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如果乌克兰拼命跟他干,会有今天吗?

林哥六冲部落


乌克兰🇺🇦拼命和俄罗斯🇷🇺干?你回过头去看当年的情形,能干得起来吗?

在2013年的时候,乌克兰🇺🇦由于政局动荡,经济崩溃,国家穷得叮咣响,连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之前口口声声说要向乌克兰🇺🇦提供经济援助的西方国家是口惠而实不至,没办法了,亚努科维奇总统是好向俄罗斯🇷🇺求助了。

俄罗斯🇷🇺倒也爽快,要援助可以,没问题,虽然我钱不多,但给你十亿美元还是没的。另外,我还可以将我的天然气半价卖给你,给你乌克兰🇺🇦工厂下订单,双方加强在军事、经济、政治、能源等等方面的合作,但有一个条件,你不能加入欧盟🇪🇺和北约。一边是西方口惠而实不至的经济援助,一边是俄罗斯🇷🇺实打实的经济援助,只要字一签,钱就到手了,订单也来了。如果你是亚努科维奇总统,你选哪个?不用说,当然是俄罗斯🇷🇺了。

可问题是西乌克兰🇺🇦人是一心向西方国家靠啊。在他们看来,你接受俄罗斯🇷🇺的经济援助没问题,但答应俄罗斯🇷🇺不加入欧盟🇪🇺和北约却不行。当他们听说了亚努科维奇和俄罗斯🇷🇺签订协议了,马上就火了,以亚努科维奇独裁,腐败为理由,纷纷走上街头闹事。西方国家是一心一意在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啊!亚努科维奇总统是亲俄的,他们早就想将他搞下台了。西乌克兰🇺🇦人一闹事,机会就来了。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西乌克兰🇺🇦爆发了风起云涌的街头抗议活动,最后演变成打砸抢烧。亚努科维奇政府顶不住了,最后只好出走俄罗斯🇷🇺。

反对派胜利✌了。他们选出了以图尔奇诺夫为首的临时政府。西方国家马上发表声明,说这是乌克兰🇺🇦人民的选择,是民主的胜利✌,宣布承认图尔奇诺夫临时政府。这临时政府一成立,就将之前亚努科维奇总统和俄罗斯🇷🇺签的协议全部推翻了。

可这么一来,东乌克兰🇺🇦人就不高兴了。东乌克兰🇺🇦人是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和俄罗斯🇷🇺签订的协议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推翻亚努科维奇政府的活动,他们是支持亚努科维奇的。如今西乌克兰🇺🇦人经过一翻所谓的“民主”程序就将亚努科维奇和俄罗斯🇷🇺签订协议化为乌有了,他们当然生气了。妈的,别以为只有你们会“民主”,啍,老子也会!于是东乌克兰🇺🇦人马上就学着西乌克兰🇺🇦人的样子搞公投,结果呢,克里米亚就以98%的支持率回归俄罗斯🇷🇺了;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则分别以75%和68%的支持率宣布脱离乌克兰🇺🇦,独立建国。

对于这一结果,俄罗斯🇷🇺马上发表声明,说这是乌克兰🇺🇦人民民主的选择,宣布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并迅速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并热烈欢迎克里米亚回家。

图尔奇诺夫政府和西方国家傻眼了,马上宣布东乌克兰🇺🇦的公投没有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非法无效。东乌克兰🇺🇦人也不示弱,我们公投没有经过中央政府批准,非法无效,那你西乌克兰🇺🇦公投有经过亚努科维奇的中央政府同意吗?大家都没有经过中央政府批准,凭什么你有效我无效?

在这剑拔弩张的关口,图尔奇诺夫政府又接二连三的出了几套昏招。

首先,他屁股还没坐热,东乌克兰🇺🇦的事没解决,却在玩反攻倒算这一手。他们以乌克兰🇺🇦警察👮和军队在“革命”期间镇压“民主人士”为由砍去了他们60%的薪水,并逼迫精锐的金雕特种部队下跪道歉。结果逼迫这支精锐的特种部队造反,拉着武器装备投奔了俄罗斯🇷🇺。就是他们在第一时间控制了通往克里米亚的交通要道。而乌克兰🇺🇦的军警们也凉了一截。这时候,俄罗斯🇷🇺宣布,对克里米亚军警,不但不砍工资,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60%。好家伙,本来来持观望态度的克里米亚军警一听,通通都高高兴兴的回归俄罗斯🇷🇺母亲的怀抱了。黑海舰队的官兵就直接造反,司令带着全部家当投奔了俄罗斯🇷🇺。

其次,图尔奇诺夫政府为了安插“革命功臣”,一口气摘掉了乌克兰🇺🇦政府一半的官员的乌纱帽。结果又令乌克兰🇺🇦政府官员人心惶惶。

最后一记更糟糕。图尔奇诺夫政府宣布,所有乌克兰🇺🇦人都需要说乌克兰🇺🇦语,用乌克兰🇺🇦字,取乌克兰🇺🇦名,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改名换姓,将被视为乌克兰🇺🇦的叛徒。这一下就更坚定了东乌克兰🇺🇦人离开的决心了。因为东乌克兰🇺🇦人亲俄的,许多人都说俄语,有很多人就是俄罗斯🇷🇺族人。

乌克兰🇺🇦临时政府这几记昏招,先是逼反了军队和警察👮,跟着是逼反了乌克兰🇺🇦的官员,最后是逼反了乌东的老百姓。而新的所谓乌克兰🇺🇦政府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少得可怜,老百姓生活比以前还糟糕。军警士气低落,在征讨东乌克兰🇺🇦的行动中,被乌东民兵和军警打得屁滚尿流。


血染战旗红


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从中就能看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

如果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的时候,乌克兰倾尽全国之力,用武力解决的话,恐怕乌克兰现在已经处在俄罗斯的控制之下了。

为什么这么说?

有三个理由:

第一,克里米亚当初是全民公决加入俄罗斯的。

克里米亚之所以成了俄罗斯一部分,并非是俄罗斯大兵公开占领的。主要是分两步走。

1)克里米亚在没有经过乌克兰政府同意下举行了全民公决,决定独立和并入俄罗斯。

2)俄罗斯用最快的速度批准了克里米亚入俄的请求,从法理上将其收入囊中。

如果乌克兰军队进入克里米亚的话,俄罗斯军队一定会打着尊重克里米亚人主权的名义也开进克里米亚,双方就会兵戎相见。

结果肯定是乌克兰吃亏。

第二,乌克兰军力和俄罗斯差距太大。

这点其实不用多说,乌克兰如果比俄罗斯强大,早就和俄罗斯硬拼了。

之所以忍气吞声这么多年,就是明知道技不如人,不敢轻举妄动。

一个例子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顿巴斯地区,乌克兰军队和反政府武装打了5年,都没分胜负,更别提和俄罗斯正规军作战能有多大获胜的把握了。

因此,乌克兰当年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没动武,其实是明智的。

真和俄罗斯拼命,俄罗斯军队会直接进入首都基辅的。

第三,西方都没国家派兵支持乌克兰,乌克兰自己打,岂不是找倒霉?

乌克兰要是真和俄罗斯打起来,西方能帮助吗?

木叔认为很难。

原因是乌克兰并非是北约国家,也还没加入欧盟。也就是不符合北约一致对外原则,也不符合欧盟的内部援助原则。

换句话说,如果欧洲不帮忙是欧洲的本分,没有任何义务帮助乌克兰动武打俄罗斯。

事实上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美国和欧洲确实没有用武力支持乌克兰。

在此背景下,乌克兰敢自己和俄罗斯单挑?显然后果不堪设想。


木春山谈天下


普京之所以把克里米亚纳入俄罗斯的版图,不是因为克里米亚曾是俄罗斯的领土,也不是因为俄罗斯的领土野心,根本原因是:克里米亚的地理或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俄罗斯的南大门,这里不仅有俄罗斯唯一的一个不冻港,还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母港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所在地。站在俄罗斯的立场来说,克里米亚绝不容有失,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为了加入北约,乌克兰承诺收回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将其献给北约并邀请北约在克里米亚驻军。一旦乌克兰加入了北约,北约的大兵、坦克、导弹、战机以及核武器等都将直接部署到俄罗斯的边境地区,直接剑指俄罗斯的咽喉。正因如此,可以肯定地说:若乌克兰与俄罗斯拼命干,结局只会比今天更惨,丢的那就不是一个克里米亚了,整个乌克兰东部地区都将彻底失去——乌克兰东西部将“划河而治”。


尽管俄罗斯的经济不怎么样,尽管乌克兰有西方国家的支持,但俄罗斯的军力毕竟是排名世界第二,收拾一个不入流的乌克兰却是手到擒来。更何况,乌克兰东、西部本就存在着严重的分化问题。很多人或许不以为然,乌克兰军力无法与俄罗斯没法比,那不是还有北约吗?北约的军力是比俄罗斯强得多,单单一个美国,俄罗斯就打不过(常规军力)。问题就在于:北约是否会因为乌克兰而与俄罗斯拼命?

实际上,北约在俄格战争、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光动嘴,不动手。克里米亚问题不仅涉及到了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更事关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北约东扩的主要目的是围堵俄罗斯,进一步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与此相反的是,乌克兰不过就是北约对付俄罗斯的一枚棋子,得与失都涉及不到北约的核心利益,更何况是仅仅丢了个克里米亚?可以肯定地说,拥有7000枚核弹头的俄罗斯敢拼命,北约绝不敢。



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下,乌克兰爆发了广场革命,而有了西方支持的波罗申科经两次总统选举最终当选乌克兰总统,乌克兰从此走上了亲美、反俄的路线,且是“逢俄必反”。虽然波罗申科一直在挑动、制造俄乌关系的紧张,致使局势一步步升级,但他多少还有点“自知之明”:没有与俄罗斯大打一场。实际上,并非是波罗申科不想“夺回”克里米亚,而是形势根本就不允许。


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不费一枪一弹,当地民众举旗欢迎,紧跟着就是公投、独立、加入俄罗斯,而当时乌东地区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及哈尔科夫等地的亲俄武装都闹着独立,乌克兰政府军连乌东地区的亲俄武装都没能打赢。至于北约对乌克兰承诺的“帮助”,除了口头上的支持,还有就是可怜的资金以及提供些武器装备。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乌克兰拿什么去与俄罗斯拼命?


儒道之主


不会,如果当时的乌克兰以“抗俄救国”的悲壮不顾一切的与俄罗斯硬抗,那么格鲁吉亚和车臣的悲剧就会重演,到时候不要说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可能连乌克兰都得“姓俄”。

国际公约中,被认可的全民公投必须符合三项条件:一,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国家只有在通过明确方式表示同意后,主权方可让渡。二,全民公投必须是出于自由,真实的本意来决定领土的去留。三,全民公投必须在联合国的监督,由相关国家的独立观察团参加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按照这三项条件,通过“公投”将克里米亚划归俄罗斯版图,没有丝毫的法理依据。第一,乌克兰没有一条国内法规定,领土问题可以通过地方性全民公投解决,当时的乌克兰政府本身就是俄罗斯扶持的傀儡政府,亲俄的领导人梅什科夫本身就主张克里米亚与乌克兰分立。整个过程中,几千名俄罗斯驻军虎视眈眈,乌克兰政府领导人根本无法亲临现场。第二,公投期间,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遍布克里米亚“维持秩序”,而实际上是为了阻止反对者“破坏”公投,傀儡政府通过秘密会议强行通过全民公投,所有反对者都被排除在外。公投委员会的构成,选票发放数量均属于不透明状态,甚至连必要的辩论环节都没有。第三,公投期间。观察员大都是俄罗斯代表团。其他几个国家的监督也都流于形式。


也就是说,在这场所谓的“公投”中,俄国人本身就是“带着枪”去实现的,至始至终充满了“以武促投”的恐怖色彩。还有,俄罗斯在2014年3月17号完成对克里米亚的“公投”之后,随即派出大批部队进入分离状态严重的顿巴斯地区,与当地分离武装联手对抗前来平叛的乌克兰国防军,并实际控制了顿巴斯地区,乌克兰面临第二次国土被占领的危险。

乌克兰本身就存在“亲西”与“亲俄”两种意识形态对立,2014年初,乌克兰一场“广场革命”将两派的斗争推向了高潮,全国陷入了“亲西”与“亲俄”的剧烈斗争当中,甚至乌克兰政府也存在两种势力的对抗。也就是说,乌克兰政府根本就不可能达成“拼命干他”的共识。

如果当时的乌克兰真的以武力收回克里米亚,在遭到俄罗斯血洗的时候,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提供帮助,尽管乌克兰有加入北约的愿望,但“愿望”并不能成为北约武力干涉的理由。而且有了“公投”的外衣,至少具有了“程序合法”的色彩,美国和西方不好直接干预。更重要的是,如果西方强行武力介入,一场大战将无可避免。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庞大的军武遗产,但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也没有一套完整而有效的国防计划,政治家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争权夺利,而“亲俄”与“亲西”则是幼稚政客用来拿捏对手的兵器,即使“武力反俄”,其薄弱的决心也终将成为失败的主因。俄罗斯在“公投”前后的所有表现充分证明,普京是在做好战争准备之后才敢于铤而走险。如果“抗战”爆发,遍布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德“小绿人”将在乌克兰内部点燃烽火,以杜绝俄格战争和格罗兹尼巷战那种血流成河的人肉绞杀。然后会以“大炮兵主义”的无差别打击推平乌克兰,而乌克兰有可能就是今天的车臣。



当时的乌克兰其实也忌惮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和车臣的“血洗”,军方也没有一个能够能打硬仗的强悍将领,或者说根本没有一股主战的鹰派势力。

不过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乌克兰当时无论是“克制”还是“认怂”,选择政治解决都是最好的结果。毕竟务虚的家国情怀不能真正成为保家卫国的实际战斗力。“公投”之后的当年,奥巴马就启动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从此以后,俄罗斯就一直没有挣脱制裁的梦魇,截止现在,美国的大部分制裁都与克里米亚有关。俄罗斯在这样的制裁中半死不活,乌克兰也在全世界的政治关注和美国的“重点保护”下活到了今天。尽管仍然不能拜托“欧洲第一穷国”的境地,但“失去国土”和“被侵略”的悲壮,也成了乌克兰被国际社会广泛同情的政治资本。如今的乌克兰,可以用脚底下那根管子与俄罗斯讨价还价,在平起平坐的谈判中,乌克兰竟然还能让俄罗斯作出让步,并得到了29亿美元的赔偿款,以及低于市场价的天然气供应。



这已经很好了,如今的克里米亚已经“姓俄”,要想收回来,除非俄罗斯沦为与乌克兰同等的水平,或者俄罗斯突然良心发现还回来。但这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不过,俄罗斯即使已经吃下了这块肥肉,但所付出的代价将会持续很久很久。而乌克兰只要有一位靠谱的领导人,一次格局变化中的机遇,一套独立自主的政治体系,走向复兴只是时间问题。


冷兵器TILLLINDEMANN


不会,因为今天的乌克兰将不复存在。

发生在2014年3月的克里米亚事件虽然过去了将近6年,但依然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克里米亚完成了脱离乌克兰、自立山头最后加入俄罗斯的改旗易帜,而俄罗斯也几乎在第一时间予以响应,关乎乌克兰黑海地区主动权的克里米亚半岛就这样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从乌克兰的土地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由于俄罗斯的吃相太过难看,国际社会也几乎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对俄罗斯进行了谴责和制裁,尤其是北约,大有为乌克兰两肋插刀的意思。

但从始至终,乌克兰都沉默不语,好像克里米亚从来不是自己的事情。

那么,乌克兰为何在关乎国家主权的问题上如此“低调”呢?如果乌克兰在克里米亚事件中雄起一把,那么今天的克里米亚还会成为俄罗斯的囊中之物吗?静夜史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几大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乌克兰不仅打不赢,甚至连操刀拼命的勇气都没有:

1、国力不济

所谓苏联大家庭的“二哥”,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继承了仅次于俄罗斯的丰厚家当,尤其是超过3000枚核弹头,使得乌克兰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核大国。

但由于斯大林模式的桎梏,乌克兰长期经济落后,苏联解体后更是无力维持苏联遗产的保养维护,再加上美俄等大国以经济援助的条件利诱,这使得乌克兰在1994年主动放弃了核武器。

而当没有了核武器的保护伞,乌克兰就不得不接受沦为砧板鱼肉的悲惨命运。

而没有了核武器的强行平等,常规武器方面乌克兰更是难以和俄罗斯相提并论。在没人没钱没纵深的情况下,乌克兰如果与俄罗斯开战,那就是真正的以卵击石。

2、国情无奈

由于在“大俄罗斯”主义的阴影下长期受俄罗斯欺凌,乌克兰在300多年的俄乌合并史中打上了深深的俄罗斯烙印。

从1654年沙俄同东乌克兰合并开始,除割走了乌克兰周边一大圈的土地,沙俄还在东乌克兰疯狂进行民族换血,这使得俄罗斯族逐渐成为东乌克兰的主要民族。

而作为俄罗斯的一部分,1954年赫鲁晓夫也以同化乌克兰的考量将其赠送给乌克兰,至此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兹克、克里米亚以及敖德萨,成为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族区域,他们对俄罗斯的好感,与心向欧洲的西乌克兰形成了势同水火的态势。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同乌克兰就克里米亚问题进行过谈判,俄罗斯最终放弃了对克里米亚的领土声索。但乌克兰也无法进行直接统治,虽然留在了乌克兰版图内,但高度自治且与俄罗斯眉来眼去的克里米亚,终归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克里米亚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因其他理由与乌克兰分道扬镳,只要乌克兰没有能力“挽留”。

3、国际无耻

近6年的事实证明,北约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不仅长得猥琐,内心更是龌龊。

因为旷日持久的颜色革命,西方国家成功勾起了乌克兰一路向西的愿望,乌克兰寡头集团也确实与俄罗斯反目成仇了。但因为乌克兰位置距离西方太远而离俄罗斯却很近,这就使得西方国家想要为乌克兰两肋插刀时,与俄罗斯有两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时间差。

而问题在于,即便能跑赢卧榻之侧的俄罗斯,西方国家也没有为乌克兰出头的意思。因为乌克兰的地理位置虽然重要,但北约的既定目标却只是让乌克兰鸡飞狗跳。在北约看来,只要乌克兰动荡不安,令俄罗斯殃及池鱼且疲于奔命,西方目的就已经达到,至于乌克兰的生死,实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让乌克兰更尴尬的是,即便西方国家善心大发,坚持要为乌克兰的利益前赴后继,因为1999年北约强迫科索沃公投独立的龌龊事,直接让北约各国无地自容。在俄罗斯看来,既然北约能强行让科索沃公投独立,那俄罗斯为何不能让克里米亚公投独立呢?要知道克里米亚可是正经的公投手续加入俄罗斯的。

所以,在乌克兰问题上,西方国家既没有诚意,也不占道义。再加上乌克兰一言难尽的尴尬实力,所以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最好的作为就是不作为,沉默是金才是真正的金。

对乌克兰而言,没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优势,有的只是前人挖坑后人倒霉的无奈。为了东乌克兰不成为第二个克里米亚,乌克兰只能打碎门牙和血吞,在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尴尬中乞求西方国家的怜悯。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如果把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看做是乌克兰的悲剧,那么1994年乌克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签署的《布达佩斯备忘录》就己经是悲剧的开始。

《布达佩斯备忘录》的核心内容是,乌克兰销毁所有苏联时期遗留下的2000多枚核武器,以及核导弹、战略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把国家的安全交给了美国、俄罗斯和英国。或许乌克兰并入苏联之后,从来没有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应对过国际局势,并不知道世界风云变幻、险象环生。而乌克兰与美俄英签署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协议,居然不是国际条约,而是以备忘录的方式形成,没有任何法律效力。乌克兰埋下了20年以后的灾难。

乌克兰签署备忘录以后,从军事上己经没有任何能力与世界强国甚至中等强国对抗。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一个因素,而是综合因素叠加而成的。

首先,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关系发生了变化。1994年签订《布达佩斯备忘录》时,俄罗斯也是向西的。但是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意识形态不可调和的矛盾,北约加快了东扩的步伐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为了应对北约的战略挤压,于2014年果断收复克里米亚。

其次,2013年11月乌克兰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又称“橙色革命”。2014年2月,反抗民众与乌警方在基辅广场发生了大规模冲突,造成了巨大伤亡。乌克兰议会罢免了时任亲饿的亚努科维奇总统,由议长图尔奇诺夫代行总统职责并组建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决定在5月25日提前举行总统选举。俄罗斯于3月收复克里米亚,这个时间点可谓抓住了最佳时机。关键是亚努科维奇被罢免后逃到的俄罗斯,在4月2日接受美联社采访时眼含热泪、无不悲伤地说:“他邀请俄罗斯军队进入克里米亚是个错误,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是一个悲剧,他希望竭力劝说俄罗斯归还克里米亚”。也就是说,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是亚努科维奇邀请的。当然亚努科维奇的本意是希望靠俄罗斯东山再起,没有想把克里米亚拱手给了俄罗斯。

再次,俄罗斯兵不血刃地占领克里米亚后,2014年3月16日举行公投,96%以上的克里米亚人赞成加入俄罗斯;3月20日在克里米亚的70多支乌克兰军队,包括海军20多艘辅助船只与6艘战舰,升起了俄罗斯国旗;21日普京正式签署了克里米亚入俄条约,速度之快超乎想像。话又说回来了,克里米亚民众要求加入俄罗斯,说明对乌克兰政府失望之极。再说了,克里米亚原本就是俄罗斯领土和经过公投,无论是从历史依据和法理,俄罗斯都是有理有据,乌克兰还如何进行军事反击?

事实上,尽管乌克兰当时仅有4万军队,如果真正与俄军正面开战,美国和西方肯定在军事上进行援助,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就曾主张在武器装备上援助乌克兰,这就意味着俄军不会轻松取胜,将有一场血战。然而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却体现出了很高超的艺术水平。俄军定于3月在北极开展空降兵大规模训练,向那里出动了大批空中突击部队,并大量军用列车开往乌拉尔。俄罗斯大批调动军队彻底迷惑了美国和西方的情报机构。另外,俄罗斯先进的军事科技干扰了乌克兰的军事指挥系统,乌克兰的部队在无法决定开不开火时,俄罗斯的突降部队从天而降,快速占领了克里米亚全境。

其实,以乌克兰的军事实力没有美国和西方的军事支持对抗俄罗斯,无疑是以卵击石。但是俄罗斯巧妙的军事行动令美国和西方淬不及防,当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迅速进行公投加入俄罗斯之后,乌克兰、美国和西方己经是无力回天了。


适情雅趣


当初波罗申科要拼命抢回克里米亚,只能自取其辱,乌克兰还将国之不国,比今天更加不稳定、更破败。



乌克兰打不过俄罗斯

由于历史原因,乌克兰东部“三洲一国” (顿涅斯克、哈尔科夫、卢甘斯克和克里米亚)实际上就是俄罗斯的天下。


乌克兰军队要进攻克里米亚,乌东三个洲会迅速独立策应。乌军就要在乌东与俄罗斯族群打一场人民战争,他们的身份不是解放者,而是侵略者。

不要忘了,当初乌克兰军队被迫撤出克里米亚时,得到了当地人民礼送,他们的身份就是一支客军。乌军卷土重来,在乌东会行动艰难,寸步难行。

乌克兰军实际是一群俄罗斯“学生军”,由俄式指挥、俄样装备、俄式训练,甚至有大量俄罗斯族军人构成,他们还没有“王炸”装备(核武器),面对素来强悍的俄罗斯“老师”,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




俄罗斯拉开拼命架势动手了,美国、北约将变成“纸老虎”。他们没有胆量抵近俄罗斯,准备接受“核战”考验,打烂自己的坛坛罐罐!

普京那句话“如果没有了俄罗斯,这世界没有存在的意义”的威胁性陡增,美国不得不收手。也就是说;美国和北约不敢为乌克兰而战。

必然出现的场景

乌克兰东部“三洲”步克里米亚后尘,全部独立或加入俄罗斯,乌克兰族群成为难民被驱赶或自行逃离,让西乌克兰接纳买单。



乌克兰军队溃败,不再组织进攻而是艰难被动防御,北约会通过波兰路径提供武器装备支援。但乌克兰别想从黑海方向获得援助,因为土耳其会对黑海交战方军舰关闭博斯普鲁斯海峡,俄军将封锁乌克兰黑海重地敖德萨,必要时还会摧毁港口设施设备。


最终欧洲“大爷”法国、“大妈”德国会出面斡旋停战,派出观察员和维和部队,给俄乌停止大战下台阶。但武装小冲突难免,德法只能没玩没了的斡旋。

乌克兰悲剧了!

波罗申科被迫交出总统权力,由一个将军、司令接管战时内阁,组织全民抗俄。

乌克兰可以在国际上赚吆喝,接受人道救援,但谁也不能帮助乌克兰改变大分裂状态。谁也不能维持乌克兰西部能保持今天一样的稳定。

乌克兰经济雪上加霜。至少,与俄罗斯经贸绝缘了!这非同小可,乌克兰缺失了最大贸易伙伴,经济将比今天更受煎熬。

(以2018年为例。乌克兰国际双边贸易总额1041.9亿美元,其中乌俄双边贸易额117.5亿美元,占了11%)

俄乌关系也绝不会像今天这样相对平静和对等。
俄乌关系地位会山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泽连斯基变成嘴硬的阿巴斯,而普京变成十足的内塔尼亚胡!泽连斯基除了在世界赢得更多的口头声援和同情,其它什么也得不到!


谌人


实际上,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并不是俄罗斯发动武装战争导致,而是克里米亚地区,采用了西方民主式的脱乌公投方式,脱离乌克兰之后,自主选择加入了俄罗斯联邦,从这个角度来看,克里米亚地区的脱乌公投,与此前英国苏格兰地区的脱英公投 没有本质区别;

问题就在于,在乌克兰看来,克里米亚地区的脱乌公投,并没有得到乌克兰当局的批准,因此,乌克兰将2014年的这次脱乌公投 视为非法,也正因为如此,克里米亚脱乌公投,加入俄罗斯联邦之后,美国联合欧盟,以及所有北约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经济制裁措施,可是,俄罗斯却不以为然,因为,对于俄罗斯来讲,克里米亚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不仅有,前苏联最大的造船厂,也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所在地,因此,俄罗斯即使遭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也不会主动将克里米亚归还乌克兰;



至于说,当初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如果乌克兰拼命跟俄罗斯对干,会有今天吗?笔者认为,鉴于克里米亚 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就算乌克兰当初,举全国之力 与俄罗斯打一场克里米亚战争的话,结局可能比2008年 发动俄格战争的格鲁吉亚还要惨,乌克兰不仅会失去对克里米亚的控制,还有可能直接导致乌东部的顿巴斯地区的彻底脱乌入俄;


以乌克兰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想象在与俄罗斯作战当中 取得胜利,因为,俄罗斯本身是全球第二大军事强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根本不敢冒着与俄罗斯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去帮助乌克兰,这一点,可以从格鲁吉亚战争当中就可以看出,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多只会在舆论上向俄罗斯施压;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乌克兰当初拼命的与俄罗斯开战,也不可能从俄罗斯手中 夺回克里米亚,乌克兰也可能比今天还要惨;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当初乌克兰 拼命与俄罗斯对着干,也不会造成今天这样的结局,正是由于乌克兰 甘愿做西方国家的马前卒,才使得俄罗斯实际控制克里米亚,这也算是俄罗斯给乌克兰的一个教训,克里米亚的丢失,本身就是乌克兰在实力上与俄罗斯的差距,无论乌克兰当初 是否为了克里米亚与俄罗斯开战,结局都是克里米亚 被俄罗斯实际控制。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小柳聊聊兵


乌克兰如果2014年就和俄罗斯拼命的干,那搞不好现在的乌克兰就真的不存在了。

仅仅是2014年-2015年的乌克兰内战,在乌东战场,在卢甘斯克和顿涅斯克两个州的战场上,和乌东民兵武装以及俄罗斯来源的雇佣兵作战,乌克兰政府军的精锐几乎被打了个精光,这还没和俄罗斯正规军交手来着。

当年,2014年,面对东部几州擅自宣布独立的危机时刻,拥有近20万人的乌克兰政府军出动了几乎全部的精锐,约4万多人,包括17个主力旅,此外美国黑水公司还提供了几千名经验丰富的雇佣兵,乌克兰还从格鲁吉亚、车臣等地招募了几千名雇佣兵,差不多五六万人的兵力,对东部的几万人民兵武装发动大举攻势。

东部几州的民兵武装虽然看起来势单力薄,但是他们背靠俄罗斯本土的核心地带,俄罗斯的各种军火、物质援助几乎源源不断地涌来,俄罗斯的富余实战经验的雇佣兵也不断开来。

结果,仅仅一年的时间,乌克兰军队有近万人丧生,上万人被俘,还有几万人受伤,几乎所有的重型装备全部损失殆尽,战局的结果对乌克兰来说就是“等同于全军覆没”。

当然,乌东地区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等州的损失也很大,民兵武装和俄罗斯的雇佣兵阵亡数也达到上万人。

乌克兰内战是相当残酷的,而对于乌克兰政府来说,更残酷的后果是从此政府的力量彻底退出了乌东2个州,而乌东民兵武装则扩充到了5万人以上,他们不仅具备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且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拥有了坦克、装甲车、火炮等等重武器,作战实力远超乌克兰政府军。

后来,乌克兰政府军打算重新整编军队,并进行了反复的征兵招募工作,但是愿意当兵的人很少,虽然乌克兰空有几千万人口,但是已经无力压制住东部2州的独立。

2015年之后,乌克兰政府军就再也没有在东部发动过像样的攻势,即使在国内不断招募新兵,也就征召了几万新兵,这些人根本不是东部民兵武装的对手。

而乌克兰之前一直寄希望的美国和西方势力,至始至终也没有给乌克兰实质性的帮助,除了给一些破旧的武器装备。

就这样的基础,乌克兰拿什么资源去和俄罗斯干到底呢?连东部民兵武装都干不过!只能采取守势。

美国倒是很贴心地不断怂恿乌克兰去和俄罗斯干到底,但是承诺的资金和物资援助总是缺位,美国拿乌克兰当叫花子,乌克兰波罗申科却始终把美国当成大救星、乌克兰的希望。

当然了,也幸亏后来乌克兰对东部地区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攻势,不然乌克兰的损失会更大,搞不好东部武装再反推的话,东部几州都得“独立”出去了,乌克兰就真的四分五裂了。

对于乌克兰这种夹在地缘强权之间的中小国家来说,执政者的智慧和能力是很重要的,乌克兰就一直缺大智慧的政客,可以灵活地周旋于地缘强权之中,两边捞好处还能大致保持独立的中立缓冲区的地位。


云中史记


俄罗斯兵不血刃的收复克里米亚可以看作是普京“暗度陈仓”的一着妙棋,也是普京留给俄罗斯最好的政治遗产。仅此一事就够普京退休之后给小朋友们讲故事的了。

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纠结于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的法理基础,或者干脆认为俄罗斯就是非法吞并了克里米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俄罗斯是非法吞并,乌克兰干嘛不拼死保卫克里米亚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怎么眼睁睁的看着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而无动于衷呢?

乌克兰虽然打不过俄罗斯,美国加上北约足够干趴俄罗斯了,他们怎么不出手帮助乌克兰夺回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举个简单的例子,18世纪克里米亚战争时期,面对英国和法国的围堵,沙皇俄国宁愿贱卖阿拉斯加给美国也要保住克里米亚,因此可见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说是万不可失。

克里米亚既然如此重要,上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之后,乌克兰就该重视克里米亚才是。

前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兄弟,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也就罢了,苏联解体后,已经独立的乌克兰虽然依旧拥有克里米亚这块宝地,但乌克兰领导人显然没有普京那么精明的头脑以及长远的眼光。

这从2010年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的《俄乌驻军协议》就能看出来,根据协议,俄罗斯军队不但能够继续使用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还可以合法的部署160架战斗机和不超过2万5000人的战斗部队,并且俄罗斯黑海舰队仍然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这样的驻军协议完全就是将克里米亚拱手让给了俄罗斯。

不得不佩服普京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正是得益于2010年的《俄乌驻军协议》,俄罗斯才在2014年成功策划了克里米亚入俄公投,然后俄罗斯军队顺理成章的将乌克兰军人赶出了克里米亚,俄罗斯不费一枪一弹的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克里米亚。

以当时的情形来看,不但失去先机的乌克兰束手无策,美国及其北约也是鞭长莫及,没等反应过来,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回到题目来说,如果当时乌克兰拼了老命也要与俄罗斯争夺克里米亚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呢?

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乌克兰国将不国,俄罗斯虽然不会顺势吞并乌克兰领土,但会把乌克兰彻底打烂,乌克兰的处境比现在要惨的多。

至于说美国和北约出手帮助乌克兰,那是想也不用想,美国和北约不会为了乌克兰而冒险与俄罗斯大打出手,本身乌克兰就是美国和北约利用来遏制俄罗斯的棋子,现在乌克兰已经被他们忽悠瘸了,他们更不会为瘸腿的乌克兰去拼命。

失去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在美国和北约眼里已经一文不值,同样的美国标榜的所谓民主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也已经沦落为一文不值的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