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班約有10個學生是老師的重點,內行的家長,總會為孩子爭取資源


每班約有10個學生是老師的重點,內行的家長,總會為孩子爭取資源


上海的語文特級教師張老師,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她在班上選了6名成績接近的學生——中等水平、分數差在1-2分之間,在心裡面把他們分成兩組。然後對其中一組的3名同學,逐一進行了單獨的談話:傾聽他們學習語文中的困難,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告訴他們很有潛力。


而且,談話之後日子,張老師還會經常在課堂上,用目光和他們進行友善、信任地交流,有時還會走到他們身邊,用手輕輕拍拍他們產肩膀。


接下來 “奇蹟” 出現了:在接下來的3次考試中,有過單獨談話的3名同學,比另外3個人,每次成績都要高出5-7分不等。


在這之後,張老師補上了對另一組3位同學的“福利”。結果,在其後的考試中,這3人成績很快追了上來,6人又恢復到了最初差不多的水平。


一、“互悅效應”與“縫隙時間”


學生們從老師和自己的單獨談話中,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的“好”,也會發自內心的想對老師“好”。這就是心理學的“互悅效應”。


人們總是喜歡喜歡自己的人,人們也總想對喜歡自己的人給予相應的回報。


對學生而言,對喜歡自己的某個老師的回報,就是喜歡這個老師。喜歡這個老師,這門課的成績也會有所提升,即使他並沒在這門課上額外用功。


原因是:由於對老師的喜歡,學生會對該老師所說的話,會更在意、更敏感。另外,該老師和其任教的學科,會更多地佔據學生大腦的“縫隙時間”。所謂“縫隙時間”就是我們主觀上什麼也沒想,大腦處非工作狀態、完全“自由馳騁”的時間。


這種“縫隙時間”,我們每次人都會經常有,工作中間歇的時間、休息的時間、入睡或起床之前的時間等。但這種“縫隙時間”,大腦往往並不是一片空白,經常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問題會無意識地浮現,比如你熱戀的戀人、你摯愛的孩子、或是你剛買的新鮮物件……


每班約有10個學生是老師的重點,內行的家長,總會為孩子爭取資源


喜歡的老師、以及他所教的知識,會更高頻率地佔據孩子大腦的“縫隙時間”,無形之中對相關知識記憶、思考得就會更多,成績就會變好。


二、老師“腦子裡的學生”,只有10名


這種在教學中“互悅效應”的案例屢見不鮮。


我女兒在初中前一年多的那段時間,數學成績一直很一般。大約初二的某次考試,我發現她進步很明顯。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有一次考試,女兒忘了帶手錶。當時,新換的數學老師正好是巡考老師,發現我女兒沒有戴手錶後,就把自己的手錶借給了她……


這件事讓我女兒很受感動,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我與她的一次聊天中,問她哪個老師給她留下的印象最深,她回答說是這位數學老師。


從借表這件事開始,女兒與數學老師開啟了“互悅效應”,數學開始逐漸好起來。


每班約有10個學生是老師的重點,內行的家長,總會為孩子爭取資源


這似乎有點神奇,不需要老師特別的輔導、重點的培養,老師稍微額外的關注和關愛,就能喚起孩子學習的動力。


但老師能對班級裡每一個孩子,都給予這種額外的關注和關愛嗎?


答案是:通常情況下不能。


管理學上有一個“管理幅度”的概念:大腦能有效瞭解、掌握、時刻關注的人員一般會在10個左右。管理人員的大腦能裝10個被管理對象,老師的大腦也就只能允許10個學生經常光顧它的“縫隙時間”。


這10個學生,可稱為老師“腦子裡的學生”。


三、一個有趣的實驗


在一個班上,學生通常會有三、四十外。一般來說,班上的前幾名或最後幾名,都是老師天然的關注對象,他們至少會佔10名中的6、7名,怎樣成為剩下的那3、4名?


先分享一個心理學家大衛·斯托梅茲做過的一實驗:


在一家飯館裡,他安排侍者在遞給客戶賬單時,做一些區別性的行為,隨身帶上一些糖果,測試這對客戶給的小費金額是否有影響。


在第一組,就餐的人非常不走運,他們在侍者遞上的賬單時沒得到糖果。在第二組,侍者遞賬單時會給就餐者送一些糖果,這種簡單友善的示好行為讓侍者多收穫了3%的小費。第三組的侍者在遞賬單時給就餐者兩顆糖果,結果他們得到的小費比第一組高出14%。


整個實驗最有趣的部分出現了。第四組,研究人員要求侍者在遞賬單時送給就餐者一顆糖果,在他們轉身要離開餐桌時,再從口袋裡掏出一顆給就餐者。第四組收穫的小費是怎樣的呢?


比第一小組增長了23%!


每班約有10個學生是老師的重點,內行的家長,總會為孩子爭取資源


四、給老師的“糖果”


我們曾在一公益講座上,跟家長們分享過上面的故事。一個善於學習的小學家長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當時這位家長的孩子,英語學得不是很好,對英語興趣不大,英語老師自然也對這個孩子關注不多。家長學習了“互悅效應”後,就想利用它來解決這一問題。


正好那時,語文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XXX》,要求寫一個人物,可以是親人、朋友、老師、家長等。家長靈機一動,就建議孩子寫英語老師。


由於,孩子語文學得很好,作文寫得非常不錯。家長就發微信給英語老師,說孩子特別喜歡她,連這次作文寫的都是她,接著把這篇作文拍照發給她(第一顆糖果)。英語老師看後很高興,表示也很喜歡這個孩子,如果在學習上再怎樣怎樣就好了(“互悅效應”開啟)。

每班約有10個學生是老師的重點,內行的家長,總會為孩子爭取資源


這樣就結束了?沒有,還有第二顆“糖果”呢!


家長告訴老師說,孩子其實挺愛學英語的,也非常喜歡聽老師講課,還經常在家裡模仿呢!


接著就將提前錄好的、孩子模仿英語老師講課的一段小視頻發給了老師。英語老師一看,還真有模有樣。自己的講課竟然這麼受認同!擱誰也都會高興、也都會喜歡對方是不是?


從此,這孩子也成了英語老師“腦子裡的學生”,對英語開始感興趣,成績也不斷提升。


<code>【輔你做更好的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成長。我們彙集上海數百位教育專家(同時是成功家長),給您分享有效的教育經驗、方法、理念和思想。】/<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