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大破”,但始终不沉,二战日本“不死鸟”响号驱逐舰

屡屡“大破”,但始终不沉,二战日本“不死鸟”响号驱逐舰

(上图)1941 年10 月,正在丰后水道进行训练的第1 水雷战队。最靠前的响号,其后是第6 驱逐队的晓号、雷号、电号,它们正在右转舵航行。


响号驱逐舰在二战结束后被日军赔偿给了苏联海军,虽然它在远东服役的时间并不长,但显然是日本对苏赔偿的舰艇中最知名的一艘,原因在于响号原本在日本海军中已经享有“不死鸟”之名,与“超级祥瑞”雪风号驱逐舰堪称双璧。作为24 艘特型驱逐舰中靠后的第22 号舰,4艘特三型驱逐舰之一,响号与雪风号在战争中的遭遇区别其实蛮大的。雪风的“祥瑞”在于其不但不会沉,而且一次重伤(日文称“大破”)的经历都没有过。然而响号却是屡屡“大破”,但始终不沉, 因此才号称“不死鸟”。


1933 年3 月31 日, 响号在舞鹤工厂完工,它与特三型晓号、雷号、电号一同编组为第6 驱逐队,从属于第一舰队第1 水雷战队,首任舰长是林立作少佐。太平洋战争前,第6 驱逐队没有参加过战斗的记录。

屡屡“大破”,但始终不沉,二战日本“不死鸟”响号驱逐舰

(上图)1941 年12 月11 日的响号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响号与晓号结伴行动, 1942 年初参加了为中途岛主攻部队打掩护的北方阿留申群岛攻略行动。在中途岛战役宣告失败后,阿留申攻略部队为了争点面子决定去占领荒芜的基斯卡岛,但6 月12 日它们停泊在基斯卡湾的时候,美国海军派出了PBY 卡特琳娜水上飞机前来投掷炸弹。响号在舰艏方向受到数枚近失弹水下爆炸冲击,吃水线以下损害颇大,1 号双联装炮塔的前方呈现“大破”状态。这是响号的第一次“大破”。所幸进水不多,进行紧急处置之后响号返回了位于日本东北部的大凑港。大凑港为它安装了一个临时舰艏以利于航行,随后响号航行至横须贺工厂正式实施修复工程。横须贺工厂留下的记录称,投弹击中响号的是美军B-17 空中堡垒轰炸机,但这是不可能的,美军在阿留申群岛这个次要战略方向只部署有PBY以及P40 战机而已, 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是B-17 投下的炸弹,响号可能已经玩完了。

修理工作直到10 月10 日才宣告结束,11 月1 日响号驶出横须贺港,护卫大鹰号航母(前身是春日丸特设航母,此时已改装完毕)往返特鲁克,12 月10 日新舰长森卓次少佐上任。

1943年2 月1 日,响号又一次护卫大鹰号往返特鲁克,此时原先的友舰晓号已经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被击沉。4 月1 日,响号被编入第一舰队第11 水雷战队,留在日本国内从事训练工作,但从5 月开始,它前往千岛群岛从事反潜工作。接着响号不得不回到一年前有过痛苦回忆的阿留申群岛,美军在遥远的北方发动了反攻,难以支撑的日军需要将基斯卡岛上的守军撤回,最后该行动于7 月末成功完成。11 月25 日,新舰长福岛荣吉少佐上任,随后带着响号前往特鲁克护卫航母飞鹰、龙凤以及水上飞机母舰千代田和各运输船队。

1944年4 月14 日和6 月10 日,4 艘特三型驱逐舰中的另外2 艘——雷号、电号也被击沉了,剩下的响号可谓倍感孤独,但工作还是要做下去。5 月10 日,响号被编入第一机动部队(小泽航母舰队)的补给部队,参加了6 月的马里亚纳海战。9 月5 日,响号从台湾高雄港出发,护卫一支运输船队前往马尼拉,以应对美军即将发动的菲律宾登陆战役。6 日,在离台湾琉球屿灯塔8 海里左右的海面上,美军潜艇向这支运输船队发动了攻击,首先是永治丸运输船被击沉,随即响号在舰艏位置挨了一枚鱼雷,导致舰桥之前的舰体结构整个都下垂了,所幸没有完全脱离,因此仍然没有沉没。9 日,响号挣扎着返回了高雄港,由日本海军马公工作部的高雄分工厂技术人员进行紧急修理,它的1 号127mm 双联装炮被拆掉了,下垂的舰艏用起重机强行拉起,以补强材进行固定。随后响号返回横须贺港,再次实施大修。

屡屡“大破”,但始终不沉,二战日本“不死鸟”响号驱逐舰

起重机强行将响号被炸得下垂、眼看就要脱离舰体的舰艏吊起。


修理工程进行到1945 年初才完成,随后响号被编入第二舰队第2 水雷战队第7 驱逐队。此后,响号基本只待在濑户内海海域,与前来空袭的美军航母舰载机大编队交战。其表现倒是蛮成功的,至少没有美军炸弹能够命中响号。这样一直到3 月29 日, 行驶在周防滩海面上的响号,碰上了一枚美军B-29 轰炸机投下的磁性感应水雷。这枚水雷将响号再次炸得“大破”。虽然从外观上看没什么异常,但其整个舰体上已经到处开裂了,锅炉、主机、兵器都开始散架。然而令人万分惊诧的是,“不死鸟”响号还是没有沉!它挣扎着来到吴海军工厂修理,于5 月20 修理完毕, 又在7 月18 日迎来最后一任舰长菌月肇少佐。8 月15 日日本投降时,响号还在新泻港内,坚守在防空岗位上。

战争结束后, 盟军以抽签的形式瓜分了日本海军残余的142 艘舰艇。苏联方面获得的舰艇中包括6 艘驱逐舰, 其中就有响号(另外5 艘是春月、桐、榧、椎、初樱)。响号遂向北进入苏联的太平洋舰队服役,得到了一个新舰名——真实号, 但也许是三次“大破”带来的伤害,真实号驱逐舰服役不过一年便退出了一线军舰行列,改装为“十二月党人”号训练舰,最后于1953 年2 月20 日除籍后被拆除。“不死鸟”终于在异国他乡寿终正寝。


本文摘自《日本驱逐舰全史 》


屡屡“大破”,但始终不沉,二战日本“不死鸟”响号驱逐舰

★贯穿日本驱逐舰历史,牵动两次世界大战。 

★从战争到和平,日本驱逐舰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海上风云录!

★《日本驱逐舰全史》以百科全书的形式收录了日本目前几乎所有的驱逐舰型号,并配有性能参数和相应图片,是非常实用的参考资料。

★这本《日本驱逐舰全史》以驱逐舰的角度对日本海军实力进行了清晰的勾勒,有助于读者朋友更多地了解日本海军。


↓↓↓点击原文链接快速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