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快一周岁了,还不会做摆手、鼓掌等动作,这是怎么回事?

AFn628


宝宝一般在9-12个月大就能学会跟别人挥手拜拜,不过也不绝对,个体差异比较大,需要具体分析。

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

1、观察孩子其他行为

看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现是否正常,比如:

跟家长有没有眼神交流?看到妈妈会不会笑?对自己的名字有没有反应?会不会发一些简单的音,像嗯、啊这些?能不能坐稳了,或者爬 翻身?

这些都能判断宝宝的神经反射、骨骼、肌肉等发育的情况。如果都是正常的,那孩子应该没问题,可能是家长跟孩子互动太少了。

2、孩子是否缺乏练习

6个月开始,宝宝的手臂进入敏感期,这时候的宝宝喜欢到处摸,乱扔东西。在保证宝宝安全的情况下,家长一定不要阻挠宝宝这种行为,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宝宝的抓取练习,锻炼宝宝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开始宝宝的大脑是不能控制肢体活动的,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到9个月大基本就可以自主做一些动作了。如果前面家长没有跟宝宝做挥手、摇头、鼓掌、识物这方面的练习,孩子自然会落下,不会也不足为奇。

我的二宝11个月大,早就学会了这些动作,力气也非常大,5L的食用油一把就能拽倒,天天不喜欢坐,就喜欢让人领着走来走去。

提醒各位家长: 宝宝在成长敏感期,对外界的感知非常灵敏,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期多跟宝宝互动,宝宝能听懂的只是不会说而已。


成长树下


宝贝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每个宝妈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宝贝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会不断的学习新的技能,抬头,翻身,坐,爬,站,这些都是宝宝学习的本领。



学会拍手,摆手是孩子身体动作协调能力的里里程,孩子摆手,拍手动作一般出现这七八个月,孩子开始会调动自己的身体各部分肌肉,进行一系列的指令式动作训练,这时宝宝已经有了一定肢体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还有肌肉力量有很好的发展。

但是每个宝贝都有个体差异,大运动发展并不是每个动作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严格发展,有些宝贝在四五个月的时候就会出现拍手动作,而有些宝贝一周左右才会出现,这与家长平时对宝贝的训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妈妈应该根据宝贝的发展条件,对宝贝进行一定的训练以便提高他的各项技能。促进它的各个部位协调能力,那么,应该如何来训练呢?

1.重复示范

爸爸妈妈应该多跟孩子进行互动游戏,游戏中多示范,可以加入摆手,拍手,击掌动作,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情绪, 重复性的教学能快速的促进宝贝的各部分肢体的发育。



2.肌肉训练

多让宝宝抓握,鼓励宝宝玩玩具,通过玩具训练宝宝的手的控制能力,如游戏:打电话,搭积木,塔套等。



每个孩子之间没有可比性,孩子有着自己的一根发展准绳,有些宝宝大运动能力比较弱,小肌肉精细运动发展却比较快,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影子育儿


每个宝宝的发育有早晚,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宝宝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育孩子的方式。宝妈可以在宝宝情绪好心情好的时候试着做些引导,每天多做一些 时间长了宝宝自然就会跟着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