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健康?財富?地位?幸福其實是...

你覺得,你這一生,有多少幸福的時刻?

你是否絞盡腦汁,也回想不起幾個?

你回想起某件事,你勉為其難地對自己說:這個姑且算一個吧?

幸福真的這麼難嗎?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有生活的時候就有幸福。

可是,誰不是一邊熱愛生活,一邊不想活

看著飛漲的房價,再看看龜速上漲的工資。

你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等有錢就好了。

而現實告訴我們,幸福可以沒有錢,但有錢不一定幸福。


馬雲說他最快樂的時候,是在他當老師的那段時間。

雖然只有91塊月薪,但是他每天都很幸福。

難道有錢人都喜歡這樣裝x嗎

幸福是什麼?健康?財富?地位?幸福其實是...

快樂的馬雲和憋笑的小撒

心理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彩票得主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已經回到了他們之前的幸福感水平——如果他們在中獎前是不快樂的,那他們就會回到不快樂的狀態。同樣地,因為車禍而殘疾的人,在短短一年內就可以回到車禍前的快樂狀態。

我記得在央視主持人康輝寫的書《平均分》裡他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在2008年《聚焦殘奧會》的直播現場,有兩位嘉賓。一位是主題歌演唱者劉德華,一位是主火炬點燃者候斌。候斌在9歲時失去了左腿,在我們眼中就是一位殘疾人。但是他在做客節目那一天,走起路來風風火火。總是微笑的模樣,感染了康輝。除了跳高是他的職業運動項目以外,他還喜歡籃球、游泳、書法、國畫、攝影...他的生活遠比我們健康人豐富,也比我們幸福。當我們習慣地用憐憫、同情的眼光去看待殘障朋友時,或許他們的眼光比我們更清澈,更熱愛這個世界。


幸福是什麼?健康?財富?地位?幸福其實是...

候斌與康輝

以上幾個故事的對比,讓我們看到

幸福和外在的狀態無關,幸福是一種能力。

在書籍《幸福的方法》中,泰勒·本·沙哈爾教授告訴我們,幸福是對幸福的感知力。

提到過年,成年人都覺得沒意思。但是回想起小時候,那時候的過年多幸福啊。一大早穿上早就買好的新衣服、新鞋子。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一起去爺爺家過年。一起放鞭炮,一起守歲分壓歲錢。興奮的一整天小臉都是紅彤彤的。

如果是現在,我們即使聚到一塊,一起放鞭炮分壓歲錢,我們能回到當初那種快樂嗎?我們一年年在長大,可能你賺錢的能力越來越強,但是你幸福的能力一天天在減弱。對快樂的感知力也在減弱。

讓我們不幸福的原因不是不幸,而是對生活的麻木。


麻木的雙手可以用鍛鍊來獲得力量。同樣,幸福的能力也能通過鍛鍊來提高。《幸福的方法》中,沙哈爾教授給了我們四個幸福象限,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擁有怎麼樣的人生態度和行為模式。

及時行樂型

第一種價值觀:現在幸福,將來不幸。

抽菸的人知道抽菸不好,但先抽了再說。

賭博的人知道賭博不好,但先賭了再說。

沉迷王者榮耀的的人知道玩遊戲不好,但先玩了再說。

吸毒的更不用說。及時行樂型,只要眼前的快樂。

但當他某一天需要錢或者需要自己有能去支持一個家庭的時候,他就會後悔今天的行為。


幸福是什麼?健康?財富?地位?幸福其實是...


無助型

第二種價值觀:現在不幸,將來也不幸。

據說,嚴重抑鬱症的人基本上都是無助型。

我記得一位抑鬱症患者說過,他感覺他每天都像是在深海里掙扎。

透不過氣,被黑暗籠罩,陽光也照不進深海,一點希望也沒有。

其實,無助型不是天生的,是我們後天自己學來的。

據說,有一種訓練大象的方法,就是在大象很小的時候,就把他綁在木樁上。小象掙脫幾次都沒有成功以後,它就放棄了掙扎。等它長大以後,它的力量完全可以掙脫,但它還是以為自己掙脫不了。

所以,習得性無助是你可以擺脫的,只是你自己認為不能擺脫。

你可以通過努力,去成為更優秀的人,只是你自己認為自己不配而已。


幸福是什麼?健康?財富?地位?幸福其實是...


忍辱負重型

第三種價值觀:現在不行,將來會幸福。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這種類型,我們一直在等待,等待什麼呢?

等我考上大學就幸福了;等我升職就幸福了;等我創業成功就幸福了;等我...

我們憋著一口氣,每天感覺揹著一座山在前行,忍辱負重。

美其名曰:路漫漫其修遠兮

但是這樣的人,會幸福嗎?答案肯定是不幸福。

為什麼?因為這樣的人,總是在求而不得的煩惱中。

即使他等到了升職,他就會有了新的等待,等待我當CEO就好了。

任何希望通過改變外部的環境來改變自己幸福狀態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你現在可以明白,馬雲為什麼說當老師的時候是幸福的。

因為他的幸福是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努力,都是為了買自己心儀的自行車。

每一天想到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他每一天都幸福。

幸福是什麼?健康?財富?地位?幸福其實是...


幸福型

第四種價值觀:現在幸福,將來也幸福。

馬雲就是這樣的人,候斌也是這樣的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當下所做的一切,都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所以馬雲享受創業時的艱辛,更相信未來的成功。候斌即使失去了左腿,但他更明白當下呼吸著每一口新鮮空氣的幸福。就如托爾斯泰說:有生活的時候就有幸福。

當工作時,享受工作帶來的充實。當休假時,享受休假帶來的悠閒。

不要在工作時就想著再熬兩天就週末了,也不要在放假時抱怨還有三天要上班了。

你不可能回到幸福的小時候,也不能立刻進入憧憬的美好生活。

唯有當下,你可以擁有幸福。


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才能改變我們對於幸福的認知。

鍛鍊我們的專注力,才能鍛鍊感知幸福的能力。不要成為憋著一口氣忍辱負重的人,也不要成為只想夜夜笙歌,不學習不努力的人,更不要成為“我不會”“我不行”“我放棄”自我否定的人,而是要成為即使現在生活艱苦,努力打拼,也能感受到此刻幸福的人。


我是小白同學,熱愛讀書。希望《幸福的方法》幫助你在煩惱中破局,為你的生活帶來改變。

謝謝你的點贊,轉發,關注,我們一起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