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咸陽憑什麼能成為中國第一帝都

如果要評比中國第一帝都的話,那肯定不是北京,也不是長安(西安),而是咸陽!咸陽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陽,奠定了中國第一帝都的地位。咸陽也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中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衝。

咸陽為中國第一帝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陝西省第3大城市,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當年秦始皇橫掃六國,以咸陽為都,使之贏得了“中國第一帝都”的美譽。雖歷經朝代更替,但咸陽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蹟,如西漢帝陵和唐代帝陵,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

古代咸陽,究竟有何魅力能夠吸引眾多開國皇帝的喜愛,將國都定於此地呢?

自然環境

之所以能為,八百里秦川腹地,跟它的自然地理環境、人文文化有著很大的聯繫。

漲知識!咸陽憑什麼能成為中國第一帝都

早在戰國時期,秦國就是以肥沃的關中平原為資本,開展了與山東六國的激戰。

原因第一點是關中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耕種,發達的農業足以支撐起帝國都城龐大的人口日常消費需求。

第二點則是關中地區的軍事優勢,秦國在戰國時期能夠多次抵抗住六國的合縱,靠的就是關中地區地形上的優勢。

關中地區跟四川盆地有點像,四面環山,僅有幾個缺口可以進入,同時在這幾個缺口又有像函谷關、蕭關、武關這樣的軍事要塞守護。這就造成了關中地區裡面的勢力可以隨時出擊,關外的山東勢力只能攻破這些軍事要塞才能夠佔領關中地區。

漲知識!咸陽憑什麼能成為中國第一帝都

到了唐朝時期,著名的中興名將郭子儀曾評價關中地區:"右控隴蜀,左扼崤函;前有終南、太華之險,後有清渭、濁河之固"、"神明之奧,王者所都。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兵強士勇,雄視八方"、"秦漢因之,卒成帝業"。如此高度的評價可見關中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優越。

人文環境

除了自然地理環境之外,關中地區還是一個人文文化發達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打天下,還是守天下,人才都是至關重要的。關中地區在很早之前就是古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我們所熟知的大荔人、藍田人便是這其中的代表。

到了商周時期,周部族日益強大,商紂王時期,武王伐紂更是關中地區一次偉大的興起。作為周人的發源地,鎬京成為了王國的中心。

漲知識!咸陽憑什麼能成為中國第一帝都

西周末年雖然關中經歷了戰亂,但是在秦人的努力之下,關中地區再一次成為了山東士子的朝聖地。

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定都咸陽,關中地區成為了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帝國的文化中心,此時關中地區人文文化不可謂不發達。

隨著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定都咸陽,中央政府還建設了很多陵邑,為了補充這些陵邑的人口,把東邊的豪強,有錢有文化的人,強行地遷移到陵邑,稱之為"強幹弱枝",讓他們離開故土前來建都。

這些人遷移到關中之後,不是自己一個人或者一家人,而是一族。甚至很多給他服務的人都會隨之而來,看上去只有幾戶幾個姓的人,但實際上很多。

同時這些遷移過來的人原來所在故地(比方說山東、齊魯這些地方,都是文化比較發達的地方),而文化發達很多集中在這些有錢人或者有實力的人的手上。因為當時讀書識字的人也是以這些人為主,因此他們來到關中之後,也把他們的當地文化帶到了關中,將關中的文化更多地弘高,所以當時陵邑地區的文化發展其實很高。

正是因為關中地區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以及發達的人文文化,所以才吸引了歷朝歷代皇帝,將國都定於此地,即咸陽成為了中國第一帝都!

(有刪改)(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