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怎么转公务员编制?

HR讲堂


新乡中公教育很高兴为您作答:

很多人都有关注编制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已经是事业编制,那么该如何转公务员行政编制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不太清楚!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惑,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下什么是公务员编制,什么又是事业编制,这两个编制又有什么样的一个区别?

首先,公务员编制说白了就是行政编制,是属于政府机关的行政正式人员的。是受《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进行约束的。而事业单位一般不会要求实行公务员的管理,当然也有个别的事业单位参公实行公务员管理!

其次,事业编制属于辅助编制的,而且事业编又可以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

全额编制即是当地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编制的,是不可以自主创收的,这也是和私企的最大的区别。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

现在大多数的政府机关多数是分为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的,而且公务员行政编制相对比较少的,因为是需要重要编制委审批才会有的,一般单位的名额都是固定下来的。


那么,如何才能从事业单位编制转为公务员行政编制呢?

1.可以参加省考,国考考试,多数的额岗位都是公务员行政编制的。

2.可以参加各级的副科岗位(公选)的选拔!这些一般都是储备干部,而且一般要求报考人员至少有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的,年龄当然也有具体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

3.做出有突出的贡献,破格提拔!这个需要个人的努力和争取哦!例如:你在某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年度考核多年都是优异!在某都拿我急需高科技人才引进等等,都有机会破格提拔转为行政编制的!这个也是比较少见的,比较要强会很高!


总之,作为一名公考人,我们要不断的进步,有一颗进取心,比较我们要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新乡中公教育


对于一般干部而言,从事业单位转公务员除了像我这种调任形式之外,还有参加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统一考试以及通过竞争上岗两种途径。不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想通过竞争上岗方式转任公务员职务,需要满足相对苛刻的条件。以竞争行政机关副科级领导岗位为例,一般需事业单位副科级职务满3年,而机关行政编的机关干部,只要科员满2年即可。去年底,我现在的单位进行副科级领导岗位竞争上岗,不仅要求参加竞选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任事业单位副科级职务满3年,且还要求年龄需在40岁以下。所以,通过竞争上岗方式转身份的难度很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参公事业单位转为公务员,比非参公事业单位转为公务员要容易很多。大部分成功从事业单位转公务员的,很少有从一般事业单位直接转为公务员的,更多的情况是先从一般事业单位转为参公,再从参公转为公务员,公务员和参公之间的交流还是很频繁的。

对于级别高一点的岗位而言,还有其他途径,比如市长可以提名某位同志担任副市长,然后提请市人大审议,人大审议通过即可任命为公务员。还有学而优则仕等,比如某某大学校长,直接任命为省部级公务员等。

当然,现在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有些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有可能通过机构改革集体转为行政编,即变为公务员。

但并不一定公务员就比事业单位的收入高。因为事业单位工资可以套职称,公务员则不可以。比如我转为公务员并任副科级领导岗位时,工资反倒没有我之前任事业单位普通干部高,因为我是中级职称,在事业单位中级职称领的是正科级的工资。我还认得一个事业单位的科级干部,工资比他们局机关的好多副处级领导干部都高,因为他是高级农艺师,套的是正高职称的工资,即正处级水平的工资。

所以,有机会转公务员时要不要转,还是需要权衡一下的。

不知道我说得够清楚没有,如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大家与我多多交流。


缘未末


参公事业编制简称参公人员,如是浙江、广东、山东等地,调入行政机关单位就可直接转入公务员。但有个别省份及地区参公人员不允许与行政机关相互流通,因参公事业编制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身份。本人是浙江的,参公与公务员流通没有这个限制。

在日常中我们这也将参公事业编也叫公务员,实际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简称。刚开始看到这个问题时,我还以为参公单位的事业编制如何转入公务员,后来想想不对,事业人员是没有前面加参公的,于是也要网络上查找了一个,原来是我们在日常中忽视了这个讲法,实际上参公事业编制也是我们常讲的公务员。参公与公务员没什么区别,主要是单位的性质决定,参公人员只要调出参公单位调往行政机关单位就直接为公务员。在市、县调选公务员中,参公也是一样都可以参加的,因而没有什么区别。

一、何为参公人员

参公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简称,待遇参照地方公务员标准,主要有参公机关人员和参公事业人员两类人员,参公机关人员一般指的是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使用的是行政编制,但是性质依然是参公人员;另外一类是参公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般是某个行政机关的二级机构,编制一般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待遇参照公务员。上面讲过,本人浙江,参公与公务员几乎没有区别,所以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想不到就参公还分二种。

参公事业人员仍然保留事业单位编制,没有列入行政编制,本身不是“公务员”(广东、浙江、山东等除外),因而个别省份及地区参公事业人员不允许与行政机关相互流通。参公机关人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可以与行政机关人员互流通。浙江某地貌似参公单位里都有二种编制,一种事业编,另一种行政编。参公是行政编。具体整个浙江是否如此并不知。

在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有备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就是参公人员。

二、提拔是打破编制是另一种有效途径

不管是事业编还是行政编,甚至国企、自收自支、差额等都可以通过提拔,然后经过一定的程序转入公务员。不过,这个难度系数较大。

三、事业人员、公务员待遇相关不大

本人不知道全国各地情况,但我们当地是事业人员与公务员除工资外其它的都一样。如果是基层,不是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工资可能还没有事业人员高。




顾盼生辉Ann


事业编制要转为公务员,除了考试,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调任。调任在有的单位特别容易,有的单位比较难。如何实现调任?

首先,你要具备事业编制的干部身份。如果是工人身份,调任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这个没有要求必须是第一学历,或者全日制教育,简言之,在职的、进修的都算数。

再次,科级以下干部调任时,年龄不超过40岁。

最后,就是取决于单位有没有事业编制的领导岗位。如果有,那就非常幸运,你先在事业岗位的副科或者正科职位上任职,满一年后,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直接到公务员岗位上,一年试用期后,考核合格,就直接进行公务员登记了。事业编制的领导岗位一般基层比较多,比如市、县乡一级。省级单位比较少。

除了调任,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选举。比如,一个事业单位干部,通过乡镇政府换届选举,成为副镇长,那么他就通过法律途径拥有了公务员身份,而且这个渠道产生的公务员,没有一年试用期。


爱朵


一般情况下,事业编制人员想转公务员编制,有3种方法:一是参加常规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公务员省考,这也是事业编转行政编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二是通过事业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选拔,要求事业编制人员有一定的工作能力、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考核优秀等,难度较大;三是通过破格提拔的方式,要求非常高,能达到提拔条件的人基本上不会去考事业单位。因此,事业编制人员想转公务员编制,可行的方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公务员。

不过,现在又有了另外一种方式!

日前,江西省印发了《关于定期开展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公开选聘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定期开展从优秀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街道)机关领导干部的实施意见(试行)》,打通优秀基层干部晋升通道。

这两份文件的实施,意味着从村(社区)干部到乡镇事业编制,从事业编、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机关的晋升渠道被打通,能力优秀的村干部、社区工作者、事业编制人员都可以通过选拔的方式成为乡镇机关公务员。

村(社区)干部选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流程、要求有哪些?

从优秀村(社区)干部选聘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坚持分县竞争、分类选聘、好中选优原则。实行定期选聘,每1到2年开展一次。

选聘要求:

  1. 选聘对象除符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基本条件;

  2. 近2年所在村(社区)年度考核综合排名在乡镇(场、街道)前1/3以内,或任职期间本人获得过2次以上乡镇(场、街道)以上表彰奖励。

  3. 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连续满5年以上,或任村(社区)主任、党组织书记连续满7年以上且现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工作,或任村(社区)主任连续满9年以上。

乡镇事业编制人员选拔乡镇机关干部,流程、要求有哪些?

从优秀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街道)机关领导干部,注重人选业绩,突出乡镇(场、街道)党组织推荐和县(市、区)委组织部的审核把关作用。坚持竞争性选拔、分类选拔,实行定期选拔,每2年开展一次。

选拔要求:

  1. 选拔对象符合《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

  2. 事业编制人员必须在乡镇(场、街道)工作满5年以上;年龄45周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3. 村(社区)干部必须为任现职连续满5年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任村(社区)主任、党组织书记累计满7年以上且现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工作;或任现职连续满9年以上的村(社区)主任,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

  4. 大学生村官必须为服务期满且已转为事业编制或考录为公务员,或者从选聘到村任职起工作满4年且目前仍在村官岗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这两份文件的实施,意味着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主任均有机会通过定向招录选聘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符合条件的优秀乡镇(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则可以通过选拔走上乡镇机关领导干部岗位。

从乡镇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乡镇事业单位编制的选聘条件中可以看出,对参选人员的工作年限、业绩、年龄、学历都有明确的要求。事业编制人员要想通过选拔的方式进入公务员编制,除了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还需要达到相应的业绩要求,不然无法通过上级部分的推荐、审核。

总结:由于各地事业单位编制转公务员编制的流程和实施办法不一样,因此无法做详细阐述。但大致的方式是明确的:如果事业编制员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业绩,那么可以努力工作,提高个人能力,适时参加乡镇机关干部选拔;如果工作时间不长、无优秀业绩、又不满足工作现状,就只有通过公务员考试考取行政编制了(注意事业单位对工作年限的要求)。

(图文、重庆中公)

重庆中公教育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主要从事行政事务工作,录用、提升、辞退、辞职等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事业编制整体上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但是在编制上不属于公务员,两者待遇虽然都属于国家财政同一拨款,但是一般来说事业编制比公务员编制要低,而且晋升空间也没有公务员好。所以事业单位没有公务员受到大家的青睐,如果你现在是事业编制,那么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转公务员编制:


1.通过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级公务员考试  


每年12月份会有统一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来年三月份左右,每个省会相继发出各省的公务员招聘公告,国考相对于省考,报考职位选择比较广泛,而且两个考试题型基本相同,所以很多人两个考试一起准备,现考国考,再考省考。


2. 通过调任转公务员编制


调任是公务员与公务员队伍以外的其他从事公务人员的方式,让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转变成公务员队伍的另一个“入口”。相比较公务员录用,调任公务员几率更大一些,因为录用只适用于选拔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人员,而调任适用于选拔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包括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以上的非领导职务的所有同志。

3. 通过公选转为公务员编制


每年各公务员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或者非领导人员,用于干部储备,要求报考人员必须具备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年龄以及基层年限要求都比较具体,相对来说选拔要求比较严格。


4. 通过破格提拔转为公务员编制


破格录取针对在本岗位表现突出,工作能力强,年度考核连续获得优秀的同志,如果你是高科技人才,或者在某些特殊行业做出特别贡献的都有可能被某单位破格录取。虽然说破格录取的概率比较小,但是通过自己努力还是有可能的。


决胜网


参公单位内部人员情况比较复杂,里面有事业编制参公人员、行政编制参公人员还有工勤人员。

事业参公人员是单位参公以前就在该单位,原来属于纯事业编制,后来单位参公了,这部分人也跟着参公,也进行了参照公务员管理登记,但是属于事业参公人员。这部分人是不能直接调入机关单位入编公务员。一是可以通过参加公务员招考,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一系列程序转为公务员;二是经过市级组织人事部门、编制主管部门同意,报省级组织人事部门、编制主管部门审批,进行公务员登记,可转为公务员,这类人员非常少,但有这个渠道。



行政参公人员,这个有两个来源,一是经过公务员考试招考来的参公人员,二是原来属于公务员身份后面调到该参公单位的人员。这两种来源人员已经进行了公务员登记手续,可以直接调往机关单位转为公务员,不需要重新进行公务员登记。



至于工勤人员是没办法转为公务员的,除非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但一般工勤人员学历不符合公务员招考条件,如果是全日制大学毕业是干部身份,不可能入编工勤岗位的。



以上建议,是“濯日漫谈”的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濯日漫谈


参公人员与公务员的区别

参照执行管理的公务员单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党群团机关,一类是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对于第一类来说,和行政机关没有什么区别,人员在机关内可以按规定自由流动,不受限制,领导干部和一般职工都是如此。

对于第二类来说,各地政策执行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严禁混岗混编,事业编制不管参公与否,都不能与行政编制混同使用,人员也必须按照各自管理权限流动;有些地方参公的事业单位人员在空编、 空岗、身份合适的情况下可通过一定程序进入公务员单位。

对于参公的事业单位占事业编制的人员,如何转入公务员单位(包括行政和党群团机关),具体如下:

1、调任。组织经过考察提拔,对具备条件的干部调任到公务员单位,这一般是指副科级以上干部平调或提拔,其参公身份可以转变为公务员身份。有些地方需要重新申报市级公务员管理单位,把身份由参公明确为公务员身份,有些地方这个步骤直接省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参公与公务员身份没有区别,不需要明确。

2、招考。占事业编制的人员可以通过公开招考,按照岗位要求,满足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的,可以参加公务员招考,考取一般公务员或者领导岗位,从而进入公务员序列。

还有一些特殊人才经过简化程序,这样的情况和例子太少,而且条件太高,不详细说了。

如有机构编制、公务员、事业单位方面的问题,私信,可释疑答惑。


职言管语


一旦谈及到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的时候,大家都能说出很多的不同来,但是最主要的区别不外乎就是编制的上面的,编制的差别会导致他们在薪资待遇和晋升上面的差距,那事业编制能转成公务员编制吗?有哪些方式可以转呢?

事业编制转成公务员编制主要是以下几种方式:

1、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

因为事业单位人员只要满足服务期和经过单位的同意可以再次报考公务员,每年都会有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的省考考试,只要年龄没有超过35周岁,符合职位报考的其他条件要求就可以报考。有些岗位需要有工作经验,对于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个也算一个优势。只有你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拥有公务员编制,也是事业编制转公务员编制最常见的方法。

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根据工作的需求,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报考,要求会比较严格,报考人员最少需要3年的工作经验,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对于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比如五年一次的乡镇换届,全国很多地方都面向县直机关、乡镇事业编制干部,开展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选,不少事业编制干部由此进入了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行列,不仅编制解决了,而且直接提拔为副科级领导,为这些兄弟姐妹点赞!)

3、破格提拔的情况(直接调任)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这种途径只有两种人,一种拥有强大的社会关系和背景,一种是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以上四种方式就是事业编制转成公务员编制的方法。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出路和工作。


江苏中公教育


好不容易通过考试进了事业单位,成了国家干部;但有些有上进心的事业编,就在想如何在进一步,成为公务员。


那么,事业编如何转公务员呢?

主要有2种途径:一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公务员;二是通过提拔到领导岗位转公务员。


考试这种途径没啥好说的,说说提拔这个事:

县区级单位:

前几年无论是乡镇街道,还是机关单位的事业编,想转公务员,都必须先提拔成乡镇实职副科,然后满2年直接转公务员;现在越来越严了,在乡镇提拔实职副科后,还得转到行政机关单位任职才能转公务员。


市本级单位:

市本级单位必须要提拔到副处岗位才能转公务员。


副处级岗位啥概念?市本级机关单位副局长,县级单位副县长。


市本级单位转公务员,本质上和县区级转公务员是一样的,无非就是规格高了一级,市本级实职副科就是县区级单位中层副职,市本级实职正科就是县区级单位中层正职。


但是市本级单位正科到副处的难度就很大,主要原因就是竞争对手不仅仅有本单位的其他正科,还有其他市本级单位的正科以及其他县区的正科。


“事业编转公务员”现状:

根据当下情况看,事业编转公务员的难度系数又大幅提升了,主要原因有4点:


1、机构改革后,随着单位的撤销、合并,区域内的副职职数数量骤减;


2、干部提拔一直都是优先考虑公务员;


3、某些性质的事业编根本就没机会,比如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差额拨款的事业编;


4、就算提拔事业编,也不可能直接提拔到实职副科岗位,在这之前先给你个党委委员的称呼,干得好才给你实职副科职务,所以这中间存在的变数就大了。


以上就是事业编转公务员的标准和现状了;当然,标准达到了,还得有人挺你,且挺你的人必须得有能量,不然一切都是水中月。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关注我,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提问、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