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陌生人,可以留下一本你喜歡的書嗎?

用戶69331981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大平。我用宋代大學者張載提出的最高道德理想,以此形容王陽明一生亦又為過。我們雖未謀面,但此夲王陽明全書是我喜歡的一本書,你可以知道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和致良知的修養學說。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夲的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他的心學思想一直為世人傳承,響徹中外,他強調主體意識,內心力量,對現代人的發展,思想解放,事業開拓進取也都有著非常有益的啟示。



羽落滄海


《平凡的世界》我初中第一次讀,到現在出來工作幾年還在讀的書,反覆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還是覺得很有意思,如果說喜歡這本書什麼內容,我也說不準,大概是那黃土熱情吸引了我,大概是那時代的生活感動了我,大概是書中的愛情讓我有共鳴,這本書怎麼看都不膩,看書又看了電視劇,推薦看一下。


紅了青椒


借花獻佛。推薦一本老舍先生的不朽著作《茶館》。《茶館》是老舍在一九五六年完成的作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話劇《茶館》以舊北京一家名叫裕泰的大茶館作為社會縮影,透過從清末戊戌變法到軍閥混戰時期再到抗戰勝利後三個時代半個世紀的事事變化,描繪了一幅舊時代的畫卷。人的精神危機是時代危機的一部分,《茶館》對舊社會民眾精神危機的刻畫,主要是藉助劇中精明的茶館老闆王利發、民族企業家秦仲義和正直的旗人子弟常四爺來完成的。《茶館》道出了人物悲劇的命運,道出了社會的侷限性和人們精神的侷限性。

《茶館》字數很少,三萬多字,出場人物共七十多個,時間跨度五十年。其語言文字魅力無需多言,一個小時時間,讀了你就明白了。



古韻藏真


看到題目我的腦海裡就出現一本很適合推薦給你的書,作為陌生人,可以留下一本我喜歡的書,那就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講述了一個女人從14歲起至生命終結,始終如一的愛著一個人,而整個過程對方全然不知,直到最後,她給他寫了一封信,道出這一生辛酸的暗戀。整本書把女人暗戀的細節刻畫的很真實,因為愛的太刻骨,以至於她不敢不能也不想去表白,每時每刻都沉浸在保護這段感情的思緒裡,一人飲酒自己醉。

最近的疫情期間,無聊又翻出這本書,比起從前草草速讀,多了些思考也多了些理解,人是會在用情至深之時,完全不求回報,縱然表面光鮮,成功,精緻,也抵不過一場陷入深淵的暗戀,在此旋渦中,難以掙脫卑微的包圍,即便每年送那個人一束花,即便再次相遇,即便爭取到了一些機會,她依然沒有講出一生的等待。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候著一生的愛。

我整個的一生,我的一生一直是屬於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卻始終一無所知。

這就是我要推薦的我喜歡的書,經典名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至於喜歡的原因,可能有些許共鳴吧!


讀書寫字講故事


最近又重讀了一遍《百年孤獨》,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這些感悟會隨著成長的經歷而變得不同,變得深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

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2018年12月21日,《百年孤獨》入選“40年·25部影響力外譯作品”書單。



耕根


很喜歡曲黎敏教授的《詩經:越古老,越美好》這本書。

正如她的自序所述:“中國有《詩經》,中國就另有一片天空,乾淨、溫潤,彷彿從沒有髒過。《詩經》也是遠古一個最美的微笑。

這本書引領你走進我們先祖的生活,有厚德之極的(關雎),有優秀男人的典範(衛風.淇奧);有古典美女(碩人);有總願永以為好的(木瓜),有婚姻天定(綢繆)、(衡門)和(竹竿);有琴瑟和鳴的(女曰雞鳴)、(風雨)、(樛木);有遠慕.歸隱.孤獨(漢廣)、(鶴鳴)、(黍離);有人生四季皆風景(豳風.七月),有民族靈性在詩心(小雅.都人心),等等。

閱讀《詩經》,你會感到詩經之美句句生香,她美到你的骨子裡了。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生死契闊,與之偕說,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等等,因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列舉。句句經典,句句直擊靈魂,越讀越愛不釋手。

如今這個速食時代,讓我們丟掉從容、丟失了詩意,丟掉的我們的本真,讓我們忘了多久沒有會心一笑。而《詩經》喚醒現代人沉睡的詩性和情感,喚醒了人們追求生活的真諦,淨化了人的靈魂,也讓現代人在跑的太快太遠的同時慢下來等等自己的靈魂。

總之,這是本不可不讀的好書。我推薦!



一生淑女


剛剛看完路遙的人生,其實很早的時候看過的,時至今日,感覺忘得差不多了,利用這次疫情帶來的閒暇時光重新溫讀了一遍。

人生是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之前寫的一部中篇小說,路遙這個人非常務實,他寫的書也是如此。人生這部小說短小精悍,人物不多但是每一個都經過精心構思,情節緊湊合理,讀起來欲罷不能非要一口氣讀完不可。這部書一經出版,基本奠定了新中國文壇先驅的地位,對於平凡的世界影響甚廣,也深深地影響了身後的其它作家。

讀到裡面的德順老漢,我就不自覺地會給身邊許多個德順老漢對號入座,豁達通透。圓滑的高明樓是任何鄉村都能見到的不大不小的人物,馬戰勝這種玩弄政治遭人罵讓人恨又不能忽略和繞過去的人物,要替妹妹出氣的巧英和鬼靈精怪的巧玲,每一個都栩栩如生就在眼前。

主線人物我就不過多介紹了,作者通過兩對年輕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反映出主人公想衝破階層跨越時代的夢想,可悲的是造化弄人弄巧成拙,讓人唏噓感慨可嘆可惜,就像最後德順老漢所說那是一塊金子啊——忘掉初心的人不配擁有這樣的愛情。

正如柳青所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人生這部作品貼近生活貼近政治格調淳樸,書中有大量的方言儘可能地再現了原生態的“人生”。這部作品後來拍成電影(84年)成為了第一部入圍奧斯卡的中國電影(個人覺得電影的節奏跳躍的太快,遠沒有書上來的精彩,演員也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特別出彩之處,倒是幾個遠景的光影調度讓人印象深刻)。據說後來馬雲正是讀了人生而大受啟發,才有了今日之阿里帝國!當然,這部作品裡是看不到商業啟發的,我想,它所帶給馬雲的更多的應是精神層面的刺激和感悟!這讓我想起了那句著名的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99無名


錢鍾書的《圍城》很好,對於當下來說,更有警醒意義。

《圍城》一書被我們現代人提取得僅剩一條婚姻格言,像新書腰封上醒目的大字。《圍城》被讀到薄至如此,卻又廣入人心,不知是該書的幸,亦或不幸。但我想錢鍾書先生一片匠心,也定不是想用25萬字告訴我們一條婚姻箴言。

《圍城》中精妙詼諧的譬喻俯拾皆是,書中人趙辛楣評價主人翁方鴻漸“方先生人聰明,一切逢場作戲,可是我們這種笨蛋,把你開的玩笑都得認真”。

該書語言表面上也看似“逢場作戲”,實則隱喻著作者情感上的睥睨慈悲,他筆下的人物或窘迫難堪、粗鄙媚俗,或虛偽遮掩、蠅營狗苟,他們都生活在作者幾乎是尖酸刻薄的語言諷喻中,但被如此描述下的每一個人物都執拗自我,活得認真,恰恰是這份認真,營築了各自的圍城,才有了大時代中個人努力下的掙扎與計較,有了群體生活中個人心理的不堪與狼狽,讀者讀著書中各色人物,哀其不幸,恨其不爭,自然想到這圍城亦是自己的人生,走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難以突圍。

我們遇到的很多事情,就像《圍城》一樣,想要逃離他,但當逃離過後,又總會想要踏入,內心不夠堅定而虛偽。



BH海天一色


強烈推薦胡塞尼的《燦爛千陽》!當初我也是由於朋友推薦才看的,現在已經在看第三遍了。故事以戰爭中的阿富汗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為了留住希望與快樂而作出必要犧牲、用愛的力量戰勝恐懼的故事。

私生女瑪麗雅母十五歲母親自殺,父親將她嫁給中年鞋匠拉希德。由於無法生下一兒半女,她長期生活在拉希德的家庭暴力之下。戰火紛紛,少女萊拉失去了父母與戀人,亦被迫嫁給了拉希德。

儘管生命充滿痛苦與心酸,但每一段悲痛的情節中又能讓人看見希望的陽光。我感嘆於阿富汗女性的悲慘命運,也為自己生活在這個和平的國家而感到幸運。每當生活困難時,我都會把它拿出來重讀一遍,從裡面汲取能量。




大廖侃侃


一個來自陌生人的熱心推薦。如果是留下一本我最喜歡的書應該是Hans Rosling(漢斯.羅斯林)的《事實》,這本書會對你的世界觀和對整個世界的認識產生一個足夠積極的影響。在書本的開始,它會詢問你10個關於世界現狀的問題涉及經濟,文化,人文,環境各個方面,但是你的真確率卻不會超過三分之一,但並不是你一個人正確率底下,而是全世界所有的參與回答的人正確率都是如此,因此作者用一種戲謔的方式說人還不如大猩猩。

這本書並不是說教式的,作者在長期的實驗中獲得了許多圖表,這些圖表顯示出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好,接著作者從各個方面解釋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並深入剖析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