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复工生产,青岛乡村惠民工厂用“铁人”干劲保订单,豁上了


连日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复工的姐妹们加急生产,把疫情耽误的订单抢回来。

“自2020年2月14日抢时复工以后,我们工厂在抓好防疫的同时,加紧生产,目前复工率达到了100%,产能达到了120%以上,姐妹们主动担当作为,满负荷运行,干得热火朝天。”创办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的胡家村“第一书记”费超和青岛瑞联合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刚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

宝山镇胡家村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乡村振兴惠民工厂的发源创办地,掩身于风河源头和丘陵之间。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每一寸泥土中都渗透着百姓付出的汗水。在日月穿梭的时光背影里,乡亲们耕耘的吆喝声,盼望致富的呐喊声沿着风河在流向大海的河床上空飘荡,演绎着青岛西海岸独有的乡村风情。


乡村振兴为胡家村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希望。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乡村工作服务队派驻胡家村“第一书记”费超进驻村庄后,心系父老乡亲,扑下身子抓发展,向群众讨计问计,探寻推进胡家村增收奔富的有效路径。

经过反复调研探索,抓住企业兴村的“牛鼻子”,费超与青岛宏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刚一起,在胡家村创办了乡村惠民工厂,为农村妇女送岗位进村庄,让姐妹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通过产业振兴创建乡村振兴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模式。

乡村惠民工厂利用胡家村闲置宅基地建设了厂房,引入海尔、海信等企业的电视、空调遥控器组装生产线,姐妹们进厂组装生产。很快,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就形成规模,品牌效应彰显,一批妇女通过培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随后,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的模式被复制放大到宝山镇,一批乡亲返乡进厂上班,经过培训成为宝山镇驻地乡村惠民工厂的生产主力。


经过不懈的进取,青岛又一个活力四射的乡村振兴样板,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地上开花结果。

现在,乡村惠民工厂的工人由最初的9人扩大到近100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37人。2019年惠民工厂完成产值近4050万元,为村民和村集体增收260万元。

今年春节之际,一场阻击疫情的战争在胡家村展开。乡村惠民工厂的员工秦淑华告诉采访的媒体说:“俺们这些在乡村惠民工厂务工的姐妹们,一方面在家防控疫情,一方面习练生产技术,大家盼着工厂早日复产,在生产线上再展身手,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多做些事情……”

防控疫情战争,既是对乡村惠民工厂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场深刻的挑战和洗礼。为此,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防疫复工两手抓。胡家村“第一书记”费超和会同青岛瑞联合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刚,认真做好人员摸排、场所消毒等准备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报批恢复生产。

经上级审批同意,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于2月14日正式复工。为了保证生产安全有序,每天对厂区进行消毒、工人全部戴口罩、测体温方可上岗,并建立了复工记录台账。

乡村惠民工厂复工的消息让务工的姐妹们无比兴奋,一位务工的姐妹高兴地告诉采访的媒体说:“我原来在外面打工,现在回村就业,上班顾家两不误!”

恢复生产后的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一片沸腾,姐妹们格外珍惜疫情期间得来不易工作机会。

工厂的多条生产线上,姐妹们不仅干得仔细认真,组装得也十分娴熟,得心应手;大家一环接着一环,配合得十分默契。

瞧,姐妹用心用情组装出的遥控器,洁白无暇中凝聚着大家的辛勤和汗水。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年,我们要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胡家村“第一书记”费超和青岛瑞联合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刚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

在战疫时刻,瞄准乡村振兴,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的员工们拿出了当年“铁人”王进喜的干劲,掀起了乡村惠民工厂复工生产的热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