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臺灣攝影家吳紹同先生(1925—2019),幼居上海,少年時就痴迷攝影。二十歲到二十一歲,也就是民國三十四年(1945)到三十五年(1946),在中國新聞專科學校學習,課餘時間到處拍照實習。憑著對攝影的愛好和充沛的精力,無論是街頭還是各種社會活動,他都經常跑去拍。倚仗熟練的技術和母親出資買的當時最先進的“徠卡”ⅢC型相機,兩年間拍攝了一百六十六卷膠片。這些膠片在漫長的歲月裡被吳先生遺忘,直到2018年,才在志願者幫助下發現。

這裡披露的,是1946年上海十里洋場選美活動。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這一活動不僅要選“上海小姐”,還選“平劇(平劇,北京改名北平前,有京劇稱;改北平後,有平劇稱)皇后”“舞國皇后”和“歌唱皇后”。當時設了四個“票匭”(“匭”即箱櫃之意)。用民國發行的法幣(時已嚴重貶值)一萬元購一票,將票投給參選女士,以票數的多少分出名次。

關於這次選美的報道很多,照片也不少,但因種種原因,清晰度和畫質都不甚理想,而吳紹同保存至今的底片清晰通透,無銀鹽析出、感光膜脫落、斑駁不清等現象。沖洗黑白膠片雖然簡單,但按規矩完成顯影、停顯、定影者卻不多,尤其是最後一道工序水洗,多被忽略和簡化,致使膠捲在保存了不長的時間後即出現瑕疵。而吳先生嚴格按照膠片廠家的規定沖洗,故這些照片保存了七十多年仍完美如初。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其實,這次選美活動內幕複雜,參選女士皆有背景。當時的報道也眾說紛紜,如當選“上海小姐”冠軍的王韻梅是川軍軍長範紹增的第二位夫人,因範軍長雄厚的財力和與杜月笙的私交而拔得頭籌。摘得“平劇皇后”桂冠的言慧珠是京劇大師言菊朋之女,又有恩師梅蘭芳大力支持。其他“皇后”及亞軍、季軍皆同此轍。至於籌集的賑災款是不是都用到了災民身上,則無從考證,而杜月笙因此獲得賑濟災民的好名聲卻是有目共睹的。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經過多輪競爭和決賽,最終遴選出“上海小姐”冠軍王韻梅,亞軍謝家驊,季軍劉德明;“歌唱皇后”韓菁菁及亞後張伊雯和顧麗華;“平劇皇后”當然非言慧珠莫屬。

據吳老說,“舞國皇后”及亞後並未引起人們注意。據傳,這些參選女子多是舞廳的舞女,人們不屑一顧。同時對歡場伴唱的歌女不予重視,故報道時被忽略。

據吳老回憶,他只拍了某一天選秀活動,不是決賽,也不知道被攝者的名字,只是現場抓拍而已,年湮代久,很多細節漸次模糊。(來自老照片網 文字作者 :孫國輝)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1946年的上海選美,民國美女都是大臉盤沒有現在的錐子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