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活泼好动,如何判断是不是多动症?

冯开朗


最近频繁收到这样的咨询:2岁的宝宝经常有挤眉、耸肩、夹腿的动作,大一点的孩子上课不听讲、做小动作多、玩手、撕纸,或者到哪里都要拿个小东西摆弄不停···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我国儿童中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31-5.83%。这个数字已经非常高了。同时,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3-4倍,家里有男孩的家长需要多注意!

而其中因多动症学习困难的约占65%~80%。很多多动症甚至能持续到青少年期,除学习问题、社交困难和自尊问题外,还可能诱发吸烟酗酒、违法犯罪。


孩子是“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呢?

由于小孩天性好动,多少都会表现出一些多动的症状,例如:喜欢和其他孩子争夺玩具、偶尔控制不住自己还会动手打人等等,这到底是不是多动症呢?

(1) 注意力:多动症儿童少有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好动的孩子做他所喜欢的事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好动孩子上课和做功课时表现不安宁,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2) 目的性:好动的孩子的行动常具有一定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多功症患儿的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

(3) 自制力:好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不再胡乱吵闹。而多动症患儿用通俗的话来说,有些"不识相"。


多动≠多动症,如果担心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的问题,可以对照下面的表看一看。

多动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一、注意力缺失(符合以下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

a)经常不注意细节或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粗心大意

b)完成任务或玩耍时常常难以维持注意力

c)与人交流时常常难以倾听,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d)常常无法按照指令行事,无法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的任务(并非因对抗性行为或无法理解指令)

e)常常难以组织任务或活动

f)常常逃避、不喜欢或不愿从事需要长时间集中精神才能完成的事情(如上学或做家庭作业)

g)常常在完成任务或活动时丢三落四

h)常常很易被外来刺激分散精力

i)日常活动中常常健忘

二、多动(符合以下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

a)在座位上常常手脚多动

b)常常在课堂或其他要求保持坐位的场合离开座位

c)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四处跑动或攀爬(青少年或成人患者可能仅出现想动的主观愿望)

d)常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安静的娱乐活动

e)常常非常忙碌,像“装了马达一样”忙碌不停

f)常常言语过多

三、冲动

a)常常问话未完即抢先作出未经思考的回答

b)常常难以等待按顺序做事情

c)常常干扰或强迫他人(如强行加入谈话或游戏)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偶见孩子有以上症状,家长就要加以注意,但如果孩子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那就应该及时就医,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什么孩子会多动呢?

其实多动症的病因暂不明确,遗传、环境、铅超标、早产等可能与多动症的发生相关。

原本多动症发病年龄大多在4岁以上,但是现在儿童的活动范围增多,加上电子产品的使用,让孩子过早的接受到了多元化的刺激,多动症的发病有所前移,甚至2到3岁的孩子都有多动症行为。

但是吃太多糖、食品添加剂、过敏、免疫接种等情况都被证实与ADHD没有任何关系。


多动症能否自愈?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多动、冲动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注意力问题却常常持续到成年。由于60-80%的孩子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30-50%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因此多动症被认为是一种影响终生的慢性疾病。


如何预防多动症?

多动症并非是一颗无法防御的炸弹,只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很好的预防孩子患上多动症。那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1、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少看电视,少上网。

2、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生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遵从规律性的作息时间。3、 带领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加强躯体活动,释放孩子过多的精力。

4、统感训练。最简单的方式包括跳绳、游泳和球类项目。这些运动简便易于操作,而且训练效果也很不错。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让少儿参加专业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


Dr.X说:

记得小时候,班里有个得了多动症的女同学,无论上课下课都动的不停,被老师调到最后一排,受到同学的嘲笑。

那个时代的医学还不发达,家人也没有条件给她进行治疗,后来好像小学还没毕业就没有再上学了,再后来就听说她直接嫁人生子了。

其实,多动症是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的。我想如果大多数家长能早发现,早治疗,许多孩子的未来会大不一样。


DrX健康科普


在世界范围内,多动症的患病率大约是5%左右,在儿童中,多动症的患病率是5%到8% ,而在成人中,多动症的患病率是3%到5% 。多动症又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其中遗传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多动症的遗传贡献率是大约75% ,也就是说,多动症有四分之三的原因是遗传导致的,还有十分之一的原因是环境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如果说父母本身有注意缺陷的倾向,孩子也更加可能德多动症。

\n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有很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另外一个方面是动作很多很频繁。具体来讲,多动症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多动症患者非常的容易分心走神,因为他们难以专注,所以很容易忘事。当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同样会因为专注力的缺乏,而跳行或者没有办法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他们做事容易拖拉,经常拖到最后一刻才把事情完成。另外一方面,他们的动作和语言比较多, 和一般人相比,多动症患者的话会很多,显得比较罗嗦,并且他们很喜欢打断别人说话,喜欢反驳,在动作上他们没有办法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没有办法长时间的安静的作者,所以他们会喜欢到处走来走去,静不下来。多动症患者会很难把自己想说的话或者想做的事用完整成体系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会显得比较急躁,并且他们缺乏分清轻重缓急的能力。在时间管理上也会比较混乱。

在学校里,很多老师因为不了解多动症的症状,而认为一些多动症的孩子是因为懒惰或者不思进取而不好好学习。世界上这些孩子只是因为没有办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而到处走来走去或者和人说话。

\n

酷炫脑科学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在我童年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因为好动太淘气,被老师给禁止上她的课了,责令父母带我去医院找儿科大夫检查下,确诊我没有“多动症”才允许我上她的课,哈哈,后来检查出来我只是好动淘气而已!那如何区分孩子是淘气还是多动症呢,从以下几个方面:

1、多动症儿童不管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也无所谓兴趣和爱好,不能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而调皮好动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专心致志的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

2、多动症儿童的行动缺乏组织性,冲动式,他们做事情时往往不经过思考就心动,情绪很不稳定。而调皮好动的孩子行动是具有一定目的和安排的;

3、多动症孩子很容易被外界的声响等刺激分散,而这种注意力的分散是不自觉的,不能控制的。而好动的孩子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安分守己;

4、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存在跨时间、跨场合的一致性,而淘气行为只是在特定场合才表现出来

.

例如:多动症的孩子不听讲的行为无论在什么课上都出现, 而淘气的孩子可能只是在某一门课上才出现不听讲的行为。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的任何的异常行为的出现都跟先天发育或者后天教育以及原声家庭有关,一旦孩子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家长们要尽快带孩子去做检查,找到病因早点纠正和治疗!


病例网


好动的孩子就是多动症吗?

哈哈哈哈,当然不是。不是有句谚语叫做“三岁四岁讨人嫌,七岁八岁狗都嫌”嘛,我家儿子才两岁,我就烦的不行了,除了睡觉和喝奶的时候安静,剩下的时间基本都是上蹿下跳,爬上爬下。大多数孩子都是被嫌着长大的吧。

怀疑是不是多动症,先看看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一是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短,容易被另一件事情所干扰。如果他感兴趣的事情能集中精力,而且被打断的时候不满,则不是。

二是活动过度,小动作很多,而且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分环境,没有自控能力。

三是冲动爱冒险,主要表现为做什么事都不加思索,横冲直撞不受管制。

此外还可能伴有情绪问题、认知困难,学龄期会有学习困难等症状。




松子一妈妈


我也比较困惑,我家孩子也是在班上出了名的不老实,每每看见老师,都是你家孩子小动作多啊。希望家长能够多说说他,我也是很无奈,我感觉是天性,多动而且注意力不集中。每次跟他说话,都要重复多次,而且一天到晚不想待家,都一直和小伙伴在外玩。


静待花开54394


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一种常见的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增多,行事粗心大意并有冲动性。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前症状明显,随着年龄增大会逐步好转,部分可延续到成年期。这病往往合并读写困难、发展性协调困难、甚至自闭症。



临床表现:一、注意缺陷,做事情丢三落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但是对喜欢的电视节目能相对集中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分心,对别人说话心不在焉,经常出现写作业漏写,串行等。二、活动过度:除睡觉外难以有安静的时候,不守纪律,喧捣乱;在课堂上也是小动作不断;不分场合的喧闹,干扰别人;行为冲动性,喜欢攀爬,翻栏杆。三、学习困难:智力水平上正常的或者大致正常,但是因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影响上课效果,有些“6”“9”不分,“b”“d”不分,阅读书写困难。四、共济协调性不是很好,表现在精细动作上面,如系鞋带等。



“多动症”或者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必须是注意缺陷和多动同时存在才符合诊断考虑。和“好动”显然不是一个概念,这是已经达到影响自己及他人生活的程度,学习已经出现障碍。所以如果一个小孩“好动”,而且符合上面提到的这些情况,就需要考虑是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可能。

拙见,望有帮助!


一盏茶的恬静


因为从儿童的角度上来说,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玩,追逐游戏与打闹。而小孩子活泼好动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活泼好动就是解放自己的天性,可以让儿童有更多兴趣与爱好以及可以跟人很好的相处与打交道。这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情,有利于让儿童的社交能力与心理方面有很好的发展。

但是如果你担心你的儿童因为活泼好动会有多动症。那我给你几个小建议,因为我是自闭症的老师,我见过好多个多动症的儿童。多动症的儿童也是我比较常常接触的儿童。以下几个方面,你可以去观察儿童是否有多动症。

1多动症的儿童是这样的,它会一直想要跑因为当他越跑的时候,它会越刺激。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耳朵后面有个平衡器,我们称之为内耳的三对半,而在跑动的时候,这个振动幅度越大就越刺激它更想要跑。你去观察它会不会一直想要跑以及越跑越刺激和兴奋。

2另外多动症的儿童即使你叫他不要去跑动了,它也是一样无法停下来,一直都在跑玩自己兴趣的东西。因为它的注意力就是在其他的东西上面,所以它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你要去观察它理不理解你的话,另外它会不会停下来安静一下。



3因为多动症儿童就是喜欢跑,无法认真的做一件事情,对一件事情的专注度是明显不够的。你要去观察儿童静坐的时间,它能够做多久的时间,另外它能不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以上是我对多动症儿童判定的一点点小建议,我希望帮到大家可以作为一些参考。不过以上都是我个人的小建议,更重要它的解决方法,下次悟空如果可以邀请我提供解决多动症儿童得解决方法方面的问题,我一定会把我知道告诉大家。所以,我呼吁大家在儿童的成长路上一定少不了我们的陪伴,但更需要我们用心跟他们相处,真正帮到他们的成长。作为一个自闭症老师,我希望孩子能快快乐乐成长!


感觉统合训练许老师


通常小孩子调皮捣蛋,人们就习惯性的认为这个孩子有多动症,但是,调皮并不是多动症的判断依据。不正确的判断,错误的治疗,不仅浪费时间金钱,更会对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以下是对儿童多动症的判断:

一:注意障碍至少存在下列四条)

1、学习时易分心,容易被其它食物吸引;

2、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东张西望或者发呆;

3、做作业拖拉,不能踏实下来学习,作业完成得脏乱差,常出错;

4、在学习或其他事情中总是粗心大意,经常出错;

5、容易将东西弄丢弄坏,不知爱惜;

6、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如完成作业或家务;

7、做事无法从一而终,经常做到一半又去做其他事情;

8、与他人说话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9、日常生活中总是丢三落四。

二:多动障碍至少存在下列四条

1、无法静坐,在位子上扭来扭去;

2、上课时小动作多,喜欢交头接耳;

3、话多,交谈中喜欢插嘴;

4、经常吵闹,不能保持安静;

5、无法遵守秩序、纪律,如玩游戏打破规则;

6、喜欢干扰他人;

7、容易和他人发生争吵打闹,不受欢迎;

8、容易兴奋,冲动下做出过火行为;

9、在不适当的场合下做出过分举动,易出事故。

10、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在上述一、二项中同时具备四条或四条以上,并且病期6个月以上的儿童,才有可能是儿童多动症。


健识局


你好,沈阳六一儿童医院儿科专家李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动症就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俗称。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上课易分心 ;做事粗心、拖拉; 心不在焉,易半途而废 ;经常丢三落四,上课小动作多;话多,插嘴,过度喧闹等症状。其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给学校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恶劣的社会问题。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绝望,的确,多动症孩子给家庭造成了无数的问题和麻烦,是典型的“麻烦制造者”。如果家长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学会一些合理的应对策略,那么等待家长的就是被孩子们逼疯。那么,你了解多动症有多少呢?

  1. 多动症的孩子是在故意捣蛋吗?

    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显示指出,多动症患者的脑部某些区域如大脑额叶,胼胝体,小脑等结构异常,脑皮质变薄,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大脑皮质发育延迟。脑结构的异常导致了多动症儿童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冲动和情绪失调。因此,多动症儿童的这些症状是疾病所造成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自家宝宝是个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坏孩子而整日采取打骂责罚的教育方式。及而久之,儿童会出现逆反心理而越来越不听话。

  2. 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3-5岁的儿童活动率较高,注意时间短暂是件非常自然的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能够逐渐控制。正常儿童也会有多动的现象,但是,一般正常儿童只在适宜的场合表现活泼好动,其多动行为具有目的性,社会功能如学习,伙伴关系等不受影响。另外,紧张、焦虑、抑郁、贫血、血铅水平增高、夜间睡眠出现呼吸暂停的儿童也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一旦去除这些原因后症状就会消失。还有一类儿童除了多动症状外,还会伴有开始走路晚,说话晚,和小朋友交往障碍,动作重复,刻板,这就要警惕是否患有智力低下,孤独症,阿斯博格等疾病。因此,家有多动儿童的家长不要随便给宝宝扣上多动症的帽子,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清楚。

  3. 多动症有哪些类型?

    多动症分为三种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以及混合型。年龄较小的多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多动,坐不住,小动作多;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则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容易转移。因此没有多动症状不一定不是多动症。

  4. 多动症长大能好吗?

    相关数据显示,多动症的预后并不乐观,极少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症状消失,转归良好,但高达80%的多动症患儿其症状将会持续到成年期。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多动症患儿常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障碍如自卑,破坏行为,学习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犯罪行为,品行障碍,挑衅行为,无积极性,对抗行为,多种学习困难等,并对整个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儿科专家李阔


看着这个问题,我隔着屏幕都能够感受到家长的担忧;我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情,但同时,我想家长也不要太过焦急。要知道,“调皮”和“多动”是有区别的;没有经过医疗机构的诊断,我们是反对给孩子随意贴上“多动症”的标签的。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来区别孩子是多动还是好动呢?大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在注意力方面。

调皮的孩子虽然平时看着很好动、一幅坐不定的样子,但是当他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会很认真很投入地去听、看、做;而多动症儿童几乎没有什么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的,玩什么都是一幅心不在蔫的样子,也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或物。

二、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

调皮的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会很活泼好动,但是在陌生的环境里也能够约束自己;在家长的要求下,也会静静地进行等待。多动症的孩子则没有什么自控能力,无论在什么环境和场合中,都是坐定不定的样子。

三、在行为活动方面。

调皮的孩子在好动的时候,如果挖掘一下都是能够发现其背后是有原因的;但是多动症的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具有冲动的特性的,缺乏目的性。

四、在药物观察方面。

这一点只是提供一个医学现象,但是不赞成家长通过这一点来进行判断。

调皮的孩子在服用镇静类药物时,会对他们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多动症孩子服用了这类药物后,不仅不会安静,反而会更加的兴奋和多动,这也是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最重要的建议:如果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过分调皮的话,可以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早确诊的话可以早治疗,也可以避免发生家长给孩子误贴标签的现象。

我是诺善,非常乐意与您分享20多年的幼教经验,欢迎关注“诺善说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