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有個畫卷般的寨子——本里侗寨

古樹以及田壩交相輝映,侗寨宛如一幅美麗畫卷。


榕江有個畫卷般的寨子——本里侗寨


本里是榕江縣樂裡鎮最大的侗族村寨,由5個自然寨相連,塊狀聚落。遠看就是一個大寨,本地人才分得清這個小寨和那個小寨的區別。侗寨歷史悠久,這裡豐富的民族文化更讓人讚歎。尤其是侗族土法造紙最為聞名。春末夏初,草木盡現青枝綠葉,剝來構皮樹,砍來獼猴桃,用水泡,捶好,過濾,鋪在竹簾子上曬乾,然後輕輕剝落,紙就成了。這種古韻十足的“構皮紙”,潔白美觀,堅韌耐用,在苗村侗寨實用價值很高,可制斗笠、紙傘、刺繡的剪紙等。


榕江有個畫卷般的寨子——本里侗寨


本里侗寨素有熱情好客、以歌會友、以歌養心等優良傳統。自上世紀90年代始,村裡組建了一支民族文化傳承隊伍,對“七十二侗寨”的歌謠、蘆笙、刺繡工藝等民間文化進行挖掘和發揚,蘆笙舞、侗族琵琶歌、侗戲等民族文化活動豐富多彩。2013年5月,在榕江召開了“侗年”文化保護工作交流會暨專家論壇,與會專家學者走進本里村侗寨,實地體驗獨具特色的侗文化。本里村民為專家們展示了傳統的攔路歌、舂布、打年粑、侗年祭等民族文化,獲得齊聲讚揚。


榕江有個畫卷般的寨子——本里侗寨


獨特的民族文化,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它為每一個村寨注入了血液和靈魂。特別是在今天,城鎮化的進程日益加快,村莊的面貌和價值觀也在慢慢趨同,越來越多的人渴望迴歸傳統、迴歸民間,尋找能夠與當下時代、社會對話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價值,讓傳統文化精神重新煥發生機。而要傳承傳統文化,不能只是把它們供奉起來,而是應該像本里侗寨一樣將民族文化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一個活的系統之中,讓傳統與現代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