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人這一生,要承受多少生命之痛?


《活著》:人這一生,要承受多少生命之痛?


VOL5 《活著》

《活著》:人這一生,要承受多少生命之痛?

小說的結尾,身材瘦弱,步履蹣跚的老人趕著牛,孤獨的背影漸隱在殘卷夕陽下。

1992年餘華在北京8平米的招待所開始寫作《活著》,這位老人的一生都被記錄在了這本書裡。很多人說這是一部殘忍的小說,是時代小人物的悲劇,看後不忍看第二遍,因為實在是太令人悲傷了。書中的主人公富貴,從渾金如土地浪蕩闊少,到變成簞瓢屢空的貧民,然後目睹家人先後死去,暮去朝來,僅剩他孑然一身,與牛作伴,忍受著時間的殘忍與漫長的回憶。但是《活著》僅僅是在表達苦難嗎?對於這本書餘華曾說:“我感到自己寫下了高尚的作品”。為什麼是“高尚的作品”?因為活著與生命相關,而生命本身就是是高尚的。


《活著》:人這一生,要承受多少生命之痛?

雖然書名叫《活著》,但死亡卻貫穿在整本書中。父母、妻子、子女都是由富貴親手埋葬的。餘華對死亡的心理描寫十分克制,富貴面對死亡沒有吼叫,沒有驚天動地的吶喊,關於兒子有慶死亡的那段心理他是這樣描述的:“我看著那條彎曲通向城裡的小路,聽不到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一種無聲的絕望與痛苦向讀者襲來,它有一種面對命運殘酷的無奈在裡面,這些生命之痛,像鹽一樣灑在傷口上,卻無力去反抗。

在時代的洪流裡,人如草芥一般無法抗衡這巨大的力量,富貴的兒子有慶之死,在某種程度上是必然的。在書中,縣長的女人失血過多,急需獻血,但是因為血型比較少見,沒有相匹配的血型,來到有慶的學校找合適的血型,孩子們認為給縣長獻血是光榮的,都爭先恐後的測試自己的血型能否對得上,活碰亂跳的有慶也搶著給縣長的女人獻血,唯恐自己獻不上血,最後抽血過多死亡。有慶的死只是時代的一個縮影,他沒有逃脫生命背後的無常及時代的洪流。

生命之痛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作家賈平凹在《願人生從容》中說:“人生的苦難永遠是和生命相關的”。而“活著”二字在苦難的生命中卻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張愛玲也曾說過:“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爬滿了蝨子“。活著勢必要忍受生命的苦難,這也是“活著”的力量所在。

《活著》:人這一生,要承受多少生命之痛?

前段時間有一則【廣西老人遭3車連撞當場身亡】的新聞,老人無妻無子孤身一身,生活貧苦,靠低保生活,在去醫院看病的路上被3車連撞而死,以這樣慘痛的方式結束了這一生。不少人唏噓不已,不知老人這一生忍受了多少生命之痛?

《活著》:人這一生,要承受多少生命之痛?

生命的脆弱在於它不是一個定數,它是多變的。人無法預知明天會發生什麼。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講到“人的自由先於人的本質”

他認為一般的物無法自由選擇,而人不同,人擁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選擇成為何種人,按個人意願創造自己。但正是因我們有無限的自由,所以我們要承擔無限的責任。薩特認為:“人是註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為他並沒有創造自己,但卻是自由的。因為一旦被扔進這個世界裡來,他就必須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負責。”

《活著》:人這一生,要承受多少生命之痛?

《活著》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不僅僅是表現生命之痛,它其實表達的是對這個世界的善意,是一種樂觀的態度。《活著》的靈感來自餘華偶然間聽到的美國的民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歷經苦難,家人先後離他而去,可他依然友好、充滿善意的面對這個世界,沒有一絲抱怨。富貴在回想這一生時他依然是感恩的,他說父母在他年少時給了他好的生活,擁有一個好的妻子,孩子們也很孝順,儘管目睹了家人先後死去,但他仍然堅強地活著。

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人生都潸然淚下?”這句話看似悲觀,但其實傳遞的是一種樂觀,面對生命之痛,依然用善意麵對世界,這也是《活著》這本書傳遞的精神。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是富貴一生的寫照。新生與消逝完成了生命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生命必有裂痕,但正因為這裂痕陽光才能照進來。“活著”與生命相關、與苦難相關。但是,即使生活在泥濘中,面對生命之痛,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陽光。

文|九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