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級追及問題有多難?看完解答過程和步驟,你就明白

六年級的題目其實現在有很多已經很困難了。網上曾流傳過一個段子:家長很嚴厲地教育孩子一般是在三年級以前,三年級以後家長基本上都是和顏善語地和自己孩子說話,因為三年級以上的很多題目家長都不太會做。何況六年級的題目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看看六年級的追及問題有多難。

6年級追及問題有多難?看完解答過程和步驟,你就明白

有兩個人同時在行走,一個走得快,一個走得慢,當走得慢的在前面的時候,走得快的過一段時間就能追上他,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追及問題"。只是這是按照通俗易懂的話來講的。走得快的在一段時間內,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離,計算兩者之間的距離之差。

現在給出一道例題:甲、乙兩車相距90千米,兩車同時同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駛4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駛66千米,問經過多長時間乙車才能追上甲車?這類題目解題一定要畫出線段圖。畫圖對於解決追及問題非常有用,可以直觀清晰地表示各個數據之間的相互關係。

6年級追及問題有多難?看完解答過程和步驟,你就明白

從線段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相距90千米為兩車的距離,甲、乙兩車同時同向行駛時,乙車除了每小時和甲車相同的速度外,還比乙車每小時多行駛66—48=18(千米),也就是說,乙車以每小時18千米的速度在追趕甲車。公式:路程差的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可以求出來。

也就是90÷(66-48)=90÷18=5(小時)。這類追及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要用到畫圖的方法來解決。現在這類追及問題單單看題目可能會有一定理解,但肯定沒有畫圖理解那樣簡單直接。可能有些孩子對於追及問題感到很頭疼,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去解決的時候,老師就可以讓孩子去畫線段圖來解決這類問題。

其實追及問題都是差不多的,只要掌握了具體的方式,其他遇到的問題都是換湯不換藥,都是差不多的解法,老師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平時的作業中,看到一道題不是單純地去解答它。當然,解答一道題是必須的,在解答過後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要想這樣的題目出題者還會怎樣出,要站在出題者的角度去思考,然後再去解答,這樣就能在下次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時,就能夠胸有成竹了。


再來看一道題目:兩輛汽車從甲地運送貨物到乙地。大貨車以每小時行駛36千米的速度先出發2小時後,小貨車以每小時48千米的速度追趕,當貨車追上大貨車時,大貨車已開出多遠?

首先要理清楚各個變量之間的關係。要求大貨車開出多遠就要先求出追及時間,再乘上小貨車的速度就能夠求出大貨車開出的路程了。

(36×2)÷(48-36)=6(小時),6小時即為追及時間,那麼大貨車開出的路程就為48×6=288(千米)。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追及問題中常常會出現的一些公式: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時間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路程÷速度差

追及路程也就是指甲、乙兩者運動時,速度快的一方比速度慢的一方多運動的路程。追及時間也就是指速度快的一方追上速度慢的一方所耗費的時間。這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6年級追及問題有多難?看完解答過程和步驟,你就明白

其實這三個公式只要記住一個公式就可以了,其他兩個公式都是第一個公式的變形,所以噹噹題目中無論給出哪兩個已知條件,求另一個未知量的時候,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列出來的第一個題目就是給出追及路程和速度差,從而根據公式就可以求出追及時間。舉一反三,當題目中給出速度差和追及時間這兩個已知條件時,就可以根據第一個公式計算出追及路程。當題目中給出追及路程和追及時間時,就可以根據第二個公式求出速度差了。

6年級追及問題有多難?看完解答過程和步驟,你就明白

當然很多時候題目會有變形,不單單直接給出兩個條件,求另一個條件,所以對於學生來說,掌握追及問題的變形也十分重要。比如列出的第二道題,雖然題目中沒有明說要求追及時間,但是要解決這道題就必須要先求出追及時間,所以,一定要審題明白,弄清變量時間的關係,看看已知條件,要求什麼條件,然後再去往公式上去套。

撰稿人:朱嘉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