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創業故事》古人和現代人是這樣在元宵節從商賺錢的。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唐)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元宵節創業故事》古人和現代人是這樣在元宵節從商賺錢的。

一:賣花燈賺錢

元宵節又稱“燈節”,是因為人們都有張燈的習慣,這個習慣起源於漢朝。到了唐朝,由於統治者的重視,元宵燈節發展到盛況空前的燈市。唐朝王維詩《奉和聖制十五夜燃燈(酉甫)宴應制》有云:“遊人多晝日,明月讓燈光。”每當臨近元宵,家家戶戶都想買花燈,再加上花燈的製作工序繁瑣講究,於是,製作和銷售花燈的“燈市”應運而生。

據瞭解,今天北京的燈市口,是明清時候的燈市。燈節期間,入夜之後,燈市就會懸掛由民間藝人制作的各種宮燈、壁燈、掛燈等,供人觀賞,同時出售。當時這條二里長街早上為市,晚上放燈。開市之日,商賈雲集,經銷各地出產的商品,應有盡有。而一些貴族富豪,還臨時租用街樓,好讓全家人觀燈,甚至形成“人不得顧,車不能旋”的擁擠場面。

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正月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直到今天,燈會還是以民間主辦為主。

元宵燈會上展示的花燈,大多數是由民間藝人制作。漢代時形形色色的燈具製作為燈綵藝術的發展奠定了造型和工藝基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宋代形成了一定的花燈生產中心,出現了專門的燈市,以供元宵節狂歡。明代元宵節更加熱鬧,是古代燈綵藝術發展的巔峰。繁盛的工商業使明代形成糜然向奢之風。明清時代花燈專業產業雲起,由蘇州、福州、新安、開封等,出現了著名的工匠,並且有不少花燈收藏者。

張雙志的父親當年賣一盞燈籠的價錢,根據燈籠的大小,大約在三到五文錢之間。三到五文錢什麼概念?張雙志告訴記者,當年一碗豆漿的價錢大概一文半錢左右。他說,這樣的價位,至少能收回成本,能解決全家人的溫飽問題。這樣一來,張雙志的父親決定夏為瓦匠冬制燈,但他絕對想不到的是,他的手藝還為自己贏得了“小燈張”的美譽,更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

現在,他的後人,小兒子張雙志繼承了他的衣缽。張雙志現在製作的最簡單的四角燈籠,最少也能賣到20元左右的價錢。而他賣出的每個燈籠,都是純手工製作的。不過,他現在做燈籠都是按照訂單數量製作,不再擺攤出售。“訂貨的都是一些熟客”,張雙志告訴記者,他下一步希望自己的燈籠能夠推廣到小學手工課堂,“讓孩子自己將零件組裝起來,不僅鍛鍊動手能力,更是培養他們對傳統藝術的興趣。”歷來的花燈夜市上,還有許多如鬧社火,舞龍燈等傳統風俗節目。“燈和丁諧音,元宵節人們舞龍燈,有希望人丁興旺的意思。”北京大學中文系民俗學專家陳連生告訴記者,元宵節舞龍燈的班子有的是純粹賺錢,由有錢人出錢,舞給家人看的;有的是免費舞給老百姓看的,實際上是給自己掙名聲,做宣傳,希望來年過節有錢人家包;還有的是官宦人家包養的藝人在節日舞,宣揚排場的。當時舞龍燈的藝人,其實已經有了自我宣傳的營銷意識。

《元宵節創業故事》古人和現代人是這樣在元宵節從商賺錢的。

二:演皮影戲賺錢

元宵節最普遍的節目就是吃元宵,賞花燈和放煙花了。但不少現代人有所不知的是,歷代元宵佳節也會賣皮影,演皮影戲。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委員會副主任王作楫告訴記者,歷代元宵節還會舉辦民間花會,出售一些工藝品等,這些工藝品就包括皮影。

據瞭解,皮影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是漢武帝劉徹心愛的妃子李夫人死了漢武帝非常想念她,於是一位宮女就穿上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這位宮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上面的詩歌說的就是漢武帝思念愛妃的典故,這也是皮影戲的最初來源。到了唐代,皮影戲是一個人表演一個人說唱,但沒有故事情節,到了宋代皮影戲是一邊演戲,一邊有絲絃伴奏,有了故事情節,也是在宋代有手工業者專門賣皮影。

北京皮影戲路家班第六代傳人路海是北京著名的皮影藝人,對於皮影戲和皮影,他可是行業的權威之一。他告訴記者,皮影藝人在演出的時候,有自己的水牌,是供人點戲用的,上面寫著戲碼,有文戲、武戲等。當時北京有幾個皮影小劇場,如西單、勸業場、老東安商場等,一般都是劇場老闆與皮影藝人合作演出。“一次元宵節,有人出了30萬元(當時以萬為單位的,相當於30元錢)給皮影藝人,這就相當高了!”路海說。演出結束後,收入一般是三七分成,老闆得三成,藝人得七成。當時在小劇場看皮影戲,實行計時收費,進去時給個牌,寫上幾點,然後出來時計算時間,十分鐘兩分錢。

而皮影的價錢怎樣呢?路海告訴記者,1948年他的爺爺賣了兩個皮影給英國人,一個是孫悟空,一個是豬八戒,共賣了5美元,這在當時可謂天價。

談到元宵節的皮影市場,路海不無感慨地說:“現在的皮影藝術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外國人比較喜歡。”他在今年元宵節前夕,豐田汽車公司的聯誼活動做了演出,十幾分鐘的節目,報酬是1000元。這幾年元宵節,都是一些大公司和飯店請藝人表演皮影戲,有豐田汽車公司、大眾汽車公司、高爾夫俱樂部、順義國際公寓的外國人等。但是,“今年元宵節我們倒閒起來了,看皮影的孩子少嘍。”路海的話,道出了皮影戲在國內的現狀。

《元宵節創業故事》古人和現代人是這樣在元宵節從商賺錢的。

三:唱歌賣元宵招來顧客

民以食為天,說元宵節當然離不開“吃”。

吃元宵是元宵節特定的習俗。舊時北京東四南大街的合芳樓,東四北大街的瑞芳齋,地安門外大街的桂英齋、桂蘭齋,正陽門外大街的正明齋等店鋪,每逢元宵節都提前高搭蓆棚,懸燈結彩,擺案子,架笸籮,大作元宵生意。百姓紛紛購買,全家煮而食之,取團圓和睦之意。果腹解饞之餘,也表示收到了新春美好的祝福。

其實,我國南北方對元宵的叫法還是有區別的。現在,南方還是習慣稱元宵為“湯圓”,做法也有所區別。北京製作元宵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餡,一般為方型,適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籮中,然後反覆搖晃笸籮,讓餡料裹上一層糯米粉。然後撈出蘸水,繼續再滾,如此反覆,餡料便層層裹上糯米粉,最終可以滾出一隻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賣元宵的商家使出各種絕招招徠顧客。最為有趣的是搖晃笸籮的夥計們,一邊搖晃笸籮一邊唱歌,儼然歌者舞者,這會讓行人不免駐足觀看。據《燕京歲時記》記載:“市賣食物,乾鮮俱備,而以元宵為大宗,亦所以點綴節景耳。”大庭廣眾之下,邊搖邊唱,邊唱邊做,邊做邊賣,彷彿大戲裡唱唸坐打,生意自然興隆。

隨著技術的進步,如今小夥子和大笸籮幾乎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旋轉式電動滾筒。翻滾的過程依舊能吸引好奇的孩子。

但是,歷代元宵的買賣與這些年元宵的熱銷相比,依舊不可同日而語。“過去,元宵一般都是自家制作自家吃”,中央民族大學民俗學教授陶立璠介紹。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自家做元宵自家吃”的情況越來越多地被“買元宵回家吃”取代,尤其是在一些沒有老人的三口之家。再從供給方——商家來看,元宵節是一次商機,有這麼多人要購買元宵,怎能錯過機會?一來二去,造就了北京市民排長隊購買元宵的火爆場面。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民俗委員會副主任王作楫對此認為:“商家利用傳統節日搶商機,每年元宵節元宵大戰逐年升級,一些大的食品公司大的飯店競爭激烈,這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碰撞,是和諧社會的砝碼。”

《元宵節創業故事》古人和現代人是這樣在元宵節從商賺錢的。

三:元宵節待挖商機

農曆新年剛走,接踵而來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了。在古代,元宵佳節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在宋代,甚至比新年還熱鬧,而到了近代,則漸漸冷卻了。可見風俗也是隨著時代變遷的。

也許,不少人還不知道,元宵節在古代還被視為中國的情人節。古時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只有到了元宵節,才可以出來夜遊觀燈,甚至和男性友人幽會談情。所以元宵節是古代婦女最感興趣的節日。元宵節在民間是象徵著愛情的節日。有詩為證,宋代歐陽修一首《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生動地展現出了古代的情侶們元宵約會的情景。辛棄疾更是長聲吟歎“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不,這是當年元宵節最好的寫照。

《元宵節創業故事》古人和現代人是這樣在元宵節從商賺錢的。

在現代平時兩三元一枝的紅玫瑰在情人節那天的價格要比平時高出5倍、10倍甚至幾十倍。如果想買到略微便宜一點的鮮花,起碼要提前一週預定。此外,以情人節為“誘餌”的紡織品、電子、珠寶市場更是火爆得一塌糊塗。反觀我們自己的情人節——元宵節,似乎除了湯圓、看花燈、逛廟會及煙花爆竹外,似乎還缺乏銷售熱點。誠然,對於節日,我們應該更多地去了解文化淵源,不應只停留在消費的層次上面。但商品經濟的今天,在傳統文化中融入更多商業內容才能給整個經濟市場帶來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