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1.

年前开始宅家到今天,差不多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中,我深刻的见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在家吃饭真的太费钱了!每天都在买买买!

举个例子吧:前几天想吃椰子鸡!买了椰子,发现缺个鸡,买了鸡发现缺调料,买了调料发现缺蘸料。好不容易买齐了,切个鸡发现刀有点切不动,又开始网上选菜刀。。。。为此,我还发了一个微博。

摸着自己的心口,庆幸自己没有进入烘焙圈。

2.

当一切都在家进行的时候,你发现没?凑单成了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日常活动。

比如前几天我想买个手抓饼,39块钱。但因为属于生鲜产品,邮费18元。为了省邮费,我一直在凑单。从澳洲牛腩,到国产猪肉,从黄油奶酪,到花椒大料。最后还差3块钱可以免邮费,我找了个山楂片。一结账,400多块……

我不忘初心的回忆了一下,当初我只是想买个39元的手抓饼啊,这400都是从哪儿来的啊……

“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购物凑单大家都能熟练操作了,但是做饭的凑单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难度,无时无刻的考验着大家的统筹逻辑能力。

最近朋友圈的风气是大家都迷上了做大菜!做大菜最重要的就是料要齐全。反正都在家时间也相对充裕,再加上朋友圈里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不整专业点能发朋友圈吗?

所以,从火锅到烤串,从椰子鸡到牛蝎子,以前在饭店才能吃上的,现在在家都整上了。只要开始吃,必须连着吃好几顿,不然买的配料啥的不就浪费了吗?

“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再用我的椰子鸡比如一下。

买了两箱18个椰子,发现可以做椰子鸡!椰子鸡吃过一次感觉无比美味,于是继续买清远鸡!毕竟一顿火锅需要3个椰子,数了数发现椰子不够那么多了!于是又开始买椰子!

如此往复,互相追赶,凑来凑去,我掐指一算,等疫情过去,我不开个椰子鸡店,这道先有鸡还是先有椰子的数学题是做不完了。

“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3.

说起来做饭,前段网上流行的凉皮儿油条和蛋糕,一时间连酵母都买不着了,面包粉也断货了。这段刚过去,手抓饼料理又开始风靡了。

以前买手抓饼,顶多为了鸡蛋灌饼;现在买手抓饼,在创意暗黑料理的路上,越走越不着调。

好好的手抓饼,原来家里买个10片能吃好久。这下好了,家里没有个三五十片手抓饼,都对不住网上那么多的手抓饼创意做法教程。冰箱里塞满了手抓饼,加入购物车不赶紧付款,十分钟后就断货给你看,让你的无限创意嗷一声化为泡影。

“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从手抓饼创意的风气开始,憋在家里无处可去的朋友们,除了挨个成为了大厨,把家里的面粉都嚯嚯完之外,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认识新产品上了。

手机里的每一个群,都成了团购群,吃的喝的用,从衣食住行到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即使是一个一目了然的健身群,都避免不了成为“晒美食”群。

“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这其中卖的最好的,大概是做饭相关的一切产品。

比如炒菜机,三明治机,各种锅碗瓢盆,不管你以前看不看得上,此时此刻,只要看见都两眼放光,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厨子届的光明未来!

比如我自己,万万没想到,我这居然买了一个炒菜机。

买来炒菜机的第一天,被家里老人挨个鄙视,好好的炒菜,那玩意儿能给你炒熟?瞎花钱,瞎胡闹!

还没三天,老人用炒菜机用的比我还熟练,一个个大菜通通招呼上。

“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看着炒菜机的身影,我默默下单了三明治机,好几个看上的锅,还在一个餐具店里准备秒杀各种锅碗瓢盆。

总之,在时间的幻影中,我们发现了自己有着从前没发现的无限才华,而在施展才华的过程中,我们愈挫愈勇,钱越花越多……

不信,你打开手机里各种消费和付款的记录看一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咋买了这么多东西啊,可真奇妙!

“本来我只想做个蛋糕,结果差点换个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