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大佬黄金荣晚年为何在“上海大世界”门口扫大街?

晕海的感觉


作为民国时期上海滩三大亨中资历最老的一个,黄金荣可谓旧上海人人皆知的青帮大佬,巅峰时期,就连尚未崛起的蒋介石都曾在其麾下投靠。然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金荣的晚年结局,曾经脚踏黑白两道、左右逢源的流氓大亨,晚年的时候居然拿起了扫帚,在上海大世界门口扫大街。

这样“凄惨”晚年,与黄金荣上海滩流氓大亨的地位实在是不匹配,当时,八十多岁的黄金荣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究竟是何原因,让黄金荣晚年在“大世界”扫大街呢?

扫大街的黄金荣

这一切的缘由,都要从上海解放说起。在上海解放初期,黄金荣迫于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威慑,将自己手下的帮会头目名单转交给了上海地下党,所以当上海解放以后,青帮400多名帮会头目都被政府掌握手中,自然,这些青帮头目再无昔日威风,更没有机会为非作歹。从那个时候起,颇有眼力见的黄金荣就常年宅在家中,过着深居简出、不问世事的生活,顶多出去泡澡堂、搓麻将,享受一下休闲生活。

青帮三大亨

当时的新中国对于黄金荣本人早已经了如指掌,鉴于他在上海解放初期并没有犯过什么政治性的错误,所以对黄金荣采取了“不动他”的政策。

然而,饱受青帮祸害的上海市民,却对于黄金荣那些年在上海干的事恨之入骨,市民们经常给上海政府写信,强烈要求逮捕,甚至直接枪毙黄金荣。迫于群众压力,没过多久,上海市军管会将杜宣定为接管黄金荣的干部代表,派遣杜宣前往黄金龙家中对他进行思想教育。

黄金荣剧照

在杜宣到达黄金荣家之前,上海军管会就已经提前给黄金荣打电话做了通知,让他做好接待军管会军代表的准备。为了恭迎长官,黄金荣手下的门徒,全部穿着白短褂、黑色灯笼裤、黑布鞋,一字排开站在厢房两侧接待杜宣。

黄金荣这次恭迎军代表的架势摆得足够大,不过,已经81岁的他,却是被两个徒弟搀扶着走出门与杜宣前来相见。原来黄金荣以为杜宣此次前来是要逮捕自己,早已经吓得双腿哆嗦、小便失禁,只有徒弟搀扶才能勉强走路。

不过杜宣此次前来,只是警告黄金荣不要轻易出家门走动,也不要轻易在上海寻衅滋事,否则那些地痞流氓有任何事情都要唯他是问。了解了杜宣的来意以后,黄金荣急忙保证自己绝对不会在上海闹事。

黄金荣

这场风波过去没多久,1951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又开始了,上海市政府又收到了大量关于控诉检举黄金荣的信件,随后,上海市政府要求黄金荣写一份悔过书,向上海人民认罪。同年5月7日,黄金荣的《悔过书》在上海多家报刊登报,与此同时,黄金荣为了表现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开始在“大世界”门口扫地,借此来洗清自己的罪状。

许多报纸在刊登悔过书的同时,也刊登了黄金荣扫地的照片,昔日流氓大亨沦落为扫地员的新闻,不仅成为了百姓茶余饭后的笑谈,也对上海的其他地痞流氓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只是昔日的流氓大头目,就这样沦为了扫地员,这样的结局恐怕连黄金荣自己都没有想到。


鸢飞九天2018


因为引起了民愤。

黄金荣晚年扫大街,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上海滩青帮的没落。

杜月笙在解放前夕,就逃离了上海,前往香港。

在临走之前,考虑到与黄金荣多年的情谊,也劝他离开上海。

但是黄金荣以身体不好、不想离开故土为由,留在了上海。

解放之后,黄金荣因为青帮的背景,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因为他多年来用不法手段敛财,又仗着巡捕房探长的名号,不管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别人不也不敢吭声。

好不容易他失势了,百姓当然不买账,天天去上海市政府投诉他。

为了给百姓一个交代,便让黄金荣去上海大世界门口扫大街,并拍了一张相片作为悔过的证据。

可实际上,黄金荣一共也没扫几次大街,没多久就去世了。

不要以为黄金荣晚年有多凄惨,他身边的人虽然一一离他而去。

但是解放之后,他的黄金荣大戏院依然在营业。

所以黄金荣的晚年只是没有当初的势力,但是生活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依然是纸醉金迷。


十点历史君


临近上海解放的时候,杜月笙携家带口逃往香港,曾经找到黄金荣,准备带他一起到香港去。黄金荣说自己年事已高,就算死也想死在上海。当时的黄金荣已经80多岁了。杜月笙也没有强求。所以黄金荣就留了下来。

解放以后,黄金荣作为黑社会头子,历史上还有工人阶级的血债, 处境确实很微妙。但其实,共产党考虑到稳定上海局势的需要,其实并没有对黄金荣进行镇压。上海当时一片萧条,百废待兴。黄金荣和杜月笙这样的人,虽然是黑帮出身,但是在上海的关系门路很广,能够联络很多人,对于恢复上海的经济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共产党其实对他们非常客气。不光是对黄金荣,对杜月笙也是如此。杜月笙匆忙离沪,没有来得及将上海的财产处理完毕。解放以后,他派自己的大儿子到上海处理财产事宜。共产党没有进行任何阻拦,还主动向他提出,希望杜月笙能够回到上海。

那么那张著名的大世界门口扫地的照片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谈一谈黄金荣和上海大世界之间的历史渊源。大世界是民国时期上海最出名的综合性娱乐中心。是由商人黄楚久创办的。后来黄楚久因为从事投机生意失败,不得不将大世界低价卖给了黄金荣。所以黄金荣可以说是大世界的老板。

其次,让黄金荣在上海大世界门口扫地,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像黄金荣这样的原黑帮分子改造成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黄金荣虽然曾经是大世界的老板,但现在也和普通的员工一样,没有特殊待遇。至于这张照片流传之后,港台地区媒体所做出的解读实际上偏离了共产党的本意。

最后,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黄金荣的这张照片其实是个摆拍。黄金荣本身年事已高,也不可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黄金荣去世的时候,享年85岁。在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这种年纪去世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寿终正寝。而他去世的时候,各种运动还没有发生。自然也不会冲击到他。黄金荣在解放以后的日子,也许在物质享受上面不如民国时代,但是恐怕也谈不上政治迫害。有意思的是,黄金荣其实比杜月笙还晚去世两年。而杜月笙实际上年纪比他小的多。去世的时候刚刚60出头。


用户4325101516


一个曾经在上海滩叱诧风云的流氓大亨,居然在“上海大世界”的大门口扫地。黄金荣,你到底是为那般?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

黄金荣的发迹之路

旧上海的流氓,也是一种职业。从事这份职业的人,脑袋要灵光。擅长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见人说人说,见鬼说鬼话。

黄金荣,天生就是这种人!

他的家庭贫困,少年的时候他就对读书不感兴趣,却喜欢和当地的地痞流氓在一起玩耍。家里人看他不是块读书的料,就送他去画室学习裱画。这个裱画也索然寡味,黄金荣就跑去衙门当捕快。

再之后,他又应聘到法租界总巡捕房当巡捕。于是,他每天跟在法国巡捕的屁股后面,开始各种卖力地工作。

在法国巡捕房,黄金荣如鱼得水,干得风声水起。

他从最初的巡捕,干到便衣,到刑事领班,最后到法巡捕房华探督察长。不得不说,黄金荣真的很有才!各种的吹牛,各种的坑蒙拐骗,各种的黑吃黑,各种的贼喊捉贼等等手法,他黄金荣玩得溜溜转。

所以,满脑子都是鬼主义鬼点子的黄金荣,非常受法国领事馆的器重。他在法国巡捕房华探督察长的职位上,一干就是20年。直到他60岁辞去这一职务后,又被法巡捕房警务处,继续返聘当顾问。

这么看来,这个法国巡捕房离开了黄金荣,就无法运转了哦!

也恰恰是这个合法的身份,给黄金荣在那个黑白颠倒,欺善怕恶的时代,创造了无尽的机会。

黄金荣利用手里的权力,勾结上海滩的各种势力:政客、军阀、官僚、地主等等。同时拉拢并组建自己的流氓团伙,慢慢地,他成为了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

最辉煌的时候,青帮门徒的数量,据说达到1000余人。庞大的青帮在大上海,无恶不作!贩卖鸦片、开设赌场、开跑狗场等。

黄金荣没用几年,就成为上海滩名副其实的头号大亨!

“杜月笙的面子,张啸林的胆子,黄金荣的票子。”

这是当时的人们,对上海三个流氓大亨的评价。可见,黄金荣在这个时期赚足了腰包!

黄金荣做了哪些坏事?

严格地说,黄金荣并不是青帮的人物。

由于黄金荣在黑道白道的地位都很高,与青帮的高层人物又有交往。所以,他在开门收徒时,喜欢自称是青帮老大,与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

上海大亨,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流氓、黑社会头子。欺压百姓的事,绝对没少干!

要说这个流氓大亨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可能我们现在根本体会不出来。但是,在1920年,黄金荣52岁寿辰的时候,蒋介石曾亲自登门为黄金荣祝寿,就可见他的势力有多大。因为,蒋介石也曾经拜黄金荣为师!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三大流氓大亨积极支持老蒋。其中,黄金荣还曾担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少将参议及行政院参议。

在这次武装政变中,黄金荣和杜月笙等带领一批"中华共进会"的匪徒,故意与上海总工会的工人纠察队发生了摩擦。为蒋介石的反革命大屠杀找到了借口,拉开了蒋介石血腥大屠杀的序幕。

在当天,上海宝山路100多名群众,当场被开枪打死,宝山路血流成河!

在政变后3天中,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 很多优秀的共产党人如李大钊,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等光荣牺牲。"四·一二"政变,对共产党人和上海工人欠下数不清的血债,这些都与这位上海举足轻重的流氓大亨,有很大的关系!

黄金荣的自白书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罪恶也终会在阳光下暴露,接受人民的审判,黄金荣也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这个运动的重点是打击土匪、特务、地方恶霸等等。黄金荣,这个大的土匪恶霸就是这次运动的对象。

当1951年开始运动后,黄金荣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上海的百姓们自发跑到黄金荣家的门口,坚决要求他接受群众的批斗。 同时,一封封检举揭发黄金荣的信,送到了市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的办公桌上。领导们拆开信,没有一封不是对黄金荣的血泪控诉!

后来,上海市政府根据有关精神,向黄金荣传达了新中国对他的宽大政策,自知罪劣深重的黄金荣很感激。他知道自己能获得这样的待遇,已经是很不错了。

当年5月20日,上海《文汇报》和《新闻报》上发表了《黄金荣自白书》,黄金荣从文字的角度,表示悔过自新。

结果,这封自白书不断没有平息上海百姓的愤怒,反而引起了更大的愤怒。一时间,"黄金荣可杀不可留!"的口号,响彻在上海滩的每一个角落。

黄金荣扫大街

其实,像黄金荣这样的人物,政府有专门研究过关于他们的处置问题。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如何做好这些青帮大佬的工作,为我们新的政府所用,是那个阶段的方法。不捣乱,不干扰社会治安,老实接受改造, 这样的他们,对恢复上海经济发展有利,对全国的发展也有利。

黄金荣作为上海的流氓大亨,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金荣在晚年的时候,拒绝了日本人的诱惑,没有公开投敌叛国当大汉奸。

可是,黄金荣自己遭孽太多,民愤太重,光一封自白书太苍白了,根本就平息不了民众的怒火。

所以,黄金荣响应政府的改造号召,开始扫大街。黄金荣以这种方式,老实认罪,以求得人民群众在某种程度上的谅解。

这是新中国对他的宽容,也是教育黄金荣自食其力,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不过,政府念其年纪太大,并没有让他真的天天去扫地。扫扫地,拍个照片,做做样子,从此舆论才渐渐平息。不用说,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震慑帮会残余势力,确实起了不少作用。

从此以后,曾经飞扬跋扈、胆大妄为,称霸上海的黄金荣在上海大世界扫地的图片,就成了他人生的经典。

那一年,黄金荣83岁。

两年后的夏天,黄金荣在上海病逝,这个在上海滩大名鼎鼎的流氓大亨,和普通的人一样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三少说:

也许,黄金荣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死后竟然一口棺材的钱也没有。最后还是顾竹轩出面解了围,才让黄金荣得以顺利下葬。

这个,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三少yun


蒋介石毕恭毕敬的给黄金荣磕了三个头,仅仅一年多后,黄金荣扫街照就传到国内外。

其实所谓扫街不过是打卡摆拍,没扫几天,毕竟是八十多岁的人了,扫街照片一出,波及面太广,国内外报纸大肆报道,考虑到影响对当时形势来说具有两面性,所以就停止了黄金荣的“工作”,毕竟当时的政策倾向是宽待为主,安定为主,平稳过度为主,当然,汉奸什么的不在优抚之列,虽有特例,但属少数,比如孙殿英,而黄金荣在上海日据期间,安心做宅男,从不出头,更不给日本人做事,以至于养小弟都费劲。

老蒋的三叩首

想想,反差还真大,就在一年多以前,“委座”还亲自登门拜寿,以表对黄金荣这个“前恩师”的尊重,所以47年黄金荣的80大寿(虚岁)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是黄金荣庆生,二是光耀门楣的庆祝,古今混世界的人能等到最高“元首”登门拜寿的,几乎是没有,太给面子。从心态上来说,黄金荣也需要显摆显摆了,对杜月笙的后来居上,黄一直是耿耿于怀的,正好趁此扬眉吐气。

老蒋也对得起他,把黄金荣扶到正座太师椅后,随便从旁边座位抻个椅垫放到地上,恭恭敬敬的给黄金荣磕了三个头,黄金荣拦都拦不住,连忙说鞠躬足够了,足够了。他俩的前尘往事举国皆知,但是自北伐后,黄金荣就退帖了,再没有什么名义上的瓜葛。

老蒋这姿态表示,事儿过去就算了

啥事呢,暗杀事件,在80大寿的前一年,黄金荣收到一份礼物,700年的野山参黄金荣也舍不得吃,所以就转赠给蒋介石,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心腹、负责送礼的人赵九高是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的铁杆兄弟,为避祸才投奔了黄金荣,时值王亚樵10年死祭,赵九高将人参泡在了无色无味的毒药中,然后晾干才送去蒋介石府邸,但在切片的时候,被人发现人参做过手脚,化验之下黑锅就落到了黄金荣头上。

黄金荣亲自押送赵九高向蒋介石交人并负荆请罪,赵九高被枪毙后,黄金荣又碍于江湖道义去给赵九高扫墓,所以两人之间有些间隙,蒋介石后来也想开了,他也混过社会知道帮派这套规矩,再说当初没有黄金荣,一屁股两肋债的蒋介石没命活着离开上海,趁着黄金荣80大寿,头都磕了,这事就算是揭过去了。

黄金荣自己心结打不开

当然这只是不去香港和台湾的原因之一,黄金荣还是担心清算,时值当时,他也不想过多的掺和到政治中去,当时不单台湾,老蒋在香港也有其人脉和势力,所以台港,黄金荣哪儿都不去。不单如此,45年还有过杜黄联合拆台老蒋禁毒的事情,那事因内战不了了之,谁知道哪天又想起来再另行清算,其实在老蒋心中,杜月笙更遭恨。

上海解放前,李志清“帮”黄金荣搬了次家,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一说是黄金荣自己乐意,毕竟李不老,还有扑腾、享受的机会,总之黄金荣自此,毛干爪净,一文不名。杜月笙跑到香港去,虽然也穷,但是还有点余财,逃命足够了,黄金荣跑到香港谁养他呢,他的“事业”都在上海,他的大世界刚续租10年,那是他最大的家当,这份财产他难以割舍,以至于临死还在念叨,大世界可能保不住了。

杜月笙虽然劝过黄金荣,但是黄金荣顺坡爬,找杜月笙借20万美金,杜月笙当时全部家当估计也没这数,还有一大家人要养,所以没借,事实证明,杜月笙并非不仗义,他死前只有11万美元财产可分。

上海解放后的黄金荣

解放军的接管事务繁忙,但即便这样,对一直宅在家里的黄金荣,军管会也请示过处理意见,刘少奇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给予批示,黄金荣确实罪大恶极,但是别人都跑了,他不跑证明对这个国家,黄还是有感情的,而且在解放之初就将自己几百门徒的名单交给了解放军,有了这份名单,门徒们才没敢乱动,为稳定局势做出了一定贡献,也表达了黄支持解放军的心意,闭门不问外事更是不抱以敌意,我们就暂时“不动他”。

但是上海很多市民并不知道这事,纷纷要求政府法办甚至枪毙黄金荣,听到人民的心声,杜宣受命马上行动起来,来到了黄府,虽然有几十人镇场,但黄金荣还是湿了裤子,连“名义上是孙子,其实是儿子”都跟政府交代了(和儿媳不轨,有了孩子)自称杀过人,绑过票,贩过毒,卖过人,无恶不作,多谢国家宽大给了次机会。后来又在各大报纸发布自白书认罪,诚心改过,扫街这事有两面性,正面意义是让广大人民看到了罪行累累的黄金荣受到了惩罚,另一面,如果下手太重某些可争取力量会彷徨甚至抵触,所以仅仅几天不了了之,国家的大度不是没有回报的,比如李宗仁这类人都是看到国家言而有信才回国的。

如果黄金荣去了台湾可能怎样?

黄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写东西的时候也总是提醒我自己,别总拿别人当傻子,黄金荣之所以不去,不可能仅仅是猜测自己会受到苛待,对自己的位置,黄金荣了解的很清楚,别看蒋介石现在恭恭敬敬的,其实呢:

抗战胜利后的一段时间,老蒋在国内施行了一套稳定政治、经济方面的举措,有一部分都被杜、黄破坏了,即便老蒋既往不咎,但是到台湾再搞这么一出戏咋办,扬刀立威之下,黄是有可能被祭旗的,而且当时港台不比内地,黄金荣并没有根基,他还敢自己圈占围场子?那老蒋可没法放过他。老蒋说的夜壶,说的是杜月笙这类人,其中也包括黄金荣,能被利用的话不会好过,用不上······那就更不好过。

53年,在四大金刚和五虎将这些黄金荣的嫡系势力被清除后,黄金荣完全放弃了保住财产的期盼,岁数大了,长期压力之下,一泄劲人也就完了,高烧无法退热,就这么走了。


古今通史


黄金荣晚年在“大世界”门口扫大街,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上海民众纷纷要求枪毙黄金荣,80多岁的黄金荣为了表示自己悔过的诚意,便在“大世界”门口扫了一段时间的大街。


不过由于当时黄金荣的身体情况较差,劳动改造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长,在1953年黄金荣就因病去世了。


黄金荣这个名字在旧上海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黄金荣出名的时间比杜月笙更早,雄霸上海滩的时间也要比杜月笙更长。


黄金荣能够发家,主要靠着他黑白通吃的手段。


在1892年,黄金荣成为上海法租界的一名巡捕,凭借着在上海帮会中的关系网络,黄金荣在巡捕房混得风生水起,后来更是成为了法租界内华人巡捕的最高长官。


凭借着巡捕的身份,黄金荣在青帮中广收门徒,一时间成为了上海滩最强大的帮会力量。当时上海青帮最大的辈分是大字辈,黄金荣号称天字辈,比大字辈还多了一个横。

在上世纪初的时候,上海租界里的各方势力都要给黄金荣面子,就连后来成为了国民政府总统的蒋介石,都曾经拜在黄金荣的门下。


不过在露兰春事件之后,黄金荣江湖地位开始被杜月笙所取代。


虽然后来黄金荣成立了忠信社和荣社,但是杜月笙依靠着自己会做人的优势,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已经完全超越了黄金荣。

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黄金荣已经接近70岁。在日本攻占上海之后,杜月笙逃往香港,张啸林给日本人当了汉奸,而黄金荣既没有逃亡,也没有为日本人做事。


抗战结束之后,黄金荣已经77岁高龄,由于年龄的原因,黄金荣渐渐地淡出了江湖,主要靠着经营之前的生意为生。


在渡江战役打响后,杜月笙曾经劝黄金荣一起逃往香港,杜月笙在抗战时期曾经到过香港,在香港有一定的人脉资源。


不过黄金荣拒绝了杜月笙的邀请,黄金荣没有离开大陆主要有三个原因。


  • 第一点是:黄金荣的主要财产被儿媳妇李志清卷走,黄金荣的身边只有不动产,这些不动产黄金荣肯定带不走,而且在动乱的情况下,黄金荣也无法将不动产出售。

  • 第二点是:黄金荣一向都比较贪财,他舍不得自己在上海滩的生意,更舍不得在上海滩养尊处优的日子。

  • 第三点是:黄金荣感觉自己的年龄已经80多岁,不想再奔波劳累。


由于国民党退出上海后,上海有很多帮会分子,维持上海的稳定少不了黄金荣出面,因此政府对黄金荣采取了宽大处理。在最初的时候,上海老百姓都认为黄金荣已经逃走,没有人再过问他的情况。


然而到了1951年的时候,黄金荣活着的消息逐渐在上海传开,要求杀死黄金荣的呼声非常高。

黄金荣为了保住性命,先在上海报纸上刊登《自白书》,请求人民的原谅。


结果黄金荣的《自白书》发出后,更多的人知道了黄金荣活着的消息,要求枪毙黄金荣的声音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黄金荣为了保全性命,主动的接受了劳动改造。在黄金荣扫大街的照片刊登出来之后,老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称霸上海的黄金荣,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历史总探长


其实他才是真的活透看透的。

大家都知道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那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叱诧江湖,呼风唤雨的上海滩三大亨。人们的评价是“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杜月笙

杜月笙出生贫寒,父母早亡,少年流浪,后来得到上海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华探长头目、青帮老大黄金荣赏识,有了机会一点点发迹。后来和老蒋混得比较近,获得了个国民革命军少将的头衔。

黄金荣出生于苏州,小时候在城隍庙萃华堂裱画店当学徒,但后来考入上海法租界老北门麦兰巡捕房当探员,破案有功升至督察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老黄是相当聪明,相当有能耐,才可能年少发迹,混到给洋人办事,并且得到信任和认可。当然有了权势和背景,来点黑白通吃的事情,就很容易了。

杜月笙虽然自己没有太多文化,但是尊重文化人,为地痞武夫之不齿,黄金荣走的本来就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路线,而张啸林和前面两位相比,就差得太远了,年轻的时候武备学堂肄业,过后就是干单挑啊,打手啊,保镖啊一类没有技术含量,全靠狠的活。

当然他这种狠,也有人喜欢,药商黄楚九就很喜欢,因此提携了他,介绍他认识了青帮大佬樊瑾成和商人唐观经,从此越做越大。

这三个人都是那个混乱年代历史风云际会的产物,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过多评论得失善恶,但是有一点,他们的教养,选择,眼光,胆识,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最没节操和底线的张啸林主动叛变,成为汉奸,筹建傀儡政府“浙江省政府”。1940年,被贴身保镖林怀部刺杀身亡。活了63岁。

1949年4月,国军败退,在抗战中努力左右逢源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杜月笙被蒋抛弃,流亡香港。旅居香港期间,杜月笙再没有大佬的派头和气场,气喘病情不断恶化,于1951年8月16日病逝,客死他乡,活了64岁。

1937年,上海沦陷后,黄金荣选择留在上海,假装自己失智,拒绝为日本人效力。解放后,81岁的黄金荣依然选择留在上海。

1951年5月20日,黄金荣在《文汇报》和《新闻报》上刊登《自白书》,表示“愿向人民坦白悔过”,要“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

他在大世界门口扫马路的这一张照片也公开发表。黄金荣因为态度好,接受改造,晚年也没有被清算得太惨,于1953年病逝于上海,活了85岁,高寿。

张啸林不过一介武夫,胆子大,运气好,就得势,这样的人来得快,去得也快。

杜月笙虽然也聪明,但是胆量不够,最终还是选择了跑,天下这么大,你能跑到哪里去?最终落个魂挂异乡的结局。

真正的牛人大丈夫,是能屈能伸,能苦能甜,笑到最后,才是笑到最好。而黄金荣就是这样,在大是大非,大节大义上,他做出的是最正确的判断——不和日本人合作,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不回避自己的错误,不逃避现实的人生。都是时代造就的大亨,但是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没有被压死,最后活下来,活到老死的,只有他,这不得不算是一种智慧,值得学习和借鉴。


HannibalLecter


黄金荣扫大街这张照片,源于1950年开始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拍照时间是1951年5月。


图片的这位84岁老人就是黄金荣。

可以这么说,黄金荣在上海,从解放后一直到1951年以前都是很安逸的。

这是因为有党中央明确的方针: 只要帮会人物不出来捣乱,不干扰上海解放后的社会治安,老实接受改造,就不动他们。特别是对于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帮会头面人物,"观察一个时期再说"(刘少奇语),其目的是"努力使上海不乱"(周恩来语),这样对全国大局有利,对恢复上海经济发展有利。



但是,


自从1950年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展以后,人民群众要求惩治黄金荣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政府让黄金荣在5月7日写了悔过书,并登在5月20日《文汇报》上。

黄金荣自感罪孽深重,还主动要求接受“劳动改造”,于是有了这张照片。

当然,照片一公开就引起了国内外的不同反响,考虑到影响不好,黄金荣的劳动改造,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两年后,黄金荣病逝!


从小爱历史


大家好,我是搜史君,通俗幽默讲历史,快速有趣学知识,下面且听搜史君来答题。

青帮大佬黄金荣为啥会跑去扫地呢?而且还是在自己原先的产业大世界的门口扫地?不觉得丢脸吗?到底谁有这么大的面子,能让黄金荣亲自去扫地?

当时上海滩,曾有三位流氓大亨分别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搜史君先说说杜月笙和张啸林的下场。

因为这两位不是今天的主角,所以搜史实就一笔带过了,杜月笙在解放后逃往香港,最后在香港病死。张啸林因为投靠了日本人,自己的门卫在被策反后,一枪打死。

这么看来,其实黄金荣的下场也是挺好的。为什么搜史君会这么说呢?

黄金荣

黄金荣可不是一般的小混混,当年蒋介石可都是他的门生,黄金荣最早是上海法租界的一名巡捕。这个巡捕的身份,在上海滩黑白两道中一步步做大,黄金荣可以说是黄赌毒没有一样不沾。

在抗日时期,日本人占领了上海,但是黄金荣并没有向日本人低头,搜史君认为毕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嘛!这日本人心里应该也是对黄金荣有所忌惮的,毕竟不怕明枪也怕暗箭。

就是关于黄金荣的很多事迹,我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但是日本人走了以后,黄金融还能继续下去吗?

这个问题毋庸置疑,毕竟青帮黑社会这种性质的文化在上海已经根深蒂固了,即使是国民党来了,黄金荣依旧不怕,毕竟蒋介石曾经还是他的门生呢!

不离不弃黄金荣

解放战争开始以后,之前说过的流氓三大亨,剩下黄金荣和杜月笙了,杜月笙逃往了香港,杜月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黄金荣的门生,当杜月笙逃往香港时,也曾告诉过黄金荣,请黄金荣和他一起逃往香港。但是黄金荣对上海可是不离不弃呀!

难道这个流氓大亨黄金荣真的对上海这片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对自己的金钱财富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此时的他是想走也走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黄金荣大部分财产都被自己的儿媳李志清给带走了,这个儿媳也真是国民好儿媳啊!自己走不说,还把公公的全部家产都给听扫了一遍。黄金荣这下是想逃都逃不了,所以只有呆在上海滩了。最近上海滩它还有很多不动产,就像大世界就是黄金荣的不动产之一。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黄金荣在上海滩有很大的势力,毕竟现在的青帮有很多都是他的徒子徒孙,香港可没有这么大的势力。觉得自己在上海,他依旧能混得风生水起。

流氓末路

解放战争打响后,上海被解放时流氓地痞依旧很多,而黄金荣身为流氓地痞的头头,当然是杀鸡儆猴的最好例子。

而且黄金荣身为一个流氓大亨,当然也干过不少坏事,解放后人民肯定也放不过他。大家都希望我党能够将黄金荣枪毙,但是当时考虑到很多因素,并没有执行。

为了打杀当时上海滩流氓地痞的气焰,想出来让他们的原先的老大黄金荣去大世界门口扫地。能将他们震慑一番,敲打一番,这就是黄金荣为何会在大世界门口扫大街的原因。


历史中简堂搜史君


首先得澄清一下扫大街这个照片是他自己摆拍的。

这张照片是他自己摆拍的,其目的大致是讨好政府的目的。

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炮声,离上海已经越来越近了。杜月笙已去了香港,也不乏有人劝黄金荣去香港安身。黄金荣想,自己已是80多岁的人了,只怕人还没到香港,却病倒在了半路上,所以他坚决不去香港。在解放军控制上海前,黄金荣把自己手下的帮会头目名单交给了上海的地下党,上海解放期间,黄金荣老老实实没有帮助国民党反抗,他是一早就准备投降的,这也是他没跑的一个因素。但此时的黄金荣日子过得很不爽。以前他与共产党、国民党都打过交道,为双方都做过事,他最有负罪感且最为担心的是"四·一二"对共产党人和上海工人欠下的血债。尽管此时有进步人士向他规劝,只要他不再继续与人民为敌,不做坏事,决不会斗争他。这多少也决定了他最后拿定主意留在上海。

刊登在报的坦白书


再则,就人民政府而言,也希望黄金荣这样的旧上海"大亨"能够留在解放后的上海。这对稳定刚刚解放的上海社会秩序,以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都是有利的,所以不仅对黄金荣,对已去香港的杜月笙,也在作这样的争取。

上海市民对黄金荣民愤很大,纷纷要求清算黄金荣,根据当时的上海整改干部杜宣的回忆说,他奉军管会命令去和黄金荣谈话。一进黄公馆,便看见三十多个黄金荣门徒,一字排开恭迎长官。黄金荣见到杜宣以后,立刻送上一根金表,又装作大小便失禁拉了一裤子,还含糊不清的说自己与儿媳妇生了个孩子之类的话,自己侮辱自己。

杜宣随后警告黄金荣老实点,问了一系列的话就离去了。

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以后,雪花般的控诉信、检举信再次使黄金荣坐立不安,他卖过人口,卖过鸦片,绑架、杀人什么坏事都做过,很是害怕。经市政府会议决定要求他悔过以平息民愤,他便指挥门徒代笔写了自白书,交给上海政府,刊登在文汇报上。

但市民激愤太重,市政府又建议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去大世界扫地亮个相,于是黄金荣不情愿的跑到大世界门口摆拍了一张扫地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