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牛本是牛祖宗:為何1627年滅絕後,我們看到的只有骨架和壁畫

“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


這句詩是唐代詩人元稹在《生春》中所描寫的詩句,在古代,牛是很重要的象徵,耕地和拉牛車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牛在古代是耕地的象徵,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工具,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春耕前後慰問耕牛是件很重要的事,牛的健康關係到一家老小的生計,貴州的布依族在四月初八這天都會讓牛吃一大碗糯米飯。

原牛本是牛祖宗:為何1627年滅絕後,我們看到的只有骨架和壁畫

仡佬族也會在十月初一這天用糯米打成餈粑掛在牛角上,然後把掛了餈粑的牛牽去水邊照出它的倒影,此種說法乃是為牛祝壽祈福的意思。

不僅是在中國古代,在國外人們對於牛的意義也是不同凡響的,西班牙的鬥牛節便是從古代流傳下來,以色列人曾把很多黃金打造成小牛犢,拿它當上帝來膜拜,在印度牛更是神的象徵,宋朝也有不許宰殺耕牛的規定。

原牛本是牛祖宗:為何1627年滅絕後,我們看到的只有骨架和壁畫

除了耕地之外,牛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它的肉裡含有大量的鐵,是貧血治療最好的方式,肉裡含有的鋅也能促進肌肉生長抗氧化,尤其是病後恢復和生長髮育的人所使用的的好東西。

若要追溯牛的起源,這得有一大車的話得說了。

有專家曾根據出頭的牛頭和古代遺留下來的壁畫,判斷出牛的祖宗便是原牛,只是時代太過於久遠,我們已無從得知原牛的具體相貌,只能推斷它的大體樣子。

原牛本是牛祖宗:為何1627年滅絕後,我們看到的只有骨架和壁畫

原牛在被馴化成家牛之前,體型只比大象小一些,性格十分狂野,大約是一米八到二米左右的高度,體重則是800到1000千克,它產的牛僅夠幼崽食用,至於後面的奶牛和水牛的產量,乃是後人訓練的結果。

原牛被馴化時大約時新石器時代,它的起源地是印度,大約是兩百萬年前,二十五萬年前轉與歐洲,後來在大陸漸漸馴化成不同的品種,其中除了犛牛和水牛之外,原牛算得上是所有牛的祖宗。

在一古書中曾描寫過原牛的特徵,花色獨特體型巨大,奔跑起來十分狂野,不論是面對野獸或人類,絲毫沒有表現出懼意,不論是大型原牛或是幼崽,馴化起來十分困難,這些特點與大象相似。

原牛本是牛祖宗:為何1627年滅絕後,我們看到的只有骨架和壁畫

由於原牛的性情兇猛體型巨大,這也是加速它滅亡的原因之一,在古代能宰殺一頭原牛的男人,會被認為是勇士的象徵,由於很多古代人愚昧,他們會把殺死猛獸和巨大野獸的人捧上英雄的寶座,所以原牛算得上是躺著也中槍的可憐傢伙了。

現在的西班牙鬥牛,便有類似於原牛的特徵,由於西班牙鬥牛場的牛是精過精心挑選的,它的脊背上也像原牛一樣有著淺色的線條,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仔細觀察一下。

01

在原牛滅絕之前,人們喜歡舉辦宴會以獵殺猛獸為樂,直到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長著巨大牛角體型類似於象的傢伙,激起了好勇鬥狠的少年們的征服欲,由於古人缺乏鍛鍊身體的器具,他們便把追逐和捕殺大型動物當成了樂趣。

除了捕殺之外,原牛的一對大角也成了勇士的象徵,他們將原牛的大角割掉後做成裝飾品,或者做成宴席上的就被招待賓客,曾有古書記載原牛角被做成梳子和武器。

02

由於人類無休止的獵殺原牛,導致它數量逐漸稀少後,曾有人不斷頒佈法律來禁止人們獵殺它,只是在當時並未被引起重視,1259年和1359年,都曾有公爵頒佈過法令,只是法令的效力微乎其微。

到了1590年後,數量龐大的原句只剩下20只,這個數字是多麼可怕,只是原牛的消失還不止於此,僅僅過了30年後,地球上只剩下最後一隻原牛,而這隻原牛就算能壽終正寢也無法阻止這個族群的消亡。

原牛本是牛祖宗:為何1627年滅絕後,我們看到的只有骨架和壁畫

這隻可憐的傢伙只活了短短數年,幾年後它也消失於這個世界,其實原牛在馴養那天就已經是滅絕的開始。

除了被捕殺之外,原牛們曾被抓去馬戲團和老虎獅子搏鬥,貴族們最愛看的便是飼養的奴隸與原牛對抗,這種獨特的愛好讓人無法甚至不想去理解。

03

如今的大同博物館裡存放著七萬年前的原牛頭骨,保存十分完好,除此之外,安徽的博物館裡也保存著原牛的骨架,是在淮北地區挖掘,東北地區還曾出土過原牛的化石和萬年前的野牛遺骸。

只是原牛滅絕的太早,我們也沒辦法用相機和影視來紀錄它。

原牛本是牛祖宗:為何1627年滅絕後,我們看到的只有骨架和壁畫

只是現如今,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吃肉雖然是無法避免的事,可是人們也不能忘記,我們不是地球的主宰,我們只是在地球上居住短短几十年的客人而已,如果動物得不到保護,那麼恐怕連獅子和老虎,我們的後代都只能從書上和歷史來回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