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好转只看尿蛋白加号?这两项指标更准确(内附降蛋白攻略)

肾病检查项目中必查的一项就是尿常规检查,而尿常规中倍受关注的无疑是与蛋白尿相关的指标。蛋白漏出反应出肾小球已“受伤”,进而导致本来是“好东西”的大分子蛋白漏出体外,变成了“为非作歹”的“坏东西”,加速肾小球的破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功能越来越差。

因此延缓肾功能的治疗时,及时纠正蛋白尿水平对整体病情稳定非常重要。

肾病好转只看尿蛋白加号?这两项指标更准确(内附降蛋白攻略)

临床治疗时,我们也会给大家讲解相关尿蛋白对肾功能作用,对延缓肾衰竭的意义。大家复查时可能也会比较关注蛋白尿相关的指标,尤其是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加减号指标。常把尿蛋白加号的多少作为衡量肾功能的好坏的指标之一。

那是不是尿蛋白加号越多病情越严重?

今天就有人给我留言说:之前转阴了,现在蛋白尿2+是不是病情复发(加重)了?

尿蛋白检查出现加号,主要是告诉我们有蛋白漏出到尿液中这个信息,但是不是肾小球损坏加剧导致的,还可能是近段时间患者摄入了太多高蛋白食物导致的,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待查。并不能武断的就说是病情加重了。

尿蛋白加号除了病理因素,还会受到生理因素影响,如喝水少、出汗多、感冒等等,因此肾友们首选要明确导致蛋白漏出多的因素,在针对性治疗。

肾病好转只看尿蛋白加号?这两项指标更准确(内附降蛋白攻略)

与其看尿蛋白+号,不如看这两项指标更准确

尿常规“金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这项指标反应的是肾脏整体漏蛋白的情况,一般漏出的蛋白的越多,说明肾小球受损越严重,肾功能受损也越严重。相比尿蛋白加号更为准确,更直观。此外,有些类型肾病,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初始阶段也会有大量蛋白尿,数克甚至数十克,但病情不重,患者注意区别。

有些患者检查尿蛋白有加号,同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存在,则说明病情复发或加重了,但判断肾功能好坏情况的最终依据则为24小时尿蛋白白定量,尿蛋白加号就无足轻重了。

“替代”金指标:尿蛋白肌酐比

这项指标是单位尿量中,尿蛋白含量与尿肌酐含量的比值,注意不是我们常说的血肌酐。这项指标可以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互相替代。

正常范围在10~25mg/mmol之间,超过25mg/mmol则表明蛋白漏出增多,也要重视起来。检查这个项目一般留取晨尿,尿液浓缩度更高,检查更准确。

肾病好转只看尿蛋白加号?这两项指标更准确(内附降蛋白攻略)

对于控制蛋白尿长期稳定,有两点建议告诉大家:

一是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对于蛋白尿已经控制住的患者,低蛋白饮食有助于预防复发,对于大量蛋白尿的患者,能减轻肾脏的负担,避免摄入的多漏的多的情况发生。

二是预防感染。肾病最怕感染引起炎症,感染也是蛋白尿复发的“祸首”。之前我们说过预防感染的方法事项,这里不多说,关键一点是提高免疫力,是对抗感染的最佳方法。

如果大家还有肾病方面的问题,如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可以点下面“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