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逃命踹亲子、为避战让敌啖父;一代开国帝王,竟能做出如此之事

汉高祖刘邦这个人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了吧。对于他的生平简介我也就不再做什么具体介绍了。大家无论从什么书籍文献上都能看到人们对他的评价,或是流氓,或是地痞。所以今天就不在说他这些缺点,污点。我们今天就谈谈刘邦身上的一个“特大优点。”

事例一:为逃命三踹亲子


为逃命踹亲子、为避战让敌啖父;一代开国帝王,竟能做出如此之事

在一次与项羽的战斗中,刘邦大败,将士们丢盔弃甲,作鸟兽散。项羽的大军在身后紧追不舍,浩浩荡荡的全是项家军。刘邦带着几十个亲兵,一路狂奔,项羽则一路追到了刘邦的老家——沛县。

眼看就快追上了,而这时,刘邦的女儿和儿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了出来非要上刘邦的马车。这事儿要让我们想,自己的儿女跑过来求救,肯定是二话不说拉上来一起跑啊。可谁知刘邦这个人,不仅没有带上他的儿女,反而一脚将他的女儿和儿子踹了下去。他的随身护卫看见了,就赶紧抱着他的女儿和儿子往车上放,却又被刘邦踹了下来。就这样反反复复弄了几个来回,才最终带上了他的儿子和女儿。

为逃命踹亲子、为避战让敌啖父;一代开国帝王,竟能做出如此之事

从这件事上来看,大家可能觉得刘邦这个人确确实实是个混蛋,关键时刻丢儿弃女,连孩子都可以不要。但刘邦毕竟不是普通人,我们也就不能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我们应该从当时的形势上来认真分析刘邦的做法。

当时,刘邦已经拥有了很强大的实力,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了,他已经是一个可以问鼎天下的一方诸侯了。虽然被项羽打败,但他的军队还在,根据地还在,只要他能回到自己的地盘,收拢败兵,就可以从新再来。

被打败的刘邦深深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只想快点跑,只想活命,他顾不上其他人,甚至是他自己的亲人。因为他有自己的野心,有自己的抱负,他是要问鼎天下的人。他必须活下来,才能有希望。这便是,欲成大事,不拘小节。

为逃命踹亲子、为避战让敌啖父;一代开国帝王,竟能做出如此之事

事例二:为避战让对手吃自己的爹

还记得刘邦另一个臭名昭著的故事,说是项羽抓了刘邦的亲爹,逼着刘邦出战,说如果刘邦不出战,就将他爹给煮了。如果是普通人肯定是救父心切,派兵去救了。但刘邦不一样,只见他说了一句“吾父即汝父,汝若烹吾父,幸分吾一杯羹”便扬长而去了。意思就是说,咱俩是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把我爹煮了,不要忘了分我一碗汤喝。面对自己的父亲能说出这样的话,也就只有刘邦了。


为逃命踹亲子、为避战让敌啖父;一代开国帝王,竟能做出如此之事

这件事其实也能体现出刘邦的不拘小节,他为了守住自己的阵营,不惜说出那样违背伦理的话来,也确实是不可思议了。

总得来说,刘邦这个农民皇帝算是最特别的了,他深刻明白自己的大事,志向。所以他就不会去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或者是对他不利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