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古人视死如生,对葬地选择特别重视,尤其是皇陵的卜选,被认为是直接攸关国运的大事,历朝历代的陵墓,除了受地理、政治和礼制的制约,风水也是相当。有一些君王为了不让后人发掘自己的古墓,专门选择一些僻壤之地。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考古学家有了重大发现,那就是在浙江省绍兴县的一个村庄中发现了印山越国王陵。

这个印山的形状犹如覆斗,呈方形,四周开凿,宛若古代印玺,这个陵墓可以说是非常大,占地面积达到了160万平方米,因为它的形状比较特殊,所以在这里也被称为“印山”。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考古学家发掘的这座陵墓就是位于印山的南部,这座陵墓有前、中、后三室。在中室里面有一个木头制作的棺材——独木棺,整个长度是6米多,宽有一米多,可以说这个独木棺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古人棺材。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这个陵墓之前也多次被盗过,墓葬中的文物也被反复洗劫。然而在考古学家发掘过程中,发现在中室还有很多文物,比如石剑、玉镇、玉器等随葬品大概有30多件,每一件制作都很精细。

在前后室内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陶器、石环等,这些纹饰很精美,通过这些文物,考古学家直接可以判断出这座陵墓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位君王的陵墓。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相关史料记载,在古代的时候,这里森林茂密,当时的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国许多士兵在这里砍伐木头进贡给吴国,这些砍伐木头的人,当时被人称为“木客”,因而印山在最早的时候也叫“木客山”。

越国的君王能把自己的坟墓选择在印山中,他也是不想被别人发现。这座陵墓修建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外形独特,气势宏伟,可以说也是举世罕见。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相关考古学家在研究从陵墓中发掘的文物,发现这些文物价值能够与秦始皇的王陵相媲美,这样是有了后来的“北有秦宫,南有印山”之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越国王陵,不仅建筑规模非常浩大,而且在防腐的措施建造中也是十分科学和讲究的。

当时的这位君王为了防止自己的墓室受到雨水浸泡,相关随葬品会腐蚀掉,于是他在墓室中用了100多层的树皮进行填筑,同时在里面还夹杂着木炭。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在墓坑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个70多米长的椭圆形封土墩。这些层层“屏障”建造后,最终让这座独木巨棺历时约上千年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修建如此规模之大的陵墓,可以看得出越国经济繁荣。在随葬品中,这个君王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很尊贵,这是一般诸侯都不敢奢望的。有考古学家猜测,此王陵修建如此宽广浩大,估计这个陵墓的主人也是皇家的中的一员。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虽然墓主人的身份还有待于佐证,不能否认的是印山这座王陵之墓着实是迄今为止,除了秦始皇陵墓之外比较大的陵墓。在我国南方这种特殊环境下,能够把此陵墓保存完好,是非常罕见的。

绍兴发现160万平米的王陵,文物价值不输秦皇陵,考古队叹为观止


在墓内中挖掘出的这些陪葬物品,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随身饰物。这座陵墓的发掘对考古学家来说非常有研究价值,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去解析越国历史,最后我们只能说印山越国王陵的发现堪称是令考古队叹为观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