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對於《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有人覺得節奏很慢,劇情平淡,甚至有些無厘頭。其實,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導演設置的表象,只有透過表象去觀察內在時,才會發現不管是影片的情節設置、細節呈現、還是色調處理、配樂都別具匠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處處別具匠心的導演又是其中的主演,他叫北野武。

北野武在眾多的人的印象中,是不苟言笑的,他的作品幾乎都滲透著暴力美學的痕跡,就連最唯美的《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也不例外。但這部《菊次郎的夏天》不同,是他的眾多電影中最為溫情、明朗的一部。

電影在 1999 年上映後,獲得多項大獎的提名,北野武還因此斬獲第44屆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演員獎。

《菊次郎的夏天》| 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菊次郎的夏天》講述了一名自幼喪父,與奶奶相依為命的小男孩正南,暑假時在菊次郎叔叔的陪伴下,開啟了一段尋找媽媽的旅途,在途中發生了一系列搞笑又令人落淚的故事。影片圍繞著尋找這一主題緩緩展開,最後雖然沒有尋回小男孩的媽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找回了長久以來遺失的美好。

這部電影的意外之處在於,你說不清道不明裡面到底講了些什麼無厘頭的事情,但是當電影結束時,你眼角噙著淚,嘴角含著笑,不知道是為誰在歡喜。而這一切,導演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就從敘事手法、主題呈現、象徵意義三個層次來解讀這部影片的特殊魅力。

《菊次郎的夏天》| 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敘事手法:AB 面敘事手法,單一敘事手法的升級,精妙地隱藏了另一個人的故事

這部電影有一條很明顯的線索,就是小男孩正南尋找自己的媽媽,導演運用了最平實的敘事手法,每段用一個小標題,平鋪直敘的講述小男孩尋找母親的過程。

但是這部電影的精妙之處在於,導演並不是單一的平鋪直敘,而是巧妙地將一個故事藏在了另一個故事裡面,採用了AB 面敘事手法。

① A面:正南的成長之路

暑假到來的時候,失去爸爸,想念媽媽的正南無意間發現了母親從外地寄回來的信,從這個瞬間萌生出想要尋找母親的想法。對於小男孩的背景,導演交代得非常清楚。

而後根據這條線,展開這一場旅途。在這場旅途中,小男孩從最初的自卑、孤獨、內向慢慢地走了出來,從尋找媽媽,到得知被媽媽拋棄,再到後面收穫另一種友情。這一路,小男孩不僅從內心封閉的世界走了出來,還獲得了一次成長。

小男孩的故事,作為敘事中的 A 面,很輕易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② B面:菊次郎的內心世界

上面我們說到,導演最初對正南的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但是對於另一個同行者,一開始著墨並不多。只是在其妻子教育幾個不良少年時,將其當作了反面教材。

但隨著旅途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菊次郎不學無術,欺軟怕硬、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等的性格越來越明晰。當以為對這個人很瞭解的時候,又發現菊次郎還有難得的品質,這一路上,他對如何去守護那個不開心的小男孩,漸漸有了更多的心得。

後來菊次郎在與小男孩迴歸的途中,他突然想到去找自己的母親。最後去了母親所在的養老院,遠遠地看了她一眼,而後便悄然離去。

在前面許多無厘頭的操作中,我們一直以為菊次郎是一個非常二的人,沒心沒肺,就像一個混混,因此許多事情都不在意。不曾想,在這場尋找親人的旅途中,其實也是菊次郎的追尋之旅,我們在無意中看到了他的內心世界。

在我看來,北野武很巧妙的運用了這種敘事手法,一條線中有兩個故事在裡面,但與一般故事不同的是,將一個故事隱藏在另一個故事之中。這比分開敘述或者單純的平鋪直敘要高明的多。在這情感的互相交融中,我們同時看到了兩個人的成長,學會了如何對待親情。

《菊次郎的夏天》| 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主題呈現:視覺與聽覺,遠景與人物,呈現出電影溫馨與孤獨無助交織的主題

前面說到,這部電影是北野武眾多電影中最為溫情、明朗的一部,置身這部電影之中,會被他所營造的夏天,還有那輕鬆的音樂所感染,從而沖淡了影片本質中的孤獨之感。

在影片中,導演分別用了多種方式,去營造出這樣一個複雜的主題。

① 青綠的夏日色調

在多數人的眼裡,夏日應該是熱烈的,所以應該色彩繽紛,但北野武並沒有這麼做,他堅持自己一貫追求的唯美畫面,只用了兩個顏色,那就是藍色和綠色。

所以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藍藍的天,藍藍的海,還有綠色的草坪,綠色的玉米地。從細節看,還有水中蘆葦上的青蛙,吃著菜葉的毛毛蟲,這一路上的夏日風情,無不是輕鬆又溫馨的。

其實這種溫柔的色調也正反應出這部電影的主題,綠色呈現的是夏日無盡的生命力與希望,藍色象徵的是淡淡的憂傷,兩者合二為一,就如同這畫面一般,無比協調。

② 輕快的配樂

從影片的一開始,一首叫《summer》的音樂伴隨著鈴鐺的叮咚聲,在小男孩奔跑的腳步中響起。隨後在每個關鍵鏡頭,這首配樂便會在不經意間響起。

想必聽過的人一定會知道,當耳邊迴響起這首曲子的旋律時,一種輕鬆,明快又治癒的感覺便無形中傳遞出來。可以說,創作這首曲子的作者久石讓對電影內涵的把握非常到位。

其實這部影片不止一首曲子,除此之外,還有如Going Out、The Rain等,只不過,整體的旋律並不會偏差太大,有些偏憂傷,有些輕快,有些是為了配合特定的場景。

在我看來,電影的畫面呈現與配樂的結合上做得非常到位,溫馨的畫面、治癒的配樂,視覺與聽覺相加,反而加深了電影的主題,讓人特別容易置身其中。

③空曠的遠景設置

這部影片看似無厘頭,很多場景還十分搞笑。但是內在表達的主題卻是孤獨,那是一種沒有媽媽的人才懂的孤獨。

小男孩正南與奶奶相依為命,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學,一個人玩,他心底裡有對媽媽的無限渴望,但正是因為沒有媽媽,他變得自卑而孤獨,不管在什麼時候,他都習慣性的低著頭,不說話。

所以,導演在影片中設置了很多的遠景,遠景鏡頭代表著孤獨與渺小。

譬如影片開始時,小男孩一個人去踢球,球場很空曠,導演運用一個遠景,將小男孩放在這畫面中的一個點上,一種孤獨感便通過一個畫面傳遞出來。

後來菊次郎帶著正南走在公路上,與一對情侶在一片綠色的草地上,小男孩在藍色的大海背景之下,多處都出現了這樣的遠景畫面。空曠的畫面,渺小的一個人,看起來也有美好,也有孤獨與無助。

《菊次郎的夏天》| 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④ 菊次郎的無賴形象

菊次郎在影片的形象十分重要,很多人都看得出來,菊次郎就如地痞流氓一般,睚眥必報,見人就橫,不辨是非,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做出很多非常無賴的事情。

很多人問,這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因為他這樣的人帶著一個小男孩,那必然不是一個好的引導者。

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想到,菊次郎為何會是現在的這副模樣呢?因為菊次郎的母親跟人私奔了,他也是一個沒有母親的人,我們無從得知他小時候的遭遇,但是從他現在的處事方式,便能窺見一二。他現在有多可惡,多無賴,從前的他就遭受過多少社會的醜陋。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人小時候遭遇了什麼,長大後是會被深深影響的。所以影片中的菊次郎,不過是一個可憐人,他也沒有媽媽,在陪小男孩尋找媽媽的路上,其實也是菊次郎的尋母之路。

所以我認為,北野武表面上說了一個小男孩尋找母親的故事,實際上要講述的,是一個互相治癒的故事。有很多如菊次郎一樣的人,雖然長大成人,實際上還是一個想念媽媽的孩子,小男孩讓他們多了一個藉口,藉著開導小男孩的名義,重溫小時候的美好,他們不知不覺便參與其中,他們不知不覺便互相治癒。

正因此,通過以上多種方式的配合,這部影片的主題便愈加鮮明。在那個溫柔的夏日,一群大男孩藉著兒童的名義,找到了自己想要追尋的“親情”。

《菊次郎的夏天》| 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03 象徵意義:天使揹包,天使之鈴,小男孩的夢境等均有著心理暗示,引人深思

在《菊次郎的夏天》中,出現了非常多的物品以及一些說不上來的畫面,好像與劇情關係不大,但實則悄悄地反應著人物的的心理走向,這就是這些獨特的事或物具有的象徵意義。

總體看來,影片中的天使揹包與天使之鈴,小男孩的四個夢境具有的象徵意義比較重大。

①天使揹包、天使之鈴

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畫面,就是小男孩揹著天使書包奔跑的場景。後來發現這個書包是在尋找媽媽的路上,由一對情侶送給他的。那時小男孩漸漸敞開自己的心扉,接受了別人走進他的內心。

而天使之鈴,是小男孩發現自己的媽媽已經成家並生了一個小女孩後,菊次郎為了安慰小男孩,從別人那裡搶過來的。

菊次郎對小男孩說,當你不開心或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只要搖一搖這個鈴鐺,就會有一個天使來幫助你。那時候的菊次郎,悄悄地從一個很二的混混形象,轉變為一個可以守護小男孩的天使。

在我看來,小男孩一直揹著天使書包,後來再掛上一個天使之鈴,恰恰表明,在他沒有發現的時候,天使已經悄然來到他的身邊。從孤獨無助的一個人,到有人在身旁守護,這是一種不知不覺中的變化。

《菊次郎的夏天》| 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②小男孩的四個夢境

夢,往往千變萬化,但與現實又有著某種聯繫。小男生一共做了四個夢,第一次是夢見很多個女人不斷在叫他;第二次,夢見自己與媽媽被一個變態的光頭騷擾,他們被分別綁著,都很無助;第三次,夢到兩個鬼神像梟鳥般喋喋怪叫,從高樹上撲下來;最後一個夢,他夢見和四個叔叔一起重溫玩過的遊戲。

小男孩一路走來,曾被人嚇過,曾被母親傷過心,也曾被保護過,被溫暖過。這些夢的不斷變化,正如小男孩的心境在悄然的變化。他最後終於不再做噩夢了,夢裡終於不再是奇奇怪怪的妖怪,終於不是冷漠的母親,而是充滿溫馨的那幾個叔叔。

這一次的旅程,終於將一顆無處安放,孤寂飄零的心慢慢治癒。

我覺得看一部電影,這些東西往往是我們最不能錯過的,有時世界看著很荒謬,很無厘頭,但就如這些事與物一般,隱藏著一些引發深思的東西。

《菊次郎的夏天》| 以兒童的名義,治癒孤獨的大男孩

電影的最後,小男孩揹著天使書包,裝著一路的收穫,走向自己的家。雖然沒有真正的找到自己的媽媽,但是在精神上,他已經找到了想要的東西。

在這一刻,我們終於知道為什麼看到最後會熱淚盈眶。因為從小男孩與菊次郎的這個夏天中,讓我們身上已經痊癒的傷痕,突然感知到了當初的疼痛。這時,傷心與欣慰之情同時襲來,自然令人情不自禁。

電影的開頭與結尾互相呼應,就連配樂也相同。無不是在告訴我們,生活的這一條路,開始無所畏懼,中間會經歷很多,不管悲傷還是歡樂,只要勇敢的走下去,我們終將被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