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殡天前,调整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萦旭


导读:题主还是太小看康熙的帝王心术了。康熙执政六十年从来没有顺水顺风,也是一路磕磕碰碰在诸位强敌的衬托下走到最后的。这样的帝王无论是从格局、谋略、手腕、心机、阅历等等方面,都已经是炉火纯青了。更何况在帝位传承这么大事情上面更不会犯糊涂,毕竟是江山传承的国之大事更不能马虎。从死鹰事件后康熙版图的圣旨内容看,张廷玉、马齐两位上书房大臣以及四阿哥、八阿哥的差使都被撤了个干净。圣旨给朝野上下确凿的印象就是康熙似乎要把皇位传给远在西北的大将军王胤禵,就是让胤禵掩护胤禛。局已经布好,后手也已经安排好了。如果此时提前动负责丰台大营的八爷党成员成文运,这不就表示老八没戏吗?此时如果老八要串通成文运再加上左右摇摆的九门提督年羹尧实行兵谏,估计康熙想善终都难。这就是康熙所说的不能乱,求稳的意思。


老四、老八、张廷玉、马齐称职圣旨出台的历史背景

在康熙六十大寿上,诸位阿哥都在表示孝心。即便是远在西北的老十四胤禵也带了天外陨石寿礼恭祝康熙登基六十年。可以说是普天同庆康熙很开心,但是很快就被死鹰事件搞得心力交瘁。PS:老十四从西北带来的寿礼被老八换成了死鹰。

其实康熙也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但是局面很复杂。太子之位未定、西北叛乱还没有彻底平定,京里八爷党虎视眈眈。俗话说儿大不由爷,康熙也是糟心的很。在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开始一系列的布局:首先颁布圣旨免去老四、老八、张廷玉、马齐的职务,让大将军王老十四担任掩护实际继承人四阿哥胤禛的任务。


朕躬违和,国事烦剧。渠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皇八子廉亲王胤禩、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举止失措、临事畏搪、深负朕望。胤禛、胤禩着撤去一切差使,张廷玉、马齐着革去大学士职衔暂留上书房行走。

其实虽然康熙做了层层掩饰,但是老八依然没有放松对四阿哥胤禛的警惕。按照他的话说就是掌握兵权,除了早就布局好的丰台大营外更要结交九门提督隆科多。因为隆科多手里有步军统领衙门的两万多人,掌管九门。如果城内城外兵权都控制在手里,对老八来说皇位唾手可得。

老十四那里千万不要翻脸,无需担心。他远在西北,只算是手足之疾。而老四坐在京里,他才是心腹之患。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抓住京里的兵权:一是丰台大营;二是要抓住步军统领衙门



四阿哥胤禛的反应

四阿哥的正直无私、为国为民都被原太子师傅王掞看在眼里,他上表举荐雍正为继承人但是被康熙驳回并革去功名回乡。康熙虽然知道王掞一心为国,但是为了避免提前暴露继承人只好牺牲王掞。还是邬思道分析的准确,清晰的向雍亲王胤禛阐述了康熙的帝王心术。

如果康熙彻查死鹰事件,无论是老十四还是老八都会叫屈。所以调查的结果不是老十四以清君侧为名率大军兵临城下,就是老八在京城里凭借丰台大营祸起萧墙。所以政局千万不能乱,否则真正的继承人四阿哥一胤禛就危险了。所以康熙忍气吞声,对死鹰事件不做调查。要不说这皇家之间的亲情确实凉薄,但是事关江山传承在这夺嫡的关键时刻康熙不得不和这几个不省心的儿子斗智斗勇。

所以四阿哥的当务之急是听从邬先生的劝说去宗人府请求十三阿哥胤祥的帮助。而胤祥就是康熙留给继承人胤禛对抗成文运的关键人物。所以胤禛才会在登基当晚才会轻易的找到金牌令箭,进而通过张五哥通过邬思道释放除了十三阿哥胤祥。最后胤祥连夜杀掉成文运后,接管了丰台大营的兵权。在关键时期老十三兵围畅春园,在力保雍正顺利登基。


康熙对京城内外兵权的安排

康熙作为一代马上帝王,对于京城周边的驻军的敏感性很高。所以在皇位传承的关键时刻怎么会不做准备,八爷党成员成文运负责的丰台大营早就进入了康熙的视野。除此之外就是掌握两万兵马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如果关闭九门隆科多的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况且隆科多、佟国维等佟氏一门向来和八爷党交往甚密,康熙不得不防。

隆科多受到八爷党的拉拢不知所措,于是去请教六叔佟国维。老奸巨猾的佟国维告诉他谁也不能靠,就等康熙的召唤。果然康熙通过张廷玉接见了隆科多,上来就是一通杀威棒。两道不同的圣旨内容让隆科多吓得汗透重衣;而代天行诛的圣旨在张廷玉手里,逼的隆科多不得不按照康熙的吩咐从事。除此之外康熙还利用隆科多当年的宝刀以物喻人,感动的隆科多无可无不可。这一套恩威并施下来,隆科多就成了和张廷玉并立的忠诚康熙的传位大臣。可怜的老八在进宫的时候还在吩咐,他的安全由隆科多保护万无一失。


我们再说本文的主角成文运虽然控制着奉天大营,但是无论威望还是手段都和十三爷无法比拟。康熙早就安排好了张五哥带好金牌令箭等候新皇登基后使用,所以雍正一问金牌令箭张五哥就拿了出来。然后在雍正的明令下去宗人府释放十三爷,十三爷这才连夜进入丰台大营。十三爷不但有威望、有旧部,还有金牌令箭。所以直接诛杀成文运,接管了丰台大营的兵权。然后老十三兵围畅春园,力保四哥登基。关于这一点其实在康熙临终前与胤禛交代的时候提起过。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味深长。绝对是康熙提前安排对付成文运的。因为没有老十三接管丰台大营的兵权,康熙所有的布置都是空谈。

“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义,朕圈禁他十年。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能够做好你的帮手”



小结:


为了保证皇位顺利传承到胤禛手里,康熙在临终前布了一个大局。除了软硬兼施保证九门提督隆科多听话外,剩余的就是丰台大营等野战军队。而老十三就是康熙留给四阿哥胤禛的秘密武器,事实也是按照康熙的预计进行的。老十三杀掉成文运带兵去畅春园护驾,力保雍正顺利登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康熙在殡天前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免了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的职位,同时也革去了肱骨大臣张廷玉和马齐的职务,但是唯独没有对成文运下手。

康熙的这次人事调大洗牌可谓是惊动朝野,引起人们的一片猜测。

有人猜测“康熙爷可能是老糊涂了,无法明辨是非了”,有大臣揣测“四爷、八爷都被革了,这是传位给十四爷呀”,但是更多的人说“这不是明摆着吗,成文运是八爷的人,而且手握丰台大营,康熙爷表面是免去八爷的职位,其实是给八爷留路呢,这大清呀,肯定是八爷的”。

这不得不佩服康熙的深谋远略,他下了一盘世人都看不懂的大棋。

(老年康熙剧照)

我们先从康熙68岁生日说起。康熙8岁登基 ,68岁生日时是他在位60年,按照古代天干地支计时法,60年是一个甲子,所以这是一个值得普天同庆的日子。

不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自发为康熙爷祝寿。当然,这种特殊的日子,当然也少不了对皇位虎视眈眈的各位皇子们。

所以,各位皇子使出浑身解数,轮番上阵讨好康熙,但是康熙并不为之所动。

作为争夺皇位大热门的八阿哥胤禩明白,康熙这是在等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的战报。

虽说十四阿哥与八阿哥亲近,也算是胤禩自己的人,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十四阿哥再怎么与自己亲近,但他终究是皇子,所以,八阿哥一直以来就提防着老十四。康熙非常看重西北之战,因此,八阿哥深知,西北捷报才是康熙最大的寿礼。

于是,八阿哥就阻止十四阿哥出征。但是老十四不顾八阿哥反对,执意出征并大获全胜,捷报传京。


(十四阿哥凯旋)

这引起了八阿哥的恐慌,认为老十四是自己的劲敌。后,随捷报一起来的是十四阿哥献给康熙的贺礼------一块刻有“寿”的陨石,意蕴康熙万寿无疆。

于是八阿哥就狸猫换太子,把陨石换成了一只死鹰。这极大激怒了康熙。一场生日盛宴不欢而散。

康熙意识到,各位皇子们已经按捺不住野心了。所以,康熙于死鹰事件后开始布棋。

“朕躬违和,国事烦剧。渠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皇八子廉亲王胤禩、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举止失措、临事畏搪、深负朕望。胤禛、胤禩着撤去一切差使,张廷玉、马齐着革去大学士职衔暂留上书房行走。”

顺势免去了,四阿哥,八阿哥,张廷玉和马齐等人的职务。

十四阿哥不仅没有被免职,连死鹰事件都有被追究;但是同时连康熙的两大重臣张廷玉和马齐都被罢免,但是作为八爷派的成文运,却安然无恙。

这样表面看来康熙是准备立胤禩为储,同时又给八阿哥准备着机会。

如此一来,四阿哥胤禛是被永久踢出局了,再也与皇位无缘。

但是康熙,8岁登基能斗拜鳌拜,平定三藩,在大清皇位上稳坐了60年,他的心思哪是普通人能琢磨透的。

康熙保留老十四的职位,其实在保护四阿哥胤禛,让八阿哥放弃对四阿哥的戒心。

由于十四阿哥远在西北,所以八阿哥即便是想对其下手,也是鞭长莫及。

老十四短时间内是相对安全的。康熙保留成文运的职务是让八阿哥对皇位还抱有希望。

康熙若一次性除去成文运的职务,势必会激怒八阿哥,那么处于京城的老八很有可能会利用手中的军队纠合成文运的丰台大营狗急跳墙。

所以,成文运是安抚八阿哥的一枚重要的棋子。 至于为何要免去张廷玉和马齐的职务,那是因为这两位大臣在朝野中的威望非同一般,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引起朝廷的动荡。



所以,康熙怕这两位站错队,影响到大清以后的社稷江山。所以,暂时先免去他们的职务。等到四阿哥登基,势必会重新启用这两位大臣。

到那时候,张廷玉和马齐必定会对感恩戴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四阿哥,康熙料到邬思道会想四阿哥分析自己的心思,并且会帮助四阿哥找十三阿哥的帮助。借助十三阿哥的金牌,调动军队易如反掌。

康熙的这盘棋实在是高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把大清的社稷江山传递到自己心仪的四皇子胤禛的手里。成就了自己,成就大清,也成就了四阿哥胤禛——雍正爷。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成文运关键吗?以他掌管丰台大营,手握数万人马来看,他很关键,但这关键却不在康熙皇帝的眼里。

对康熙来说,他在咽气前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字,他之所以降低张廷玉、马齐两个上书房大臣的职位和老四胤禛、老八胤禩两个亲王的爵位,原因之一就是和邬思道所说的那样:不让大臣们居功自傲,反而害了他们。

但是还有一点,邬思道没说,那就是“八爷党”狗急跳墙了,老四这边要如此出招?康熙皇帝当然知道丰台提督成文运是老八的人,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在畅春园当晚,老九大吵大闹,无非就是想趁乱逃去给成文运报信,老四就一针见血地搓破老九的阴谋,还派了德楞泰、图理琛严加看管在场的人,连只苍蝇都不能飞走。



康熙为了皇位能安稳地过渡给胤禛,也真的煞费苦心了,不但用阴阳遗诏控制住九门提督隆科多,还给所有人使了障眼法,让他们以为远在西北的老十四才是最终皇位继承人,从而忽略了镇守京城的老四的存在。

更难得的是:连老八换死鹰诅咒这样天理不容的事,康熙都忍了下来。要知道在十年前,诅咒过太子的老大胤禔可是直接圈禁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呢!可是康熙好像面面俱到,把传位计划已经安排得密不透风了,却为什么没有把“八爷党”的枪杆子调整过来呢?

是康熙老糊涂,漏了吗?不,康熙还是聪明得很,在他隐居在畅春园的时候,其实他还是可以通过张廷玉,源源不断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包括胤禛去见被圈禁的老十三一事。

胤禛虽然是管理内务府的皇子,但私自去见被明令禁止见面的皇子,这事自然会上报到上书房大臣那边,然后再报告给康熙皇帝。所以康熙在畅春园传位时,对胤禛耳提面命,细数太子胤礽、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禵等人的缺陷,却没有提到老十三(这也是当初炙手可热的皇位继承人啊),就是康熙知道胤禛已经去见过老十三了,甚至可能连两人的对话都搞清楚了。

对于“四爷党”来说,老十三是一把利剑,在关键时刻才可用,而继位当晚就是这个利剑出鞘的关键时刻。在四爷府中,邬思道让胤禛交出钦差关防大印,决定要是胤禛到了时候还没消息,就直接拿着大印去释放十三爷,让他赶去丰台大印调兵救人,可邬思道难道没想到:他要找谁去救人?自己一个瘸子,走两步路都喘,怎么救?钦差和宗人府互不管辖,一颗关防大印就能放出一个圈禁的皇子?

所以四爷他们其实还有一个后手,那就是张五哥,这人是康熙身边三大侍卫之一,十三爷是他的救命恩人兼实际上的妹夫,他站队四爷也是理所当然的。在康熙宣布胤禛继位后,众人哭的哭、闹得闹,张廷玉在现场稳定局面,让胤禛退去偏厅休息,实际上却是让他赶紧行动,因为隆科多似乎出现了变故,他取遗诏太久了,老九胤禟、老十胤誐又一直在闹事,真到了不可收拾的时候,他们要冲出去还真的没人拦得住。


雍正到了偏厅后,屁股都没坐热就问张五哥“金牌令箭”在哪里?张五哥一拿就准,然后就让张五哥去见邬思道,要亲自告诉他:“皇上已经传位于我,要他依计行事”,到了雍王府,邬思道告诉张五哥,让他去释放十三爷,然后要十三爷“依计行事”。

够简单吧,什么内容都没有,只一句“依计行事”,张五哥就心领神会地去做了,要说他没和四爷党混在一起,鬼才相信,而且这权力极大、见令箭如见皇帝的金牌令箭,居然就在胤禛去的屋子里,还给张五哥一拿就拿到了(康熙这东西乱放,也不怕哪个不长眼的东西拿去卖了),巧了点吧!毫无疑问这放置金牌的人就是康熙,他一早就设计好了。

以康熙的计划:首先他已经把所有皇子控制在了畅春园,这一点和当年凌普深夜兵变一样的做法,就是为了防止野心家趁乱行事;之后,他先传唤胤禛入内,让张廷玉、张五哥、图理琛、德楞泰知晓继承人选,并把金牌令箭留给了胤禛,以防不测;最后,康熙也希望安稳收场,不要真的出现“停尸不顾,束甲相向”的情况,这些都是亲儿子啊!康熙是皇帝,更是个父亲,从他让胤禛“善待兄弟”就可以看出,他还是希望这个国家可以由儿子们一起撑起来,就像当年康熙和他众兄弟一样。




既然康熙都已经把金牌令箭都安排给了胤禛,那他就不需要再调动丰台大营的人员了,因为金牌令箭,见令牌如见皇帝,莫说“八爷党”三人在图理琛、德楞泰的看管之下,就算成文运真的敢带兵前来,只要上书房首席大臣张廷玉拿着金牌令箭,走上城墙振臂一呼,谁还敢造次。

所以其实老十三杀成文运是有点多余的,他当时以金牌的权力任命了三大参将,成文运已经控制不住丰台大营,只是老十三为了显示自己虎威仍在,同时震慑那些“八爷党”安排在丰台大营里明面以及暗面的人马,不得已拿成文运来杀鸡儆猴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在《雍正王朝》里,康熙皇帝殡天前,对能员干吏进行了罢免,甚至包括废太子胤礽的师傅王掞。王掞长期支持废太子胤礽,对于他的罢免,只意味着一个信息:在康熙皇帝的继承人中间,废太子胤礽已经全然不可能再有登极的机会。“九王夺嫡”走向最后的高潮,老八、老四进入“巅峰对决”。

因为对继承人没有最后确定,老八和老四都为最后的登位做足了准备。

老四和邬思道商量:为了一个稳定登基的局面,必须放出十三爷胤祥掌控丰台大营的兵力。一是拿走老四胤禛手中的钦差关防大印,和邬思道约定,第二天申时还没有从畅春园出来,就用关防大印放出老十三,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二是联络老十三曾经留下的可用人员名单,确保到时候有人可用。需要说明的,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武力攻取计划,一旦康熙皇帝不是传位老四胤禛,那就会意味着流血和战争。在这个计划中,老四和邬思道最担心的就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因为他“佟氏家族和八爷党走得最近”。

老八胤禩的计划:先是让老九胤禟联络收买隆科多,希望掌控九门,然后联络丰台大营的提督成文运,将成文运收买,确保大局掌控在自己手边,就算康熙皇帝不是传位于老八,那么也可以趁机制造乱局,有了丰台大营和九门的兵力,仅凭内卫的2千余人,新即位的皇帝如果不是老八,他的屁股也坐不稳。老八的计划同样存在一个不稳定因素,同样也是隆科多,因为隆科多在佟国维的指点下,并没有给予胤禟十分肯定的回答。

所以,这次争夺的重点问题是隆科多,康熙皇帝的英明之处就在于提前搞定了隆科多,只有搞定了隆科多,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包括丰台大营。

为什么这么说呢?

皇城内外的拱卫共计三层,一层是皇城内部的内卫,主要是皇帝身边的侍卫,直接受皇帝掌控,这一层,不管谁当皇帝,立马就可以指挥,但是缺点是人数不多,一般只设置2千人左右,领侍卫内大臣(胤禛此前的职位)掌管内卫,听命于皇帝,如果胤禛当了皇帝,自己又是领侍卫内大臣出身,自然便宜掌控。领侍卫内大臣一般不止1人,最多的时候有6人,都直接听命于皇帝。这一层不是老八和老四争取的重点。

第二层就是皇城九门,掌管皇城内外的治安,有点像“北京市公安局”或者京城卫戍司令部,掌控皇城内外的联系通道,兵力将近2万余人,由步军统领衙门、善扑营等组成,整个皇城内外的治安都由九门提督掌管,是最厉害的一道屏障。

第三层就是丰台大营。屯驻于京师附近,是保护京师的重要军事力量,兵力在3万左右。

这三层拱卫布局组成整个京城内外的防卫,第一层不必说,第二层不确定,所以,老八和老四都把重点放在了京郊的丰台大营。老四指望的是老十三出来夺取丰台大营兵权,而老八则直接搞定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看起来,老八的机会要大,因为老十三要是没有金牌令箭,靠胤禛的关防大印出来抢夺兵权,有可能就会以“谋反”而论罪,如果康熙不传位给胤禛的话。这个罪名可以直接要了老十三和老四的脑袋。

说康熙皇帝英明,就在于他搞定了老八和老四最不确定的因素隆科多。我们来看康熙皇帝是如何把控隆科多的。

一是玩弄帝王之术,冷落隆科多多年,然后一朝擢升,麻雀变凤凰,直升九门提督,让隆科多感恩戴德,至少不会临时倒向八爷党,唯康熙是从。康熙皇帝殡天前,罢免了所有能员干吏,独独留下隆科多没有罢黜,就说明他早已安排。同时,康熙皇帝为了防止隆科多站队,以两道圣旨牢牢锁定隆科多,恩威并用,使得隆科多不敢动弹。

二是在殡天当晚,命令隆科多接送老八老九老十,明面上是接送保护,康熙的圣旨已经明确如果隆科多和八爷党勾结即刻捉拿镇法,所以,隆科多不傻,实际上就是要他控制住八爷党,不让八爷党作乱。这一招是“擒贼先擒王”,控制住了老八胤禩,那么老八和成文运就被隔离,指令和消息就无法传送,成文运也只是个只知道等待的傻子,不敢随便乱动。

三是命令张五哥接送老四胤禛。这时候张五哥这个小兵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康熙皇帝的近侍,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在哪里,这一定是康熙皇帝安排好了的。八爷党重视隆科多,重视成文运,却不会重视一个侍卫张五哥,这也是康熙皇帝的聪明之处。

所以,康熙皇帝利用隆科多,软禁了八爷党,斩断了八爷党和成文运互通信息的通道,这就等于掐住了成文运,成文运无法动作,他也就没必要对成文运进行什么罢免调整了。

综上所述,康熙皇帝把住了最关键的九门提督隆科多,让他拿住八爷党的核心成员,其实就等于掌控住了丰台大营,又利用小小的张五哥大肆向胤禛“放水”,放出十三爷,胤禛就妥妥登位了。成文运,只不过是等待被收拾的一枚棋子而已。


青灯问史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康熙驾前对能员干吏进行了罢免,甚至包括废太子胤礽的师傅王掞。其次又把皇四子和皇八子以及和皇子关系紧密的权臣的职务给撤了下来,让大家都误以为康熙此举就是将太子的人选选定为老十四胤禵这样做就是为老十四登基铺路的。谁不曾想到康熙其实这么多年来对各个皇子的行为监视从未停过,对每名皇子的做事风格都了如指掌。做这么多事情只是迷惑他人掩人耳目而已,他早已经相中老四胤禛作为自己的皇位继承人。

王掞考虑康熙已经年迈,未有立太子影响朝廷大局,对于康熙的身体情况也是十分关心的。当他发现皇上开始身体开始不行的时候就向康熙推荐过皇四子作为继承人的人选,康熙为了保护这个儿子了但为了儿子登基以后能够更加顺利便顺水推舟佯装生气将他和其他高位的权臣都罢免了。这样做一方面放出消息迷惑其他有心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老四胤禛更顺利的登基,预防那些大臣仗着自己位高权重漠视皇权,让新即位的皇四子来施展皇恩。

然而康熙考虑的不仅仅是皇四子,还考虑到了皇十三子将来还要帮助皇四子掌管丰台大营,然而成文运可是掌管着丰台大营这个岗位,考虑到如果了皇十三子没有金牌令箭就掌管丰台大营,仅仅靠老四的关防大印出来抢夺权,那就成了名不言不顺。很容易被人按“谋反”论处的,为了不让这两个儿子冒险,所以在罢免众多权臣的时候康熙独独没有处理成文运。

康熙最精明的地方就是在为皇四子上位之前收复了隆科多。他善于玩弄帝王之术,特地将隆科多冷落多年,然后一朝擢升,荣升提督高位,让隆科多感恩戴德。直到康熙皇帝驾崩前,罢免众多权臣,独独没有处理隆科多,那是有原因的。康熙不希望隆科多支持各位皇子,利用两道圣旨牢牢的把隆科多的心思掌握在自己手上,恩威并用,使得隆科多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一定要死死的听命于康熙。

在康熙驾崩当晚,命令隆科多接送老八老九老十,明面上是接送保护,实际上就是如果隆科多和老八一党勾结就会被当场处理。所以,隆科多不傻,一眼就看懂康熙的意思,控制住了老八胤禩,那么老八和成文运就被隔离,指令和消息就无法传送,成文运也只是个只知道等待的傻子,不敢随便乱动。


司马长史


康熙之所以没有动京外两营的人事安排,放着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未动,一来,为了麻痹胤禩集团;二来,的确则没有合适人选作明面安排;三来,已经有了暗中布局。


张廷玉、马齐这些能做事的被贬,这是明棋。即便连胤禩也会明白,内阁这两人虽然降级了,但仍然是留用原职的。这其实就是为了给后继之君笼络人心用的。

无论谁上位,只要恢复这两人的级别,他们就会感恩戴德,效忠新主。若是胤禩、胤禵上位,也是这个操作。

但是把胤禛的爵位降了,甚至把他的领侍卫内大臣都给卸了,实际上就是在变相剥夺其明面上的兵权。


因为如果真的出现问题,这个所谓御林军(亲军营)根本没有意义。关键的兵权在隆科多手里,因为步军统领衙门有三万多部队,而对隆科多康熙实际上已经做了安排的。

但能实际制约九门提督的还有京外两营。这两支部队间接掌控在胤禩手里。胤禩不懂兵,他要依靠笼络成文运来实现对京外两营的掌控。

所以如果此刻直接换掉成文运,康熙又授命于何人来接手京外两营呢?总不能都给隆科多吧,那样谁还能制约得了隆科多呢?

更关键都是,如此一来,打草惊蛇,引起胤禩的警觉,先来个狗急跳墙,那自己连善终都不能够。


但是对京外两营的安排,实际上康熙还容易做了的,那就是胤祥。康熙不放胤祥出来,是因为放胤祥出来打草惊蛇不说,还会给胤祥造成很大麻烦和被动,但是康熙知道胤禛是一定会放胤祥的。

所以康熙为什么安排张五哥去宣胤禛,又为和告知张五哥金牌令箭的放置之处?因为康熙知道张五哥跟胤祥的感情,安排张五哥与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方便胤禛去放胤祥出来控制京外两营。


炒米视角


康熙殡天之际,张廷玉、马奇、四阿哥、八阿哥都被降职处理,而九门提督成文运却没有动,其实并非人们想的那样里面有多少阴谋论在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康熙压根没有考虑到这一层。

先来看一下为何要将张廷玉和马奇降职。

这两个人,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初露锋芒,成为炽手可热的权臣。更难能可贵的是,二者对皇权忠心耿耿。对于这一点,康熙不可能不知道。毕竟已经用了那么久,自己部下的脾性已经了若指掌。

那么为何非要将二人降级使用呢?这其实是为了给胤禛铺路。

熟读史书的康熙,担心自己死后留下的顾命大臣会摆布胤禛,所以,就留下了两颗棋子。这两颗棋子便是张廷玉和马奇。

康熙继位的时候,鳌拜如日中天,玩弄朝政于鼓掌之间。那么对于康熙死后,会不会出现新的鳌拜?康熙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底。所以,他要留下关键时候可以给胤禛出谋划策并能独当一面的人。而纵观满朝文武,唯有此二人最为合适。

因为他们正当盛年,官阶不大不小,能力却很强,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和可塑性。在新帝继位后,能很快为之所用,并能帮新帝料理好大清的江山。但是,如果要在最后时刻给他们升官,又担心锋芒毕露,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要欲扬先抑。等到自己驾崩,新帝继位重新启用他们,并委以重任,必然会对新帝更加忠心。

那么为何降低四、八哥呢?、

康熙直到最后一刻,依旧没有告诉胤禛自己已经选定他为新帝。而当时的情况来看,八阿哥手中掌握着更多的实力。无论兵权还是政权,四阿哥并不占据优势。所以,为了避免八阿哥在自己逝世后趁机发难,便将二人都降职。为的是保留一份悬念,主要是为了安抚八阿哥,让其不能轻举妄动。毕竟还有一线希望。

康熙留下的最大的棋子,当属隆科多。他是力保胤禛成功上位最关键的因素。对于九门提督成文运,并没有在他的计划当中。

而四阿哥却并不知道自己老爸的谋划。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康熙并未向他透露半点立他为新帝的风声。胤禛联络十三阿哥,夺去丰台军营的权柄,其实就是因为完全不了解康熙打的什么牌的情况下,做的一种防备手段。

对于这一点,康熙并没有考虑到。毕竟相对于丰台那点兵力,隆科多的实力更为雄厚。而康熙也从未想到一个小小的九门提督会影响到自己布下的大局。所以,也就对成文运无从关心。

事实证明,康熙的布置是没有问题的,胤禛这边的一番操作反而是虚惊一场。他成功登基大宝,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Crazy历史


雍正棋高一着,康熙马失前蹄

康熙末年定储时,纯文臣不算,武力方面其有三个关键角色

九门提督隆科多

此人出身佟佳氏,姑母是顺治皇后,康熙生母,姐姐为康熙皇后,康熙对他非常信任,让其作为自己贴身护卫统领,掌控京城内部武力,康熙死时,隆科多是其身边唯一大臣

隆科多刚做护卫统领时,康熙曾经对他说:你这个位置得好名声难,坏名声容易,想做好只有行为端正,谨慎勤练,别人帮你办事只是想取得你信任,等取你信任后,他们就会对你欺诈哄骗,折辱你名声,切记切记

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

成文运历史难考,不知道是否真有这个人,或者叫原型人物,按照《雍正王朝》说法,此人在康熙末年为丰台大营总管,是八爷党。所谓丰台大营,就是的今天的京畿部队,掌控京城安危,如果隆科多是贴身护卫统领,那成文运就是康熙的外围护法老大,如果紫禁城有事,一纸诏书,成文运就能大军压境,扭转乾坤

皇十三子胤祥

胤祥早年深得康熙信任宠爱,在太子被废前,康熙无论到哪,都会把老十三带着。虽然后来因为废太子事件,胤祥受到牵连,被冷冻了一段时间,但康熙出巡祭祀等大事,除了腿疾走不了路,康熙仍然带着,不过据史记载,康熙末几年,胤祥被疏远

按理说,如真像记载那样的被疏远,胤祥在康熙末年定储时,应该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雍正继位,诸阿哥避讳改名胤改为允,只有胤祥还叫胤祥,而且被封为和硕亲王,世袭罔替。从这几点来看,雍正能登基胤祥居功至伟,他在关键位置上,起了关键作用,胤祥应该为康熙私下的情报主官,保障内外通畅

个人猜测,康熙本属意皇十四子,但马失前蹄,让雍正截流了

属意老十四,康熙的安排就都有了出处

老八老十四一伙的,把丰台大营交给老八阵营,正好保障老十四登基,而打压诸人,也是给老十四铺路,一来减少登基阻力,二来新君新政,给新君重启臣子留下铺垫

如果三个人都忠心耿耿,那大局已定,一切会按照康熙的安排来。可惜,隆科多以及胤祥早被老四攻略辜负了老康熙的信任,康熙晚年寄居的畅春园,护卫都被陆续换成了四爷府卫,这样一来,康熙被隔绝内外,成了没牙的老虎,而且胤祥仗着康熙信赖,斩杀成文运,取得丰台大营兵权,断了最后的勤王之路

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胤祥位极人臣,相继过世!


灵石蕴珠宝


成闻运可以清理掉?那为什么不把八爷党清理干净?把儿子们的党羽清理干净,那外戚,铁帽子王,各种反清势力谁来镇压?因为清理儿子而便宜外人划不来。政治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不管怎么斗还是儿子得了天下也不算输。因为传位丢了天下就亏大了。这一刻文官可以打压保护。武将一动必然各种猜忌,好比老十四当大将就王就让人觉得康熙要传给老十四。内外潜在接班势均,谁也不敢率先轻举妄动。就等皇上的力量朝谁倾斜。


九大拐


康熙殡天前,调整了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的职位,为何不调整具有关键作用的成文运?

其实在康熙殡天前,调整职位不只张廷玉,马齐,四爷,八爷,还有九门提督隆科多!虽然成文运是掌控丰台大营,但是他是八爷的人!也是听命于八爷!只要是掌控了八爷,也就掌控了成文运和丰台大营!四爷就可以顺利的继承皇位!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关于宣读诏书,如何交接,康熙想了万全之策!

康熙自知时日不多,就开始安排后事!这个后事当然是皇位继承的大事!

到了这个时候,也是如火如荼图穷匕见了,康熙就开始筹划宣诏继承的所有细节了!

1,为了保证诏书顺利执行,康熙给张廷玉和隆科多分别下了两道生死圣旨!

2.为了保证四阿哥有时间去外调兵控制丰台大营,特意把诏书写一万多字读了一个多时辰,四阿哥就是用这个时间差叫张五哥拿金牌令箭给邬思道放出圈禁的十三阿哥,然后直接去控制丰台大营!

3.为了防止八阿哥传信出去调兵,特意安排武丹守在门口,任何人都不许出去!尽管八阿哥的管家何桂柱故意来问回不回家吃饭做暗号,但是也迟了!

可以说,为了让四阿哥顺利即位,康熙想了个周全!



二,四阿哥安排十三阿哥第一时间去丰台,鄂尔泰斩杀了成文运,丰台大营顺利的掌控了!

在张廷玉宣读诏书时,四阿哥就开始行动了!也就是抢占了先机!

而八阿哥,和他的老九,老十,还在静静地等诏书宣读后最终的结果!如果传位给老八,一切相安无事!

如果传位不是给老八,他就送信出去调成文运和丰台大营的人马,来个霸王硬上弓,直接抢!

没有想到,老八的这些小九九,康熙和老四都清清楚楚!而且先声夺人抢占先机了!

当成文运接到信,准备开拨时,十三阿哥已经跟老部下李春风叙旧情了!在成文运阻碍时,鄂尔泰一剑直接斩杀了他!



由此可见:康熙膑天前,没有给成文运升官是明智的!不然,走漏了风声还会弄巧成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