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部新區800餘條道路取名 這些名字你看怎麼樣?

道路命名是件大事,它不僅能夠發揮道路指位功能,更是城市名片,展現城市的氣質、性格與內涵。

命名六大特色

臨山區域以龍泉山特色植被為名,望山廊道以龍泉山山峰、山谷為名。

臨沱江軸區域,以東部新區水系、沿岸大地景觀主題花卉、特色水生植物等為名。

體現為重要景觀道路,以道路景觀植物為名,並結合“南北為果、東西為花”強化道路指向性。

體現戰略定位的區域,以戰略功能為名;體現重大功能承載的區域,以標誌性建築為名;產業集聚區以特色產業功能為名。

重要區域性道路以歷史建制為名,彰顯東部新區兩千餘年的深厚底蘊;文化集中區域,以文化遺址名稱為名;文化輻射區以文化遺址名稱命名輻射範圍內文化、商業及生活區域。

生活服務區以特色風俗、鄉愁民風等為名,並結合城市功能和小街區交通組織方式拓展命名。

成都“東進”如火如荼,一個跨越了龍泉山的新區正拔地而起。根據規劃,到2035年東部新區範圍內共計將有超過800條道路。而隨著東部新區建設的加快,一些道路已在建設之中或者已經建成。

那麼,這800多條東部新區的規劃道路,將各自擁有什麼樣的名字呢?

1月14日下午,成都市東部新城辦召開東部新區規劃道路命名宣講會。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從去年開始,成都市東部新城辦牽頭,空港新城管委會、簡州新城管委會、淮州新城管委會、簡陽市配合,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開展了“東進”區域規劃道路命名研究工作,已編制形成《東部新區規劃道路命名導則》(以下簡稱《導則》),並繪製出東部新區街道規劃圖。

在《導則》中,這800多條規劃道路如何取名、以怎樣的原則取名,有了明確的規範。

宣講會現場,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唐鵬還對《導則》進行了解讀。

1 道路命名

“體現城市歷史和文化內涵”

《導則》的範圍包含了空港新城、簡州新城和淮州新城分區詳細規劃確定的城市道路,包括快速路、主幹路、次幹路和支路。在《導則》中,快速路、主幹路形成了建議命名;次幹路、支路則形成了“通名建議+專名詞庫”的命名索引。

事實上,道路命名是個嚴謹的過程,需要一個法定化的程序,包括申請、審批、公示等等。據唐鵬介紹,此次繪製的東部新區街道規劃圖中出現的道路名稱,只是依照規範和諸多考量形成的建議名稱,而非最終版本。“我們現在正在向市民徵求意見,徵集新的道路名稱及詞庫”,他表示,由於大多是待建的規劃道路,還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完善路名。而此次《導則》的編制,主要是為東部新區的道路命名給出一個規範。

對於這一命名的規範,唐鵬表示,最重要的是先要明確命名的意義。“當今互聯網時代,道路名稱不僅僅是提供交通地理上的信息,更要體現一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因而東部新區的道路名稱,不僅要體現“未來之城的城市之美”、“彰顯天府文化和城市歷史傳承”,還要“凸顯地域特色,反映城市特質”。

有幾個原則需要在東部新區的道路命名中體現出來。唐鵬介紹,首先要體現東部新區的山水特色,彰顯公園城市的特色。要通過道路名稱銘記成都市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之變,體現“東進”的時代精神。其次,東部新區道路命名還應與成都老城區路名保持體系上的一致,以及充分結合東部新區的城市功能佈局、順應路網體系、符合交通組織方式等等。

2 突出特色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根據《導則》,道路名稱一般為3~5個字,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專名,主要顯特色,比如興航東巷的“興航”;第二部分是方位詞,主要顯區位,比如興航東巷的“東”;第三部分是通名,主要顯功能,比如興航東巷的“巷”。

那麼,怎麼將名字取得有特色呢?

“我們邀請了很多專家,也徵求了各部門的意見,最後確定了東部新區道路專名應該突出六大特色”,唐鵬介紹,這六大特色是“山、水、景、城、文、人”,讓東部新區的居民能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尤其是記得住鄉愁”,他說,雖是新區,但也有曾經鄉村的一些肌理、一些地名、一些歷史,能夠通過地名在城市中顯現出來,讓鄉愁延續。

他舉了幾個例子。

例如六大特色中的“山”。臨山區域以龍泉山特色植被為名,望山廊道以龍泉山山峰、山谷為名。如簡州新城眺望滴水巖的道路就命名為滴水巖街。

再如“水”,臨沱江軸區域,以東部新區水系、沿岸大地景觀主題花卉、特色水生植物等為名。比如淮州新城臨沱江道路命名為清溪裡。

“景”的特色,體現為重要景觀道路,以道路景觀植物為名,並結合“南北為果、東西為花”強化道路指向性。比如空港新城臨生態區域道路命名為海棠街。

“城”的特色,則需要體現戰略定位的區域,以戰略功能為名;體現重大功能承載的區域,以標誌性建築為名;產業集聚區以特色產業功能為名。如空港新城穿過天府國際機場的道路命名為凌雲大道。

再如“文”的特色,體現為重要區域性道路以歷史建制為名,彰顯東部新區兩千餘年的深厚底蘊;文化集中區域,以文化遺址名稱為名;文化輻射區以文化遺址名稱命名輻射範圍內文化、商業及生活區域。如簡州新城重要南北向道路命名為武康大道。

“人”的特色,則是生活服務區以特色風俗、鄉愁民風等為名,並結合城市功能和小街區交通組織方式拓展命名。如淮州新城東嶽村附近道路命名為東嶽廟街。

3 通名規則

保留成都特色通名“裡、堤、坊”等

《導則》還提出,構建層次分明、指向明確的通名規則。

唐鵬介紹,成都老城區現有道路名稱一般以路、大道/道、街、巷等作為通名,路、街、巷佔總樣本97%,並保留沿用了許多歷史上的通名用詞,例如裡、堤、坊等。

在這一方面,東部新區的路名採用大道、路、街、巷等為通名,同時保留成都特色通名“裡、堤、坊”等。總體根據道路的功能和等級,形成一個通名標準。

“路”、“道”強調交通集散、連接功能,應用於交通性道路命名,如空港新城交通性道路南山路、蘆葭大道;“街”、“巷”強調生活配套服務功能,應用於生活性道路命名,如淮州新城生活片區的定興街、花園巷。此外,充分體現慢行優先,慢行道命名充分借鑑筑波新城慢行道命名方式,採用通道、廊等為通名。

具體而言,例如東部新區的道路等級為“快速路”的道路,其通名為快速路;道路等級為“主幹路”的道路,通名為大道、路;道路等級為“次幹路”的,通名為街;道路等級為“支路”的,通名為巷、裡、坊等;道路等級為“慢行道”的,通名則為通道、廊、梯等。

另一方面,《導則》還提出構建差異分類、凸顯區位的方位詞組合規則。

“比如玉林片區,早已形成一個成熟的生活片區”,唐鵬表示,那麼這一區域的道路名稱就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因此為了形成特色主題片區,《導則》提出了在2~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結合街道場景營造,延續成都用詞習慣,採取方位詞(東南西北/上下中正)和次序詞(一二三四)組合的方式,拓展片區道路命名。如天府國際機場周邊區域內命名為空港東街、空港西一街。

東部新區道路取名詞庫已有1014個詞彙 等你來擴充!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導則》通過挖掘東部新區“山、水、景、城、文、人”六大文化要素,以快速路、主幹路為界,將三區劃分為16個分區,其中空港新城5個、簡州新城5個、淮州新城6個。

“我們還通過提煉各分區的自然地理、行政區劃、歷史文化、主導功能等詞彙,創建了路名儲備詞庫”,唐鵬告訴記者,詞庫包含山峰名稱、水系名稱、花果景觀、鄉愁記憶、居民生活、歷史遺存、公服設施、主導功能、民俗名人等9類,共計1014個詞彙。

比如,山峰名稱包括紅山頂、谷山、馬心山、上松嶺、蜂子巖、滴水巖等等;水系名稱包含環湖、海螺、絳溪、石盤、長河、環溪等等;鄉愁記憶名詞包括丹景、新民、庫沿、核桃、深洞、石佛、方井等等;主導功能名詞包含了創新、凌霄、空港、白鷺、勝遇、公園、鯤鵬等等。

這些詞怎麼用呢?《導則》建議:各新城按照對應分區選擇相應種類詞彙進行道路命名;道路命名中優先選擇周邊歷史遺存進行命名;道路命名按照“山、水、景、城、人”順序進行選詞;在各分區人文或產業集中區以“主題詞”進行系列道路命名;具體命名時按照大眾的習慣對詞彙進行優化調整。

記者瞭解到,目前,東部新城辦正針對東部新區規劃道路命名公開進行意見徵集。“我們希望通過市民們的建議,詞庫得到擴充,或者得到道路名稱更好的建議。”東部新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道路或許曾是鄉村、有過寶貴的歷史記憶,或許此處曾經的居民有著珍貴的回憶,也希望市民們能夠多提供一些取名的新點子。(記者 王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