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李莲英的翡翠扳指为何能值2个亿?

去过首都博物馆参观的朋友,不知有没有注意到在玉器展厅里有一枚格外美丽的翡翠扳指。

此扳指颜色翠绿,透明度极佳,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它,就是清末著名大太监李莲英戴过的扳指。



扳指

扳指亦指“板指”,又称“班指”或“梆指”,原为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之短管状饰物。

本是辅助习武的扳指,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羡与效颦,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

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但皆喜佩戴。



由于彰显身份地位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犀角、驼骨发展为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

关于这枚翠扳指,有专家认为价值达到了2亿元。

那么这扳指有什么来头,在到达李莲英手上之前还有什么流传故事?



李莲英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李莲英”是由慈禧为他重起的名。

他是晚清朝廷中的太监总管,陪伴了慈禧50余年,深受慈禧宠信,因而权倾朝野、家财富甲天下,被人们呼为“九千岁”。

李莲英在宫中的50余年间,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慈禧死后出宫。

所以李莲英的这枚翡翠戒指也与恩宠他的慈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陪葬

1908年,慈禧驾鹤西去,李莲英自知失去了靠山,带着巨额财产离开了生活多年的紫禁城,躲了起来。

他死后葬在北京城西的恩济庄,其墓占地二十余亩,随葬品均为奇珍异宝。

这枚扳指也随葬在他的墓中。

1966年,在北京西郊恩济庄六一小学内的李莲英墓被发掘出来,人们在棺椁里发现50多件小巧玲珑、精美别致的陪葬品。

其中就有这枚色泽晶莹通透、青翠欲滴的翡翠扳指。


翡翠扳指最后被考古所转交给了首都博物馆收藏,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

且不说这个翠扳指是否值两个亿,光扳指记录的曾经发生的历史就价值连城。

毕竟这枚翡翠扳指的故事中有慈禧、李莲英和恭亲王三个大人物。

如今这枚翡翠作为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为了这个扳指而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