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将请缨定西陲,生前一配饰,如今是国宝,禁止离开中国

跟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名将相比,赵充国并不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将军。因为他所在的时代,汉朝已经转变了对外策略,大规模的北方战事越来越少,汉朝的防务重心转向了西部的羌人。

羌人是生活在青海一带的古老民族,他们分成许多个小部落。由于受到匈奴的挑唆,其中一些部落经常与汉朝为敌,加上有些汉朝地方官的横征暴敛,使羌人的叛乱始终没有平息。

赵充国生于公元前137年,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人才。直到将近40岁,才在军中出人头地。年近八十还领兵出征。在有关他的传说中,还有一件震惊中国的宝物,差点让人以为是穿越者带过去的。

77岁老将请缨定西陲,生前一配饰,如今是国宝,禁止离开中国

公元前99年,大将李广利北伐匈奴,没有及时乘胜追击,导致先胜后败,大军陷入了重围。赵充国自愿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当先杀出重围,才使李广利脱险。汉武帝亲自召见赵充国,授予中郎的官职,这是他人生事业的开始。

此后,赵充国多次与匈奴作战,俘虏西祁王,威震边关,一直升到营平侯。按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尤其是对古人来说,这个年纪早该退休享清福了。

可赵充国年逾古稀,对国家还有一半的贡献却刚刚开始。当时汉宣帝向赵充国问计,羌人屡次造反,西陲不宁,如何才能平定。赵充国提出防患于未然,以兵屯田,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77岁老将请缨定西陲,生前一配饰,如今是国宝,禁止离开中国

汉宣帝觉得很有道理,再问他谁才是最合适的领兵人选。赵充国主动请缨,说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选了。这时候的赵充国已经七十七岁,为了报效国家,他不顾年老,放弃安逸生活,毅然请命出战。

赵充国先到边疆实地侦察一番,决定只带一万人深入羌人地域。他没有急于进兵,而是把大军驻扎湟水河边,一边威慑羌人,一边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

赵充国告诉羌人,汉军只打击反叛的头领,没有参与的部落不必害怕,如果帮助汉军,还大大有赏。在汉军的压力下,羌人内部果然出现了分裂,许多首领纷纷向赵充国表示,自己无意反叛,勾结匈奴的是先零羌等部落。

77岁老将请缨定西陲,生前一配饰,如今是国宝,禁止离开中国

在其他大臣的谗言下,汉宣帝以为赵充国不敢作战,发来诏书责备。赵充国没有盲从,而是上书向宣帝阐明自己的计划,终于说服了宣帝,坚持自己的战略。

经过漫长的等待,机会终于来了。赵充国首先打击坚定反叛的先零羌,并善待没有反叛的部落,汉军路过羌人村庄时秋毫无犯,赢得了这些部落的好感和忠心。

羌人见赵充国言行一致,平等对待羌人部落,纷纷表示愿意归顺。一场困扰朝廷多年的叛乱,就这样平息了。羌人与汉民和平共处,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77岁老将请缨定西陲,生前一配饰,如今是国宝,禁止离开中国

公元前52年,赵充国去世于家中,享年八十六岁。即使退休在家,他仍然常常参与军国大事,为国家出谋划策。

在有关赵充国的传说中,还有一件国宝,据说是他生前佩戴的一件织锦护臂,上面织有八个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难道这是穿越者带到汉朝的宝物,要不然两千年前的古人怎么会知道我们的五星红旗?还是某些精通天象的古人推算出来的?

这里的五星是指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据说刘邦灭秦朝时,曾经出现过五星同时出现在东方。因此,汉朝古人把五星会聚于东方,视为大吉之兆。

77岁老将请缨定西陲,生前一配饰,如今是国宝,禁止离开中国

这块护臂是在尼雅古城遗城中发现的,尼雅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据记载,尼雅古城有480户、3600人口。公元3世纪时,精绝国灭亡,玄奘大师路过此地,看到过残留下来的遗址。

1995年10月,中日联合科考队在尼雅遗址考古时,发现了一座双人合葬墓。其中一具古尸的右臂上绑着这块织锦护臂,色彩鲜艳,历代两千年而不腐。

护臂上的文字更让专家们震惊,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伪造的,无论是织锦的保存完好度,还是文字的寓意,都让人无法不与现代中国联系在一起。难道两千年前的古人能推算出现代中国的繁荣昌盛吗?

77岁老将请缨定西陲,生前一配饰,如今是国宝,禁止离开中国

而把这件护臂与赵充国联系在一起的,是汉宣帝的一道诏书,上面就写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诏书正是写给赵充国的,告诉他天象有利于中国,让他赶快进兵平叛。所以,大家都认为只有赵充国最应该佩戴这件尊贵的护臂。

这件护臂被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永远不得离开中国。其尺寸为18.5×12.5厘米,有青赤黄白绿五色,织有典型的汉式图纹,应该出自西汉皇家织造,代表着西汉蜀锦的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汉书》、《如果国宝会说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