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刺绣,是指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在中国,基本按地方进行分类,除了中国四大名绣“苏、湘、蜀、粤”之外,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顾绣等地方名绣。如果按照刺绣的特点和材料进行分类,可被分为彩绣、包梗绣、雕绣(楼空绣)、 贴布绣(补花绣)、钉线绣(盘梗绣或贴线绣)、十字绣(十字桃花)、绚带绣(扁带绣)、抽纱绣、戳纱绣(纳锦)等。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刺绣作品《蟹状星云》

然而今天,我们不讲刺绣的特点,也不谈其观赏价值,只来探讨一下“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为中国四大名绣。而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了解一下中国四大名绣的发展史了。所谓中国的四大名绣,指的是中国民族传统刺绣工艺中的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四川蜀绣、广东粤绣。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古代双面绣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关于苏绣,早在三国时代便有了相关的记载,因此,距今也已经有2000余年的历史了。根据历史资料上的记载,这种刺绣发展至隋唐时才初步奠定了基础,到了宋元时才逐渐完善,而至明清时期才开始走向成熟。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

湘绣,是具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一种刺绣。关于湘绣,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而关于湘绣的起源,据说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而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于是才形成了今天的湘绣。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湘绣

蜀绣,又名“川绣”。关于蜀绣,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文化:距今4500±150年,大致延续至距今3000年左右),由此可见,蜀绣的历史最为悠久。因此,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的蜀绣,被称为了四大名绣之首。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蜀绣

粤绣,是广州刺绣(广绣)和潮州刺绣(潮绣)的总称。关于粤绣,最早起源于唐朝,据说在唐玄宗时代曾被作为贡品,由大臣进献给了杨贵妃。而到了明朝中期,由于郑和下西洋将粤绣带到了国外而备受追捧,于是蜚声海外。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粤绣

接着,我们再了解一下顾绣的发展史。顾绣,又被称为“露香园顾绣”,最早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松江地区的顾名世家。后来这种刺绣风靡江南,可到了清代嘉庆年间,顾绣开始逐渐被人们遗忘,几至失传。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顾绣

据记载,到了上世纪20年代,松江慈善机构曾设立过“女子刺绣班”,来系统的教授学生顾绣的针法。怎可惜,后期正逢抗日战争爆发,于是“女子刺绣班”毁于了战火,而顾绣也跟着失传了。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露香园顾绣

时间就这样过了半个世纪,70年代初,松江工艺品厂响应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开始着手恢复顾绣艺术,但不久,又碰上了“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于是顾绣艺术被扣上了“复旧复古”的罪名进而夭折。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松江顾绣

最后到了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松江工艺厂才得以正式成立顾绣组,进而恢复了对顾绣的研究、授艺与生产。2006年,顾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7。

遗产编号为Ⅶ-17的“顾绣”,为什么没能入选中国四大名绣?

刺绣作品《日珥》

综上各“绣”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四大名绣相对于地方顾绣而言,不仅历史起源更为悠久,而且影响力也更为广泛,而反观顾绣,虽独具地方特色,但由于起源较晚,又几近失传,所以没能入选四大名绣,也就情有可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