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官員上朝人員眾多,位置不夠怎麼辦?看看他們的做法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管是在現代或者古代,規矩都是約束人的一種方式,使大家不能肆意妄為,以免出現亂套的情況。在古時候,皇室宗親制定的規矩非常嚴格,丁是丁卯是卯,稍有不對,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皇帝上朝的情況都覺的非常的威風,但是這裡面也是很有講究的。

古時候官員上朝人員眾多,位置不夠怎麼辦?看看他們的做法

從朝會上來看,一般都分為大朝會和常朝兩種類型,大朝會都是在大節氣中舉行,譬如新年、冬至等,這就相當於一個大派對,在北京的官員,除了一些必要的值班人員,其他的都可以參加,規模宏偉,但是這種朝會是不討論政治的。

古時候官員上朝人員眾多,位置不夠怎麼辦?看看他們的做法

還有一種就是大家常見的常朝,它具體分為早朝和午朝,早朝的歷史在很早就有了,持續了已經3000年之久,史料記載最早的是西周時期,午朝和早朝合在一起就是御門聽政。事實上,在這種朝會上,皇帝一般是不怎麼決策的,隋唐時期有專門的政事堂,這才是真正研究大事的地方,在這裡君臣之間也比較隨和,對於相對的規矩要求不是那麼的高,皇帝也不會非常的嚴格。

古時候官員上朝人員眾多,位置不夠怎麼辦?看看他們的做法

古時候官員上朝人員眾多,位置不夠怎麼辦?看看他們的做法

在上朝期間有著嚴格的規定,有一些人是完全沒有資格站在朝堂之上的,別看電視上黑壓壓一片,那都是符合條件的,不是誰想進就能進去的,就算你是一品大員,如果不在首都任職,也是不允許進入的。明朝時期給每一位上朝著發放牌子,沒有牌的不允許進入,而且每次都有專人負責統計看是否人數齊全,如果官員事先出差,是需要提前請假申報的。

古時候官員上朝人員眾多,位置不夠怎麼辦?看看他們的做法

具體來說,上朝的官員他們的站位也是按照職位的高低來排列的,一般是文官一列,武官一列,在清朝的時候,第一排站的是親王、貝勒,隨後是一品大員,其他的官員依次向後排開,上朝人數非常多的時候,等級較低的就要站在大殿外面了。

古時候官員上朝人員眾多,位置不夠怎麼辦?看看他們的做法

在明朝的時期,對於牙牌和清點人員的制度進行了進一步的規範,保證了該上朝的人嚴格按照要求,禁止了不符合的人亂入,發展到清朝的後期,隨著職位和奏摺制度的發展,一些日常的早朝模式都逐漸沒有了,根據大量的史料記載,官員真正的站位,其實並沒有多麼明確的制度,只是慢慢的,身份高的人站在最前面已經成為了一種默認的事實,他們自覺的按照部門歸屬和級別的高低來進行排位,對於這樣的站位排位,你們認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