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台湾摄影家吴绍同先生(1925—2019),幼居上海,少年时就痴迷摄影。二十岁到二十一岁,也就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到三十五年(1946),在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学习,课余时间到处拍照实习。凭着对摄影的爱好和充沛的精力,无论是街头还是各种社会活动,他都经常跑去拍。倚仗熟练的技术和母亲出资买的当时最先进的“徕卡”ⅢC型相机,两年间拍摄了一百六十六卷胶片。这些胶片在漫长的岁月里被吴先生遗忘,直到2018年,才在志愿者帮助下发现。

这里披露的,是1946年上海十里洋场选美活动。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这一活动不仅要选“上海小姐”,还选“平剧(平剧,北京改名北平前,有京剧称;改北平后,有平剧称)皇后”“舞国皇后”和“歌唱皇后”。当时设了四个“票匦”(“匦”即箱柜之意)。用民国发行的法币(时已严重贬值)一万元购一票,将票投给参选女士,以票数的多少分出名次。

关于这次选美的报道很多,照片也不少,但因种种原因,清晰度和画质都不甚理想,而吴绍同保存至今的底片清晰通透,无银盐析出、感光膜脱落、斑驳不清等现象。冲洗黑白胶片虽然简单,但按规矩完成显影、停显、定影者却不多,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水洗,多被忽略和简化,致使胶卷在保存了不长的时间后即出现瑕疵。而吴先生严格按照胶片厂家的规定冲洗,故这些照片保存了七十多年仍完美如初。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其实,这次选美活动内幕复杂,参选女士皆有背景。当时的报道也众说纷纭,如当选“上海小姐”冠军的王韵梅是川军军长范绍增的第二位夫人,因范军长雄厚的财力和与杜月笙的私交而拔得头筹。摘得“平剧皇后”桂冠的言慧珠是京剧大师言菊朋之女,又有恩师梅兰芳大力支持。其他“皇后”及亚军、季军皆同此辙。至于筹集的赈灾款是不是都用到了灾民身上,则无从考证,而杜月笙因此获得赈济灾民的好名声却是有目共睹的。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经过多轮竞争和决赛,最终遴选出“上海小姐”冠军王韵梅,亚军谢家骅,季军刘德明;“歌唱皇后”韩菁菁及亚后张伊雯和顾丽华;“平剧皇后”当然非言慧珠莫属。

据吴老说,“舞国皇后”及亚后并未引起人们注意。据传,这些参选女子多是舞厅的舞女,人们不屑一顾。同时对欢场伴唱的歌女不予重视,故报道时被忽略。

据吴老回忆,他只拍了某一天选秀活动,不是决赛,也不知道被摄者的名字,只是现场抓拍而已,年湮代久,很多细节渐次模糊。(来自老照片网 文字作者 :孙国辉)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1946年的上海选美,民国美女都是大脸盘没有现在的锥子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