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看奥沙利文的比赛?

lvweiji


这个问题让我们从

比赛本身个人魅力两个方面说起:

第一方面:比赛本身

一、好看

啥叫好看,斯诺克看什么?

有人说看“做球”,斯诺克本意就是“制造障碍”,一个精彩的障碍会让对手无计可施,固然这是斯诺克最核心的一部分,但更多数人还是喜欢看到犀利的进攻代替不得已的防守。

火箭诠释了什么是斯诺克新的含义,流畅性与观赏性。任何一项运动,取悦于观众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赛的连贯性与流畅性。

奥沙利文用快速、流畅(行云流水)的进攻带给广大斯诺克爱好者最佳的观赏效果,当然大家会因为喜欢这种打法,从而喜欢上这个人。

二、有料

火箭的比赛,很多情况总是不可预知,你不知道这个性情中人会做些什么,比如放弃打147,又比如人家握手他碰拳,再比如轻松的进球他一定给你来个“暴击”,这些种种的“格格不入”,更吸引人对比赛充满未知的期待。

三、戏精

火箭在比赛场上的表情极为丰富,会和观众进行互动,让大家更为开心。

四、期待

衡量一名球员能否被大众所喜爱,得看他的成绩如何。

1.火箭是球员里第一个实现单杆破1000的球员。

2.火箭是仅次于亨得利获得过5次世锦赛冠军的球员

3.火箭15杆147至今无人能及。

大家更想在比赛中见证他新的记录产生

第二方面:个人魅力。

一、情商高

火箭在全世界斯诺克爱好者中有众多粉丝,他善于同球迷打交道,他称自己是“中国的干儿子”,到中国说“中国的菜比英国的好吃”,鼓励中国年轻的选手“他是非常优秀的球员”。会把得来的奖杯送给现场观赛的小球迷。这一系列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圈了很多粉丝对他的喜爱,当然他的比赛收视率自然会高过他人。

二、个性化

火箭个性独立,率真敢言,上可抨击“管理者”,下可对“对手进行品评”不怕得罪人。没有人能阻止他想说的话。

比赛选择性参加,不为钱而工作。放弃“大师赛”参赛,不愿意与“低级别选手”比赛,都是他随性而为。无人能出其左右。

人们更喜欢有个性的高水平球员,这样的选手更容易成为偶像。

以上就是大家喜欢看奥沙利文比赛的原因。随着火箭参赛的次数不断减少,大家会更加珍惜每一场奥沙利文的比赛,因为,也许某一天他任性的丢下一句“不打了”就转身而去了,从此火箭消失在赛场上,只留下大家在回忆中津津乐道那些年火箭的精彩。


漫话台球圈


“如果我想,在四年之内没有人是我的对手”奥沙利文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关于台坛,火箭表示自己特别喜欢竞争,喜欢比赛,他喜欢那种被万众瞩目的感觉,喜欢看到观众的欢呼,喜欢绚烂灯光下冠军的感觉。现在不少人都说自己是火粉,可是你真的了解台坛天才火箭奥沙利文吗?看似放荡不羁的行为举止,其实是对绅士最好的诠释。

关于比赛,奥沙利文说只要能多赢一局,多赢一场自己就会感觉开心,打好现在的比赛才是对比赛最好的尊重,享受比赛的感觉才能更好的打好比赛。正是基于这种对比赛的看法才使得奥沙利文在比赛中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曾经在比赛中全程用左手击球而被人投诉不尊重选手,还被台联要求证明左手实力。在比赛中因为鞋子硌脚而脱鞋,在对阵亨得利的比赛中因为状态不好而直接放弃比赛弄得亨得利一脸懵逼。

在生活中奥沙利文有一段失败的婚姻,并有一儿一女,而且和女儿的关系一度很僵。好在奥沙利文的生活并未就此终止,他在生活中又遇到了现在的女友罗阿斯,如今两人甜蜜生活美满确实让人很是羡慕,台球浪子奥沙利文终被人收服。除了生活的美满之外,火箭还花时间指导中国球员,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技巧,教他们学会如何去更好的享受比赛,而且奥沙利文有时间还喜欢练拳击,参加越野极限运动,开赛车,长跑等等,可以说奥沙利文的生活很是丰富。

​除了生活的丰富,奥沙利文的事业也是非常成功,奥沙利文不仅在代言广告方面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在比赛奖金方面奥沙利文以9608134英镑排在历史第一位,所以说奥沙利文曾经说因为缺钱而比赛只是调侃而已不要当真,没钱怎么可能给女友送一个5.5万的钻戒呢?而且奥沙利文还连续出版了三本小说,销量还不错,光是版权就足够奥沙利文赚的了,奥沙利文怎么可能缺钱呢?更不用说奥沙利文参加真人秀节目和解说比赛,培训,出席活动之类的了,所以你真的了解奥沙利文吗?



清水小安


是因为打的很精彩,大家自然喜欢看。

奥沙利文是超级联赛历史上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球手,其中2005~2007连续四次获得冠军。2008年,Ronnie获得第八次超级联赛冠军,完成对该项赛事的五连冠!

但是这些记录对于奥沙利文来说其实都没什么!

当你从各种新闻报道中了解他的一项项记录,听闻他一次次获胜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顶尖的斯诺克大师,你可能觉得没什么总会有人夺冠的!但是我想说只有当你真正了解斯诺克运动,并亲自去观看无数他的比赛以后,你才会真正的为他魔鬼般的天赋和才能所折服!

天才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哪怕是你付出百倍的努力和汗水也达成不了的

当你看见他一次次潇洒自如行云流水般的进攻时,你唯一的感受可能只是替他的对手不值!因为这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当他开始燃烧时,整个场地都是他的地盘!

当你看见那么难的运动在他手下变得好像如小儿科一般时,你会感慨不是他是为了斯诺克而生的,而是斯诺克就是为了他而被创造的!

你不会说奥沙利文技术有多厉害,心理有多强大,因为那只是个运动员该有的素质而已。但是奥沙利文之于斯诺克,更像是奥沙利文诠释了斯诺克,而不是斯诺克造就了奥沙利文!

因为他本身就是无解的斯诺克

赞同 386

评论 37

收起

广告

相关推荐

斯诺克站位和入位(上)

JuanRiquelme的文章 · 25 赞同

现代斯诺克出杆和握杆方式(上)

JuanRiquelme的文章 · 44 赞同

2020年春节之前有哪些特别值得买的羽绒服?

什么值得买APP 的广告

立即下载

更多回答

Jacob

It's all about line and pace.

#忍不住脑残粉一下XD#

Ronnie O'Sullivan (The Rocket)

首先,斯诺克有多难?知道它多难才可以感受罗尼有多强。这个题主自行google吧,只能说这是一门对选手心理、技术考验极其严苛的运动。你必须相信自己,这是一切的基础。极高的精准度要求、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碰撞。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全凭感觉。那么,接下来:

Ronnie 到底有多强?我想他的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天赋——斯诺克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个人觉得第二是飓风希金斯)具体体现:

1、硬天赋。10岁就能单杆过百(题主感受下一个比台高不了多少的架杆还要站在凳子上的小毛孩劈劈啪啪打一百多分…)。13、14岁左右就有职业球员的水准(罗尼自述)而且是能打出147的程度…15岁就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打出了147。17岁就能在英锦赛上击败当时的统治者Hendry(才转职业没两年)。90年代可是Hendry的巅峰。19-25岁是他的职业低潮期,depression,酗酒,吸毒。这五到六年基本废掉了,尽管如此,Ronnie还是创造了最快147和最快清台的记录。而且戒毒出来刚两个月就击败当时的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拿了公开赛冠军…

2、职业高度。尽管有五六年的颓废期,Ronnie的职业生涯成绩还是很猛的(虽然他应该比现在更辉煌一些…)。衡量斯诺克选手职业高度的三大赛事:世锦赛,大师赛,英锦赛,Ronnie各取五枚。单从职业成绩看,现在他至少可以排历史第三(虽然个人觉得他目前可以排第二,未来可排第一…)ps:超级联赛Ronnie拿了十个冠军…基本可以改成罗尼杯了…

3、技术。进攻技能满级、防守技能满级、左右开攻…Ronnie向所有教练请教过,他学会了所有人的技术(吉米·怀特述)。他对这项运动的技术掌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极精准的母球控制,无所畏惧的比赛心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Ronnie技术上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控制,力度、杆法、准度、母球走位。在他手上,很难的技巧看起来很简单,因为他的技巧就已经极其纯熟,再难得球也看起来打得不费力:不是他真的不费力,而是把“力”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而且毫不牵强。比如大家看罗伯逊和小特的低杆觉得很炫,其实Ronnie打得低杆从技术难度和母球效果上毫不逊色,但是Ronnie很少那么大动作的发力而且他的对母球的控制力要更好。因为出色的控制力,他可以化简局势,连续得分。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础上他!很!快!很!快!像火箭一样!快!这也许就是区别于其他天才的天赋的恐怖之处了吧…往往一盘球十分钟就解决了,对手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连丢了几分,这在赛场上是多么大的心理压力…

4、影响力。虽然有点偏题但还是忍不住想说。斯诺克最早是一门防守艺术的运动,以老戴维斯为例,那时候斯诺克影响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大,赛事少、球员平均水平也不如现在。Hendry的出现改变了斯诺克,他在当时的绝对统治地位和进攻性的打法成为当时所有斯诺克球员的追赶对象,可以说皇帝的出现提高了斯诺克的整体水平(戴维斯述)随后是以Ronnie为首的七五三杰,近十多年的世锦赛有十个冠军是被七五三杰收入囊中的…而其中Ronnie更是继承了吉米怀特的表演性打法并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把斯诺克变成了一门极具欣赏性的进攻艺术。以前一盘斯诺克要打很久,而且大部分时候是防守博弈,这样的比赛电视转播关注度自然低。吉米怀特的出现使观众们意识到原来斯诺克可以这样精彩。而Ronnie的出现更是将之发挥到极致,再加上他鲜明的个人性格,使斯诺克这项赛事的推广度和关注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斯诺克的顶尖选手可以分为两类:Entertainer和winning type。吉米·怀特和飓风希金斯属于前类,戴维斯、Hendry属于后者。前者将这门运动演绎成了一门艺术,后者则是potting manchine。而Ronnie则兼具两者之长,我想对斯诺克本身来说,最完美的莫过于以大师的艺术手笔来精彩地赢得一场比赛了吧,这也是对这门我所热爱的运动最好的诠释。从这个意义上,Ronnie近乎完美地诠释了斯诺克运动的真谛。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斯诺克是为Ronnie而生吧。

#原谅我最后再脑残一下…#

1975, 他来自伦敦东区.10岁, 单杆破百. 15岁,问鼎世界青年锦标赛,单杆147. 17岁, 问鼎英锦赛,击败皇帝Hendry. 同年, 父亲因杀人被判18年,两年后母亲因逃税被判监禁. 生活的迷茫使他选择用毒品和酒精麻醉自己.与毒品抗战八年,他爱上了长跑.他说,退役后要当一名职业马拉松选手.5次世锦赛冠军,27次排名赛冠军,13次单杆147,791次单杆过百,单杆147最快纪录的保持者.“我从来没有把自己过去的不稳定打上个人生活中各种遭遇的标签,因为我比这强大得多。对于我来说,就是找回自己的球技,如果能够打出好球就还好;如果打不出好球,我就是个悲催的混蛋。”他狂妄,他不羁,他咽下所有的嘲笑与不甘,将心事付之一颔.你经得住多大的痛,就受得起多大的好.没有什么比自己更加强大, 现在,他再次站在世锦赛的战场,每向前一步都是历史,run, the Rocket.

App 内查看

赞同 113

评论 14

九歌

楼主问的问题,在描述时,其实已经高度概括了答案。

今天正好在看奥沙利文和塞尔比的比赛,一边看,一边具体写写如何具体描述其他斯诺克球手和奥沙利文的差距。文章较长,慎读。主要说5个方面问题,希望对于表达奥沙利文有多强大这个问题,增加一点理性、感性的认识。

斯诺克这个江湖,有几个层级的高手。

斯诺克是怎样的一种运动,需要怎样的能力。

奥沙利文为什么比顶尖高手要强大。

奥沙利文为什么比希金斯、威廉姆斯这样的大师要强大。

奥沙利文有没有很弱的时候?

一、斯诺克这个江湖,有几个层级的高手?

个人见解:是4个吧。(范围仅讨论现役的。)

奥沙利文自己是一个级别。技巧顶级,天赋远胜其他人。

大师:希金斯、马克威廉姆斯。天赋和技巧均是顶级水平。

顶尖高手:尼尔罗伯逊、特鲁姆普、塞尔比、丁俊晖、墨菲、马奎尔、宾汉姆等前十六的。这些人中实力还可以在细分两三个档次,但是基本上没有本质上区别。这些人或是技巧顶级,或是心理素质顶级,或者是天赋顶级。但没有全方位顶级的,有明显短板。比如丁俊晖,天赋上是顶级的,但是心理素质、技巧稳定性是短板;特鲁姆普天赋和心理素质顶级,但是技巧稳定性是短板;塞尔比心理素质和技巧稳定性是顶级的,但天赋稍稍弱(相对而言);罗伯逊各方面很均衡,但可能说他是大师级吧,好像还缺点儿积淀;……

其他职业球手。

二、斯诺克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运动?需要怎样的

斯诺克是一种十分精细的运动。是力道、角度、计算、全局规划、情绪管理等多种能力综合起来表现出的战略规划、战术选择及母球控制。从比赛场面上看,既有体现力量和技巧的华丽杆法制造出出令人着迷的走位、行云流水的进攻,又有精密计算和布局制造出的精妙的障碍求,还有毫厘之差经过不断碰撞造就出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还有偶然会出现的瞬息万变的胜负手转换(如静电、犯规)、复杂局面不断被简化、令人意向不到的戏剧性,这样的描述可能还能继续拉长,因为斯诺克实在是太多面的运动。

这也意味作为一个斯诺克运动员,他首先要有高超的综合技巧入门基础。除此以外,还有很好的大局观,大局观是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精深的技巧(力道、准度、计算)已经很难获得,而具有好的大局观的人就更加稀少。

总结一下,技巧,全局观。

三、奥沙利文在这两项基本的能力方面是什么水平?奥沙利文和顶尖高手的区别在哪里?

奥沙利文在技巧和全局观方面是顶尖中的顶尖。一个可以在五分二十秒完成一杆147的人,技巧不可谓不娴熟,不可谓不炉火纯青。那个视频我反复看过,简直就是在玩儿。可是这样轻松的背后,是多少年刻苦训练积累得来的呢?技巧已经是本能的一部分了吧。不得不说,这些年奥沙利文已经在技巧层面没有继续强化了,反倒是进攻的利剑,即长台准度和稳定性已经有所下降。这是避免不了的了。但是,好在他的大局观和经验越来越成熟,持续在进步,所以,2012年到2015年期间,奥沙利文来到了职业生涯顶峰。去看看这几年他取得的成绩吧!什么特鲁姆普新生代、丁俊晖、塞尔比、罗伯斯,真的都只能仰望他。为什么呢?我觉得是他在技巧之外的因素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弥补技巧层面不稳定带来的劣势。这另外因素就是全局观。

我理解的全局观是战略规划,是战术选择,甚至是具体的一次击球选择,是这几个方面的合理综合。我理解奥沙利文和顶尖高手的区别,其实主要不在技巧,这个世界上有比他打得准的,有比他打得合理的,有比他打得稳重的,有比他打得墨迹的,但是全局观方面没有超过他的。顶尖高手自身基本上已经将天赋发挥到极致。打得很精彩,很有观赏性,但是与大师还差一点全局的意识。顶尖高手能将把握机会做到极致,但是在创造机会上缺乏想象力。更重要的是,面对复杂局面(尤为关键),战略上都是要越打越简单才好,但是,由繁到简往往需要在具体战术上进行冒险,有时候这样冒险的机会隐藏极深,本身就很难,执行起来就更难。大师可以做到越来越简单,但是顶尖高手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所以给人感觉总是差点儿意思。很多人喜欢希金斯,因为他善于破解难题,他是战略大师,你看他打球往往是思路非常清晰:吃掉碗里的,对于锅里的,在吃碗里的时候,不断再蹭一点儿锅里的拿到碗里,实在吃没了,也蹭不着了,就要开始对锅里的动大手术。但是他一般在动大手术的时候,已经把能吃的,好吃的都吃净了,确立较大的优势,甚至确立了胜局,已经没有风险或风险较小。所以,我冒险了,失败了,也基本上宣告这一局胜利了。这就是希金斯的战略和战术选择。不像有些职业选手,甚至顶尖高手,在面临难题时,后者过于谨慎,吃点眼前的,越吃越难吃,越吃越不好看,没吃多少就吃不着了,然后一抹嘴走人了。小富即安。或者,在没得吃的时候,头脑一热,干脆来一票大的,哗啦啦,台面打得乱七八糟,自己没吃到,全留给对手了。这种时候,其实往往都不是机会。奥沙利文,尤其是新金斯往往不会犯这种错误。

奥沙利文在战略和战术上和希金斯不同,奥沙利文更加激进一点,他不会先吃掉所有能吃的。他往往想办法把锅里的直接变成碗里的。也就是说,更急于破解难题。他在复杂局面中的破解方法更有风险,但是只要迈过去那个坎儿,几次击球之后,局面迅速简化,后面就是风卷残云了。整个过程先紧后松,跌宕起伏,所以对于喜欢刺激的球迷来说,更具观赏性,这也就是他球迷多的一个原因。这是沙利文之所以甩开顶尖高手,甚至相比于希金斯和威廉姆斯略胜一筹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一下,奥沙利文面对危局,能迅速闻到机会,直接找到问题核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刺激感受。顶尖高手呢,虽然偶尔有这样的亮点,但是大多数受限于技巧不足,甚至勇气不够,不敢做出牛逼的选择,犹犹豫豫,大多数时候只能按照“合理的方式去”打球。面对困局,往往越打越累,观众看得也越来越纠结。更有糊涂的,就分不清什么是机会什么是风险,做出不合理的选择。(有时候梁文博就是这样的,某年梁文博打进了世锦赛八强,在冲击四强的时候,你仔细看看,他已经丧失了规划能力,说他XJBD也不过分。)

好了,奥沙利文和顶尖高手的区别说清楚了么?顶尖高手是特鲁姆普、塞尔比、罗伯逊、丁俊晖、傅家俊等等。

一个著名球星曾经大概说过,奥沙利文让这个复杂的运动变得简单得荒谬。这话有点儿过分玄乎了,从复杂到简单,中间还有一段危险的旅途,迈过去了,其他的当然简单了,迈不过去,只能越走越难。

奥沙利文也有栽葱的时候,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有经验的球迷应该可以体会到,奥沙利文栽葱的时候,就栽得很凄惨,不堪入目,一塌糊涂。给人感觉他在怄气,瞎几把打。其实我感觉他看起来瞎几把打的时候,往往就是在执行那风险较大的、战略上十分重要的击球,但是如果技巧状态不够稳定,执行效果出不来。重点来了,他无法执行大杀技的时候,还偏不服气,不改变战略和战术,所以给人一种情绪化击球的印象。往往是败得不成样子。希金斯和他不同,懂得和自己的状态妥协,调整战术,状态稳定甚至较好的时候激进一些,一般的时候保守一些,差的时候就磨一些多防守,动态调整,所以嘛,希金斯也能取得相同高度的成就啦。塞尔比他们也基本这个套路。

四、奥沙利文比这个领域的大师还要强大么?

这个结论,是极其主观的结论。如何衡量强大?荣誉和奖杯的数量?希金斯并没有明显劣势,亨得利、戴维斯成就更高。

从竞技本身来说,奥沙利文比希金斯、威廉姆斯多了灵性。他几乎不会长时间思考,就可以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甚至精妙的答案。奥沙利文也更具有魄力,基于他对自己强大的自信,往往敢于做出常人看来极其危险的选择,在观者看来,这让他的比赛多了几分赌的刺激。让他的比赛,乃至他的人都散发着独特魅力。奥沙利文在困境时更容易集中精力,击球的执行效果更好。我记得他可能有两杆147都是在比赛的最后一局拿下的,其中一局是英锦赛半决赛决胜局对阵塞尔比。

竞技比赛之外,他给斯诺克带来的影响力和改变。有些人强大到可以改变一场比赛,一项赛事,奥沙利文可以改变一项运动,给一代球迷带来巨大的快乐,多少年以后,我们可能在谈论这样运动以后,还会不断提起那个不断创造不可思议的人。

奥沙利文曾经被击败过很多次。很多人靠在比赛中战胜他取得江湖地位。但是更多的人,包括戴维斯、希金斯、威廉姆斯已经开始坦然地欣赏沙利文,认可他给这样运动带来独特的魅力。

多米尼克戴尔曾经说,”与奥沙利文比赛时,不由自主地欣赏起他的表演,那么漂亮,流畅和轻松,等到该我上场时,我发现我的注意力完全分散了,才意识到轮到我做点什么了。他天衣无缝的技术,完美的思考,无懈可击的站姿,高积分,而且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观赏他的击球真是一种享受

。”

五、奥沙利文有没有很“弱“的时候?

奥沙利文给我印象最深、触动最深的一场比赛、一局比赛、一次击球,恰恰是我觉得他最弱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不是在竞技的巅峰,而是在竞技的低估,正艰难地爬坡,和自己抗争,竭尽全力拼去一次冠军,结束自己近30个月的排名赛的冠军荒。那场球打得也许不体面,不潇洒,不流畅,很纠结,很紧张,一寸一寸地争取优势,一分一分接近胜利,我从未看过他的球杆如此沉重,如此小心翼翼,一个被吹为不世出的天才,莫名其妙地陷入两年多无法取得冠军的怪圈,他竭尽全力想获得另一个荣誉,一座奖杯,


篮球小怪咖King


奥沙利文也叫“火箭”,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看奥沙利文的比赛?作为一名斯诺克爱好者,应该对球员都有自己喜欢的一位。

奥沙利文在斯诺克比赛中,虽然不是最全面的,但是他是绝对有统治力的,单杆过百次数最多,世锦赛冠军数量最多,147获得次数最多,而且是147满分时间最短的选手。桀骜不驯的打球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走位,只有他的比赛才能让你更加喜欢斯诺克,对台球有更深刻的理解。






龙哥log


奥沙利文绰号火箭,是说他打球的速度快,像火箭一样,观众看的也过瘾。

奥沙利文打球不磨叽,而且进球率很高,失误的时候非常少,感觉就没有打不进的时候,观众不用替他担心。观众的心里会很舒服。

奥沙利文人的素质非常高,心里成熟。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喜欢他。





街坊象棋


喜欢看他比赛的人一般都是中青年,很多年纪大点的人不喜欢看他,因为他代表英国的平民阶层。斯诺克起源的时候,是英国中上阶级欣赏的一种风度仪态加技巧一起的竞赛。奥沙利文这种七情上面,脾气暴躁,不讲究克制的球手,已经把斯诺克变成了一种纯竞技的比赛,失去了人们对绅士风度的期待。你看那种每场追随他的粉丝都是起哄的没教养的小青年,裁判经常要大声叫他们安静。


富春观鱼


首先,喜欢奥沙利文的人应该是喜欢台球这个运动的。

其次,奥沙利文的技术牛逼,出球速度快,从不拖泥带水,行云流水,想赢就能赢。

最后,是奥沙利文的性格,怼天怼地怼人,怼协会,怼制度,怼奖金,怼墨迹的对手。

这样的人有才有性格,对于广大球迷来说,谁不喜欢呢?


毛子哥哥


我就是因为“火箭”奥沙利文喜欢上台球的,也买了自己的专用杆。打球行云流水不当“塞尔比”,轻松随意不是太计较输赢,但只要是他认真起来打,对手无论是谁都不重要了。



敢为天下先868


我也喜欢。

此人不古板,在比赛中略显情趣,对待每场比赛都象是在表演。幽默感很强,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快乐。而且他的双手互换工夫实在了得。时不时出些怪态逗人一乐。因此人们都喜欢他。


黄耀岩


不是很多,是全部!因为他出杆精准果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