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媽媽,我不想再做家務了!

在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中,初中男生付軒昂走上天台,向媽媽大聲呼喊:“媽媽,我不想再做家務了!”

在兒子看來,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平時媽媽讓自己做家務會耽誤學習的時間。自己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但是刷碗、擦地、下廚各種家務都要做,因此很不解。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然而面對兒子的“不做家務申請”,媽媽卻微笑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可以”。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媽媽說:“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必須承擔。”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還順便撒了一波“狗糧”:

媽媽結婚的時候已經37歲了,為什麼要結婚呢?是因為你爸爸,他在你姥姥家刷了三年碗,所以你爸爸才娶到了這麼優秀的媽媽。

媽媽那時候身體不好,一直到你10歲的時候,媽媽都沒有擦過地,因為爸爸有擔當,他做家務,還有你姥姥生病的時候,爸爸24小時在醫院照顧姥姥,所有這一切,都讓媽媽特別感動,所以我嫁給你爸爸沒有後悔。我希望你將來找到另一半的時候,她也會在大家面前說,我沒有後悔嫁給你。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將來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嬌萬寵的孩子,她也是她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為什麼她要跟你受委屈呢?為什麼她要承擔全部的家務呢?她也要工作,也要學習,還要帶孩子,你現在做家務,就會有責任感,將來會對你的家人承擔責任,這就是媽媽現在讓你做家務的初衷和目的。

話音剛落,臺下就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你們家還缺兒媳婦嗎?”“這個未來的婆婆三觀好正。”“給付媽媽點贊,不管男孩女孩,都要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出於疼愛,或是想讓孩子專心學習等等原因,從不讓孩子幹家務。其實做家務對孩子來說有很多好處。

會做家務的孩子,生活能獨當一面

讓孩子做家務,是為了讓他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們讓孩子做家務並不是指望著,孩子把家打掃的乾乾淨淨,或是成為廚藝大師,而是讓孩子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種觀念。

孩子在做家務時,很多事情都需要獨立完成,慢慢的自己就不會事事依賴父母。當自己面臨需要解決問題時,處理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更能獨當一面。即使在外打拼,獨自闖蕩,父母也不用擔心你會不會餓肚子,會不會沒有乾淨的衣服換洗。因為他們知道,你能夠照顧好自己。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更重要的是,家務勞動整合了很多認知技能,比如物品的整理涉及到分類能力,做事情的先後順序涉及到孩子的統籌能力、邏輯能力、時間管理等等。

這些能力是影響孩子未來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家務勞動不僅不會影響孩子學習,某種程度上還能促進孩子的學習。

清代大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52歲才得一子,取名寶兒。鄭板橋沒有因為自己老來得子而對其溺愛,反而管教甚嚴。

鄭板橋去世前告誡寶兒:“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更和睦幸福

就像前文中付媽媽說的那樣,未來的另一半也是從小被當做心肝寶貝養大的,不可能未來只讓對方去做家務。

做家務是為了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親人,讓自己生活環境變得乾淨整潔。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應該以一種積極的狀態鼓勵孩子多做家務,循序漸進,讓孩子逐漸養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

孩子,我想告訴你:我不會因為你現在的埋怨和不解,就放棄督促你做家務。

因為我知道,現在的“狠心”,是為了讓你以後,能擁有更多的幸福。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勞動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沒有比用勞動創造生活更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事。一個依靠自己雙手創造生活的人,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值得人們尊重。

那麼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勞動的習慣呢?

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家庭勞動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事,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才會更願意付出,才會具備責任感。

當孩子3歲時,父母就可以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不同年齡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務勞動?下面的家務清單或許可以借鑑一下。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做孩子學習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導師,要為孩子熱愛勞動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作出良好的示範。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務,讓孩子參與進來。尤其是在一個家庭中,爸爸要積極參與,讓孩子理解:家務是全家人的事情,每個人都要為我們的家做貢獻。比如我們拖地,讓孩子掃地,一起分工幹活;而不是我們指揮孩子去做。

教育的歸宿在於勞動,生命的真諦在於感恩。當孩子以父母為榜樣,懂得勞動背後的艱辛時,才能珍惜生活,才能學會感恩。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肯定孩子的勞動成果

孩子都是喜歡誇獎的,父母一個小小的鼓勵會讓他們更有積極性。為人父母,要學會肯定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在勞動中學會克服困難,養成吃苦耐勞的好品質。

做家務其實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是需要我們家長付出耐心的。

他做得不好,多鼓勵他;他做得好,就多表揚他,有時候甚至可以給適當的獎勵。

“兒子,我為何一定要逼你做家務?”媽媽一番話,贏得千萬人點贊

勞動是一種生活,更是一種精神。通過勞動,孩子們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主動做事情;通過勞動,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在勞動中體驗收穫,感知收穫的喜悅,滋養生命的完整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