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再读《西游记》,会有什么样的感悟?

醉墨客


初读不识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人到中年再读《西游记》依然新鲜如故,百读不厌,这是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世上文学作品何止千百种,然能像《西游记》一样历久弥新,依然喜爱的作品未必有多少,这大概就是名著的魅力。除此之外,中年再读《西游记》更有了一种别样的味道在其中。小时候看西游记就是喜欢看个热闹,就喜欢看猴子那个闹腾劲,就喜欢看猪八戒呆萌呆萌的傻劲,就喜欢沙和尚老实巴交傻乎乎的样子。而且对啰哩啰嗦的唐僧很是讨厌,里边的妖魔鬼怪从来没觉得有多么恐怖可怕,只是觉得这些妖怪都那么蠢笨,心中总会产生疑惑,为什么逮住唐僧后不马上吃了唐僧而非要先关押起来呢?真是替妖怪捉急。

那时候真是少不更事,看《西游记》只是浮于表面,未能理解《西游记》真正想表达的含义。在有了一番人生阅历之后再读《西游记》关注点已不再是打打杀杀热热闹闹的情景,而会更多的去关注师徒四人遭受到磨难以及他们那种坚韧不拔、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用他们的精神来鼓励自己勇敢的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曲曲折折。

我想人这一辈子何尝不是经历磨难取经的过程。唐僧师徒取的是佛经,而我们取的经名字叫幸福。人到中年,人生已然过半,在这个阶段或许是背负压力最大的时期,上有白发苍苍耄耋父母,下有儿女需要供养,身体业已开始走下坡路。这个年龄段正是负重前行的艰难时期,急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持来让自己获取勇气。我想《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恰恰可以给中年人带来共鸣!

唐僧师徒一路取经的过程不正是中年的我们负隅前行的过程吗?初读不识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啊!


郑非梦妙文


86版的西游记可以说影响中国大部分的75.80.90后的人,截止今日最小的99年的也已经成年。小的时候,记得那时还是17寸的黑白电视机,在我们老家根本好多人应该还知道彩电是什么东西,一直到90年代末集市上出现了一种彩色的塑料片,蒙在电视机的屏幕上,这在当时可是让我开心了好久,虽然不是很清楚,等到再看西游记就是另外一种期待了。


从周末到寒暑假,西游记基本上贯穿了我的整个儿时生活,那时候看西游记只是单纯感觉孙悟空好厉害,会72变,筋斗云,大闹天宫,各种救师傅,猪八戒只知道吃,沙和尚只知道挑担喂马,唐僧老是被抓跑,当时我甚至有种感觉,唐僧是不是故意被抓用来锻炼猴哥的呀,哈哈哈,六小龄童老师塑造的经典形象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中。

等我再大一点,随着社会一天天的进步,逐渐有了彩电,电脑,手机。再看西游记有了太多的选择,有动画片版本,张卫健版,陈浩民版,一直到那个最鬼畜的电视剧和最经典电影出现,我想大家应该都猜到了“大话西游”和“西游记后传”,大话西游在当时是完全颠覆了我对原版西游记的认知,搞笑无厘头又肉麻,那句经典的一万年时至今日依旧在传唱,后来才知道大话西游才是真正符合小说原著的,这是后话。那部鬼畜的无限循环动作的西游记后传,剧情很不错,但是动作重复让人很无语。





在后来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工作了几年,某天不经意间看了几集西游记,又关注了几个西游记的公众号,完全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以前看不懂,现在也依旧看不太懂,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认知,没人知道作者的真实想法,我们只能从原著去探究,吴承恩是一个官员,他写的小说很大程度应该也是映射官场的事情,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而已。如果说86版的西游记是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经典的话,那西游记后传完全是剧情完美的演绎,这里面的孙悟空符合原著中猴哥的真实形象,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西游记后传不管是从前往后看还是从后往前看,剧情都是行得通的,不得不佩服编剧的用心。


时隔一段回首再来看西游记,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觉,已过而立之年,感触也是越发的强烈了。猴哥虽然不是西游记里面最厉害的,但是他永远都是每一个人心里的大英雄。


嗨小明同学


很高兴能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到中年再读西游记,我想应该有这些感悟吧!

1.原来自己坚持的,不一定都是唯一的正确。取经路上,就算我猴哥拼命打死无数妖魔鬼怪,只要到了西天,一路吃过来的八戒照样升官发财。所以,不做事不行,太拼命肯定不对,跟着走吧。

2.难道只有到终点才算是胜利吗?八戒一路总在盼望着分了行李各奔东西。我想如果他找个小村娶个猪嫂,未尝不是快乐的事情。何况唐长老?

3.来头大,背景厚又能怎样?取经的哪一个不是曾经的风云人物?不是照样要冷饭,睡凉炕?弄得好像谁没见过世面似的。

4.小人物永远是背景、道具和牺牲者。做不了主角,就赶快离开。主角的戏,和咱们没关系,他爱去哪里去哪里?关我箪食!😱

5.你拼命的努力不过是别人随手的设计,你居然还没有抵抗的能力!什么八十一难,就是考验考察各位的题目,完不成根本不可能,你见过唐长老少过一根头发?

6.女人缘就是女人缘,改不掉!小鲜肉招惹大美人,猪头三也有妖精喜欢,你说谁幸福?


医健连心


引用樊登老师的演讲。

成年后再读《西游记》的心得,很有新意。

《西游记》压根儿就是唐僧个人的一个修佛的过程。

孙悟空代表了唐僧那颗不受约束的心。此外,孙悟空有72般变化,我们的心也有72般变化,可以去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孙悟空的所有本领就是我们不受约束的心的特征。这颗心的力量很强大,破坏力也很可怕,所以才会出现紧箍咒,为的就是约束那颗心。

而猪八戒代表的是唐僧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欲望。猪八戒看到美女,美食,金钱都会犯错。可是唐僧并不会去管八戒,也不说他,我们对自己的欲望犯下的错误总是会比较宽容一些。

而沙僧呢,他只知道干活儿,挑着担子无怨无悔,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但是很无趣,他代表的就是唐僧的理性和逻辑。

白龙马则代表的是唐僧的意志。无论团队中的其他人表现如何,是精诚合作还是闹着散伙,白龙马都是一定要去取经的。

孙悟空和牛魔王曾经是好兄弟,都是山野的妖怪,无法无天。但是孙悟空跟着唐僧去西天,一路修行,最后成为斗战胜佛。牛魔王还是原来的心性,所以他未能摆脱妖怪的身份。

在《西游记》的最后孙悟空修炼成佛,对观音道:菩萨,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怎还带紧箍儿,你还念什么紧箍咒约束我?趁早念个松箍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再去捉弄他人。

菩萨说: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得道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孙悟空局手去摸,果然没了。



通辽有约


中年以后才明白,《西游记》中的四个人物其实代表了男人这一生的四个阶段。孙悟空代表着我们的第一个人生阶段,此时我们处在青少年时期,这时的我们纯洁善良,相信正义,一腔热血,敢爱敢恨,敢打敢拼,无所畏惧。我们理想远大,当然往往不切实际,也目中无人。这个阶段我们免不了吃亏上当,屡受挫折,也不断积累经验。

猪八戒是我们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此时我们已通晓了人情世故,渐渐磨圆了梭角,已经适应社会,左右逢源,长袖善舞。也难免变得世俗,追求物质,也艳羡美色。

沙僧是我们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此时的我们已步入中年,事业已稳定,已没有了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踏实工作。这时期我们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家庭的重担,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付出着。

唐僧是我们人生的第四个阶段,此时我们将步入老年,到了这个年龄变得不急不躁,清心寡欲,四大皆空。但愿不像唐僧那样啰嗦才好。


一叶飞鸿的文字


人到中年重读西游记,我觉得最深的感悟就是有背景好办事以及莫冲动,谁谁背后说不定都有一个你惹不起的存在。

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对各种社会现象也见识颇多。对于社会的现象,会有一个更本质的认识。重读西游记,会引发许多的共鸣,我觉得其中最大的共鸣莫过于对于背景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就是磨去了年轻的冲动,更能考虑事情深层次的原因。不再像年轻那样幼稚,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凭借自己的努力什么目的都可以达到。

2就是更深刻的认识到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背景好办事。





历史应该有趣


《西游记》与《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并成为中国四大名著,恐怕读过书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的。西游记作为一部神话小说可以说是最受中国人欢应的,尤其人们对《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倍加推祟,更何况民间已流行多年,作者收集整理进行文学再创作。

要说西游记里的故事人们可以讲个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然而,每读一遍,就有一遍新的收获或者也可以说是每读一遍就有一遍新的理解。

一,树立坚定的信念。

唐朝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没有坚定的信念,恐怕是不成的,历史中的玄奘取经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至于神话中的唐僧也是基于这个民间传说。唐僧的意志力则是取经团队的意志力,虽然其中加杂着八戒几次要分行李,路上的千辛万苦,都没能打消取经团队的取经的愿望。

二,不辞辛苦,开拓创新,克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取经团队为了取回真经行程十万八千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悟空为了逃出敌人的魔掌,使出了浑身解数,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在狮驼诚都被装入笼屉之中,就为了取回真经。

三,要有使命感,勇于担当。 懒惰,推卸责任,添油加醋,曲迎奉承,私心较重,耍小聪明,恐怕这不知是猪八戒一个人的行为吧?在历朝历代,这种人是很多的,阳奉阴为,人性的另一面暴露无疑。

四,中城老实,脚踏实地,主要体现为沙僧,他一直勤勤恳恳地挑着担子,从不作声。

五,聪明灵利,活没少干,罪没少受,最后还落个意念不专一,真假悟空。悟空是个聪明灵利,爱憎分明,做事认真,有始有终。却总被唐僧用金箍制约着放不开手脚,在三打白骨精里最明显。

六,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服务性职业。

小白龙化作唐僧的座骑,千里行走,却始终不出声,直到灵山也没有抱怨一声。

最可悲的是一路走来,行程十万八千里,克服重重困难,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也只有白骨精被悟空打死,其于的要么是菩萨的座骑,要么是佛主的娘舅,或者是某个神仙的家童,最后到了佛祖的圣地,还是把吃饭的家当送人了。当然西游记里面有不少是宣扬佛教的,什么佛法无边,因果报应等,这些是与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我们在阅读时,应加以甄别 ,不能笼统地去吸收。


月夜浔阳


总是自然而然地拿它与生活作比较,关注的重点也不再全是主角,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多的配角。

配角才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主角总是能人所不能,是区别于普通人的,普通人唯有在书中的配角身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书里书外,有时境况是如此的相同。看师徒四人西行,看的是人际关系,做人做事,宗教竞争,国家法度,天道人道。



武当山上一棵松


人到中年再看《西游记》,到觉得那个孙悟空就是我自己。幼小的时候,父母说我是涨大水冲来的,我深信不疑,如果父母说我是石头里面爆出来的,我又会如何呢?

上了小学,初中,感觉水平已远胜父母,判逆之心由此而生,除了体力久佳.还会怕谁?读完高中,虽然戴上了“紧箍咒",但那种对未来的信心,“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无不显露于言表。

进入了社会,才知道自己什么事都摆不平,都要求“菩萨"。随便做点什么都要听师傅的,那怕这个师傅能力平庸,不听还不行。还要与一帮平庸的师弟(个别也有好的)在一起。最最可气的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脱“如来佛"(政府)的手掌心!归依佛法,才能尚终。

可恨的吴承恩!


一群钱奴


中年看西游,方知是一部寓意丰富、深不可测的奇书,才知《西游记》的相关影视作品,只是呈现了其中热闹可感的部分和大致框架与主要情节。原著中的若干诗词文字,才是真正的点晴之笔!

历经磨难,先修人身,修心践行,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诚感天,精进动地,修行悟道,成仙成佛,修成正果。

以前,喜欢《红楼梦》,如今,更爱《西游记》。后者当在四大名著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