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轉業要怎麼選崗?

用微笑去解脫7523042


依據量化評分從高到低依次選崗。

士官轉業可以選擇政府安排工作,也可以選擇自謀職業。想要選崗的話,就必須選擇轉業,既以政府安排工作的方式退出現役。


這裡的士官主要是指服役12年以上的士官,包括12年的上士,服役16年的四級軍士長,以及少數服役時間更長的軍士長們。這些轉業士官退出現役時需要選擇轉業,因為這是可以選崗的第一步。

安置崗位的確定是根據當年度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轉業士官的數量決定的,打個比方,比如當年度共有50個轉業士官符合安置條件,那麼當年度事業單位安置崗位的數量就是50×40%=20,這是最低標準。


安置崗位確定好以後,就可以選崗了。選崗的順序是安置本人的量化分數從高到低來的。目前的量化分數主要是根據服役期間的表現來量化的,一些地區只量化服役期間表現,一些地區要加試文化課成績。量化成績出來後會從高到低進行排名,然後轉業士官就可以根據排名進行選崗。

比如,城管局有5個事業單位崗位,供電局有2兩個崗位。你的量化分數排名第6,那麼你有可能選上城管局的事業單位,也有可能選上供電局的崗位。如果前5名中有人沒選城管局事業單位,那麼你就可以選擇事業單位,如果前5名都選了城管局事業單位,那麼你只能選擇供電局的崗位了。

我是木子知兵史,感謝你的關注和支持。


木子知兵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老公是退伍士官。

他是2014年退伍回來的,部隊服役滿七年回來的,當兵期間他讀了三年軍校,畢業回後原單位工作不久就申請退伍了,他覺得網上升機會不大,他回原單位就帶了新兵,覺得體能訓練也不如以前了。他爸是一級殘疾,家裡幫他打證明才申請到退的,不然不讓退,說是二期服役沒滿。他有安置卡,回來等了一年多,民政局通知的考試,期間登記資料是我去給他辦的。要填表,在部隊服役年限,立功等都可以加分,考的等級證書都有用。

統一考試,考完大概半個月公佈成績,政府網上都查的到,有哪些單位可選網上也公佈出來,按高低分優先選擇單位。有哪些單位呢?市級單位比較少,大多數都是鄉鎮政府單位。這些單位有全額的,差額的,自營的。全額的就是工資統一國家撥款發放,差額的國家發一部分,自營的自己根據效益發放。選鎮政府單位的必須在鎮派出所當輔警三年,才能調回鎮政府工作,其他的工作沒什麼要求。

當時我們也不太懂,諮詢了一個熟人,她說選全額的比較好,我老公當時成績排30幾名,總共50幾人。還好輪到他選的時候有全額的,他選的學校,一個離家有點遠的鎮中心小學,他也屬於編制內了。工作後,就是考的那些證書可以用了,可以加工資。還有就是不要對這份工作工資抱有太多期望,工資一個月到手兩千多,我們生活在鎮上,有兩個孩子,可以說勉強餬口。他放假了還要出去兼職打工,這樣日子才維持下去。

他現在的工作就是比較輕鬆,沒有很多事,他不帶課,安排在後勤工作,一般都是半天就忙完了。在退伍回來等待的一年多他出去工作過,我鼓勵他出去闖闖,他在一個工程公司開始當司機,做了幾個月司機就做了採購員,工資還是不錯的,畢竟在大城市,為了家裡工作他只能辭職回來上班,肯定也有後悔的時候。

安於平淡選這個看似鐵飯碗的工作還不錯,不安於平淡就早做決定,早些出去闖闖。但願三十而立的年紀能有自己的事業。


再生草c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按照《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規定,在部隊服役滿12年軍齡的士官可選擇以政府安置工作的方式退出現役。士官選擇政府安置的方式退出現役後,在地方政府組織選崗時,以檔案分為準排名,而後選崗。地方政府提供的崗位中有政府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和國企。單從這些來看,崗位應該都不錯。可實際上由於各地執行政策和情況不同,導致所提供的崗位參差不齊,有好有壞。加上很多轉業士官對地方單位不瞭解,而且各自的需求不同。所以,在選崗時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和排名提前做好分析。我這裡提出幾點建議供題主參考。

第一,如果追求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首選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

眾所周知,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工資不高,但工作和收入穩定,沒有較大的起伏跌宕。而且,五險一金會按時足額繳納,這一點完全不用擔心。但需要注意的是,轉業士官進入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均為工人身份。工作乾的再好,也得不到提拔,這一點被全體轉業士官所詬病。而且,這樣的規定也已經明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更何況很多地方根本就提供不了政府機關的工勤崗(改革原因),充其量鄉鎮(街道)事業編工勤崗。但聊勝於無,太多無奈也只能忍著。



第二,國企收入相對較高一些,但相對應的工作壓力較大。

我之前也和很多轉業士官交流過這個問題。他們一致反應國企收入相對高一些,但壓力大,而且不穩定,如鐵路,銀行等。像菸草和國電這一類的國企,先不說地方政府能不能提供這樣的單位,就算有,以題主的排名能選到嗎?如果有這樣的單位,並且題主的排名靠前,我強烈建議題主首選這些單位。但一定要注意崗位性質,如果把你分配到鄉鎮供電所一類的,還不如去鄉鎮事業單位。



第三,選崗時一定要綜合自身實際情況而定。

轉業士官都期待著進能進入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單位。說實話,我也很想。可實際上,我也只是敢想想,因為自己沒那個本事和能力,也沒有高學歷。只能老老實實本本分分踏踏實實的幹好手頭工作。盼望著有一天,自己買彩票能中個500萬,好給一家老小改善下生活。可這一天始終都沒來到,估計也不會有那麼一天了。所以,戰友們,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崗,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要有地位,要讓家人過得好,還是得靠自己。



總結:其實,我很想說一句,並不是我選崗位。所謂的選崗也只是給你劃定個圈圈,然後讓你由上至於下在裡面自由選定。希望題主能明白這個意思吧!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另本人在部隊服役十二年。對部隊有一定的瞭解。歡迎各位家長和戰友關注諮詢當兵入伍,考學轉士官和士官轉業等問題。


路漫漫吾求兮


簡單講:

1.所有的士官(三期以上)安置的崗位都是工勤崗為主,所以挑選在家附近的單位上班就挺好的。

2.好崗位推薦以下:技校、體育運動學校、街道辦應該是目前來看最好的崗位。不累還有很多的空餘時間可以開展自己的第二職業。

3.不推薦去的崗位:具體名字就不說了,就是那些貌似高大上的單位,其實你進去之後就是一個文員或者司機、安保、物業崗位,真的沒有太多意義。


英武


我去年16轉業的,在之前我考慮好久到底是轉業還是退伍,經過領導戰友們的談話我果斷選擇了轉業,因為現在中央對我們軍人高度關注著,我相信我會選個自己理想的崗位。


傑152097383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關於轉業士官怎麼選擇崗位的問題。 我想說這個部隊軍人轉業一般都是政府、事業單位和企業團體,選崗的話肯定先是政府,然後事業單位,然後企業單位,但是這個士官轉業選崗的話也沒有那麼隨便,一般都是看你當地有什麼單位需要補充,民政局會給你安排的。



現在士官轉業都是實行量化評分制,是根據你在部隊的表現給你檔案評分的,一般立過功受過獎會加分,兵齡方面也會加班,艱苦邊遠地區也會有相應的加分,職業技能鑑定證書也會加分,所以說具體什麼崗位是看當年你地方轉業軍人來排名爭取的。

具體選崗的話,我覺得還是聽從組織安排的,我個人覺得只要是個事業編就不錯了,士官轉業不需要奢求那麼多,行政編那些都是幹部軍官轉業的事,跟士官基本上沒關係。所以說轉業選崗還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現在國家實行這個評分制應該也算針對士官轉業安置的一個福利吧,具體需不需要考試的話,還要看各地的政策,就像今年我一個轉業的戰友就沒有考試,座標煙臺。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吾評武願


對於這個問題,地方是需要按照《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現量化評分方法(試行)》,搞好服役表現量化評分,然後按照積分選崗。而且安置辦核算完檔案分數之後回通知轉業人員前去核實,簽字,並對排名進行公示。

記分標準大致是這個幾個方面。

服役年限:每年記3分,超過12年每年記5分不滿六個月按照六個月計算,超過六個月不滿一年按照一年計算。

獎勵記分:個人嘉獎記1分,個人三等功記3分,個人二等功記20分,個人一等功記40分等等。

職業技能等級記分:初級1分,中級3分,高級5分,技師7分,高級技師9分。

殘疾等級記分:比如引戰致殘被評定5級殘疾等級為50分,10級為5分,服役期因公致殘被評定5級殘疾等級為30分,10級為1分。

烈士子女記分:30分。

其他情況記分:如:在艱苦地區服役的,一、二類艱苦邊遠地區,每服役1個月記0.1分,三類艱苦邊遠地區每服役1個月記0.2分,四類艱苦邊遠地區,每服役1個月記0.3分。等等。

當然了除了加分政策以外還有減分政策。比如說在服役期期間受到的警告、嚴重警告等等分別減5、10分等。還有檔案材料弄虛作假的,都要扣分。

當然了提交的材料也有很多,具體最好先諮詢好當地相關部門,爭取少跑腿。

還有在挑選崗位的時候,戰友們儘量多預備幾個崗位,防止自己中意的崗位被比自己排名靠前的人選走。


臨沂風清揚


轉業安置,是人生的重大分水嶺,是第二起跑線。選崗意義,不言而喻!

一要看個人專業。這樣更能夠快速融入單位,工作也能很快打開局面。如出納,文書,駕駛員,醫護等。

二要看福利待遇。國企待遇最好,比如中鐵,菸草,通訊,銀行等。其次是機關事業單位,各類津貼補貼正在逐步完善。

三要看發展前景。到地方了,收入少了,更需要進修進步。比如說考職稱,如果能到高校工作也不錯,自由時間多,利於學習和照顧家庭。

總之,無論選到哪個單位,都要虛心請教,踏實肯幹,做好本職工作,積極發揮特長愛好,比如主持,體育比賽,攝影等,定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幾點建議,希望能對選崗有所幫助,祝願能夠如您所願!


飄逸飛思


士官轉業選崗,總的來說,先政府部門,再事業單位,最後才是國有企業(央企或國企),前提是你的各方面都不錯,名列前茅,你才有得選。如果排名最後,就剩下一家,沒得選,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相對比較輕鬆,朝九晚五,對於安置的士官來說,加班出差的情況很少,除非是領導的司機。企業就不一樣了,加班出差是很正常的事,對於沒有背景的士官,可能好事輪不到你,辛苦或坑就難說了。如果哪天企業裁人,沒有根基的你,過了三年保質期,你很可能會成為犧牲品。

對於轉業士官,回到地方很難找到對口的專業技術,短時間難以勝任工作崗位,所以不能選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崗位,選相對沒什麼專業技術的崗位,如後勤、管理等崗位,容易進入角色並做出成績。


李連明


士官轉業,如何選崗,有哪些推薦去?哪些不推薦去?

俗話說得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句話真實再現了在部隊服役的現狀,每一年的退役季,對一些符合安置條件的士官來說,面臨著是如何選個好崗位的實際問題,畢竟這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現行士官轉業安置的政策,凡三期士官轉業的均符合安置工作條件,“從哪裡來,回哪裡去”這是大體框架,退役回去後去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報到,根據檔案分數進行綜合評定打分,也就是說只要在部隊表現足夠的優秀,特別是立功受獎的將進行加分,只要打分靠前,你將享受優先選崗的條件。

二,安置崗位情況。每年退役軍人退役後,當地黨委政府會根據各個部委辦局的實際,進行綜合平衡,根據各單位編制人員缺口,下發退役安置指標,由退役軍人事務局根據當年安置指標具體辦理退役軍人安置事宜。

三,具體選崗時要因人而宜。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選擇自己適合的,不要盲目跟風,攀比,比如,我退役時,由於我在部隊上從事文秘工作,對新聞報道有濃厚興趣,選擇崗位時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黨政機關的文秘崗位,而我的另一個戰友,文化程度不高,選崗時卻選擇了一個技術崗位,雖然工資高點,但是由於文化程度的原因,對新的技術裝備總是掌握起來有點吃力。

還有幾個戰友退役選崗時選擇了當時非常熱門的供銷系統,但好日子沒過幾年,供銷系統早已沒有了往日輝煌,戰友們都已經下崗,現在到處打工來養家餬口,就在去年,這幾個戰友被政府安置了公益性崗位,每月發2000多元的工資,勉強的能維持著生活。

轉眼,我退出現役已經幾十年了,對於退役選崗有著很深的體會,我們戰友經常聚在一起議論這個問題,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是對的,如果自己有特長,有資金,自謀職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更多關於參軍入伍、考軍校、考選士官等在部隊後續發展話題,我將盡我所能為您諮詢解答,歡迎戰友們朋友們關注我,願與你一起分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