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大罐让马未都激动的跪下

有统计称:如果大英博物馆每年都把展出的藏品更换一遍,需要一百多年

才能全部展完。

大英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介绍语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大和最悠久的文明”

对于喜欢收藏喜欢中国文化的人来说,到了英国不可能不去大英博物馆,不可能不去“看望”一下33号展厅里的中国文物,包括马未都先生。马先生对大英博物馆向往已久,但直到世界级的大博物馆基本都去过了,才轮到大英,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为何?马爷说了:若实在需要一个理由的话,用中国传统说法这叫压轴!

  

马先生参观大英博物馆前,心里早已打好了草稿,有几件珍宝是一定要细看的,其中就包括——

 宣德景泰蓝大盖罐

马未都曾说:我曾经在多本书上看见过这只宣德景泰蓝大盖罐,看看尺寸知体积,虽能想象也仅限于想象。在中国馆中,当我远远地看见这只大盖罐时,想象才变得实际,此罐尺寸之巨,虽有心理准备,仍难免心中称奇。

  

景泰蓝是个民间俗称,学名叫掐丝珐琅。其实,学名只在学术界写文章用,民间及口语亦称景泰蓝。按明朝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之称谓,景泰蓝也应诞生在景泰年间,但恰恰与众不同,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诞生,早在元朝已引进中国,不过是在景泰年间得景泰皇帝青睐而名声鹊起。

  

明代以前的景泰蓝少有体积能与此罐抗衡的。由于铜在明代仍是钱币的用材,用如此之多的铜制作景泰蓝显然价格不菲。在大英博物馆,这只大罐陈设位置如此之低令我诧异,问其原因,专家告知此罐太重,放在高处恐不安全。

  

面对心驰神往的宣德景泰蓝大罐,我单腿下跪,与之合影,了却久远的心愿。此宣德大罐用彩强烈,尤其使用了景泰蓝罕用的黑彩,观之有厚重之感;其红彩色重,较一般红色深沉,配上大面积黄彩,让景泰蓝的蓝色基调反而不甚显现。尤为重要的是口沿处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监造”两处内外重复款识,罐内又重复镌刻一遍,表明了此罐为宣德皇帝独享,可见当年皇帝也是酷爱此物。

  

马未都单腿下跪,与之合影,了却久远的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