姐,两人之间关系更是亲密。后来蓝玉在攻打四川、北征沙漠之战、北上破元、平定西南等战争中都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 常遇春就常常在朱元璋的面前夸奖他,不仅因为两人的亲密的关系,还因为蓝玉也争气,几次战争都打赢了。因为功勋卓著,朱元璋也是对其赞赏有加,所以不管是官职还是地位,朱元璋都不断在提拔他。

战功赫赫就会目中无人,蓝玉也是开始飘飘然了

首先就是在蓝玉在北上抗元的过程中,掳走了北元的王妃,并且调戏了王妃。其实军队的战士缺的就是女人,战争时间又很长,心中的情欲无法排解,当出现女人时就会情不自禁。

朱元璋当时对军队管理严格,不能侮辱敌军的女人,况且当时还没建立政权,军纪不严则会败坏名声,直接影响抗击元军的民心和统治。

所以朱元璋知道后很生气,本来蓝玉在北上抗元大获全胜,但是却出现这样的小插曲,朱元璋本来想封蓝玉为梁国公,硬是把“梁”改成了“凉”,最后蓝玉的结局也真是凉凉了。 其次就是蓝玉耐不住性子,他在北征南返时,军队到了喜峰山,因为守城的战士需要上报,再打开城门,战士因为多花费了时间,蓝玉竟然等不及,破门进入喜峰山,这种任性妄为让朱元璋有些失望。 再次,就是他竟然嫉妒同僚,肆意邀功,蓝玉西征回来之后,朱元璋很开心,要封蓝玉为太子太傅,但是蓝玉却因为自己的地位在宋、颍两公之下,愤愤不平,朱元璋也对蓝玉大失所望。 最后,蓝玉有了地位、权力、财富之后,巴结他的人也不会少了,很多人都认蓝玉为义父,而且蓝玉养了很多的家奴,这些人仗着有蓝玉撑腰,横行霸道。

这些朱元璋都有所耳闻,渐渐的,朱元璋心中有了芥蒂,而蓝玉却还洋洋得意不自知。

朱元璋杀害蓝玉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朱标早逝,要帮皇孙朱允炆清除障碍

其实,朱元璋杀蓝玉最大的原因都不是这些,这些只是导火索,朱元璋杀蓝玉是因为太子朱标的死。当时朱标为太子的时候,娶了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又是太子妃的舅父,显然蓝玉是太子党的人。当时朱元璋中意太子朱标,一心想让朱标继承皇位,所以给朱标配备了当时最优秀的大臣,辅佐朱标,而蓝玉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但是朱标却意外的病逝了,朱标一死,太子党的人就要改弦更张了。 所以,朱元璋打算让孙子朱允炆即位,但是孙子却并不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甚至有些唯唯诺诺,朱元璋知道朱允炆根本控制不住蓝玉,所以朱元璋为了孙子能够坐稳皇位,只有对蓝玉下杀手。 正好当时,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下狱,随之而来的就是抄家、株连九族、相关人员下狱,一场浩浩荡荡的“蓝玉案”由此开始。 其实“蓝玉案”只是借着谋反的名义,实际上杀蓝玉是朱元璋长久以来的心思了。

如果蓝玉还活着,朱棣还敢造反么?

我感觉该造反还是得造反。

首先朱允炆登基后,就开始削蕃了,一开始是小大小闹,后来盯上了自己的叔叔朱棣。朱棣又怎么会轻易被削藩,让出自己的权力,所以不管当时在兵力、资源都很差的情况下,朱棣都会造反,所以不管蓝玉是死是活,朱棣也都得造反。

再者,如果蓝玉在世,也已经是一个小老头了,不管他年轻的时候是多么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总有一天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而且朱棣也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他也是久经沙场,10岁就被封王,驻守北京,抗击元军,前半生很长时间都生活在马背上。

在大明政权没建立的时候,大家都是过命的兄弟,一旦有了权力,建立了国家,大家就要保持君臣关系。朱元璋会为了国家的发展,削弱重臣手里的权力。权力都握在朱家人手里,即使蓝玉没有被杀,他手里的权力也没多少,你说他能拿什么和一个藩王对抗。

蓝玉本身功高震主,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虽然蓝玉在朱元璋在位时期没有想过造反,但是说不好等到朱元璋死后,蓝玉就自谋出路,另立门户了。 所以不存在蓝玉在世,朱棣就不会造反的逻辑关系。


史论纵横


如果蓝玉还活着,那事情就棘手多了,朱允炆不仅要面对各地拥兵自重的藩王叔父,还要面对蓝玉这个兵权在握的野心家。那么如果蓝玉活到了建文朝,朱棣敢造反吗?




在徐达、常遇春没死之前,蓝玉就是个“千年老二”,标配的“第一副将”,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刚继承帝位的元顺帝之孙脱古思帖木儿侵犯明朝边境,太祖朱元璋以蓝玉为主将率15万明军出征,对于自己的第一次独当一面主持北伐大计,蓝玉显然运筹帷幄,信心十足,在各方面都指挥有方,最终深入漠北,一直追到捕鱼儿海,把北元残余打的溃不成军,表现出了蓝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优秀的统军打仗能力。




在“蓝党之狱”没有发生前,蓝玉早已受封凉国公、太子太傅,朱元璋赐其铁券,可以说随着大批功勋名将的去世,蓝玉已经成了洪武朝后期的头号大将。蓝玉如果能够低调的保持个人作风,挺过朱元璋“清算功臣”的特殊时期,熬到建文帝朱允炆时代,那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可是,即便蓝玉坚持到了建文朝,他是否会效命于朱允炆协助朝廷削藩这又是一个大大的问题了。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出生年份不祥。而常玉春的长女常氏嫁给了太子朱标为太子妃(被建文帝追尊为孝康皇后),常遇春是太子的岳父,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太子妃生朱元璋嫡长孙朱雄英和嫡次孙朱允熥,但朱雄英八岁即夭折。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从陕西巡视回来后染疾而故,朱元璋晚年痛失太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




而蓝玉的女儿蓝氏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蜀王朱椿,蓝玉与朱元璋既是儿女亲家同时也是蜀王岳父,太子妃舅父,其与明朝皇室渊源关系之深厚,还真不是其他将领所能比的。蓝玉拥护太子朱标,与早就觊觎皇位的燕王朱棣关系并不好,朱标在世时,朱元璋为太子组建了一支超一流的武人集团作为他以后继承大统彻底打击北元力量而准备,蓝玉就是属于太子武人集团的重要一员。但是随着朱标的去世,朱允炆的势单力薄又迫使朱元璋大肆屠戮这些勋旧大将以为皇太孙继承大统扫清障碍。




如果蓝玉熬到了建文时期,他应该已经年过五十了,还算是能打的年纪。他本人坚决拥护故懿文太子朱标,所以尽管朱允炆身为朱标之子但与蓝玉无沾亲带故,蓝玉还是可能会选择出山协助朱允炆削藩,有蓝玉这个定海神针在,量尔手握护卫的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人都未必敢轻举妄动,即便冒险行“清君侧”之名靖难起兵,可能也不一定是蓝玉的对手,也许明朝的历史就此要改写了。


大国布衣


如果蓝玉活到建文帝时代,朱棣还敢起兵靖难吗?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一个时代一种大形势,蓝玉是朱元璋时代的猛将良将不假,但即使活到建文帝朱允炆(1398-1402)时,也不见得就能扭转乾坤。这是因为:第一,蓝玉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被杀,生年不详。但蓝玉是常遇春妻弟,常遇春生于1330年,就算蓝玉和常遇春同岁,到建文帝时已经整整六十八岁了,



是否能再展雄风,很难说。就算心气上有壮志,身体状况,家庭,以及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也可能影响发挥。第二,历史上有例证。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1449),著名的土木堡事变,当年平定安南的名将,朱棣首席猛将张玉的儿子--张辅(这名字可能不太准确,想不起了。敬请指正)连同兵部尚书邝燓等一众明朝廷大员,和数十万人马,全军覆没。



所以,当年是英雄,不能保证永远是英雄。第三,还有更难预料到的官场风云,政治斗争。这些难以把控因素影响人的智慧,武力,和所有发挥,这些内容也扫荡一切英雄人物。不要说亲属友谊,朋友关系,政治斗争摧毁所有人情世故,说不定蓝玉到时支持朱棣,那对建文帝来说,就是雪上加霜。(5:00)


流誉后


我是史海魅影,很高兴为您解答。

如果大将蓝玉活着,朱棣不敢造反,因为有蓝玉在,朱棣造反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朱棣是害怕蓝玉的,因为朱棣所有行为被蓝玉看的一清二楚。

对于皇位,任何人看了都会眼红,其中也包括朱棣,但是朱棣能够做到深藏不露,不被世人发觉,唯独蓝玉发现了这个问题。

洪武二十年,蓝玉出征纳哈缴获了一匹名马,想讨好一下燕王,把这匹马送给了朱棣,但是朱棣分担没收还训斥了蓝玉。事出反常必有妖,朱棣这样谦虚,肯定有问题。蓝玉利用驻军北平的机会,仔细打探了朱棣的所有事情,发现朱棣貌似谦恭的外表下隐藏着鸿鹄之志。蓝玉与太子朱标交好,就把自己观察的情况告诉了太子,提醒太子提防朱棣,谁料朱标居然把这事告诉了朱棣,从此朱棣和蓝玉结下了仇。

洪武25年,太子朱标病死以后,朱棣对于皇位更加眼红。朱棣明白必须先除掉蓝玉等大将,所以朱棣就黑了蓝玉一次,在朱元璋面前控告蓝玉,随后就有了明初四大案的蓝玉案。

朱棣为什么千方百计除掉蓝玉,因为他害怕蓝玉。朱棣明白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他也明白蓝玉的能力和实力,越是明白对手越知道害怕,蓝玉强大到朱棣战胜不了,如果蓝玉不死,朱棣造不造反都是一个死,也不存在朱棣敢不敢造反了,因为蓝玉活,朱棣就会死,蓝玉死,朱棣才有可能胜利,事实证明没有蓝玉的明朝、没有蓝玉的朱允炆是挡不住朱棣的。


史海魅影


品味历史,感悟真香,真香君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我认为不管蓝玉是死了还是活着都不会影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也别说蓝玉,就是徐达和常遇春活着,朱棣在低头是一刀抬头还是一刀的情况下都会选择造反的,下面我来说说为什么朱棣一定会造反。

首要原因: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

如果有人非要杀你不可,在身高力量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坐以待毙还是和他拼老命?拼命可能会有一线生机,不拼就是等死,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拼命吧?

朱棣的处境就是这样的,朱允炆虽然在很多人的眼中遗传了其父朱标的宽厚仁慈,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有可能是假象,他骨子里更像杀伐果断的爷爷朱元璋,这一点在削藩这件事上就可见一二。

朱允炆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即位之后马上就着手进行削藩,本来在洪武朝藩王地位极高,“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但是建文帝登基后,短时间内就将周王、齐王、代王、岷王废为庶人,或囚禁,或流放。为了达到削藩的目的,他对亲叔叔们进行各种找茬,以未经查实的谋反罪名逮捕废黜诸王,最终逼得湘王朱柏全家自焚而亡,手段可谓狠辣至极。

对于在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朱棣,朱允炆自然也没有放过,逼得燕王为了自保而不得不装疯卖傻,最后实在装不下去了才造的反。

其实对比朱棣在造反时和建文帝的实力对比就不难看出,燕王完全就是死中求活,夺取北京城的时候只有八百人,后来到了宁王那里威逼利诱才算弄出几万大军,即便如此和倾全国之力的朱允炆对比依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最后能够取胜真的是天命所归。

所以,不管朱允炆手下有谁,也别管双方的差距有多大,为了拼得一线生机朱棣都会造反。

次要原因:朱棣不满老爹对皇位继承人的安排

从永和大帝靖难成功之后的表现来看,绝对是一个好皇帝的典范,他用事实证明了老爹朱元璋的选择是错误的。

其实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没有选二子朱樉、三子朱棡和四子朱棣,这个从礼法上来讲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在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也去世的情况下,选择朱允炆就纯粹是根据个人的好恶了,因为朱允炆虽然是朱标活着的儿子里面最年长的,却并非嫡子,完全违背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之中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定,皇位应该传给和朱允炆年纪相当的朱允熥。

朱元璋传位给朱标的儿子,看似为了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正统,但实际上是有争议的,朱允炆毕竟也只是朱标的庶子。难道皇太子的庶子比皇帝的嫡子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吗?所以对于心高气傲的朱棣来说肯定会心生不满,加之朱允炆步步紧逼造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从我们现代人对于继承法的认知角度来看,如果设身处地的想,父母没有把房产留给二儿子,而是给了大儿子和小三生的私生子,作为二儿子肯定也是不肯善罢甘休的啊!

所以,我想无论是谁处在朱棣的位置上,肯定都不会引颈受戮的,管他什么蓝玉黑玉呢,打得过打不过是能力问题,造不造反是态度问题,必须得打啊!


历史真香


说起明朝一大要案就是著名的“蓝玉案”,明朝开国大将蓝玉惨遭诛九族,多达1.5万人受到牵连,蓝玉死后还被剥皮,十分悲惨。 那么为什么蓝玉一代开国元勋会有如此下场呢,这就要从头开始说说了? 蓝玉早年是常遇春的部下,因为有谋略有智慧得到了常遇春的赏识。而且,常遇春还娶了蓝玉的姐姐,两人之间关系更是亲密。后来蓝玉在攻打四川、北征沙漠之战、北上破元、平定西南等战争中都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 常遇春就常常在朱元璋的面前夸奖他,不仅因为两人的亲密的关系,还因为蓝玉也争气,几次战争都打赢了。因为功勋卓著,朱元璋也是对其赞赏有加,所以不管是官职还是地位,朱元璋都不断在提拔他。

战功赫赫就会目中无人,蓝玉也是开始飘飘然了

首先就是在蓝玉在北上抗元的过程中,掳走了北元的王妃,并且调戏了王妃。其实军队的战士缺的就是女人,战争时间又很长,心中的情欲无法排解,当出现女人时就会情不自禁。

朱元璋当时对军队管理严格,不能侮辱敌军的女人,况且当时还没建立政权,军纪不严则会败坏名声,直接影响抗击元军的民心和统治。

所以朱元璋知道后很生气,本来蓝玉在北上抗元大获全胜,但是却出现这样的小插曲,朱元璋本来想封蓝玉为梁国公,硬是把“梁”改成了“凉”,最后蓝玉的结局也真是凉凉了。 其次就是蓝玉耐不住性子,他在北征南返时,军队到了喜峰山,因为守城的战士需要上报,再打开城门,战士因为多花费了时间,蓝玉竟然等不及,破门进入喜峰山,这种任性妄为让朱元璋有些失望。 再次,就是他竟然嫉妒同僚,肆意邀功,蓝玉西征回来之后,朱元璋很开心,要封蓝玉为太子太傅,但是蓝玉却因为自己的地位在宋、颍两公之下,愤愤不平,朱元璋也对蓝玉大失所望。 最后,蓝玉有了地位、权力、财富之后,巴结他的人也不会少了,很多人都认蓝玉为义父,而且蓝玉养了很多的家奴,这些人仗着有蓝玉撑腰,横行霸道。

这些朱元璋都有所耳闻,渐渐的,朱元璋心中有了芥蒂,而蓝玉却还洋洋得意不自知。

朱元璋杀害蓝玉的根本原因,其实是朱标早逝,要帮皇孙朱允炆清除障碍

其实,朱元璋杀蓝玉最大的原因都不是这些,这些只是导火索,朱元璋杀蓝玉是因为太子朱标的死。当时朱标为太子的时候,娶了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又是太子妃的舅父,显然蓝玉是太子党的人。当时朱元璋中意太子朱标,一心想让朱标继承皇位,所以给朱标配备了当时最优秀的大臣,辅佐朱标,而蓝玉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但是朱标却意外的病逝了,朱标一死,太子党的人就要改弦更张了。 所以,朱元璋打算让孙子朱允炆即位,但是孙子却并不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甚至有些唯唯诺诺,朱元璋知道朱允炆根本控制不住蓝玉,所以朱元璋为了孙子能够坐稳皇位,只有对蓝玉下杀手。 正好当时,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下狱,随之而来的就是抄家、株连九族、相关人员下狱,一场浩浩荡荡的“蓝玉案”由此开始。 其实“蓝玉案”只是借着谋反的名义,实际上杀蓝玉是朱元璋长久以来的心思了。

如果蓝玉还活着,朱棣还敢造反么?

我感觉该造反还是得造反。

首先朱允炆登基后,就开始削蕃了,一开始是小大小闹,后来盯上了自己的叔叔朱棣。朱棣又怎么会轻易被削藩,让出自己的权力,所以不管当时在兵力、资源都很差的情况下,朱棣都会造反,所以不管蓝玉是死是活,朱棣也都得造反。

再者,如果蓝玉在世,也已经是一个小老头了,不管他年轻的时候是多么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总有一天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而且朱棣也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他也是久经沙场,10岁就被封王,驻守北京,抗击元军,前半生很长时间都生活在马背上。

在大明政权没建立的时候,大家都是过命的兄弟,一旦有了权力,建立了国家,大家就要保持君臣关系。朱元璋会为了国家的发展,削弱重臣手里的权力。权力都握在朱家人手里,即使蓝玉没有被杀,他手里的权力也没多少,你说他能拿什么和一个藩王对抗。

蓝玉本身功高震主,在朱元璋在位时期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虽然蓝玉在朱元璋在位时期没有想过造反,但是说不好等到朱元璋死后,蓝玉就自谋出路,另立门户了。 所以不存在蓝玉在世,朱棣就不会造反的逻辑关系。


诸史拾遗


假如蓝玉还活着,朱棣造反会出现下面的场景

朱棣:我要造反,将士们,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朱棣手下大将:没问题

朱允炆:什么,朕的四叔造反了,快宣凉国公(蓝玉)去平叛,记得告诉凉国公,不要杀朕的四叔。

朱棣:尼玛,快跑

朱棣手下大将:什么?凉国公来了,兄弟们,抓住朱棣,别让他跑了!


朝文历史



蓝玉之死,其实时间点很巧妙,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英年早逝,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蓝玉就因谋反罪被杀。

其实蓝玉之死的真正原因,更多应该是太子死后,明太祖朱元璋打算以孙子朱允炆继位,又害怕朱允炆驾驭不了桀骜不驯的蓝玉,所以干脆找了一个借口杀死了蓝玉。

所以为了朱允炆上位铺路,蓝玉必须要死。

当然我们回归到问题本身,脱离这个实际情况来分析一下。

假如蓝玉活到靖难时期的话,说实话朱棣依旧会造反。

我们来看看朱棣是什么人?

这可是一个狠人,是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成为皇帝以后又创下永乐盛世,可谓是雄才大略。

这样的人,肯定不是坐以待毙的主儿。

所以在建文帝朱允炆连削五王,废其为庶人,甚至逼得湘王朱柏自焚以死明志。然后再对下手的时候,朱棣自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起兵造反。

因此以这个现实来看,朱棣根本不会坐以待毙,不是一个蓝玉活着就可以阻止的,说实话蓝玉还没有这么大的震慑力,还不至于使朱棣害怕他,因此束手就擒的。

就是朱棣的岳父,也就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在世,朱棣也照样会造反的。

原因很简单的,就是因为朱棣为了活着,不会坐以待毙的!

而且以朱棣的水平来看,对阵蓝玉,其实胜算还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