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临沂文化系列|老宅子 崔家大院:临沂的“乔家大院”

核心提示: 河东崔氏家族是显赫的,显赫的代表除了繁荣的商业,便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曾经矗立了300余年的崔家大院。 这个庞大的建筑群,是引人入胜的充满神秘气息的建筑精品,是崔氏家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更是河东崔氏家族创造商业神话的地方。 如同临沂的“乔家大院”,崔家大院成为临沂古代商城的典范……

「原创」临沂文化系列|老宅子 崔家大院:临沂的“乔家大院”

河东崔氏家族是显赫的,显赫的代表除了繁荣的商业,便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曾经矗立了300余年的崔家大院。

这个庞大的建筑群,是引人入胜的充满神秘气息的建筑精品,是崔氏家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更是河东崔氏家族创造商业神话的地方。

如同临沂的“乔家大院”,崔家大院成为临沂古代商城的典范……

崔家大院的建筑艺术

崔家大院是一处引人入胜的建筑精品,让人忍不住追寻,忍不住回味。

但对于崔家大院为谁所建,却已很难说清,村民们只知道以后的崔家大院主人是崔佐与崔佑兄弟的后代。而建造的时间也大多认为建于300年前。

虽然时间久远,但崔家大院无论规模还是档次都堪称一绝。

据说,崔家大院里面先后建设了连环宅、小八卦、三宅六院、三宅九院、套宅、串堂院等,还有天齐庙、关爷庙、崔氏祠堂、崔氏学堂等,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布满村寨。崔家大院还建有高大寨墙,设有五门、两处炮台、两处炮楼,村寨面积达0.25平方公里,成为远远可见、独立完整的城堡,占地近200亩。

69岁的村民崔守荣介绍,崔家大院具有典型明清古建筑风格,结构考究,选材精良。所用石料来自北河河底和不远处的沭埠岭村,砖瓦由村东大窑汪取土烧制,木材从村外杨、柳、榆树林伐来,设计则无从考究。

崔家大院结构复杂,有明二暗三、明三暗五式(两侧各有一间厢房、中间为堂屋、外表看起来三间,其实为五间房屋空间)结构,更有大八卦、小八卦、三宅六院、三宅九院等结构。房子用两梁一柱作为支撑骨架。木梁全部采用粗圆木,大约两人手臂合拢才能抱得过来。架梁的两侧刻有奔牛、虎、狼、菊花等精美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房顶采用青色小八瓦建造,质地坚硬,虽然历经数百年仍能遮风挡雨。房子两侧的两个房头之上还依建筑形式的不同,分别雕有兽头、龙头等图案,大小约为1平方米,工艺精湛,各具特色。

崔淑兰与崔淑洋姐弟俩老家的房子就是崔家大院中唯一一座房顶上面雕刻有龙头的房子,但在破四旧时龙头已被全部砸掉,但从那些残存着雕刻的龙爪、花座等,仍能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威风。

在他们的记忆中,在房子正面,厢房两侧面为一趟走廊,距离厢房两米左右为两根明柱,下面有圆形的石鼓,上面支撑着梁头。同时位于梁头中间的,还有镂空的雕刻木画。

崔家大院的房子外表,也因建筑材料的不同而各有特色,有外皮青的(全部青砖建造),有腰里黄的(墙下部为砖石,中部土,上部砖),有虎头翻尾的,还有龙鳞兽头的,各有特色,互不雷同。

在建筑用料及坚固程度上,崔家大院比现代建筑也毫不逊色。据说有的房子在建造时采用蛋清、豆浆、石灰等材料和泥沾接,使房体异常坚固。村西的一座房子曾经因为漏雨翻修,就在捣开瓦片时发现了早已凝固的黄白色沾瓦泥,证实了蛋清、豆浆、石灰和泥的说法。

在总体布局上,崔家大院以连接各房各院的中轴线向两侧辐射布局。每排房子右面有一条胡同,房子前面有一条深巷,每巷四户,联成一个整体,形成攻防兼备的大户院落,具有良好的防匪防盗功能。

这样的崔家大院,仿佛不是一个家族的建筑,更像一座繁华的城镇。

崔家大院里的商业生活

崔家大院,不仅是崔氏家族族人赖以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商业文化发源的地方。

在这个大院里,崔氏族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各种产业都经营的繁荣兴旺。

在这个大院里,商业最繁盛时曾形成了七座酒店、六座油坊、多个钱庄等的规模。

在行业的分布上,在各个堂号内部也是各有侧重。在最知名的四大堂号的产业里,槐荫堂主要以行商为主。所谓行商,即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以贩卖流通各地的特产商品来获取利润;常圆堂以经营酒店油坊、医药(药铺)为主,常圆堂后代至今仍有不少人开药铺或行医;协泰堂主要经营酒店、油坊等生意;东盛堂则以制作的各种点心而出名。

但是崔氏家族的商业成就并不是靠养尊处优就能取得的,他们的财富积累同样需要从勤恳的劳动开始的。

崔绍民的父亲就干了一辈子的油坊,所以他对以前的油坊仍然记忆犹新。

那时,油坊普遍的一天两开火,每天就要榨300斤豆子。而一个油坊若要完成烧火、看碾、包饼等这些必须的工作,至少要有四个人,除了雇一两个工人之外,油坊主或家人也都是亲自干活的。

因为那时的油坊都是纯手工作坊,那一道道工序,这就注定了开油坊也是一件辛苦活儿:需要先把原料豆子或花生放在石碾上碾扁,再放在锅上炒,在上锅馏上水分,再包起来,趁着热上樵,之后用油棰一下一下地敲打。在巨大的压力下,油就顺着槽眼流出。

往往在扑鼻的油香也开始在村中弥漫开来时,人也是汗流浃背了。

在近代的独树头村,染坊则要数到崔玉林家的染坊。

崔玉林的女儿崔淑兰仍然记得小时候,只要独树头一逢三八集,她家里就要逢小集的情景。因为过去的布料大部分是粗织布,都是白色的,需要进行染色或者印花才能用,所以染坊的生意一般都不错。

崔淑兰还记得家里西面的房子里是一溜的大染缸,那些大染缸直径足有1.5米。这些染缸要盛满水的话,就需要他父亲到巷子外的水井挑七八趟的水。

缸里盛满水放上靛料后,还需要不停地搅拌,直到水缸里起了泡沫才行。

而这些活儿,无论是挑水还是搅拌,都是体力活,没有耐力和体力是干不来的。

但对崔玉林来说,却乐在其中,因为这个生计养活了他9个孩子。

而吃得苦中苦,也许是崔氏家族得以兴旺的真正原因。

崔家大院的变迁

崔家由寒微而兴盛,流经数百年,崔家大院也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变迁。

崔家大院最早建的是槐荫堂,据说最早的房子建得相当豪华气派。但是在光绪年间,一场天火降临到槐荫堂。这场大火火势很大,槐荫堂的房子几乎焚烧殆尽,当时很多烧着的绸缎包袱都飘出来了,一直飘到村北的大窑汪火都不灭。这场大火后,槐荫堂的实力也大为削弱,慢慢走了下坡路。而且最初槐荫堂的房子到底如何也不好考证。之后槐荫堂又进行了重建,新建的房子采用的即是明三暗五的结构。

崔家大院的主人在解放后,很多都不知所踪,所以房子有段时间一直空着。即使有穷人去暂住,也没有人去干涉。直到1951年,区里在这里建立了被老百姓称为粮库的粮食管理所,崔家大院才又被利用起来,被各种粮食填满。

在成为粮库之后,崔家大院的房子在人们口中便成为“一分仓”“二分仓”等新的词汇。

过去槐荫堂的房子成为一分仓,协泰堂老二的房子成为二分仓,协泰堂老四的房子成为三分仓。据说当时,一分仓的屋子多,空地多,三分仓的房子多,空地少,都是最好的粮库选择。

老家在附近村庄的彭思英还记得粮库当时的气派:“这个粮库的房子可多了!有的放麦子,有的放玉米,有的放豆子,一般一个屋子就只放一种粮食。进去后一个院套一个院,就像迷宫一样。大门是那种很厚重的大门,开门时会发出厚重的吱呀声,门口有石狮子把大门,屋后都用“扛墙鬼”支撑。屋内的大梁,都是桐油刷过的。”

自1962年起,崔守荣就开始在这个粮库里“助征”——每年夏秋两季的时候过来帮忙征收粮食,对这里更是熟悉。他还记得当时的粮食价格:面粉每斤0.172元,小麦每斤0.117元,大豆0.12元……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独树头村因为独树头不靠近公路,不方便运输粮食,粮库于1963年搬到了赵庄。原来作为粮库的槐荫堂、八卦宅等古建筑也开始进行了拆迁,拆下的木头和石头搬到赵庄进行重建,这个拆迁过程一直持续到1977年才结束。而留下的七八处院落也遭到了毁损,许多前檐后厦式的建筑,也只剩前檐、没有后厦。

而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崔家大院剩下的宅院也于2010年随着旧村改造进程进行了拆除。

于是,临沂的“乔家大院”——崔家大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悄悄走进了人们的记忆深处,让人追忆与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