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的感觉到底好不好受,是所有人都感觉一样吗?

心速飚升64764


寄人篱下,给一个人最深刻的感觉就是没有归宿感。一个没有家的地方,就是漂迫流浪,这种感觉理所当然不好。

我没有过寄人篱下,但是我姐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的。前不久我姐还跟我讲了这段往事。

外婆这个人蛮好的,给吃给喝,但是脾气不好,喜欢骂人,也喜欢打人,手中有什么东西,那就直接劈下来了。姐姐说,“我来这里是读书的,不是来放牛的。”所以姐姐没少挨打。外公大好人一个,给吃给喝,什么都不管。姐姐说,每到学校放假过节,她就站在外婆家屋后一片树林的小路上。因为她知道爸妈那一天一定会从这条路来外婆家。可是,去一会儿爸妈就回去了。她很失望,原来爸妈不是去接她,而是去送节。姐姐说,她又站在外婆屋后树林的那条小路上送爸妈回家,直到爸妈的背影模糊不见了,她还没有离开。现在姐姐也远嫁他乡了。

我虽然有幸没有姐姐那般“寄人篱下”,但是出远门打工,候鸟式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广泛性的“寄人篱下”吗?

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白天忙碌工作,晚上下班了就开始跟孩子爱人,父母视频聊天。特别是每个月放一天假的时候,孩子总会问,“爸爸,你放一天为什么不回来陪我玩呀?”父母能理解孩子渴望陪伴的爱,可是父母永远不能跟孩子解释成年人生活的无奈。

在一座城市工作五年或者十年,没有家,对这座城市再熟悉,你也不属于它,它也不属于你。我永远都是那千千万万流浪大军里的一员,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默默想念自己的家。

寄人篱下就是漂迫的滋味,思念的滋味,心里永远渴望一个安稳的家。





缘年寒光


有一段时间父母亲很忙,把我放在姑姑家,只是那两个月,学会了察言观色,谨小慎微。

我要说的一点是,首先姑姑一家并不是不待见我,我刚出生时,姑姑就给我买了许多小衣服,我手上戴的银镯子也是她给买的。可是许多亲戚的喜爱仅限于偶尔的见面相聚,它是建立在不影响彼此的生活的前提下才有的。我的父母不懂,我懂。

姑姑家有三个孩子,加上我四个,每天做饭都要花费很多时间,更别提洗衣下地干农活。若是都是自己的孩子,那也没有什么,只是突然加了个侄女,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姑姑本想拒绝,可是又不想让自己的哥哥为难,于是答应了让我住在她家。

在家里不能闲着,怕姑姑姑父不悦。扫扫地,刷刷碗,都是抢着干,姑父说这双鞋有点脏,立马拿起刷子刷起来。姑姑说,你刷不干净,你放着等会我来刷,我赶紧说没事,我慢慢刷,刷完了你看一下,不行了我再刷。看电视也是随着她们看,姑姑让我选台,我说我不喜欢看电视,你们选吧。吃东西也是,水果零食很少碰,害怕被人嫌弃。最怕就是给姑姑增加麻烦,惹他们生气。实在无聊想出去时之前,要先看看家里的活是不是干完了,然后再问问姑姑家里还有啥事需要我做,没有了才会出去玩。

不敢和表姐妹起任何争执,凡事都是忍让,洗澡的时间不能太长,怕浪费热水,洗头发不能用太多的护发素,牙膏不能挤太多。

就这样慢慢地熬到爸爸来接我,心里特别高兴,爸爸问我在姑姑家好不好,我看着姑姑说好。问我明年还来吗,我不说话。姑姑说,以后忙不过来了,还把孩子再送过来,也是多一碗饭的事。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回到家后抱着妈妈大哭一场,说什么以后不再去别人家里住了,那年我12岁,那是我上五年级的暑假。


deer1998


寄人篱下往往都是和自伤身世连在一起的吧,最典型的就是林黛玉,寄身在外祖母家的她多疑敏感。

其实引起这种感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邻居家有个90后的姑娘小欢,是邻居家阿姨抱养来的。家里有三个孩子,她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这姑娘读书成绩也不好,初中毕业便不再上学了,人却很勤快,收拾家里是一把好手。后来她的弟弟、妹妹都相继上了大学,她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近几年回家时,便偶尔会听到她跟我说以前的事,说他们姐弟妹三人,每次无论有什么矛盾,最终受斥责的都是她,就算有时候是弟弟妹妹有争执,最后受责难的也是她,原因是她没管好弟弟妹妹,口气里不无抱怨。后来又听母亲说,她对父母也有些不满,弟弟妹妹花了家里那么多钱,她却早早缀了学。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人心的向背

人心都是有向背的,血缘是斩不断的联系。小欢的父母偏向自己亲生的孩子,虽不能说是天经地义,但也是人之常情。但这种偏向,对这小欢来说有时候却是一种伤害,会让她自伤身世,觉得自命不好,一出生就被抛弃,然后养父母也不待见。

自身先入为主的观念

在小欢不知道自己是抱养的孩子时,家里长辈偏心,她可能会生气,会不甘,但不自怜,不会自伤身世,觉得自己是寄人蓠下。但是当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那么在遇到任何一点不公的时候,她都会先入为主地代入这种观念:觉得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不是亲生的。

旁人的眼光

这样的事情一般瞒不过旁人,其他人八卦,以及他们有意或无意表现出来的怜悯,他们那种洞察一切的目光,他们不经意说出来的话,都会刺激到当事人敏感的神经。


水月岚曦


12岁的时候因父母离异,去了异乡的舅舅家上学。以前一直喜欢去舅舅家玩,和表哥表弟一起玩得可开心了,但这次去就感觉突然间自己像失去了什么似的,情绪低落了很多。我感觉在那一瞬间我成熟了许多,不像以先那样放任自我了。


开心果园KXGY


不好受,上高中时寄住在姑姑家,深深地感受到,姑姑人很好,很善良,但是久居屋檐,怨从心中来,寄人篱下,真不容易,话不敢大声说,饭不敢多吃,还要忍受别人厌烦的眼神,现在想着,都不知道那时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西行的候鸟


“寄人篱下”的感觉肯定不好受!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都是出于很多无奈、没有办法的办法,才会去寄居他人。即使是亲戚,其心情也是一样的。所以,一开始,“寄人篱下”者心里就有阴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寄人篱下”的人,思想压抑。

首先,当你一进到别人家里时,会刹那间从心里涌出一种不自然,思想紧张的感觉。接纳你的人们可能大家都会安慰你,说“别怕,这儿就当成是你的家,要干什么事都随你便。”但是,他们越这么说,你思想越紧张。因为此话他们说得太勤了,这个也说,那个也说,好像你到这儿来就是来享受的,让他们来照顾的。因此,使你思想也增加了不安,进而产生出来压抑。

“寄人篱下”的人,生活拘束。

在生活上,也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再不会像在自己家里那样,想吃什么就让父母买,买回来根据自己的口味想怎么做就要求父母怎么做。虽然你是缴了生活费的,但是一日三餐怎样安排可就由不得你,煮啥吃啥,即使再怎么不合你的口味,你还得昧着良心说,“好吃,好吃。”你若稍有不悦或者不满意的表现出来,有人可能就会狠狠的盯着你,让你不自在,浑身就像有把针在刺似的,极不舒服。由此,在生活上你不由自主的就拘束起来。

“寄人篱下”的人,郁郁寡欢。

由于思想上的压抑,生活中的拘束,必然就会引起郁郁寡欢,对一切事情提不起兴趣,难受,感觉生活沉闷,苦涩。当然,若是把这些事情对人说出来,心里就会肯定好受得多,难受也会减少。但是,这些事又怎么好去向人诉说呢?他们接纳了你,应该是你感恩他们才对,你怎么还会去背后涚他们的坏话?所以,闭上嘴,你整天就只有默默无语,郁郁寡欢,委屈的泪水只能在心里流,

“寄人篱下”的人,期盼早日离开。

寄人篱下的人,很多都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们不是傻子也不是白痴,他们很多都是聪明人,心明眼亮。所以他们都很努力,都很自尊,都在尽力为自己创造各种条件,争取早日脱离这种生活。这样的愿望,他们是很急迫的,只要有一丝丝离开的希望,他们就会毫不犹豫,马上离开。

好像说多了一点,就此打住。题主可能没有经历过,但是,曾经“寄人篱下”的所有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受吧?

所以,寄人篱下不好受!在此劝劝题主,你可最好別去体会哦!


大唐小


是啊,没有一个人喜欢寄人篱下,看别人的脸色,听别人的数落,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说自己违心的话。但生活有时就是这么无奈,当我们没有能力,实力不足时暂时的委曲求全是最理智的做法。你应该听过:韩信受胯下之辱,卧薪尝胆的故事,还有现实中有很多名人以前都干过很多让人瞧不起的事,比如街头卖艺,当服务生,甚至给人做家政服务,但他们都成功了。

把现在的痛苦经历当做一种成功必须经历的阶段。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标峰理评论


我认为“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好受,我认为所有人的感觉不一定都一样。

首先,“寄人篱下”,时时刻刻要看他人的脸色,甚至必要时要隐藏自己的情绪,最真实的自己不能表现出来。

第二,即使深处相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性格,“寄人篱下”很可能会产生自卑感:有的人选择自怨自艾,抱怨生活的不公;有的人选择从此刻开始努力,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让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优势,丰富自己。

第三,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或许“寄人篱下”不好受,可是你要相信美好是存在的,感恩生活,不要放弃,停止抱怨,渐渐的,你会摆脱这种状况。

以上是我的看法。



文源雯


寄人篱下的时候,其实心理是很矛盾的,既希望人家对你好一点,可又希望不要太好,也就是那种越是亲切越是疏远的感觉,但又不想太近乎,因为心里总是想找到那一点平衡点,平衡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不想欠的太多而影响彼此的感情。但又实际上已经开始欠了,所以你既想显得不那么客气,可又担心对方不是真心收留你,只是因为友情、面子等等不好拒绝的因素迫于无奈勉强收留你,你若想太客气点,可又担心对方误会你没把他当朋友。不管他对你是好还是坏,心里总想着将来对他要怎样怎样,而且是每过一天,这个想法就会增强一些,也就无形中给自己不断的增加压力,以至于他对待你的态度,在你心里的敏感度也就随之越来越强,严重点的话,甚至于他对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你都会去想一下是什么意思,心理素质不太好的话,时间越长就越神经质,就越是让自己喘不过气来。


沙漠里的泥鳅沙河


大多数是吧,为啥叫寄人篱下,那就是周边不是你最起亲的人,生活只有亲人在一起内心才是最安全的,处处不用怕犯错,怕别人说三道四,因为亲人会原谅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