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面对全国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人也都无法置身事外,也都深切感受到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各种巨大变化。

随着年后的复工,每个打工者在深感焦虑的同时,相信也都在思考,未来的路到底该如何走?是继续去大城市打工拼搏,还是留在自己的家乡,过点小富即安的日子。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春节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疫情发生对于每个求职者内心的影响。

那么疫情过后,到底是选择继续到大城市拼搏,还是留在家乡安逸呢?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1

首先来分享两个故事:

(1)

朋友老肖43岁,程序员,在深圳打工18年,年前被公司裁员了,他说自己这年龄,找工作也不好找,还好在深圳一套价值900万的房产,年轻的时候买的。

经历过这次疫情,他说他突然想明白很多事情,现在打算把房子卖了回老家,相信也能过得挺好的。

毕竟在家乡,其实也花不了太多的钱,置办一处房产,再买一辆代步车,日子应该也能过的挺好。

故事中的老肖把这个想法发到网上,引起了非常激烈的讨论和争议,很多网友也是各自发表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 有网友赞同老肖回去,四十多岁年龄,幸苦了十几年,回去找点简单轻松的事做,过点轻松自在的日子。
  • 有网友说,有这么多钱,可以退休了,回去做点风险小的投资,光吃利息都足够一家人的生活了。
  • 有的网友说,没必要回去,肯定以后会后悔的,四十多年,还很年轻,可以继续找个工作,人不做事会废掉的。
  • 有的网友说,人不能只为自己考虑,还要考虑孩子,毕竟大城市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环境会比较好。

在这些观点中,有支持老肖回去发展的,有不支持老肖回去的,还有很多是给老肖提出方案和建议的。

仔细想想,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我想应该是在经历这次疫情之后,大家对于生活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有着全新的思考。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2)

我表弟在深圳工作,每月收入18000,也不算低,但也不高。为了结婚,他花600万元在深圳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楼房。

为了买房子,他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还卖掉了老家的旧房子。凑足了200万付了首付,他每月的房贷将近2万元,为了还房贷他削减开支,节衣缩食。

高额的房贷、新生儿的消费,夫妻的生活开销这些重担都压在表弟的身上。虽然他的妻子又重新开始工作,但他们的月薪还是不够生活开支。表弟戒了烟,戒了酒,卖了车,过着贫困的生活。

舅舅劝表弟把房子卖了,回家乡发展,现在在家乡挣5000元/月,生活质量要比深圳高多了,可表弟就是不听,他说生活再苦,也不想回去给亲戚瞧不起。

在这个例子中,表弟为了能留在深圳发展,选择贷款买房子,却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但他还是依然坚持选择一家人能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

除了表弟所说的面子问题,最主要还是他在大城市生活多年,很多东西早已习惯,而且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毕竟比较多,孩子的教育环境和各种教育资源也比较好。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2

从上面两个真实事例可以看到,对于到底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每个人都有不同观点。这里面倒并没有什么对错,下面我将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一、选择发展还是安逸

1)、城市发达程度决定发展空间

在大城市各种资源集中、经济发达,企业总部也较多,自然就业机会也就多,如果想要在个人职业上有所突破和发展,那肯定是要选择在大城市发展。

但与此同时,大城市人才济济,竞争压力会比较大,生活工作成本也会比较高,如果自己没有两把刷子,在大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就会比较大。

而小城市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房价低、生活成本没那么高,生活的压力肯定要比大城市小的多,幸福指数相对也会更高一些。

但同时也要看到,小城市的就业机会比较少,发展空间也不大,想要在事业上能有所突破就会相对比较难一些。

当然任何事也没有绝对,小城市也不一定就完全没有发展机会,这还是要具体看行业、看什么性质的工作。

特别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科技,和城际交通的高速发展,让信息获取变得更加轻松、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让机会创造有更多可能。

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以后,没有去大城市打工,而是选择留在了家乡。刚毕业那几年,他在当地一家国企工作,后面因为企业效益不好,他就辞职出来创业,选择了做农副产品生意,这些年运用互联网思维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

2)、大城市靠能力、小城市靠关系

大城市各种资源集中、就业机会多,市场也相对比较规范,靠自己的能力,在大城市能给自己找到发挥才能的舞台。而在中小城市,相对来讲,市场自由程度不高,人脉资源在求职就业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城市里你需要投递无数次简历,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够最终赢得机会,而在所谓的小城市里,有时不过是托几个人、花点小钱、吃几顿饭,甚至只要打几个电话也许就能分分钟搞定的事情。

选择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专业、能力和人脉关系等,去综合的做出考虑,而不要盲目的觉得到大城市发展就是好,也许小城市的舞台会更加适合你。

所以选择发展还是选择相对安逸,这里面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人生有很多种活法,只要是自己觉得开心就好,没必要总是要去和别人比较。

有的人追求物质层面;有的人追求精神享受;有的人活着想成就一番伟业;有的人觉得平平安安、小富即安就好。正是因为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才丰富了整个世界。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3

二、选择非凡还是平凡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才造就了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选择非凡还是平凡的人生并没有什么对与错。

有的人胸怀大志,觉得人生就应该多一些经历,多一些体验,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以更愿意选择在年轻的时候去大的城市闯荡,不但可以多长见识、提升自己的眼界,还可以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有的人觉得平凡可贵,人生就那么短短几十年,何必要把自己折腾的那么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待在小城市也并没什么不好,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简单的生活,这就是一辈子。

其实无论是选择非凡还是平凡的人生,和待在哪里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大多数都是在过着平凡的生活,生活在小城市也未必就不可以去实现非凡的人生。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4

三、选择当下还是未来

有很多打工者选择到大城市发展,生活再艰苦,日子过的再憋屈,也不愿回到家乡让人瞧不起,因为他们在给自己赌一个未来。

他们不想像自己的父辈一样,一生平平淡淡,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族未来的命运。而他们认为只有大城市才能帮助他们去实现这一切。

特别是很多已有家庭的中年人,宁愿过着苦逼的日子也要留在大城市,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孩子的将来。

毕竟在大城市,教育资源会比较丰富,小孩的视野会比较宽,见识会多一些,同时接触周围人的层次也会相对更高一些。

上面这些说法,确实是有它一定的道理,但这也并不尽然,难道在中小城市,在自己家乡打拼就没有未来吗?答案肯定是不一定。

随着国家经济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很多二三线城市其实也都发展很不错,也同样孕育着大量的机会,这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

对于孩子教育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也并不会差到哪里去,毕竟学习最终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同时在中小城市,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会相对更轻一些,这样可以在经济上给到孩子更好的教育支持。

人生本来就是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如果你想要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那就留在小城市;如果你不甘于现状,想要为自己折腾出一个不一样未来,为后代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平台,那就去大城市闯荡吧!

疫情过后,是在家乡安逸,还是去大城市拼搏,这3点建议值得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