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目錄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內容節選

不同戰略下的業績表現是 0] 股價上漲的核心驅動力。

①1997-2002 年,麥當勞是唯一龍頭,但戰略失誤。

②2002-2012 年, 麥當勞戰略優化;百勝中國業務開始發力,進軍一線。 收入CAGR 分別為 6%和 2%,淨利潤CAGR8%和 10%。 前兩階段標普 500-10%,麥當勞-40%,百勝+20%;

③2012 年至今,輕資產運營降低風險,收入下降,利潤率提升。 標普500+2.3 倍,麥當勞+15.1 倍,百勝+12.5 倍。首次覆蓋連鎖餐飲行業,給予“增持”評級。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始終藍籌估值, 百勝從二線進軍龍頭,相對估值大幅提升。

①1998-2002 年,標普 500 平均 P/E 和 EV/EBITDA 分別 12.8x/26.1x,麥當勞13.3x/25.2x,百勝 7.3x/16.6x。

②2002-2012 年,標普 500 的 P/E和 EV/EBITDA 為 10.3x/17.3x,麥當勞 9.8x 和 17.0x,百勝 9.7x 和 18.1x。

③2012 年至今,標普 500 的 P/E 和 EV/EBITDA 為 11.8x/18.9x,麥當勞12.7x/20.8x,百勝餐飲 14.6x/25.0x。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百勝市值至今無法超越麥當勞。

①賽道不同, 天花板不同。麥當勞主打漢堡;而肯德基是Kentucky 炸雞,必勝客 pizza,塔可鍾是墨西哥餡餅。 美國漢堡市場是排名第二的比薩的兩倍左右。 肯德基曾試圖將三種產品整合到一家門店提升單店效率,但以失敗告終。

②麥當勞在發達國家的滲透率均領先肯德基和必勝客。 ③麥當勞特許經營費率麥當勞低於百勝餐飲, 吸引加盟商。並且還有物業租賃費用進賬。

④麥當勞標準化能力更強(這也導致了中國業務的落後)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的挫折與百勝的追趕:

①百勝 1987 年在北京開設第一家餐廳,1993 年在上海成立中國總部; 而麥當勞 1990 年才在深圳開第一家店;2005 年之前總部一直在香港。 本土化菜單和管理團隊也使百勝持續領先。2017 年百勝中國區門店佔比 30%,麥當勞 15%。

②百勝在美國本土市場選址等方面對標麥當勞。

③1998 年麥當勞為了在口味上追趕當時的主要對手溫蒂漢堡和漢堡王, 推出了“為您訂做”廚房系統, 結果口味提升但成本巨大且失去上餐效率優勢。 直到2003 年新的管理團隊推出“勝利計劃”,EBITDA 增幅才再度領先百勝。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共享行業的成長與挑戰。

①餐飲消費經歷了從與總體消費同步到慢於總體消費的過程。麥當勞與百勝的快速發展都得益於優良的經濟環境,也受到女性勞動比例提升、家庭規模縮小、汽車保有率提升。

②更為強勁的競爭對手是咖啡廳和便利店: 用更加密集的滲透和同樣優質的服務,不斷的蠶食著快餐店的市場份額。

美國 23 大快餐品牌中 70%成立於 20 世紀 70 年代前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 全文縮略圖

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

加關注私信我,獲取《麥當勞和百勝餐飲深度比較報告》全文57頁word、pd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